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蛇打七寸
◆文/佚名
在自然界,不管气候多恶劣,都有生物在顽强地生存着。在撒哈拉沙漠,因为一连几个月不下雨,干燥的沙漠在阳光的炙烤下气温越来越高,就是耐高温的蛇也得小心翼翼,不然就有被烤熟的危险。
白天,蛇只能躲在沙子里,因为沙子的覆盖能使它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它还可伺机捕捉猎物。它的猎物都是些耐旱的小动物,有蜥蜴、甲虫,还有一些小飞鸟。如果必须走动时,蛇就将身子弯成“之”字形迅速前进,这样可以避免皮肤长时间与炙热的沙子接触,蛇就是以这种方式顽强地在沙漠里生存下来的。
可是,令生物学家不解的是,有一种类似于麻雀大小的鸟,它的生命力比某些蛇还要顽强。因为鸟儿要到沙地上找食物,所以也不可避免地成了蛇的猎物。鸟儿不但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对付躲在沙子底下的蛇的袭击,如果它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战胜这一切。
有个人非常幸运地拍到了一组这样的精彩镜头。当鸟儿扑扇着翅膀刚刚停在沙地上准备找食物之时,潜伏在沙子里的蛇猛地张开大口蹿了出来。眼看鸟儿就要成为蛇的果腹之物,可是,顷刻间鸟儿便从劣势转为优势。
鸟儿在用自己的爪子一下又一下地拍击着蛇的头部,尽管鸟儿的力量有限,它的爪子对蛇的拍击似乎构不成什么威胁,并且蛇依然对鸟儿穷追不舍,但鸟儿并没有停止拍击。鸟儿一边躲闪着蛇的血盆大口,一边用爪子拍击着蛇的头部,其准确程度分毫不差。就在鸟儿拍去了一千多下时,蛇终于无力地瘫软在沙地上,再也爬不起来了。蛇口脱险的鸟儿停在沙地上从容地吃了一些甲虫类的食物后,才扑扇着翅膀慢慢地飞走了。
鸟儿和蛇的力量对比是悬殊的,生物学家唯一能得到的答案就是,鸟儿在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后,终于掌握了一套对付蛇的办法,那就是瞄准一个点——蛇的头部,并持之以恒地用爪子拍击,鸟儿以自己坚忍不拔的抵抗方式,在力量对比悬殊的较量中赢得了胜利。
在现实生活中,成功往往属于那些沿着明确的目标持之以恒、不懈努力的人。蛇的“七寸”是它最致命的地方。若是能认准目标的“七寸”不懈地去击打,自然能击中它的“要害”之处。
儿时的梦想
◆文/佚名
有个叫罗迪的法国教师,在整理阁楼上的旧物时,发现了一叠练习册,它们是法尔德中学(2)班31个孩子的春季作文,题目叫《未来我是——》。他本以为这些东西在德军空袭伦敦时被炸飞了,没想到它们竟安然地躺在自己家里,并且一躺就是25年。
罗迪顺便翻了几本,很快被孩子们千奇百怪的自我设计迷住了。比如:有个叫彼特的学生说,未来的他是海军大臣,因为有一次他在海中游泳,喝了三升海水都没被淹死;还有一个说,自己将来必定是法国的总统,因为他能背出25个法国城市的名字,而同班的其他同学最多的只能背出7个;最让人称奇的,是一个叫戴维的盲学生,他认为,将来他必定是英国的一个内阁大臣,因为在英国还没有一个盲人进入过内阁。总之,31个孩子都在作文中描绘了自己的未来。有当驯狗师的;有当领航员的;有做王妃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罗迪读着这些作文,突然有一种冲动——何不把这些本子重新发到同学们手中,让他们看看现在的自己是否实现了25年前的梦想。当地一家报纸得知他这一想法,为他发了一则启事。没几天,书信向罗迪飞来。他们中间有商人、学者及政府官员,更多的是没有身份的人,他们都表示,很想知道儿时的梦想,并且很想得到那本作文簿,布罗迪按地址一一给他们寄去。
一年后,罗迪身边仅剩下一个作文本没人索要。他想,这个叫戴维的人也许死了。毕竟25年了,25年间是什么事都会发生的。
就在罗迪准备把这个本子送给一家私人收藏馆时,他收到内阁教育大臣布伦克特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说:“那个叫戴维的就是我,感谢您还为我们保存着儿时的梦想。不过我已经不需要那个本子了,因为从那时起,我的梦想就一直在我的脑子里,我没有一天放弃过;25年过去了,可以说我已经实现了那个梦想。今天,我还想通过这封信告诉我其他的30位同学,只要不让年轻时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布伦克特的这封信后来被发表在《太阳报》上,因为他作为英国第一位盲人大臣,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真理:假如谁能把15岁时想当总统的愿望保持二十五年,那么他现在一定已经是总统了。
“没有伟大的愿望,就没有伟大的天才。”明确的目标和执著的精神几乎可以让你实现任何根植于生活的理想,达成既定的目标!
