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名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3524000000059

第59章 胡雪岩

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白手起家,凭借其超凡的政治投机能力,内攀权贵,外附洋商,短短数年内富甲一方。他酬款协助左宗棠兴办洋务,以图强国,开办胡庆余堂,以图济世救人。但他生活荒淫元度,又不谙政界之道,终于成为政治倾轧的牺牲品。

一、白手起家

胡雪岩(公元1823~1885年),先后经历了清道光、成丰、同治、光绪四朝。

胡雪岩像胡雪岩幼时家境贫寒。为了养家糊口,身为长子的他经亲戚推荐,进钱庄当学徒,从扫地、倒尿壶等杂役干起,三年师满后,就因其勤劳、踏实成了钱庄正式的伙计。正是在这时,胡雪岩靠患难知交王有龄的帮助,一跃而成为杭州一富。

王有龄,字雪轩,福建侯宫人。在道光年间,王有龄就已捐了浙江盐运使的官职,但无钱进京。后胡雪岩慧眼识珠,认定其前途不凡,便资助了王五百两银子,叫王有龄速速进京混个官职。后王有龄在天津遇到故交侍郎何桂清,经其推荐到浙江巡抚门下,当了粮台总办。王有龄发迹后并未忘记当年胡雪岩的知遇之恩,于是资助胡雪岩自开了钱庄,号为“阜康”。之后,随着王有龄的不断高升,胡雪岩的生意也越做越大,除钱庄外,还开起了许多的店铺。

胡雪岩之所以可以迅速崛起,除了得益于王有龄之外,另一个人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个人就是左宗棠。

1862年,王有龄因丧失城池而自缢身亡。经曾国藩保荐,左宗棠继任浙江巡抚一职。左宗棠所部在安徽婺源时“饷项已欠近五个月”,饿死及战死者甚多。此次进兵浙江,粮饷短缺等问题依然困扰着左宗棠,令他苦恼无比。急于寻找到新靠山的胡雪岩又紧紧地抓住了这次机会:在战争环境下,出色地完成了在三天内筹粮十万石的任务,在左宗棠面前一展自己的才能,得到了其赏识,并被委以重任。

在深得左宗棠信任之后,胡雪岩常以亦官亦商的身份往来于宁波、上海等洋人聚集的通商口岸之间。他在经办粮台转运、接济军需物资之余,还紧紧抓住与外国人交往的机会,勾结外国军官,为左宗棠训练了约千余人、全部用洋枪洋炮装备的“常胜军”。

胡雪岩是一位商人,商人自然把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左宗棠任职期间,胡雪岩管理赈抚局事务。他设立粥厂、善堂、义塾,修复名寺古刹,收殓了数十万具暴骸;恢复了因战乱而一度终止的牛车,方便了百姓;向官绅大户“劝捐”,以解决战后财政危机等事务。胡雪岩因此名声大振,信誉度也大大提高。这样,财源滚滚来也就不在话下了。自清军攻取浙江后,大小将官将所掠之物不论大小,全部存在了胡雪岩的钱庄中。胡以此为资本,从事贸易活动,在各市镇设立商号,利润颇丰,短短几年,家产已超过千万。

晚清时期著名的洋务运动由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人发起。此三人在同太平天国战争中,都认识到了西方先进军事技术的重要性,迫切地要求向西方学习、自强御侮,但由于他们的特殊身份,不便与外国人打交道。这样,与左宗棠联系极为密切,谙通华洋事务的胡雪岩在洋务运动中便又找到了用武之地。他协助左宗棠创办了福州船政局、甘肃织呢总局;帮助左宗棠引进机器,用西洋新机器开凿径河。不加夸张地说,左宗棠晚年的成功之中有着胡雪岩极大的功劳。

二、功成名就

作为一代“红顶商人”,胡雪岩叱咤商场,写尽了人间风流。更令后人称道的是,他“为富且仁”,乐善好施,做出了众多义举,在赢得“胡大善人”的美名、黄马褂加身的同时,还获得了更多的财富。

