书城科普一千个问题(上)(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3511800000009

第9章

5.具有古老文明的彝族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渡过金沙江向大渡河挺进,途经彝民区时受阻。刘伯承司令员按照彝族的传统习惯,与彝族果基家头人小约丹饮鸡血酒,结为兄弟,顺利地通过彝民区,取得了抢渡大渡河的胜利,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民族团结战斗的诗篇。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和自治区。四川的彝民大部分居住在大渡河以南和安宁河两岸的大小凉山;云南的居住在金沙江、元江和哀牢山、无量山之间的地区,以及滇西的云南小凉山;贵州的居住在安顺、毕节地区;广西的居住在隆林、睦边两县。这些地区自然资源丰富,野生动物及药材数量很多。各地彝民主要从事农业,有定期赶集贸易的习惯。

彝族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用长达数丈的青布包头。女子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男女外出时披“擦尔瓦”,形如斗篷,下缀长穗。

彝族的传统节日以火把节最为隆重。每年夏历六月的节日期间(一般为三天),各家门前插着小火把,寨中竖着大火把,入夜点燃,一片通明。人们在大火把周围弹唱跳舞,彻夜不息。传说燃火把是为了将地下的火引出,除去邪崇,保护庄稼生长,因此在节日期间还合寨杀猪宰牛祭神,祈求丰年。

彝族有一种古老的文字,称为爨文。1975年,制定了819个规范彝字,并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推广使用。《阿诗玛》是著名的彝族民间叙事长诗,在国内外广为流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在云南、贵州、广西的彝族实行封建制,在四川大小凉山的彝族保留着奴隶制。共和国建立后,彝族人民才开始了新生活,成了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

6.高原上的“白人”白族

每年夏历三月十五日,白族的传统集会三月街便开始了。云南大理城西的点苍山下顿时热闹非凡,好像一个繁华的“市镇”从天而降。人们穿着节日盛装,观看赛马、狮子舞等传统活动,并进行物资交流。相传这一天,观音菩萨在这里征服恶鬼罗刹,开辟了大理坝子。从此,白族人民便年年相聚,焚香祭祀,逐渐演变成“祭观音街”的街期。

白族自称“白子”“白尼”,意思是“白人”,主要聚居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四川西昌和贵州毕节等地也有少数白族人散居。白族聚居区地处云贵高原,那里气候温和,适宜农业,号称粮棉之区。洱海之滨的点苍山盛产优质大理石,是中外闻名的建筑材料。白族服饰以蓝、白、黑色为主,男女都包头。已婚的女子挽髻,未婚的垂辫或盘辫。他们喜欢吃酸、冷、辣味食物,还喜欢喝烤茶。

白族主要崇拜相当于村社神的“本主”,信奉佛教,洱海地区寺院遍布,曾有“妙香古国”的称号。

由于长期与汉族交往,汉文很早就为白族习用,白族语中有大量汉语词汇。白族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在文学、工艺、建筑等方面卓有成就。“白族调”是流传甚广的格律诗。有名的“狮子舞”在唐代就传人中原。白族手工艺品享有盛誉,尤以漆器著名。建于唐朝的大理崇圣寺三塔,主塔高近60米,分16级,十分壮观。《南诏中兴国史画卷》生动优美,绘制精妙,是珍贵的历史文物。

7.住在“孔雀之乡”的傣族

傣族的新年是泼水节。每年清明后第十天的清晨,人们便沐浴更衣,穿着鲜艳的服装,到佛寺浴佛听经,堆造沙塔,然后互相泼洒象征吉祥如意的清水。相传,身上被泼水越多,新年里就越幸福。同时,放高升、赛龙舟、丢包、放火花、点孔明灯等活动非常热闹。入夜,人们仍纵情歌舞,笑声不绝。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耿马和孟连两个自治县。傣族人大多居住在群山环抱的河谷平坝地区,雨量充沛,四季常春,盛产稻谷及甘蔗、樟脑、咖啡等多种经济作物,出产柚木、紫檀、铁力木等珍贵木材,还有野象、犀牛、金丝猴、孔雀等珍禽异兽,被称为“孔雀之乡”。

傣族男子上身穿短衫,下着长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有纹身的习惯。妇女穿窄袖短衣和筒裙。住房是干栏式建筑,西双版纳德宏丽端一带的竹楼别具风格。饮食以大米为主,喜爱饮酒,还有嚼槟榔的习惯。

傣族信奉佛教,农村中佛寺很多,佛教对傣族的日常生活具有明显的影响。过去在西双版纳,未成年的男子几乎都要过一段僧侣生活,识字念经,然后还俗回家,有的则终身为僧。傣族青年男女婚前可以自由恋爱,未婚青年常在节日或盛会时寻找配偶,称为“串布少”。流行招赘上门的习俗。

