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将军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3523900000009

第9章 汉(3)

二、鸿门脱险荐才败楚

等到项羽消灭秦军主力要人关时,刘邦已经派人距守函谷关。项羽闻之大怒,即派英布等攻打关口,很快破关进至戏西(今陕西临潼东),准备全力击破沛公军。

这时,张良好友、项羽叔父项伯,为报自己杀人后张良仗义掩护的大恩,连夜驰奔沛公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想把张良拉走,以免其与刘邦同难。张良心向刘邦,认为现在事有急难,自己偷偷逃走是不义气的,于是便把项伯的话告诉了刘邦。刘邦听后大惊,问张良如何是好。

张良知道这时项羽有兵40万,而刘邦不过十万,力量对比悬殊,就出主意让他采取以屈求伸的策略,说:“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沛公是不敢背叛项王的。”于是张良坚决邀请项伯会见刘邦,刘邦把项伯当兄长接待,举酒向项伯祝福,又攀结婚姻,让项伯在项羽面前详细说明自己不敢背叛,之所以派兵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强盗。项伯嘱咐刘邦“明天早些来亲自对项王道歉”。刘邦到鸿门会见项羽,婉言卑辞对其表示臣服和忠心。项羽设宴招待,范增授意项庄舞剑,想趁机杀掉刘邦,也赖项伯“以身翼蔽”方脱险。

汉王元年,项羽主持分封,刘邦被封为汉王,领属巴、蜀、汉中地区。刘邦去封国的时候,张良送到褒中。分手时,张良劝告刘邦说:“大王您为什么不烧掉所经过的栈道,向天下表示您没有东返的意图呢?这样可以稳定项王,免去他的疑心。”刘邦依计而行。

张良出任韩国相国,打算跟韩王成到封国去。项羽因为张良跟随刘邦的缘故,不愿让韩王成到封国去,而让他跟自己一道东归。张良告诉项羽:“汉王烧绝了栈道,已经没有东归的心意了。”张良又把齐王田荣反叛的文告报告给项羽,项羽由此不再担忧西边刘邦之心,而起兵北上攻击齐国。正是因此,刘邦才得以乘隙回夺三秦。项羽终竟不肯派韩王成到封国去,改封其为侯,又把他杀死在彭城。张良逃走,抄小路投奔刘邦,刘邦这时已经回军平定三秦了。

张良回到汉王刘邦身边以后,刘邦封其为成信侯,让他跟随自己东进攻打楚国。到了彭城,被项羽打得大败而回。行至下邑(今安徽砀山),刘邦下马靠着马鞍问道:“我愿意舍弃函谷关以东的地方作为封赏,看谁可以与我共建功业?”张良进言说:“九江王英布是楚国的猛将,同项王有隔阂;彭越与齐王正在梁地反楚。这两人可以使用。汉王您手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托付大事,独当一面。如果要送,就送给这三个人,那样楚国就可以打败了。”这样,张良实际上就为刘邦制定了取天下的基本方略。而汉最后打败楚国,正是靠了英布、彭越、韩信这三个人的力量。

三、数谏汉王筹谋成功

汉王三年(前204),汉军被项羽包围在荥阳(今河南荥阳),刘邦恐慌忧愁,和郦食其一起谋划削弱楚国力量的办法。郦食其献计,给六国后代印信,以纠拢人心。刘邦听了很高兴,叫他快去刻印以备分发。此时,恰好张良来拜见,刘邦把郦食其的话告诉了张良。张良说:“当年商汤伐夏桀,所以封夏朝的子孙于杞国,那是估量自己能置夏桀于死地,现在您能置项羽于死地吗?武王伐纣封宋朝子孙于宋国,也是这种情况。况且天下游士离家抛亲跟随您奔走,只是日夜想得到一点封地。如今复立六国后代,天下游士各自回去服事他们的君主,还有谁来帮您夺取天下呢?”这样共说出八条不可的理由。刘邦立即销毁了那些刻好的印信。张良这一筹计,使刘邦避免了授人以柄、踏入复辟老路的危险。

汉王四年(前203),韩信降服和平定了整个齐国,派人向刘邦上书做齐国的代理国王(假王)。刘邦看了,大发雷霆,张良、陈平劝说刘邦封韩信为王,以免发生变乱。刘邦于是派张良前去齐国,带着齐王的印信,就地封韩信为齐王,征调他的部队前去攻打楚军。由此,战胜项羽、夺取天下的大局得以稳定下来。

