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时文选粹
3524600000010

第10章 羞辱是一门选修课(3)

待田埂上的草色完全枯黄了以后,随深秋一起而来的雾,要比先前浓烈很多。经常与对面人闻其声而不见其面,隔着大雾对话,仿佛与另一个世界的人在通话,有些虚幻,有些遥远,而那话语,那笑声,却又分明是现实。一个人,走在乡野的田埂上,忽然有些孤寂寂的害怕,于是约了两三个玩伴,背着书包,一起上学。然而上学的路上,却也并非如此的老实,顽童的性情,终归喜欢来点调皮捣蛋才够味。于是,偷偷溜去路边的果园,因了大雾的遮掩,顺上一两个末季的果子,或者找找水沟里,有无螃蟹在洞口打盹,提上两个,用稻草扎好,等到中午回家,让姆妈蒸一下,美滋滋地呷上一顿。

这样的大雾,总要等到近午才能看到日头上来,而且,先也只是粉粉的,淡淡的圆圈,在雾的背后,总也跳不到前面。不过,因为它的出现,人们的视野,却在逐步的开阔,能依稀看到远一点的景了,再后来,也能模糊认出远一点的庄稼了!慢慢地,红球的颜色开始浓艳起来,变到金红相杂,已经从雾的密帐背后钻到了帐中间,而它发出的光芒,也有那么一点刺眼的夺目了。一会儿,它竟跑到雾帐的前面来了!红球换装成了金球,在似有似无的纱障里,努力散发着它的光和热。人们的话题,也由大雾,晌午饭,转向了更广阔的收割,和播种。

人生的某一种状态,大概和它极其相像——我在你的对面,你在我的旁边,而我们竟然彼此不曾相见,或者,彼此不能相拥。那么,继续浅吟清唱,陶醉其中,只是,最终,也没能将你看清。

雾里人生,水中望月,如梦如幻,闲情适意;雾中的生活,亦美,亦憾,且要持得一颗平和之心。

感悟

人在山水间,有时清晰如洗,有时迷茫如雾,清楚的时候如同站在明媚的阳光之下,纯净洁丽。而困惑的时候却如同雾里看花,朦胧亦美。

这山水也一样,山还是一样的山,水还是同样的水,只因一层薄雾,使面目不清起来。而奇怪的是,也正是这一层薄雾的隔膜,一点的迷茫,一丝的模糊,这山这水竟变得更加美丽神秘起来,没有了一目了然的景,仿佛更加耐看。

其实生命本来就是一幅自然的画卷,所有的意境都来自人的心。如果融化了清晨的雾气,生命画卷中的那人、那山水并不见得就有什么特别。就像人生中许多真相,当你明了之后,便会觉得伤心和失望,其实内里并不是那么美好那么令人憧憬。但是因为你看不清楚,因为模糊和迷茫,你才会觉得美好,才会不断去追寻和渴望。

遥远的炊烟

鲁先圣

只要在乡村生活过,有谁不怀念村庄上空那袅袅升起的炊烟?袅袅的炊烟里,有母亲的呼唤,有奶奶的目光,也有父亲洪钟般的声音。

有多久没有看到过炊烟了?城市里没有炊烟,城市里用的是煤气液化气,即使有了些许的炊烟。也是有害的气体,是不会让人留恋的。况且,城市里的人们,也没有时间留意炊烟,大家都匆匆忙忙,谁会有时间在意稍纵即逝的炊烟?炊烟只属于宁静的乡村,只属于浑厚的黄土地。

只有当停下了人生脚步的时候,只有当心灵归于一份淡雅和安静的时候,那袅袅的炊烟才会从久远的记忆里升起来,瞬间就弥漫了你整个的心灵。

对于有着乡村生活经历的人来说,童年的时候,炊烟是娘做好的可口的饭菜。伙伴们成群结队去村外的田野里玩耍,去村头的小河里嬉戏。兴致起来,忘记时间,忘记回家,这个时候不知道谁说了一声,我家房顶上没有了烟,娘做好饭了。大家立刻都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村里,纷纷寻找自己家的房顶。不久前还袅袅升起的炊烟,都已经渐渐散尽了,娘把饭做好了。大家自然收了心,赶快追逐着跑向村里,跑回自己的家里,那里有娘可口的饭菜等着啊。再不回家,娘就要到村口呼唤孩子了。

炊烟就是远行的游子心中的家园,不论到了天南海北还是在都市庙堂;不论你名满天下还是腰缠万贯,最让你心动的,一定是故乡茅屋上升起的那袅袅炊烟啊。不论你遭受了多少深重的重创,那随风飘拂的缕缕炊烟,顷刻之间就把你隐藏在了无边的温暖里。