傣语有三种方言,有本民族的拼音文字,但各地又不尽相同。傣族人民能歌善舞,“赞哈”(民间歌手)的演唱及孔雀舞都具有鲜明独特的民族风格。

8.乌蛮的后代傈傈族

傈僳族被认为是唐代乌蛮的后代,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他们大多与其他兄弟族杂居,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傈僳人大多穿自织的麻布衣服。妇女上穿右袄短衣,下着长裙,头上以红白色料珠装饰,颈上套着由彩色料珠串成的项圈。男子一般穿短衫,裤长及膝。有的男子以青布包头,左腰佩砍刀,右腰挂箭袋。傈僳人的住房主要有两种结构:一种是木结构,形状类似木匣;一种是竹结构,先在斜坡地上竖立二三十根木桩,上铺木板,四周围上竹篱,顶盖茅草或木板,屋中央是一个大火塘,这种房子被称为“千脚落地”。傈僳人主食玉米、荞麦,男女都喜欢饮酒。

傈僳族有本民族的语言,通用拉丁字母形式的新文字。大多信奉多神,崇拜自然,相信万物有灵。他们善于歌舞,舞蹈动作矫健有力,富有节奏感。

傈僳族分为许多氏族。氏族的名称有熊、虎、猴、蛇、鸟、蜂等,这些动物同时又是各个氏族的崇拜对象——图腾。各氏族保留有家族和村寨的共有土地,市场上以物易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傈僳族人民抛弃了原始生产方式,实行民族自治。

9.开发阿佤山的佤族

佤族是一种自称,大意是“山居人”。其他民族称他们为“本人”,即土著居民。佤族主要聚居区在澜沧江、怒江之间的阿佤山区。

历史上,佤族长期处于原始公社阶段。他们居住在山岭,用刀耕火种方法种植杂粮。虽有村寨,但是迁徙无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了民族自治县,开始安居乐业的生活。

各地的佤族在服饰上有差异。西盟地区男子穿无领短上衣,裤子短而肥大,用黑布或红布缠头;女子穿黑色无领短衣,下围直筒榴裙,头戴银(或篾)箍,用银项圈和多种料珠作为胸饰。佤族村寨多建在山腰或小山巅,各地住房形式也不同。西盟地区是草木结构的楼房,上层住人,下层栖畜。有钱人住“大房子”,房上设特别的木刻,墙上挂带犄角的牛头骨,作为炫耀财富的标志。佤族人习惯用竹筒煮饭,由主妇分食,一次平均分完。

佤族有自己的语言。1957年设计了佤文方案,正在逐步推广。过去,佤族人一般用刻木、实物记事,各种实物分别表达特定的意思,如甘蔗、芭蕉表示友好,辣椒表示气愤,鸡毛表示紧急,火药、子弹表示要械斗等。阿佤山区的佤族盛行原始的自然崇拜,相信万物有灵,尊崇人类的最高主宰“木依吉”。

10.澜沧江畔的拉祜族

相传在远古时候,天神创造了九个民族,并分别赐予文字。拉祜族的文字被放在粑粑里,由一个青年领回去。他长途跋涉回家,途中饥饿难熬,就把粑粑吃掉了,因此拉祜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这个古老的传说是人类结绳记事时代的趣闻。拉祜族有本民族的语言,由于长期与汉族、傣族交往,兼用汉语和傣语,直到1957年才创制了拼音文字。

拉祜族聚居于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杂居于云南西南边境各县。

在公元20世纪中叶以前,各地拉祐族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形成了封建地主经济,但农业耕作粗放,产量很低,手工业是重要的家庭副业。另一些地区残存着大家庭公社组织,农业停留在刀耕火种阶段。金平县的拉祜人则在森林中从事原始的迁徙农业,以兽皮或蕉叶遮羞,居住在一人高的简易小屋里,用“无言贸易”方式与外族交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拉祐族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产有了很大发展。

拉祜族男子穿无领右开襟上衣和裤管宽大的长裤,裹黑色头巾。妇女穿开衩很高的长袍,喜欢裹一丈多长的头巾,头巾的末端垂及腰间。

过去,拉祜族青年结婚当天,新郎携带生产工具到新娘家,一住就是三年。有些地方的青年男女自由恋爱,所生子女的世系按母系计算。人死后大多实行火葬。

拉祜人大多信奉原始宗教,崇拜多神,供奉“厄霞”(创造天地万物,决定吉凶的大神)。厄霞被供奉在深山老林禁区,非本族人不得靠近。

11.创作《创世纪》的纳西族

纳西族重视火把节。每年农历六月初,村寨中点燃大火把,各家门前也竖起小火把,村寨里一片通明。人们还手持小火把在田间、住宅绕行,并把火把插在田边地角。青年男女围着大火把弹唱歌舞,彻夜不息。据说,纳西族举行火把节是为了纪念一位拯救过他们的天神。这位天神因拒绝烧掉人间,被凶残的玉皇杀死。把他的血变成红衣小孩,告诉纳西人用燃烧的火把骗过玉皇,保住了人间。

