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典故(下)(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3512100000013

第13章 凉州之战(5)

卢循起义

东晋元兴元年(402年)至义熙七年(411年),卢循领导的反抗东晋王朝的农民起义战争。

卢循,孙恩妹夫,参加孙恩起义(参见孙恩起义)。元兴元年三月,孙恩投海自尽后,卢循率义军余部数千人继续坚持斗争。桓玄攻进建康执掌东晋朝权后,为安抚浙东,以卢循为永嘉太守。卢表面受令,暗自扩展势力。五月,卢循入东阳(今浙江金华),被刘裕击败(参见刘裕击桓玄之战)。元兴二年,卢循派徐道覆率军进攻东阳、永嘉(今浙江温州),被东晋建武将军刘裕击败,由海道南撤。三年十月,卢循攻克番禺(今广州市)、始兴(今广东韶关西南),自称平南将军,摄广州事。刘裕平桓玄之乱后控扼东晋朝政,于义熙元年(405年)四月,任命卢循为广州刺史,卢循姐夫徐道覆为始兴相。义熙六年(410年)春,卢循和徐道覆乘刘裕北伐南燕,后方空虚之机,实施北征。率军在始兴会合,然后分东西二路北上,进入湘州(治今长沙)与江州(治寻阳,今江西九江西南)诸郡,一路势如破竹,擒斩镇南将军何无忌,大败荆州刺史刘道规和豫州刺史刘毅等。义军10余万,声威大震。徐道覆力主东进,卢循犹豫数日才勉强同意,遂自桑落洲(今江西九江东北)进抵淮口(今江苏南京西北秦淮河口),逼近兵力不过数千的建康,城内人心震恐,内外戒严。刘裕闻讯,自北伐前线急返京师,部署防卫。卢循优柔寡断,贻误战机,义军兵临建康近两月,兵疲粮乏;被迫于七月初南还寻阳。十二月,被刘裕追及,大破于大雷(今安徽望江)、左里(今江西都昌西北左蠡山下),被迫转而南向始兴、番禺撤退。义熙七年二月,晋将孟怀玉攻破始兴,义军骁将徐道覆战死。卢循率余部至番禺,但该城已为刘裕部将孙处由海道袭取,遂于四月退至交州(今越南北宁省仙游东),遭火攻兵败,投水自杀,起义失败。

点评:此次起义失败在于卢循优柔寡断,屡次贻误战机,最终导致失败。

覆舟山之战

晋元兴三年(404年)二月至三月,东晋将领刘裕等于覆舟山(今南京城东北)进攻把持朝政的桓玄的作战。

二年十二月,桓玄逼晋安帝司马德宗让位于己。三年三月,北府军将领刘裕、刘毅、何无忌等起兵讨伐桓玄。同月,刘裕与何无忌等于京口(今江苏镇江)袭杀徐州刺史桓修;刘毅与孟昶等于广陵(今江苏扬州市)攻杀青州刺史桓弘。刘裕被推为盟主。刘裕以孟昶镇守京口,自率部众1700余人,进驻竹里(今江苏句容北)。桓玄以扬州刺史桓谦为征讨大都督。桓谦等主张迎击刘裕,桓玄则屯兵覆舟山,以逸待劳。桓谦力争出击,桓玄遣顿丘太守吴甫之、右卫将军皇甫敷相继自建康北攻京口。三月,刘裕与吴甫之在江乘(今江苏句容北)遭遇。吴甫之兵败被斩。刘裕追至罗落桥(今南京东北)。皇甫敷率数千人迎战刘裕,皇甫敷战死。桓玄再遣醒谦及游击将军何澹之屯兵东陵(覆舟山东北),侍中、后将军卞范之驻军覆舟山以西,合计兵力万人。刘裕军轻装进至覆舟山以东,使老弱布疑兵,迷惑桓玄。桓玄急调武卫将军庾赜之率精兵出援各军。刘裕与刘毅等突击桓谦军,又借风纵火,桓谦大败。桓玄已无意再战,率其子侄乘船沿江南下。刘裕率军进入建康(今南京),并遣诸将追击桓玄。

点评:此役,刘裕率精兵突击,并用计迷惑对方,遂以少胜多。

晋灭吴之战

晋咸宁五年(吴天纪三年,279年)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晋水陆军六路并进,突破长江防线直取建业(今南京),一举灭吴而实现统一的战争。

