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字孔明,徐州琅讶郡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生于东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七月二十三日。
诸葛亮出生在一个下级官吏家庭。关于他们家族的姓氏还有一段传说。据记载,诸葛亮的家族在秦末汉初本姓葛,其远祖葛婴曾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属下的一位将军,他虽然立有军功,但却被陈胜所杀。直到西汉文帝时期,才追录其功,封葛婴之孙为“诸县侯”。后来,葛氏家族由诸县移居阳都,阳都也有一葛氏家族。为了区别两个姓葛的家族,时人就称由诸县迁徙来的葛氏为诸葛氏。因此,葛婴后代的姓氏就由单姓变为复姓诸葛氏了。到汉元帝时期,诸葛氏家族的诸葛丰,官至司隶校尉,他为官清正,不避权贵豪右,在当时颇有直声。
诸葛丰是阳都诸葛亮家族的远祖,传至诸葛亮祖父时,家境逐渐衰落。诸葛亮之父诸葛珪曾担任过泰由郡的副职行政长官。其叔父诸葛玄和出自世家大族的袁术、坐镇荆州的刘表等来往甚密。诸葛硅有3子2女,长子诸葛瑾,次子诸葛亮,少子诸葛均,诸葛亮上还有两个姐姐。
在诸葛亮还很年幼的时候,生母章氏便撒手人寰,离开人世,使他过早地失去母爱。不久,父亲诸葛硅又续娶。
不幸的是在诸葛亮8岁左右时,父亲又去世。在那个混乱的封建年代,继母要拉扯最大不过13岁的5个孩子度日,她艰难困苦。在这种情况下,全家人的生活只得靠叔父诸葛玄的照料。
诸葛亮一家人在阳都过了大约7年左右的时间。在这期间,袁术和刘表均曾派人约请诸葛玄出山从政,都被诸葛玄谢绝。兴平二年(195年),阳都所在琅玡郡屡遭兵祸,迫使许多贫苦百姓,抛弃祖业,离别家园。
恰在此时,占据淮南的袁术再次派人来到阳都,委任诸葛玄为豫章太守。他接受了委任,留下大侄子诸葛瑾在家看守祖业、奉事继母,带上15岁的诸葛亮及其姐弟,离开阳都,赶到豫章(今江西南昌)。
在诸葛玄担任豫章太守不久,东汉又委派朱皓代诸葛玄为太守。朱皓在那军阀横行、弱肉强食的岁月,从扬州太守刘繇处借来部分兵马,以武力强行闯进豫章郡。
诸葛玄在进退维谷的窘境下,只好带着诸葛亮及姐弟四人跋山涉水赶往荆州,投靠刘表。
诸葛亮在随叔父客居荆州首府襄阳的两年中,有机会结识当地和流寓此地的一些饱学之士,使他的学业和见识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使他对荆州的形势和刘表的为人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叔父诸葛玄建安二年(197年),一病不起,不久便病故。这对一个客居他乡年仅17岁的少年诸葛亮,是雪上加霜。他们姐弟又失去了依靠,心情更加悲凉。双亲的过早谢世,颠沛流离的苦难遭遇,寄人篱下的难堪生活,暗无天日的混战时代,既折磨着少年诸葛亮也锻炼考验着他,使他能以坚强的毅力、冷静的态度,面对现实,面对社会,早早地成熟起来。
诸葛亮在诸葛玄去世的当年,带着弟弟诸葛均迁到襄阳城西20里被称之为“隆中”的地方住了下来。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忆起这段生活时曾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样就出现了“隆中”究竟是在襄阳,还是在南阳的问题。原来东汉末年刘表统治的荆州下辖八郡,南阳即其一郡。诸葛亮隐居襄阳城西的隆中是在南阳郡管辖的邓县境内,说得具体一点,应该是躬耕于南阳邓县之隆中。襄阳地处汉水、白河的交汇处,它南控江汉,西屏巴蜀,北窥中原,既是中南地区的交通要道,又是荆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隆中一带,山势连绵,草木苍翠,中间一山隆然而起,故日隆中。诸葛亮兄弟来到此地之后,就自己动手,在这依山傍水、幽静的地方盖起了几间草舍,购置了一些田地,过起了田园般的隐居生活。
诸葛亮躬耕于隆中,他不是只求衣食有余无所事事的凡夫俗子,也不是放形山水之间的隐士墨客。年方17岁的诸葛亮,有一种潜心经籍、关注时局变幻的志向。
荆州素有人杰地灵之称,加上混战期间荆州相对安定,各地流寓此地的土人颇多。刘表也曾在襄阳设立过学馆,博求儒生,他还组织一批优秀士人著书立说,一时间荆州地区的学术研究空气异常浓厚。
诸葛亮在隆中10年的生活中,躬耕于田亩之间,春种夏耘秋藏,不仅享受着自食其力的乐趣,还在务农中劳其筋骨,锻炼着自己的体魄,磨炼着自己的意志。
