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将军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3523900000078

第78章 明(5)

杨璟带人仔细察看了靖江的地形后,召集众将。杨璟对大家说:“在靖江西有一条河叫濠水,这条河成了靖江的一道天然屏障。如果我们占领濠水,决其堤岸,让濠水灌入城中,使其屏障变成灾难,何愁靖江不破!”众将认为这是个好计策。第二天,杨璟派指挥使丘广进攻锸口关,杀了守濠水大堤的敌兵,把濠水大堤挖开,然后又修筑了五条土坝,让河水全都泄入了城中,顿时,靖江城变成了一片汪洋大海。但守城的元将士仍坚守城中,不肯投降。杨璟便下令明军大举攻城,连续两个月,明军轮番攻城,与守将元军展开了拉锯战,元军终于不支,靖江被攻破,守将元平章也儿吉尼被明军俘虏。

洪武元年(1368)十二月,杨璟与偏将军汤和跟随大将军徐达征讨山西。杨璟率一支军队与元平章韩扎儿在韩店开战,打了败仗,被召了回去。在唐州,杨璟搜捕了一些残兵,在南阳镇守。

洪武三年,太祖大封功臣,杨璟被封为营阳侯,年俸禄一千五百石,给予世袭的铁券。在功臣排名中,列第25位。

洪武四年,杨璟跟随汤和讨伐夏国,和夏国在瞿塘开战,结果杨璟没有打胜。第二年任副将军,跟随邓愈征讨辰州、沅州的少数民族叛乱。后又跟随大将军徐达镇守北平,在辽东练兵。

洪武五年,慈利的少数民族首领覃厘联合了许多部落叛乱,皇上命杨璨率兵去讨伐,覃厘诈降。杨璟信以为真,就命一些战士返回京师报捷,没想到这些士卒被覃厘俘虏去了。太祖得知此事十分不悦,派使臣到前线,责备了杨璟。杨璟十分惭愧,下令加紧进攻,亲自督战,众贼很快就被打垮,覃厘也逃跑了。

洪武十五年(1382)八月,杨璟去世。

蓝玉

蓝玉(?~1393),明代开国元勋。定远(今安徽定远)人。开平王常遇春的内弟。官封永昌侯,后改封为凉国公。最终因谋反罪被诛。

一、勇敢善战所向披靡

蓝玉一开始在常遇春的帐前效力。他作战顽强勇敢,有不怕死的精神,所以只要他出兵去打仗,没有打不胜的。常遇春也经常称赞他,因此他深得器重。后来常遇春在太祖朱元璋面前经常夸奖他,引起了太祖的注意,不久他就被提升了,从管军镇抚升到了大都督的佥事,成为明军中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洪武四年(1371),蓝玉跟随傅友德率兵讨伐四川,一路征讨,攻下了绵州。第二年,蓝玉跟随徐达北征,从雁门关出发,打败了元扩廓贴木儿的部队。一直追到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西南哈尔和林)。

洪武十一年(1378),因西番的一些少数民族部落经常骚扰大明边境,因此蓝玉跟随西平侯沐英征讨西番,这一仗蓝玉又建大功,生擒了三个西番主帅的副将,斩杀敌人千余人,还俘虏了许多。第二年,蓝玉随沐英大军班师还朝,因功劳被皇上封为永昌侯。洪武十四年(1381),元梁王占据云南,太祖命令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和沭英为征南副将军,率领步兵骑兵共30万人征讨云南。这一仗,活捉了平安章达里麻,元梁王自杀。占领了曲靖,云南各地都平定下来。蓝玉在征讨云南中,立下的功劳最多,因此皇帝下诏给他增加了俸禄,还把他的女儿册立为蜀王的王妃。

二、剿元残军封凉国公

明洪武二十年(1387),元顺帝的孙子脱古思贴木儿在北方被拥立为帝,屡次骚扰北方边境,太祖朱元璋对此特别忧虑。第二年三月,派蓝玉统领大军十五万,去讨伐元军。蓝玉他们从大宁出发(今内蒙古宁城西、大凌河以西长城线以北),到达了庆州。被派出的侦察人员回报说,元主脱古斯贴木儿现在正在捕鱼海(今内蒙古呼盟新巴尔虎左旗西南的贝尔湖),蓝玉立即率大军不分昼夜,飞奔赶到。到了海子南岸一打听,才知道元军在海子的东北方驻扎着,离海子还有八十多里。蓝玉听罢,鞭子一挥,命令全军,轻装前进,迅速冲向敌营,力争将敌人全歼于此。元军此时正在扎营休息,营地里连岗哨也没加。在大风沙的掩护下,明军突然来到了元军大营,杀声震天。元军许多人还在帐篷中休息、玩乐,有的还在蒙头大睡,猛然听到明军的喊杀声,大惊失色。元将组织抵抗,哪里还是对手。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元太尉蛮子等被杀,元主脱古思帖木儿和太子天保奴率数十骑逃跑。蓝玉俘获了元朝的文武大臣、公主后妃、军士百姓、兵器辎重众多。朱元璋闻报大喜,下敕令对蓝玉和众将士进行了嘉奖,而且赏了他们许多东西。在敕文中,太祖称蓝玉是明朝的“卫青、李靖”。蓝玉成了明朝的大功臣。后来又剿灭了哈剌章的大营,俘虏缴获了人和牲畜六万多。返回京师后,蓝玉被封为凉国公。