猴子的举动
◆文/佚名
据说,梵王在波罗奈治理国家时,菩萨是他的政法顾问。
有一次,边境发生了一场动乱,当地驻军连忙派人向国王报信,恳求增派部队前往支援。然而,国王这时却自顾自地来到御花园休憩,并准备在花园里扎营。
在等候营帐安扎的时间里,国王看见侍者正将蒸熟的豌豆倒入木槽里喂马。与此同时,御花园里的猴子开始骚动起来。
突然,有一只猴子飞快地从树上跳下来,从木槽里捞了一把豌豆,接着立即把豆子全塞进嘴里,随即它又抓了一把,这才满意地回到树上,愉快地吃着手中的豆子。但是,因为吃得太急了,有一颗豆子从它的手中掉了下来,只见这只猴子居然不假思索地扔掉手上所有的豌豆,跳下树,着急地寻找刚刚落下的那颗豌豆。结果,不仅那颗豆子没有找到,连手上原来的豆子也找不回来了。
国王看到这只猴子可笑的举动,禁不住问菩萨:“您对这只猴子的举动有什么看法?”
菩萨回答说: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事有轻重缓急。若是不能恰当地合理安排和使用时间和精力,就无法合理调配和使用资源,就无法达成既定的目标。“国王啊!只有无知的蠢材才会因小失大啊!”
国王听见菩萨意有所指地这么说,这才想起刚刚使者来自边境的紧急报告,连忙返回波罗奈城去。
在边境骚乱的强盗们,听说国王决心亲征把强盗赶尽杀绝后,连忙逃跑了!
老钟表匠的话
◆文/佚名
从前,德国有一位很有才华的年轻诗人,写了许多吟风咏月、写景抒情的诗篇。可是他却很苦恼。因为,人们都不喜欢读他的诗。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难道是自己的诗写得不好吗?不,这不可能!年轻的诗人向来不怀疑自己在这方面的才能。于是,他去向父亲的朋友——一位老钟表匠请教。
老钟表匠听后一句话也没说,把他领到一间小屋里,里面陈列着各色各样的名贵钟表。这些钟表,诗人从来没有见过。有的外形像飞禽走兽,有的会发出鸟叫声,有的能奏出美妙的音乐……老人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小盒,把它打开,取出了一只式样特别精美的金壳怀表。这只怀表不仅式样精美,更奇异的是:它能清楚地显示出星象的运行、大海的潮汛,还能准确地标明月份和日期。这简直是一只“魔表”,世上到哪儿去找呀!诗人爱不释手。他很想买下这个“宝贝”,就开口问手表的价钱。老人微笑了一下,只要求用这“宝贝”,换下青年手上的那只普普通通的表。
诗人对这块表真是珍爱至极,吃饭、走路、睡觉都戴着它。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渐渐对这块表不满意起来。最后,竟跑到老钟表匠那儿要求换回自己原来的那块普通的手表。老钟表匠故作惊奇,问他对这样珍异的怀表还有什么感到不满意。
青年诗人遗憾地说:“它不会指示时间,可表本来就是用来指示时间的。我带着它不知道时间,要它还有什么用处呢?有谁会来问我大海的潮汛和星象的运行呢?这表对我实在没有什么实际用处。”
老钟表匠还是微微一笑,把手表往桌上一放,拿起了这位青年诗人的诗集,意味深长地说:“年轻的朋友,让我们努力干好各自的事业吧。你应该记住:怎样给人们带来用处。”诗人这时才恍然大悟,从心底明白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也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会受青睐,立足生活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不过,还要牢记一点:与其追求华而不实的目标,不如踏实地干些实事。
到底为何而来
◆文/佚名
当鲍勃还在上高中的时候,就已经认识了老富兰克林。那时他还在十三四岁的阶段,不知道以后到底要做什么。
鲍勃长着小胡子,穿着脏兮兮的蓝色条绒外套和长裤。曾经还给同班一个叫朱丽亚的女孩子送过两只活的变色龙作为生日礼物。当时,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加入校篮球队,和三英里外的托姆高中篮球队好好干上一场。因为他实在看不顺眼那些歪戴帽子的家伙。
鲍勃实在太想加入篮球队了,每天有大量的时间花在身体锻炼上,以至于在布朗老师带领大家到郊外捕捉蝴蝶时,他借口对花粉过敏而泡在篮球场上。而且,他还悄悄地把同年级的比利比当做对手。比利他高将近一头,他也非常想加入篮球队。每天鲍勃都会在篮球场上看到比利在起跳、投篮。“比利可能是我加入篮球队最大的障碍!”——这个想法在鲍勃脑袋里越来越大,大到像森林里的蘑菇,真想马上干掉他。