我突然间想起“人烟”这个词。人烟,就一定是人间烟火,也就是指炊烟了。在千里荒漠的孤独中旅行的人,在浩瀚无边的大海中航行的人,突然看到地平线上升起的袅袅炊烟,会激动得热泪盈眶,那是看到了人间的信号。所有漫漫孤旅的寂寞和苍凉,所有长途跋涉的疲惫和恐惧,瞬间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没有风的时候,炊烟是一棵树,从家里的灶房里生长出来,然后与全村的树聚合成一棵参天大树。有风的时候就不同了,炊烟刚刚冒上房顶,就迅速汇集一片,变成一片片灰色的云,飘拂到村庄上空,最后都消失到无边的旷野里。其实无论有风的时候还是无风的时候,乡村上空的炊烟都是一幅动人的画卷,像飞流直下的瀑布,像艳丽多彩的锦缎,像婀娜多姿的少女,像飘忽散淡的烟霞。可是炊烟与画卷又不同,因为炊烟里还有麦子的香味,更有母亲殷殷的目光。

感悟

在画家诗人的眼中,炊烟通常是一种景物,给人遐思和想象。或贵妃的舞袖,或凌空的飞瀑……大多出自于一种对形态的感悟。而作者心中的炊烟则是母亲栽的一棵树。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和景物,更重要的是一种蕴涵着生命的东西,能勾起我们对小时候的一些回忆。母亲哟,假如炊烟真是一棵树,您就是那生命的根了。或许在别人看来,那树充其量只算茫茫戈壁滩上的一棵胡杨,自己苦,自己干渴,所奉献的不过是那么一点点的绿意。其实不,在作为子女的我们看来,那份绿色并不比终年郁郁葱葱的江南松柏逊色。只是我们无以回报母亲的伟大奉献,且把少时那缕炊烟珍藏在记忆中,沿着自己生命的高度袅袅而升。

周国平

如果把人生譬作一种漂流——它确实是的,对于有些人来说是漂过许多地方,对于所有人来说是漂过岁月之河——那么,家是什么呢?

一、家是一只船

南方水乡,我在湖上荡舟。迎面驶来一只渔船,船上炊烟袅袅。当船靠近时,我闻到了饭菜的香味,听到了孩子的嬉笑。这时我恍然悟到,船就是渔民的家。

以船为家,不是太动荡了吗?可是,我亲眼看到渔民们安之若素,举止泰然,而船虽小,食住器具,一应俱全,也确实是个家。

于是我转念想,对于我们,家又何尝不是一只船?这是一只小小的船,却要载我们穿过多么漫长的岁月。岁月不会倒流,前面永远是陌生的水域,但因为乘在这只熟悉的船上,我们竟不感到陌生。四周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只要这只船是牢固的,一切都化为美丽的风景。人世命运莫测,但有了一个好家,有了命运与共的好伴侣,莫测的命运仿佛也不复可怕。

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亲爱。”

望着湖面上缓缓而行的点点帆影,我暗暗祝祷,愿每张风帆下都有一个温馨的家。

二、家是温暖的港湾

正当我欣赏远处美丽的帆影时,耳畔响起一位哲人的讽喻:“朋友,走近了你就知道,即使在最美丽的帆船上也有着太多琐屑的噪音!”

这是尼采对女人的讥评。可不是吗,家太平凡了,再温馨的家也难免有俗务琐事、闲言碎语乃至小吵小闹。那么,让我们扬帆远航。

然而,凡是经历过远洋航行的人都知道,一旦海平线上出现港口朦胧的影子,寂寞已久的心会跳得多么欢快。如果没有一片港湾在等待着拥抱我们,无边无际的大海岂不令我们绝望?在人生的航行中,我们需要冒险,也需要休憩,家就是供我们休憩的温暖的港湾。在我们的灵魂被大海神秘的涛声陶冶得过分严肃以后,家中琐屑的噪音也许正是上天安排来放松我们精神的人间乐曲。

傍晚,征帆纷纷归来,港湾里灯火摇曳,人声喧哗,把我对大海的沉思冥想打断了。我站起来,愉快地问候:“晚安,回家的人们!”