纳西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和维西、中甸、宁蒗等县。从事农业生产,聚居区的玉龙山以“植物仓库”闻名。

丽江纳西族妇女身穿大褂,宽腰大袖,腰系百褶围腰,下穿长裤,披羊皮披肩,上绣日月和七星,象征“披星戴月”,表示勤劳。男子的服装与汉族大体相同。

纳西人普遍信仰东巴教。这是一种多神教,山、风、火等自然现象和自然物都被视为神灵。纳西族自古通行火葬。在宁蒗县的永宁区,纳西族少年在年满13岁时要行“穿裙子”、“穿裤子”的成年礼,脱下长衫,少女换穿百褶裙,少男改穿短衣长裤,此后可以从事一些主要的生产劳动,参加成年人的社交活动。

历史上,大部分地区的纳西族家庭中夫权极大。但在永宁和盐源的部分纳西族中,一直到510年代初期还有以女性为中心的家庭制度,家庭世系按母系计算,子女从母居,妇女担任家长,继承财产。婚姻上常结成“阿注”关系:通常是男子晚间到女家,次日清晨返回自己家中,所生子女属于母方,男子没有抚养义务。“阿注”关系到中年后一般都固定下来,有的也较早地成立家庭。

纳西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古代曾有过一种象形文字,称为东巴文。用东巴文写成的《创世纪》,是一部描写纳西族人民开天辟地,与自然搏斗,歌颂劳动、爱情的著名的长篇史诗。

12.“山头之民”景颇族

景颇人居住在较高的山上,过去被称为“山头之民”,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一些山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大多数景颇族地区实行山官制。山官是村社的首领,享有一定的特权,按幼子继承的原则世袭。村社成员分为官种、百姓、奴隶三个等级。在村社成员发生争执时,由山官、头人和德高望重的老人共同审理。“告状”的双方各自陈述自己的理由,一条理由记一颗豆,豆多的一方算是胜诉。案件审理完毕,在一根木棍上刻上刀痕,劈为两半,双方各拿一半作为凭证,将柴头之火浇灭,以表示了结。一般不判死刑,大多采取赔偿的方式。当案件无法调查判明时采取神判,常用的神判方式有赌咒、鸡蛋卦、斗田螺等。这是一种不成文的习惯法,过去对维护景颇族社会秩序起了很大的作用,现已废除。

景颇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种植水稻、玉米、橡胶、油桐、茶叶等。男子喜欢裹白或黑包头,穿黑色衣裤或白衣黑裤,外出佩长刀,背挎包。妇女一般穿黑色短上衣和枣红色羊毛花围裙,戴黑红色藤制腰箍和腿箍,裹毛织护腿,并戴各种银饰物。

景颇人过去用芭蕉叶包饭,用手抓食,平均分配。喝山泉和水酒。杀牛祭鬼时,牛肉由全寨人分食。猎物见者有份。他们喜欢嚼沙枝(甩烟草、芦子、熟石灰等配成的嚼料),见面时互赠沙枝是一种传统的礼节。

景颇人大多信奉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生活中禁忌较多。凡遇播种、收割、疾病、婚丧、械斗时,都请巫师来杀牛祭鬼。在一夫一妻制的婚姻中,过去通行单向姑舅表婚,即姑家的男子必须娶舅家的女子,但舅家男子不能娶姑家女子。人死后通行土葬,但凶死者要火葬,儿童夭折要行天葬。

景颇族有本民族语言,在20世纪初创造了拼音文字。景颇人擅长集体舞,有时上千人齐舞,伴以雄浑的木鼓声,节奏鲜明,气势豪壮。

13.住竹楼的布朗族

过去,布朗族男青年有纹身的习俗。据说,纹身可以驱恶避邪,防止意外侵害。布朗人把纹身看作是一种美丽的纹饰和成年的骄傲。

布朗族是唐代称为“朴子蛮”的后裔的一部分,自称“布朗”、“阿瓦”,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他们从事农业生产,以种植早稻为主。布朗山一带盛产茶叶,是著名的“普洱茶”重要产地。

布朗族男子穿对襟无领短衣和黑色宽大长裤,头缠黑布或白布包头。妇女服饰与傣族相似,上穿紧身无领衣,下穿红、绿纹或黑色筒裙,头挽发髻并缠大包头。住房为干栏式竹楼。布朗人爱吃酸、辣、普遍喜好烟草、水酒,妇女特别喜欢嚼槟榔,并以牙齿染黑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