楚汉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之后,项羽引兵东归,以为可以太太平平当他的霸王了。刘邦也想西行回国,张良、陈平建议说:“汉国已经有了大半个天下,诸侯又都归附。楚军兵疲粮尽,这是上天灭亡楚国的绝好时机,千万不能错过,应当趁此机会径直夺取楚地。如今放走项羽不攻,这就叫‘养虎自遗患’!”刘邦听从了他们的建议。汉王五年(前202),刘邦追击项王到达阳夏(今河南太康),把军队驻扎下来,和韩信、彭越约期合击楚军。汉军到达固陵(村落名,在今河南太康南),而韩信、彭越的军队没来会合。张良劝刘邦与韩、彭共分天下,明确二人将来的领地。刘邦依计而行,韩信、彭越等诸侯兵都痛快地会师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全歼楚军,取得了争天下的最终胜利。

汉统一天下之后,张良还有过一些重要谋略,如劝刘邦定都长安、迎立有名望的贤人四皓、拥立刘盈为太子等,虽然无关军事,然而对汉朝天下的长治久安关系重大,影响深远。

樊哙

樊哙(?~前144),汉高祖刘邦的心腹之将。沛县(今江苏沛县)人。以勇著称,是汉初开国功臣。

一、积功荣显护驾封侯

樊哙出身寒微,早年曾以屠狗为业。他与刘邦的交往甚密,曾与刘邦一起隐于芒砀山泽间(今安徽砀山西南),与萧何、曹参共同推戴刘邦起兵反秦。待刘邦做了沛公,樊哙做随从副官,南征北战,表现英勇,屡立战功,赐爵加封。

刘邦率军人关,灭秦封关自守,打算称王关中,引起项羽的不满。项羽挥兵破关而入,屯军于新丰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北),欲击灭刘邦军。樊哙早在刘邦人咸阳后,就力劝其还军灞上(今西安东南),勿贪秦宫奢丽的享受。待项羽兵临城下,刘邦自度势单力薄,乃率一百多随从赴鸿门谢罪,樊哙随往。项羽在鸿门设宴,酒酣之时,亚父(范增)授意项庄拔剑献舞,想趁机刺杀刘邦。项伯看局面紧张,也拔剑同舞,常以自己身体蔽护刘邦。席问只有刘邦和张良,身在营外的樊哙听说情况紧急,不顾卫士阻止,持剑盾闯入项羽营帐。项羽盯着他问:“此人是谁?”张良说:“他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羽欣赏道:“是位壮士!”于是赐酒一杯和一条猪腿。樊哙一饮而尽,拔剑切肉而食,不一会儿就把肉吃光了。项羽问:“樊将军还能再喝吗?”樊哙面斥项羽道:“我死都不怕,难道还怕喝酒!再说沛公先入咸阳,屯军霸上等待大王的到来,大王却听信小人的挑唆,不信任沛公。我担心天下会从此分崩离析,人们心里会怀疑大王呢。”项羽沉默不语。这时刘邦借故去厕所,把樊哙召了去。出了营帐,刘邦独骑一马,樊哙等四人步行护驾,从山下小路偷偷回到了灞上营中,而让张良向项羽谢罪。

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后,赐樊哙为列侯,升为郎中,随人汉中。

二、攻城平叛遭谮幸脱

刘邦在汉中站稳脚跟后,展开了大规模的还定三秦的战争。樊哙或者单独,或者跟随刘邦与西县县丞、雍王章邯、章邯的儿子章平,以及赵贲等人的军队作战,英勇异常,常率先登城陷阵,斩杀、俘虏敌兵将众多,升为郎中骑将,封为将军,赐杜陵的樊乡为他的食邑。随后又参加对楚作战,攻取邹、鲁、瑕丘、薛等地。项羽败刘邦于彭城之后,樊哙屯守荥阳的户武,刘邦增加2000户为他的食邑。一年后,樊哙又随刘邦追击项羽,取阳夏,虏获楚将周将军的士卒4000人,把项羽包围在陈县,大胜而归。

刘邦称帝后,因樊哙坚守作战有功再增加食邑800户。汉初,异姓诸侯王反叛不断,樊哙成为征讨叛军的主将。总计樊哙战功有:跟随高祖作战,斩首级176个,俘虏288人;自己单独领兵作战,打败七支军队,攻下五座城邑,平定六个郡、52个县。虏获丞相一人、将军12人、将官11人。樊哙不愧为汉朝从创立到稳定的中坚骨干。

樊哙一直跟随刘邦左右,是刘邦志同道合的爱将。后娶吕后妹妹吕委为妻,生有一子樊伉。这一来与皇帝的关系就更加密切了,后却因是吕后妹夫而险些被诛。

燕王卢绾反叛,刘邦派樊哙攻打。这时刘邦病重,有人诋毁樊哙是吕氏的党羽,如皇上驾崩,樊哙就会举兵诛杀戚夫人和赵王如意等人。刘邦听到这话大怒,派陈平乘车送绛侯周勃替代樊哙统帅军队,还要求在军中把樊哙就地正法。陈平惧怕吕后,所以决定把樊哙押解长安让刘邦亲自处决。陈平、樊哙到长安时,刘邦已死,吕后释放樊哙,并恢复了他的爵位和封邑。