到了高中毕业的时候,鲍勃才知道当时的想法是多么可笑。那是一种濒临妄想狂的状态,哪怕是一点点小的诱因,都会将自己带进一个思想的笼子无法逃脱。就拿鲍勃和比利来讲,比利从来不知道也永远不会知道鲍勃曾经对他有如此想法;而鲍勃,就为了这个“假想敌”寝食难安。
于是,鲍勃开始了一段卑鄙小人的日子。窥探比利的一切,想尽办法在各个方面打击他、摧毁他,让他身败名裂、威风扫地而成为大家讨厌的家伙。鲍勃去图书馆找一些很“那个”的书来学习,看看别人是怎么成功耍阴谋诡计的。
那天,鲍勃走到图书管理员老富兰克林跟前。老富兰克林戴着宽边的牛仔帽俯在柜台上把手里的书放下。他拿起鲍勃的借书单看了看,然后非常好奇地从书堆里抽出一本,仿佛自言自语地说,“喏,我以为这本书已经被我扔了呢,”他指着书背面的借出日期记录,“看看,上一次还是1962年借出的,那时候你还没有出生。而且这个叫拉瑞尔的人好像高中没有毕业就自杀了。”
说完,他把帽檐向上挑了一下,看着满脸通红、尴尬得要死的鲍勃,“你不应该看这种书,除非你想像他们一样。”说着,老富兰克林把手里的书扔在一个抽屉里,然后又拿出一本《三个火枪手》插在书堆里,“我小时候看这个,你有兴趣也可以看看。至于那个,”他指了指脚下的抽屉,“估计在世界上消失了。”
当鲍勃把那本《三个火枪手》还回图书馆的时候,他和老富兰克林做了次长谈。
“那你干掉比利是为了什么?”
为了获得更美好的生活,谁都要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做一次精准的定位。不然,你的人生之路永远有盲点。
“我想进篮球队。”
“那就是说,你不能干掉比利,就不能进篮球队?”
鲍勃略微思忖了一下,点了点头。因为他的连续追问,鲍勃不得不很认真地考虑这些问题,生怕有些回答不符合自己的本来意愿。
“如果你干掉比利,那么你能保证干掉托姆高中吗?”
鲍勃摇了摇头。
“那比利不是你的敌人,托姆高中才是你真正的敌人;比利只是它的一个标准。你的最终目标是打败托姆高中!”说着,老富兰克林站起来,“你是不是想胜利?那么既然你自己不能确保胜利,那就把比利加上,你们一起胜利;一起加入篮球队,一起干掉托姆高中,这至少比你自己一个人更牢靠一些!”
鲍勃终于明白了,比利和他并不是狭路相逢,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参加比赛,打败对手!
璀璨的珍珠
◆文/佚名
弗兰克·贝特格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汤姆的学习成绩挺好,毕业后却屡次碰壁,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对社会感到非常失望。他为没有伯乐来赏识他这匹“千里马”而愤慨,甚至因伤心而绝望。怀着极度的痛苦,他来到大海边,打算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
正当他即将被海水淹没的时候,一位老人救起他。老人问他为什么要走绝路。汤姆说:“我得不到别人和社会的承认,没有人欣赏我,所以觉得人生没有意义。”
老人从脚下的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让年轻人看了看,随手扔在了地上。然后对汤姆说:
当你的人生目标是想成为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时,你眼下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尽早让自己从普通人群中脱颖而出,让自己的人生闪闪“发光”。“请你把我刚才扔在地上的那粒沙子捡起来。”“这根本不可能!”汤姆低头看了一下说。
老人没有说话,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随手扔在了沙滩上。然后对汤姆说:“你能把这颗珍珠捡起来吗?”“当然能!”
“那你就应该明白自己的境遇了吧?你要认识到,现在你自己还不是一颗珍珠,所以你不能苛求别人立即承认你。如果要别人承认,那你就要想办法使自己变成一颗珍珠才行。”汤姆低头沉思,半晌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