年轻的诸葛亮本来是一位文质彬彬的书生,但长年不避风雨的生活,开始改变他的外在体质,他的皮肤日渐粗糙。诸葛亮20岁左右时,已长成身高8尺,容貌伟岸的堂堂男儿。
诸葛亮除耕耘生活外,还有两大嗜好:一是抚琴抒怀,他经常弹起古曲《梁父吟》,以抒发胸中的意气;二是读书。诸葛亮读书与一般腐儒有很大的不同,当时有些文人学士,崇尚训诂名物,志趣全在于章句之间。
他们为读经而读经,严重脱离社会现实。因此,有人尽管满腹诗书文章,但却与世无补。诸葛亮读书的目的非常明确,他要通过读书思考,汲取历史经验,掌握治世安邦的真学问,以救时济世为心志。所以他在博览群籍时,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读书风格。他在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把握经书中带有指导意义的精神实质,并且注意学以致用。他既能静下心来潜心经籍并“独观其大略”;又能跳出经典进行独立思考,评判典籍的得失,人物的长短。他在《论诸子》一文中对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进行分析说:“老子长于养性,不可以临危难。商鞅长于理法不可以从教化。苏、张长于驰辞,不可以结盟誓。自起长于攻取,不可以广众。子胥长于图乱,不可以谋身。”(《诸葛亮集》文集卷二《论诸子》)对以上人物,一般人往往圃于史籍的结论,忽视甚至根本看不到他们的另一面。诸葛亮则不盲目地推崇古人,既主张学习他们的长处,集众人之长为己长;又主张舍弃他们的短处,在社会实践中注意克服。诸葛亮的读书及成才并不是在书斋里实现的,他时刻留心着时局的变幻,关注着国家的治乱和民众的疾苦,还不时地与荆州地区的师友相互唱和,彼此切磋启迪,使其学识、思想乃至风格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诸葛亮隐居在隆中的头两三年内,正值曹操与袁绍在中原地区进行角逐,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正在酝酿之中。荆、襄一带比烽火连年的北方要安定一些,因此,有不少中原的名士避乱来到荆襄地区。有从颖川(今河南禹县)流离此地的号称“水镜”先生的司马徽、石广元和徐庶(即徐元直),有原籍汝南(今河南确山)的孟公威,有博陵(今河北蠡县)的崔州平等。这些客居襄阳的名士和当地的庞德公及其侄子庞统、沔南的黄承彦等,是诸葛亮往来甚密的挚友,敬服的师长。如庞德公之便庞统,他比诸葛亮大两三岁。他不仅有识人之鉴,喜欢评品人物,又长于治国安邦的帝王秘策。他对当时江东的孙权,北方的曹操、袁绍等的优劣长短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司马徽将他誉为南州士人之“冠冕”,称他为“凤雏”。诸葛亮与庞统之间结下深厚的友谊,两人经常在一起议论时政,切磋学问。诸葛亮后来在回忆起隆中诸友的深情和从中得到的教益时说:“过去与崔州平交往,屡闻得失之言,收益不少;后来又与徐元直交游,经常受到他的启迪和帮助”。
诸葛亮除朝夕相处的挚友外,还交结资深博学的长者,庞德公、黄承彦和酆玖等。庞德公是居于襄阳城外岘山之南自食其力的隐士,他多次拒绝刘表的任用,被司马徽尊之为“庞公”。还在诸葛玄在世时,少年的诸葛亮就与庞公有了往来。他每至庞公之家,都非常恭敬,有时干脆就跪拜在庞公的床前。诸葛亮谦恭好学的精神使庞公刮目相看,两人遂结成忘年之交。诸葛亮从庞公那里学到许多经世致用的真本领。后来,诸葛亮的一个姐姐又嫁给了庞公之子庞山民为妻,于是这一老一少的往来更加密切。
诸葛亮又在司马徽的介绍和帮助下,前往汝南灵山,拜谙熟韬略的隐士酆玖为师。经过一年的相处和考验,诸葛亮的虔诚态度和执著精神感动了这位酆公。于是他授予诸葛亮《三才秘录》、《兵法阵图》、《孤虚相旺》等秘书,令诸葛亮揣摩研究。诸葛亮不负长者的良苦用心,只用了100天的时间就能领会贯通书中的基本精神。在一次交谈中,诸葛亮流露出身处乱世,无意进取,有志退隐山林的意思之后,酆公说:“抱此材器而不拯救斯民,非仁者之心,然出处必以正,刘备汉室之胄,子如一出为辅,则可成立矣。”(《诸葛亮集》故事卷二《遗事篇》)关于此事的记载充满了神秘色彩,诸葛亮在韬略计谋和救民济世思想方面,受到酆公的指点和影响应当是肯定的。