在他的这些义举中,胡庆余堂药号的开办,尤为后人们所称道。

关于创办胡庆余堂雪记国药号的缘由,流传至今的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为胡雪岩因胡老太太生病抓药受阻,怒而开药号;一种说法为胡雪岩因小妾生病,抓回的药中有以次充好的一两味药,要求更换时遭到药店伙计的抢白,激愤而开药号。实际上,任何偶然事件都有其必然性,胡庆余堂的开创与胡雪岩深受杭州悠久的中医文化熏陶,身处乱世而兴济世救人之念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胡雪岩的主持下,胡庆余堂推出了十四大类成药,并免费赠送辟瘟丹、痧药等民家必备的“太平药”,在《申报》上大做广告,使胡庆余堂在尚未开始营业前就已名声远播,这正是胡雪岩“放长线钓大鱼”的经营策略。到1878年春,以上的耗费换来的则是成倍的利润。

胡庆余堂在1880年时,资本已达到二百八十万两银子,与北京的百年老字号同仁堂南北相辉映,有“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之称。而胡雪岩,胡庆余堂的创办者,一个钱庄出身、不熟悉药业的人,也因其不耻下问、勇于探索,在中国药业史上写下了颇具传奇色彩的一笔。

除了创办胡庆余堂以悬壶济世的义举之外,胡雪岩还为左宗棠的西征举借洋款,为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结束阿古柏在新疆十多年的野蛮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又书写了他人生中精彩的一笔。

1866年,左宗棠由闽浙总督调任陕甘总督,奉命出关西征。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西征军经费虽由各省来共同筹集,但为数不多,且经常拖欠。为解决经费问题,左宗棠只好奏请借洋款救急。

自然,具体经办借洋款事务这一重任落在了胡雪岩肩上。胡雪岩通过在上海汇胡庆余堂今景丰银行的任帮办一职的朋友古应春的安排,打算向英国渣打银行借款。胡与该银行经理首次面谈便因在利息、借款期限等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不欢而散。但后在胡雪岩的精心策划下,自称中国通的渣打银行驻中国地区总经理被收拾得服服帖帖,双方很快就利息、期限、偿还方式等细节达成了一致。胡雪岩为西征筹得第一笔借款。

此后,为帮助左宗棠西征,胡雪岩先后六次向洋人借款,累计金额为一千八百七十万两白银,而利息却至少占总数的一半,可以说是非常惊人的高利贷。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这一借款举动是值得的。当然,图利是商人的本性,胡雪岩也无法脱俗,他利用借贷款实付利息与应支利息之间的差额,吃了“回扣”。

虽然,我们常常把“奸”字与“商”字连在一起,甚至更有“无奸不商”一说,但就事实而论,生意场中也有性情中人,胡雪岩算得上其中之一。在功成名就之后,他并未忘记他的发迹之地——杭州,为杭州百姓做了许多义举。他开设钱塘江义渡,方便了“上八府”与“下三府”的联系,并设置趸船,为候渡乘客提供方便,并因此博得了“胡大善人”的美名。他还极其热心于慈善事业,乐善好施,多次向直隶、陕西、河南、山西等涝旱地区捐款赈灾。到1878年,除了胡雪岩捐运给西征军的药材外,他向各地捐赠的赈灾款估计已达二十万两白银。更鲜为人知的是,在轰动朝野的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中,他利用自己的声誉活动京官,赞助钱财,为此案最终昭雪立下了汗马功劳,并借此案使他的义声善名更加深入人心。

三、风花雪月

古语云:“食色性也。”一代儒商、红顶商人胡雪岩不但在商场上叱咤风云,在政坛上春风得意,而且在情场上更是游刃有余,堪称情场上的高手。

胡雪岩是个风流成性的寻花老手,他常自谓:“一不做官,二不图名,但只为利,娶妻纳妾,风流一世,此生足矣!”因此,对于合其心意的女子,他一般不会轻易放过。

在创业初期,胡雪岩偶遇因父亲入狱被卖入“梨花春”的官宦人家千金小姐芸香,并被其美貌所吸引,但因胡深知以当时自己的身份,无福消受此美人。他在万般懊恼之时,灵机一动,把芸香做顺水人情送给了自己的靠山王有龄巡抚。这样做,胡雪岩虽然失去了芸香,但却得到了王有龄的器重,得到了芸香这个忠心的眼线,从此掌握了王巡抚的行踪,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控制了王有龄,使其为胡所用。这桩交易做得无懈可击,芸香成了胡走向成功的第一个筹码。