孝惠帝六年(前144),樊哙去世。谥为“武侯”。

周勃

周勃(?~前169),西汉初期名将,汉文帝朝右丞相。沛县(今江苏沛县)人。最初以中涓近侍的身份跟随刘邦,后被拜为将军。

在平定三秦军战斗中,周勃总是当先破敌。尤其是在平定燕王卢绾的叛乱中,周勃功劳最大。总计周勃跟随刘邦平叛中,共计俘虏相国一人、丞相两人,将军与两千石官吏各三人,还单独打垮两支军队,攻下三座城池,平定五个郡,79个县。

汉高祖刘邦去世、汉惠帝继位后,周勃任太尉,并与陈平等诛杀诸吕,兴复汉室。汉文帝继位,周勃担任右丞相。后被文帝劝说而辞相归国,又因被人告发谋反而被收监。被释后感慨:“虽将百万之军,不如狱吏威风之大。”后病逝。

李广

李广(?~前179),西汉名将。陕西成纪(今甘肃静宁南)人。李广一生与匈奴七十余战,以骁勇善射著称,治兵宽缓不苛,与士卒同饥渴,深得军心。他是一位被誉为“才气天下无双”的将军,被匈奴称为“飞将军”。

一、骁勇善射治军宽缓

李广的祖先是秦朝大将李信。李广接受世传弓法,射得一手好箭。

汉文帝十四年(前166),李广从军击匈奴。因善于用箭,杀死和俘虏了很多敌人。他因功升为郎中,以骑士侍卫皇帝。李广身材高大,臂长如猿,有善射天赋。他不善言辞,一生都以射箭为消遣,与人闲居时亦以射箭来赌酒为乐。有一次,李广出猎,看到草丛中的一块石头,以为是老虎,张弓搭箭,一射箭去,把整个箭头都射了进去。仔细看去,原来是石头,再射就怎么也射不进去了。李广射杀敌人时,要求自己箭无虚发,所以非在数十步之内不射,常常是箭一离弦,敌人应声而亡。也由此多次被敌人围追,射猛兽时也由于距离太近而几次受伤,但李广从未有过畏惧。

汉景帝即位后,李广由都尉升为骑郎将。吴楚七国之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跟随太尉周亚夫抗击吴楚叛军。因在昌邑城下夺取敌人帅旗立功显名。但由于接受了梁王私自授给他的将军印,回朝后没得到封赏。历任上谷、上郡等地太守,常与匈奴交战,以打硬仗著称。

汉武帝登基后,众臣认为李广是名勇将,武帝于是调任其担任未央宫卫尉。李广为将廉洁,常把自己的赏赐分给部下,与士兵同吃同饮。他四十多年来俸禄一直只有两千石,家里没有多少多余的财物,始终不谈购置家产的事,深得官兵爱戴。李广能身先士卒,行军遇到缺水断食之时,士兵不全喝到水、不全吃遍饭,他就不近水边、不尝饭食。他对士兵宽缓不苛,士兵都甘愿为他出死力。匈奴也畏惧李广的号召力和他的谋略,多年不敢入侵他的戍地。

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3),汉用马邑城(今山西朔县)引诱匈奴单于入塞,派大军埋伏在附近的山谷中,李广担任骁骑将军,受护军将军韩安国节制。单于发觉这种情况,引兵离去。后来李广率军从雁门出击匈奴军,因寡不敌众被俘。匈奴单于因为久闻李广贤能,要求活捉带回,于是匈奴骑兵便把当时受伤得病的李广放在两匹马中间,让他躺在用绳子结成的网袋里。走了十多里路,李广斜眼瞧见旁边有个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突然一跃,跳上少年的战马,摘其弓箭、推其下马,策马扬鞭向南奔驰。匈奴骑兵数百人紧紧追赶,李广边跑边射杀追兵,终于逃脱,收集余部回到了京师。汉朝廷把李广交给法官,法官判李广部队死伤人马众多,自己又被匈奴活捉,应当斩首;后用钱赎罪,成为平民。

李广在家闲居期间,常与颍阴侯灌婴的孙子灌强到蓝田南山中射猎。有一次,李广在夜间带着一个随从骑马外出,跟别人在乡间饮酒。归来时路过霸陵亭,霸陵亭尉喝醉了酒,上前呵斥李广,并不让通行。李广的随骑说:“这是前任的李将军。”亭尉说:“就是现任将军尚且不能夜间通过,何况是前任将军!”于是李广等人只得留宿霸陵亭下。过了不久,匈奴攻入辽西,击败了韩安国的军队。汉武帝召见李广,封他为右北平太守。李广随即请求武帝,准许派遣霸陵亭尉一同前去。到了军中,李广把亭尉杀了,然后上书向皇帝谢罪,但武帝并没有因此而责备他。不过,这件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李广心胸的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