三、家是永远的岸

我知道世上有一些极骄傲也极荒凉的灵魂,他们永远无家可归,让我们不要去打扰他们。作为普通人,或早或迟,我们需要一个家。

《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奥德修斯长年漂泊在外,历尽磨难和诱惑,正是回家的念头支撑着他,使他克服了一切磨难,抵御了一切诱惑。最后,当女神卡吕浦索劝他永久留在她的小岛上时,他坚辞道:“尊贵的女神,我深知我的老婆在你的光彩下只会黯然失色,你长生不老,她却注定要死。可是我仍然天天想家,想回到我的家。”

自古以来,无数诗人咏唱过游子的思家之情。“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家是游子梦魂萦绕的永远的岸。

不要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至少,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有一个家让我们登上岸的。当我们离去时,我们也不愿意举目无亲,没有一个可以向之告别的亲人。倦鸟思巢,落叶归根,我们回到故乡故土,犹如回到从前靠岸的地方,从这里启程驶向永恒。我相信,如果灵魂不死,我们在天堂仍将怀念留在尘世的这个家。

感悟

家远离了喧闹和世故的人群,远离了紧张而繁重的工作,它是一间充满温暖、亲情的小屋——即使它很小。家让在风雪中漫无边际行走的人寻到温暖,家让流浪的人找到了归宿,他不会再像大海中的一片枯叶随风飘荡,这就是家。曾几何时,我们的心飞向远方,在无奈、无助、无边寂寞惆怅的时候,疲惫不堪的心,只想回到家,哪怕只是坐在家里,看一些无聊的电视节目,心里也是舒坦的。岁月的痕迹刻上你的眉梢,但家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文学是灯

铁凝

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我的少年时代,正值中国的“文化大革命”。那是一个鄙视知识、限制阅读的文化荒凉的时代。又因为出身灰色,内心总有某种紧张和自卑。我自幼喜欢写日记,在那个年代,日记都是成了“忏悔体”了。我每天都在日记里检讨自己所犯的错误,期盼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纯粹的人。

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我读到一部被家中大人偷着藏起来的书: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上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受到深深的感动,一时间我觉得这么伟大的作家都说连英雄也可以有卑下的情操,更何况我这样一个普通人呢。更重要的还有后面一句:“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正是这两句话震撼了我,让我偷着把我自己解放了那么一小点又肯定了那么一小点,并生出一种既鬼祟又昂扬的豪情,一种冲动,想要去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所以我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个特殊年代,对我的精神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初次领略到了文学的魅力,这魅力照亮了我精神深处的幽暗之地,同时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

另一本是《聊斋志异》。在那个沉默、呆板和压抑的时代读《聊斋》,觉得书中的那些狐狸,她们那么活泼、聪慧、率真、勇敢而又娇憨,那么反常规。作者蒲松龄生活在同样也很压抑的清代,他却有那么神异、飞扬、趣味盎然的想象力,他的那些充满人间情味的狐仙鬼怪实在是比人更像人。《聊斋》里有一篇名叫《婴宁》的小说当时我读过不止一遍。在中国古代小说里,如果说哭得最美的是《红楼梦》里的林黛玉,那笑得最美的就是狐仙婴宁。她打破了中国封建时代少女不能笑、不敢笑,甚至不会笑的约束和规矩,她是天生爱笑,笑起来便无法无天,率性自由,哪怕来到人间结婚拜堂时也可以笑得无法行礼……正是这样一些善良的狐狸洒脱而又明亮的性情,她们的悲喜交加的缠绵故事,为我当时狭窄的灰色生活开启了一个秘密而有趣味,但又不可与人言的空间。这就是在我的青春期文学给我的恩泽和“打击”,这“打击”具有一种宝贵和难忘的重量,它沉入我的心底,既甜蜜又酣畅。

我的文学之梦也就此开始。1975年我高中毕业后,受了要当一个作家的狂想的支配,自愿离开城市,来到华北平原的乡村当了四年农民,种了四年小麦和棉花。

生活是艰苦的,但是和政治火药味儿浓烈的城市相比,农村的生活节奏还是显出了它的松散与平和。尽管那时的中国乡村也还没有保护个人隐私的习惯。比如在白天,每户人家是不应该把家门关起来的,村人串门可以推门就进。不该关门的理由是:你家又没做什么坏事,为什么要关门呢?再比如,作为城市里来的学生,我们总会经常收到一些家信的,那些信件被乡村邮递员送至村委会的窗台上,等待我们路过时取走。常常是,当我们到村委会取信时,我们的家信已经被先期到达的村人拆开并传看着不知读过多少遍了。而且这拆开和传看并不避人耳目,它是光明正大的,且带有一种亲热的、关心的性质。我本人就遇到过这样的事。一次我去村委会隔壁的小卖店买东西,迎面碰见村中一位干部,他面带笑容地告诉我说,铁凝,你们家给你来信了,我拆开看了看,没什么事,你父母身体都挺好的,你就放心吧。那信我又放回村委会窗台上了,还有几个人要看呢……这位乡村干部的话让我哭笑不得,而他那一脸为我父母的身体健康所生出的欣慰表情又使我无从指责。我忽然觉得,不光明和不坦荡的说不定是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