洪武二十二年(1390),蓝玉受命督修四川的城池。第二年,施南、忠建两地的少数民族部落反叛,蓝玉率军出征讨伐,斩首俘虏了一千八百余人,平定了施州(今湖北恩施)。

三、恃功骄横谋反受诛

中山王徐达和开平王常遇春去世之后,蓝玉的骄横之气开始潜滋暗长,他开始居功自傲,把谁都不放在眼里。自己养了许多家奴、干儿子,这些人假借他的名义到处搜刮百姓,还抢占了东昌的民田。百姓告状告到了御史那里,御史来调查此事,蓝玉不分青红皂白,把御史轰出了家门。他北征还朝,半夜到了喜峰关,他命人叫关,把守关隘的官吏因为是半夜,按规矩不给他们开关,蓝玉大怒,命令士兵捣碎关门,长驱直入。这些事被太祖朱元璋听到后,心里十分不高兴。这时又有人告诉皇帝,蓝玉在追剿元主时,把元主的妃子强奸了,元主的妃子自感无颜见人而自尽了。太祖把蓝玉叫来,狠狠地批评了他。开始,太祖本来想封他作梁国公,因为他屡犯错误,因此改封为凉国公,而且把他的过失都刻在铁券上。

但蓝玉仍旧知过不改,在陪太祖喝酒时,出语傲慢不逊。太祖也没有把他当回事,多次都让了他,没有追究他。他在军中更是说一不二,经常打骂责罚手下的官兵,出入军营也十分随便。西征归来后,太祖封他为太子太傅,位置在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之下。蓝玉十分气愤,说:“我哪一点比不上冯胜和傅友德,本来说好要封我为太子太师,我怎么就当不了太子太师?”因此每次上朝,冯、傅二人向皇帝奏事的时候,蓝玉都不听,而蓝玉向皇帝奏事,提出的建议也多不被圣上采纳,蓝玉更加不高兴,显得有些愤愤然。

洪武二十六年(1393)二月,锦衣卫指挥使蒋献向太祖告发蓝玉谋反。太祖立即命人将蓝玉捉拿归案,经审讯,蓝玉对他的谋反之心供认不讳。当所有的罪证确凿之后,蓝玉的全家都被杀了。和这件事有牵连的侯以下的人不计其数,因此事被杀的人有一万五千多人。太祖事后布告天下,并将蓝玉在史书中列为逆臣。在明朝的《逆臣录》中,共有一个公,十三个侯,两个伯,蓝玉是这中间封号最大的。

傅友德

傅友德(?~1394),明代开国元勋。宿州(今安徽宿县)人。傅友德为人寡言少语,身经百战,身先士卒。官封颖川侯。后晋封颖国公。

一、历经转折初建功勋

元朝末年,天下豪杰纷纷起义。傅友德跟着刘福通的属下李喜喜入了四川。后来李喜喜兵败,傅友德又跟了明玉珍,但明玉珍对他丝毫不重视。他就又去武昌投奔了陈友谅,但很长时间也没有什么名气。

元至正二十年(1360),朱元璋攻打江州,到了小孤山,傅友德就带领自己的人马投降了太祖。太祖和他谈话,觉得他很有才学,就拜他为将军,让他跟随常遇春去救援安丰(今安徽寿县)。回来后,他与常遇春一起在鄱阳湖和陈友谅的部队开仗。傅友德率轻舟首开记录,打败了陈友谅的前锋。自己也多处受伤,但他毫不顾忌,越战越勇,和其他将军一块边打边冲上了泾江口,陈友谅也在这一仗中被打死。傅友德又跟随常遇春去征讨武昌。武昌城东南有一座山叫高冠山,站在山上正好能把武昌城看得清清楚楚,成为武昌的一个屏障。但是上面有汉军把守。常遇春想夺下这座山,众将谁也不敢带兵向上冲,傅友德只率领了几百人,一鼓作气,攻下了高冠山,飞箭射中了他的脸颊和肋骨,但他没有因此停住,一直攻下了武昌城。

傅友德和陆聚共守徐州,扩廓贴木儿派大将李二前来攻打。当敌军分散开到处去抢掠的时候,傅友德带领两千人马突然出击,沿黄河而上,从吕粱登岸,袭击敌军。傅友德身先士卒,冲在前面,单骑冲入敌阵,杀死了敌将韩二。敌人见大将被杀,一下子就败下阵去。傅友德返到徐州城外,命令城门大开,然后他带领部队埋伏在城外野地。果然不出傅友德所料,李二见吃了亏,带领军队来攻。傅友德见敌军已近,立即命擂鼓出击。埋伏着的将士听到鼓声,从隐蔽处一跃而起,向敌人冲去,顿时杀声震天。李二的人马被这从天而降的,军队搞懵了,仓促应战,但明军以一当十,很快打垮了李二的部队,活捉了李二。傅友德因功被升为江淮行省参知政事。