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曾对他的成长产生过重要影响。被誉为沔南名士的黄承彦,不但性格开朗豪爽,而且学贯古今,对当时的天下大势洞若观火。他虽然娶东汉末年的望族蔡氏之女为妻,与荆州牧刘表结为连襟,在政治上他却很少与刘表有联系。诸葛亮在隆中时与黄承彦有着较多的接触,也深为黄老先生的风度和鉴识所折服。黄承彦的夫人蔡氏去世较早,膝下只有女儿阿丑与之相依为命。阿丑虽然相貌很差,满头黄发,皮肤又黑。
但她天赋极高,酷爱读书,再加上黄承彦的指点和熏陶,她的学识也令许多人赞叹。诸葛亮与阿丑之间也相知甚深,在诸葛亮成人之后,黄老先生不顾当时郎才女貌的婚姻传统,竟当着诸葛亮的面为女儿提亲。他说:“听说你欲择妇为妻,我膝下有一女儿,虽然长相颇丑,黄发黑面,但他颇多才学。依我看,倒可以与君匹配,不知你意下如何?”因诸葛亮对阿丑的学识已有所闻,并将她视之为可以相伴终生的伴侣,诸葛亮毫不犹豫地当即答应了这门亲事。黄承彦随即就用车将女儿阿丑送至隆中,与诸葛亮结下了一桩美满姻缘。为才郎配丑女一事,好事者编出“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的谚语以为笑料。由此看来,在婚姻问题上,时人并不理解诸葛亮。其实诸葛亮的择偶标准恐怕主要是看对方是否具有真才实学,对美丑他并不在意。阿丑过门以后,勤俭持家,知书达理,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事业上,她都给了诸葛亮以理解和支持。
在隆中的10年内,诸葛亮发愤读书、立志成才、研究社会。他在《戒子书》中曾提到:“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他分析了立志、学习、成才之间的关系。认为“立志”是“成才”的主观条件和动力源泉,“向学”是“成才”的最基本的手段。
正是诸葛亮隆中读书成才经验总结。
诸葛亮虽然身在隆中,却心系天下,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安危,留心着时代的变幻,利用一切时机向师友学习请教,了解当时的风云人物,分析瞬息万变的政治形势,并在这些活动中逐渐立下了救世补偏、安邦治国的远大志向。他与由江东归来的庞统倾心交谈,了解到孙权集团的历史与现状,听到关于周瑜、鲁肃、张昭等的许多传说和事迹,也获悉了哥哥诸葛瑾在江东的不少情况。庞统还在诸葛亮面前谈起过曹操。尤其是黄承彦老先生,曾对逐鹿中原的袁绍、曹操的优劣长短、发展前景作过精辟的分析和预测。后来发生的官渡之战及其结果,证明了黄老先生的确料事如神。诸葛亮在汝南灵山从事时,酆公也多次给他谈过曹操已定北方,孙氏创业江左的有关情况。并告诉他刘备是汉室的血脉,希望诸葛亮将来能辅佐刘备建功立业。在隆中的最初几年,使诸葛亮大惑不解的事情。是他所崇拜的庞德公、黄承彦等长者,为什么宁愿过着布衣的生活,而不愿意与荆州牧刘表进行合作。诸葛亮时间一久,才逐渐了解到,在群雄争斗的激烈时代,刘表只不过是一个徒有虚名、崇尚空谈、不足与谋大事的人。诸葛亮至此才弄明白。两位老人的选择是一个聪明之举。
诸葛亮他自幼受到的教育是以忠孝为本的儒家正统教育,再加上隆中10年的学习思考,师友的影响启迪,以及混乱时局给他的刺激,更加坚定了诸葛亮匡时救世、忠君报国的思想信念。匡时救世的具体目标就是复兴日益倾颓的东汉王室,而具有汉室之胄身份的刘备似乎也可以视之为复兴汉室的希望所在。至于曹操和孙权,他在与酆公的谈话中就认定“操为国贼,权为窃命”(《诸葛亮集》故事卷二《遗事篇》)。
诸葛亮有一次与石广元、徐庶、孟公威诸友相聚,他对三位朋友说:“你们三人如果入仕为官的话,凭诸位的才干,足可以登上刺史、郡守之位。”当三人反问诸葛亮的志向时,他却淡淡一笑,并不作答。其实,三位老友对诸葛亮的卓越才能和远大抱负都十分清楚。因为诸葛亮往常将自己比作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取威定霸的名相管仲和战国时期一举攻克齐国70余城的燕将乐毅,立志成为一个以天下为己任、身兼将相的栋梁之材。
10年的磨砺,使诸葛亮确立起救世济时的宏伟志向,使诸葛亮具备了经天动地的杰出才能。他一旦抓住机遇,凭借历史舞台,施展他的聪明才智,实现他的远大理想。
刘备,字玄德豚郡涿县(今河北涿县)人,西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胜之子刘贞,于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受封为涿郡陆城亭侯,五年后因故被夺去侯爵,刘贞一支就世世代代居于涿郡。传至刘备祖父刘雄、父亲刘弘时,仍担任着州郡的下级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