俗话说“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在商言商,为了自己的长远利益,胡雪岩一次次忍痛割爱,把自己的所爱像商品一样“一件件”送给了别人。为了傍上江苏省学政何桂清这棵大树,他又将自己的爱妾“阿巧姐”作为一件礼物送给了何。

虽然胡雪岩一再强调感情与生意应该截然分开,二者不可以混淆,但他与阳琪的结合,却更看重了感情对生意的促进作用。与阳琪成亲后,阳琪立刻成了胡的左右手,令胡如虎添翼,有力地促进了胡雪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只可惜,阳琪过早地去世了。这多少留给胡雪岩一些遗憾。但不久,胡雪岩就遇到了另一位与阳琪极其相似,极具商业头脑的姑娘。

她就是胡雪岩身边最重要的一位女子,陪伴胡雪岩走完人生的翠环姑娘,就是当时小有名气的“罗四太太”。

胡雪岩虽然已成为红极一时的商人,但家中妻子肚中无货,上不得台面,这一直是胡雪岩心中的一大遗憾,以至胡雪岩常叹知音难求,心中十分孤独。翠环的出现,令胡雪岩眼前一亮。

凭借其敏锐的眼光,胡雪岩认为翠环即是上得厅堂、入得内室,自己寻觅已久的贤内助、红颜知己。于是胡雪岩打定主意要赢得翠环姑娘的青睐,非娶她为妻不可。后经过努力,以“两头大”的形式,娶翠环为妻。翠环果然精明能干,很快成为胡的左膀右臂。她的心思又极其细密,很会迎合丈夫的心意,为胡雪岩连娶了十二房姨太太,使胡雪岩感激不尽。作为回报,胡雪岩则将其扶正,使其登堂入室,成为胡府的“掌印夫人”。

胡雪岩娶的这十二位姨太太个个正值花季,美若天仙,号称“东楼十二钗”。胡雪岩对这十二位姨太太都极其宠爱,在她们身上挥霍掉大量的金钱。他为这些姨太太建造了休憩场所——娇楼,使姬妾分室而居,而他则更像皇帝一样,每晚随手拈牌招姬妾入寝,生活极其奢靡。单是娇楼,就极其奢华,耗资数万。自此,胡雪岩便整日泡在娇楼之中,沉溺于温柔女儿乡。

正如汪康年在《庄谐选录》中所写:“杭人胡某,富埒封君,为近今数十年所罕见。而荒淫奢侈,迹迥寻常所有,后卒以是致败。”胡雪岩荒淫而奢靡的生活习性,使他最终失败。

四、惨然离世

自语有云:“福兮,祸所伏也。”胡雪岩在商场驰骋多年,靠官府后台,一步步走向事业的顶峰,风光无限,但其最终的失败,却也是由官场后台的坍倒和官场的倾轧所致。

胡雪岩虽为商人,但他的发迹以及鼎盛与政界要人的庇护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胡雪岩紧紧把握住了“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精髓,他先借助王有龄开钱庄,又以左宗棠为靠山创办胡庆余堂,为西征筹借洋款,恢复因战事而终止的牛车,为百姓、为国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从而一步步走向事业的巅峰。作为一名商人,他被御赐二品顶戴,被赏黄马褂,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但就是这样一位已名利双收、事业有成的人,却在几天之内垮掉了,他的事业也随之走到了尽头。表面上胡雪岩生意的失败是由于他野心过大,急于扩充,出现决策性失误,使钱庄因缺乏流动资金而被挤兑,致使其经营的生丝铺、公济典当、胡庆余堂等纷纷关闭。但导致胡生意失败的更为深入的原因是政治敌人的打击。胡雪岩虽聪明一世,与官场人物交往甚密,但最终成为左宗棠与李鸿章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成为李鸿章“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策略的牺牲者,实在令人为之扼腕叹惜。

胡雪岩破产后,在罗四太太的陪伴下,靠着胡庆余堂的微薄收入,胡雪岩凄凉地度过了他的晚年,于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黯然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