二、身经百战屡建奇功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傅友德跟随大将军徐达北征,攻克沂州后直奔寿州,元朝丞相也连带兵前来救援。傅友德按徐达的部署,亲率轻骑,诱敌深入,元兵见明军不多,便追了上来,傅友德将敌人引入了包围圈,明军一声号令,将元军击溃。攻下莱阳、元昌之后,北渡黄河,很快占领了元大都,相继攻克大同、太原等地。扩廓贴木儿见山西屡屡败阵,就带兵从宝安出发,前来援救,万余骑兵突然就到了,傅友德临阵不乱,只带了五十多骑兵,趁黑夜悄悄奔向敌营,突然发起攻击。敌人不知有多少人马来劫营,顿时就乱了营,扩廓在黑暗中趁乱仓皇逃走,傅友德带人追到土门关,俘获了敌人士兵及马匹近万。又相继攻下石州、宣府,与西面的徐达会合,共围庆阳,傅友德率偏师驻守灵州,挡住敌人的援兵,庆阳很快被敌攻下。

洪武三年(1370),傅友德跟随大将军徐达西征,大破扩廓帖木儿,移师向南,讨伐四川。很快打下汉中,但由于粮草接济不上,大军只好返回西安。蜀将吴友仁趁机骚扰汉中,汉中告急,傅友德带三千人马前去援救,为迷惑敌人,傅友德命士兵在山上点了十堆大火,黑暗之中,擂鼓呐喊,蜀兵以为明大军到了,吓得全都逃走了。这一年冬天,傅友德论功被授开国辅运推诚武力臣、荣禄大夫、柱国,同知大都督府事,封为颍川侯。

洪武十四年(1381),傅友德任大将军徐达的副将出塞,征讨元将乃儿不花,北渡黄河,沿途一路胜利。这一年任征南将军,率左副将军蓝玉、右副将军沐英,带步兵、骑兵共30万人,大举进军云南,一路征讨,征服了苗族各个部落。在白石江与敌大战,生擒元平章达里麻,又攻打乌撒,一路扫平了通往永宁的道路。元梁王逃走后死掉了。乌撒被友德占领。随即降伏了云南一带的少数民族部落,杀了三万多人,缴获牛马十多万头。洪武十七年(1384),傅友德被晋封为颍国公。

洪武二十四年,傅友德被授以征虏将军,守卫北平。后随燕王征讨哈昔舍利,傅友德乘敌人不设防时,带领大部人马悄悄潜入黑岭,大破敌军而还。这一年傅友德被加封太子太师。

洪武二十五年(1392),傅友德请求皇帝把怀远的3000亩地给他做他的封地,太祖十分不高兴,只说:“我赐给你的东西也够多的了,可你为什么还要侵害百姓的利益呢?”没有封地给他,让他和宋国公冯胜一道去山西、大同屯田,边开垦边练兵,在大同、东胜一带建立了16个卫所。这一年冬天两次在山西、河南搞军事演练,后来两人一起被召回京师。洪武二十七年(1394),傅友德因罪被赐死。

于谦

于谦(1398~1457),明代名将,英宗、景帝时任兵部侍郎。字廷益。钱塘人(今杭州)。于谦于永乐年间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巡按御史、兵部右侍郎兼都御史、兵部左侍郎、兵部尚书等职。他一生清正廉洁,高风亮节,在国难当头之际,他整军备武,安邦定国。谥号“忠肃”。

一、少年得志清风亮节

于谦的祖父在洪武初年做过明朝的兵部主事。传说于谦七岁的时候,有个和尚看了他的相貌,惊奇地说:“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15岁那年,于谦考中了钱塘县的秀才。他不仅认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且十分敬仰古人坚贞的节操,非常敬慕民族英雄。

永乐十九年(1421),于谦考中了进士。宣德初年,被任命为御史。在奏对的时候,他声音洪亮,语言流畅,皇帝听得十分用心。朱高煦叛乱,于谦扈从宣宗朱瞻基驻扎在乐安,朱高煦兵败投降,宣宗让于谦口头数说他的罪行。于谦义正词严,声色俱厉。高煦伏在地上战战兢兢,两脚发抖,口口自称罪该万死,宣宗很高兴。

过了不久,于谦放了外任,以兵部右侍郎的职衔,巡抚江西、河南、山西等地。他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他每到一地,都十分注意了解人民的疾苦,听取人民的呼声。对一些应该兴办或者需要改革的事情,他都及时具疏向皇帝上奏。由于于谦关心民瘼、平反冤案,被当地人民尊称为“于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