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晚清落日(1900-1909)
3513000000046

第46章 1906年(4)

另一种趋向是错误的发展趋向,这就是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错误观点、方针政策和实践经验。1957年进行反右派斗争是必要的和正确的,但被严重地扩大化了。此后,“左”的思想开始抬头,逐渐占了上风。由于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不足,对中国当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不足,加上在一系列巨大胜利面前,毛泽东、中央和地方不少领导同志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就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1959年又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的批判和“反右倾”斗争。这些错误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重大损失。到1960年冬,开始纠正“左”倾错误,后来又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在60年代经济调整中陆续制定的有关农业、工业、商业、教育、科学、文艺等方面的条例草案,比较系统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经过几年努力,到1965年,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左”的错误却在继续发展。

由于毛泽东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错误发展得越来越严重,他的个人专断作风逐步损害了党的民主集中制,个人崇拜现象逐步发展。中共中央未能及时纠正这些错误,林彪、江青、康生等野心家又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这些错误。这就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从党的指导思想来看,虽然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发展趋向有所积累,但它本身还不很成熟、完善,所以它没有能够阻挡住错误趋向的进一步发展,“左”的错误趋向暂时压倒了正确的发展趋向,导致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历史证明,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文化大革命”被说成是同修正主义路线或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根本没有事实根据,许多被批判和否定的东西恰恰是正确的原则和建国以来所取得的成就。“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值得永远记取。

1976年10月,中国共产党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从危难中挽救了党和国家。在经历了两年的徘徊中前进之后,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实现了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20世纪中国又一次历史性巨变的伟大开端,这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的、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新的革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有步骤地进行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解决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为了正确地贯彻解放思想的方针,旗帜鲜明地重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强调加强党的政治思想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从农村开始,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战略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开始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设置4个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重大步骤,取得了很大成就。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根本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同时坚决顶住了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维护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恢复了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1982年。中共十二大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指明了新时期前进的方向。十二大以后,改革开放全面展开,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各方面体制的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确定了我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从1984年到1988年,我国经济出现了一个加速发展的飞跃时期,出现了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改革和发展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同时,在前进中也出现了物价波动较大等问题。党和政府决定用3年时间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

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了一场政治风波,党和政府紧紧依靠人民,及时采取了正确果断的措施,成功地将其平息下去,维护了国家的安全和稳定,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胜利地经受住了一场政治领域风险的严峻考验。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确定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中共中央全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继续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努力纠正“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现象,加强了政治思想工作和党的建设,作出了一系列正确的重大决策。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同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中共十四大后,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并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促进经济既能快速增长,又能有效抑制通货膨胀,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为了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共中央提出并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1997年,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进一步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作出了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战略部署,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我国跨世纪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1998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中国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保持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局面,经受住了一场经济领域风险的严峻考验。同时,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军民协同作战,夺取了抗洪抢险的伟大胜利,经受住了一场来自自然界的风险的严峻考验。1999年5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野蛮袭击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严重侵犯我国主权。暴行激怒了全中国人民,也震动了世界。全国人民同仇敌忾,举国上下用各种形式表达了最强烈的抗议和谴责,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坚强意志。在党和政府正确有力的领导下,全国人民更把在抗议活动中激发出来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为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20世纪,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100年。在这100年中,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在这三次巨变的过程中,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历史变迁。在政治上,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结束了近百年的战乱和一盘散沙的局面。中国社会完成了由封建专制政体(清王朝)到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联合专政(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府)、再向人民民主专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过渡,并且摈弃了独裁专制政体,真正开始了政治民主化的过程。在经济上,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在前50年的中国城乡得到了程度不同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公有经济已经取代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资本主义,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经济,从而彻底改变了中国旧有经济结构。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已经根本改变,初步实现了国家的繁荣富强。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7位,增长速度居世界前列,主要工农产品跃居世界第1位。12亿人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正在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在文化思想上,逐渐完成了传统儒家文化一三民主义一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相继成为社会主体意识形态的更替过程。中国政府顺利地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澳门也已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已经甩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改变了外交上屈辱无权的历史,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日益扩大。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变迁,表明中国已由被奴役的、黑暗的、分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独立的、民主的、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而经过近5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在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迈进。

百年巨变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这是中共十五大回顾20世纪中国人民的奋斗历史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对中国百年历史的深刻总结。

虽然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前进的道路上还会有困难和曲折,中国仍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冷战结束后,尽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发展,但天下并不太平。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美国倚仗其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肆意干涉别国内政,这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处心积虑地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伺机干扰破坏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世界范围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新兴产业层出不穷,国际竞争更趋激烈。我国在经济、科技上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加上我国人口多,综合国力和竞争能力还不强,国民生产总值的人均水平还很低,自身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改革和发展处在攻坚阶段,任务很重,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还会有这样那样的风险。但是,只要我们能清醒地把握住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清醒地看到中国现阶段的实际国情,依靠已有的物质技术基础,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就一定能够在新的世纪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展望21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10年,我们要实现2010年的远景规划,使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到那时,中华民族将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实现伟大振兴,中国将以现代化的姿态屹立于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