一、战前形势

公元263年魏灭蜀后(参见魏灭蜀之战),打破三国鼎立数十年的局面。曹魏政权落入司马昭父子之手。2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帝曹奂,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形成晋、吴对峙。晋当时已控制着全国大部分州郡府县,吴沿江为国,仅有荆、扬、交三州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双方接壤数千里,时有攻战。司马炎为了吞灭孙吴,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编练水军。西晋拥有一支50万人的陆军,但缺少水军,面对波涛汹涌的长江,虽“武骑千群,无所用之”(《资治通鉴》·卷七十)。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司马炎命王濬在益州(州治在今四川成都)造战船,治水军数万人,使晋军的弱点得以克服,实力大为增强。吴国地跨大江南北,战乱较少,有相当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军队总人数为23万,尤以水军为强,有舟船5000余艘。(《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注引《晋阳秋》)但孙权死后,统治集团内部纷争不已,政局动荡不安。统治集团与人民的矛盾也日趋激化,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士兵暴动,在今天的浙江和广东先后发生,动摇子孙吴的统治。这种局势对晋灭吴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二、双方的战前准备和战略

司马氏早在灭蜀之前即有灭吴的打算。魏景元三年(公元262年),司马昭提出了“先定巴蜀,三年之后,因顺流之势,水陆并进”(《资治通鉴》·卷七十八),再并东吴,统一全国的战略方针。为实现先辈统一天下的遗愿,司马炎晋武帝司马炎从晋泰始五年(269年)起,即着手筹划灭吴。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厚待刘禅及诸葛亮等人的子孙,以巩固其在巴蜀的统治,解除后顾之忧。同时,对吴国实行分化瓦解政策,以动摇其军心民心。改善内政,屯田积谷,安定边防。同时,优选将帅,调整部署,以尚书左仆射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阳(今属湖北);征东大将军卫瓘都督青州诸军事,镇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镇东大将军、东莞王司马仙都督徐州诸军事,镇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泰始八年(272年),晋武帝依羊祜之建议,复任王濬为益州刺史,旋又加封龙骧将军,都督益、梁州诸军事,命其在巴蜀大量建造战船,训练水军。晋军所建造的大型战船,长120步,可装载2000余人,上构木城,筑起楼橹,四面开门,船上可骑马驰骋。后命其加快造船进度。如原来王濬在巴蜀只奉令以五六百屯田兵造船,后来又增加各郡士兵一万人,一年就完成了造船任务,使王濬水军“舟楫之盛,自古未有”,为实现“水陆并进”灭吴,提供了重要的军事力量。

咸宁二年(276年)十月,晋灭吴的准备基本完成。征南大将军羊祜奏请伐吴,指出伐吴的条件已经成熟。应不失时机地向东吴进军,并根据“因顺流之势,水陆并进”的战略方针,提出了灭吴的部署。其要点是:针对吴军部署上东强西弱的情况,确定在徐、扬方向实行牵制,首先集中水陆主力夺取夏口以西地区,然后顺江而下,集中全力合击吴都建业。这一方针的好处是:水陆并进,多路齐发,可以充分发挥水陆军的优势,从薄弱而又重要的长江上中游横切纵割,一举粉碎吴军的整个防御体系,从而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司马炎接受了羊祜的建议,但由于西北鲜卑族首领起兵反晋,后方不稳,加之太尉贾充等的反对,使伐吴战争拖延了下来。

三年(277年)七月,又以都督豫州诸军事王浑为都督扬州诸军事,以镇南大将军司马亮为都督豫州诸军事,左将军胡奋为都督江北诸军事。咸宁四年(278年)十一月,羊祜死,晋武帝发兵20万,依羊祜生前所荐,以杜预继任征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

孙吴方面,面对晋军进攻的严重威胁。一些大臣深感忧虑。他们认为吴国虽有长江天险,但“长江之限,不可久恃”(《资治通鉴》·卷七十九),因此向孙皓建议,在政治上“省息百役,罢去苛扰”,“养民丰财”,以加强内部的安定和经济实力;在军事上,为防晋军从上游顺流而下,加强建平(郡治在今湖北秭归)、西陵(今湖北宜昌东南西陵峡口)的防务。东吴名将陆抗指出:“西陵、建平,国之蕃表(屏障)”,“如其有虞,当倾国争之。”

(《三国志·吴书·陆抗传》),因此,他担任乐乡都督后,请求庄西陵屯精兵3万人。晋泰始八年(公元272年),王濬在巴蜀造战船,大量碎木顺流而下,建平太守吾彦见后,知晋将发兵顺流而下,请求增强建平守备。晋泰始十年(公元274年),陆抗再次上疏,陈述加强建平、西陵防守的重要性。他说。“若其不然。深可忧也。”(《资治通鉴》·卷八十)但是,这些有重要战略价值的建议,都没有被采纳。吴主孙皓认为晋无力攻吴,且吴有长江天险,难以攻破。因此他不修内政。暴虐如故。在军事上不重军备。放松长江上游的防务,当然更谈不上通盘的战略考虑和进行全面的防御准备了。

三、晋军的作战部署

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王濬上书清求趁孙皓荒淫凶逆,上下离心,战备松懈之机,举兵伐吴。十一月,司马炎采用羊祜生前拟制的计划,发兵20万人,分6路进攻吴国:1.镇军将军、琅邪王司马伷自下邳(今江苏邳县南)向涂中(今安徽滁河流域)方向进军;2.安东将军王浑自扬州(州治在今安徽寿春),向江西(指今安徽和县方向),出横江渡口进军;3.建威将军王戎自豫州(州治在今河南许昌东南)向武昌(今湖北鄂州)方向进军;4.平南将军胡奋自荆州向夏口(今武汉市武昌)方向进军;5.镇南大将军杜预自襄阳向江陵(今属湖北)方向进军,尔后南下长江、湘水以南,直抵京广;6.龙骧将军王濬,广武将军、巴东(郡治在今四川奉节)监军唐彬自巴蜀顺江东下,直趋建业。以太尉贾充为大都督,冠军将军杨济为副,率中军驻襄阳,节度诸军;中书令张华为度支尚书,总筹粮运。

总的作战意图是:以司马伷、王浑两军直逼建业,牵制吴军主力,使其不能增援上游;以王戎、胡奋、杜预三军夺取夏口以西各战略要点,以策应王濬所率的7万水陆大军顺江而下;然后由王濬、司马伷、王浑军南下东进,夺取建业。这样的部署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因为吴国尚有兵力20万人,就兵力对比而言,晋军南下的兵力并不占多大优势,只是吴军兵力分散于沿江和江南各地,晋军要分路予以各个击破,才能迅速灭吴。

四、作战经过

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十二月,王濬率水陆大军沿江而下,过瞿塘峡、巫峡,进至秭归附近。在王濬自巴蜀顺流东进的同时,太康元年(280年)正月,杜预向江陵,并遣参军樊显、尹林、邓圭,襄阳太守周奇等率部循江西上,接应王濬。王浑出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克吴寻阳(今湖北黄梅西南)、赖乡诸城,俘吴武威将军周兴。司马伷出涂中,遣琅琊相刘弘等临逼北岸,又遣长史王恒等渡江,破吴边守,俘吴将蔡机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二月初,王濬、唐彬攻破吴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擒吴丹阳监盛纪。然后顺流而下,进入西陵峡,遇到了吴军设置的拦江铁锁和暗置江中的铁锥。由于王濬俘获吴国间谍,对于吴军设置的这些障碍早有准备。他命制作大筏数十,长百余步,上置披挂整齐。手持武器的伪装草人,另派水性好的士卒驾驶。木筏在船队前面开路,筏遇铁锥,而被扎住,顺流将其带出随筏而去。又制作火炬,长十余丈,大数十围,灌以麻油置于船首,遇拦江铁链即用火炬烧之,须臾铁链融化而断。晋水军舰船遂通行无阻。吴军以为这些障碍晋军难以清除,未派兵把守。晋水军顺利地扫除水中障碍,继续进军。二月初三,攻克西陵(今湖北宜昌市西北)。初五,又克荆门(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夷道(今湖北宜都)二城,俘吴镇南将军留宪、征南将军成据、宜都太守虞忠、监军陆晏等,继而进逼乐乡(今湖北松滋东北,长江南岸)。与此同时,杜预遣牙门周旨等率奇兵800乘夜渡江,在巴山(今湖北松滋西南)多张旗帜,点燃火把,迷惑吴军,并伏兵于乐乡城外,待吴军都督孙歆遣军阻击王濬大败撤退时,随吴军进入城内,擒孙歆。晋军占乐乡,杀吴水军都督陆景。杜预进占江陵,杀吴江陵督伍延。于是吴沅江、湘江以南直至交、广二州,各州郡纷纷降晋。

司马炎鉴于各路晋军进展顺利,于二月十八日进一步调整了部署:命王濬都督益、梁诸军东下,“扫除巴丘(今湖南岳阳),与胡奋、王戎共平夏口、武昌,顺流长鹜,直造秣陵”(《晋书·武帝纪》);同时命杜预南下。镇抚零陵(郡治在今湖南零陵)、桂阳(郡治在今湖南郴县),衡阳(郡治在今湖南湘潭西)诸郡,并分兵1万人给王濬,7000给唐彬;命胡奋攻克夏口后分兵7000人给王濬;王戎平定武昌后分兵6000人给唐彬,以加强顺流直下的兵力。

依照晋武帝之命,王濬继续顺江而下;王戎即自督大军临江,吴牙门将孟泰以蕲春(今湖北蕲春西南)、邾(今湖北黄冈西北)二城降。王戎又遣参军罗尚、刘乔会同王濬攻克武昌,吴江夏(郡治武昌,今湖北鄂城)太守刘朗督武昌诸军投降。至此,长江上游的作战基本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