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时文选粹
3524600000090

第90章 杯茶有心(4)

纳兰词有华贵的悲哀,优美的感伤。细读纳兰词会发现,豪放是外放的风骨,忧伤才是内敛的精魂。“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清空如话,知己两两对坐闲聊,淡而深长。人会老,心会荒,而爱情在情爱中翻转轮回多次后结就紫色精魂,让人沉着寂静。这样的生死契阔,执子之手的人,当时也只道是寻常,轻轻放过。呵,失去以后才知道那是怎样销魂蚀骨的“寻常”。

精神栖身于茅屋

周国平

如果你爱读人物传记,你就会发现,许多优秀人物生前都非常贫困。就说说那位最著名的印象派画家凡·高吧,现在他的一幅画已经卖到了几千万美元,可是,他活着时,他的一张画连一餐饭钱也换不回,经常挨饿,一生穷困潦倒,终致精神失常,在三十七岁时开枪自杀了。要论家境,他的家族是当时欧洲最大的画商,几乎控制着全欧洲的美术市场。作为一名画家,他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完全可以像那些平庸画家那样迎合时尚以谋利,成为一个富翁,但他不屑于这么做。他说,他可不能把他唯一的生命耗费在给非常愚蠢的人画非常蹩脚的画上面,做艺术家并不意味着卖好价钱,而是要去发现一个未被发现的新世界。确实,凡·高用他的作品为我们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万物在阳光中按照同一节奏舞蹈的世界。另一个荷兰人斯宾诺莎是名垂史册的大哲学家,他为了保持思想的自由,宁可靠磨镜片的收入维持最简单的生活,谢绝了海德堡大学以不触犯宗教为前提要他去当教授的聘请。

我并不是提倡苦行僧哲学。问题在于,如果一个人太看重物质享受,就必然要付出精神上的代价。人的肉体需要是很有限的,无非是温饱,超于此的便是奢侈,而人要奢侈起来却是没有尽头的。温饱是自然的需要,奢侈的欲望则是不断膨胀的市场刺激起来的。你本来习惯于骑自行车,不觉得有什么欠缺,可是,当你看到周围不少人开上了汽车,你就会觉得你缺汽车,有必要也买一辆。富了总可以更富,事实上也必定有人比你富,于是你永远不会满足,不得不去挣越来越多的钱。这样,赚钱便成了你的唯一目的。即使你是画家,你哪里还顾得上真正的艺术追习之;即使你是学者,你哪里还会在乎科学的良心?

所以,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目的就是为了不当物质欲望的奴隶,保持精神上的自由。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得好:“自由人以茅屋为居室,奴隶才在大理石和黄金下栖身。”柏拉图也说:“胸中有黄金的人是不需要住在黄金屋顶下面的。”或者用孔子的话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我非常喜欢关于苏格拉底的一个传说,这位被尊称为“师中之师”的哲人在雅典市场上闲逛,看了那些琳琅满目的货摊后惊叹:“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啊!”的确,一个热爱精神事物的人必定是淡然于物质的奢华的,而一个人如果安于简朴的生活,他即使不是哲学家,也相去不远了。

感悟

贫困是一种现象,简朴是一种态度,淡然是一种心境。物质世界的富有与精神世界的丰盈始终是矛盾的,超脱于物质的奢华,让精神家园自由而丰盈是作者始终追求和向往的,即使仅仅拥有一间茅屋,也要让思想的光芒绽放出最奢华的色彩。

人生,无须拥有豪华的装饰,只要给灵魂找到一处洁净的栖身之地,也就足矣。精神栖身于茅屋,此乃人生的至高境界。

国家“承认”不是幸福的保证书

徐小平

不久前我在中央电视台二套特别节目《高考进行时》担任嘉宾,谈香港、澳门大学来内地招生的问题。这是一个直播节目,一个学生观众用短信向我提问:“徐老师,国内承认不承认香港大学的学历?”我听了,内心有点恼火,为这个学生陈旧的思维恼火,但假装温柔体贴地说:你要谁承认?李嘉诚承认就够了!香港企业承认就够了!人才市场承认就够了!谁有权利承认你的学历?谁有权利承认你的经历、资历、阅历以及人才市场看重的能力?

不是国家,不是教育部,不是任何自称有权决定你生杀大权的人——只有人才市场,只有用人单位,以及作为人才市场主体、作为奋斗机器引擎的你自己。

做完这个节目不几天,一个母亲,带着她留学“失败”的儿子,带着她自己无限的绝望,来向我求救。她的情况是:儿子出国两三年,没有好好读书,但在24岁时,终于得到当地一所大学的录取,并且进入的是这所大学最有名、最热门、就业率最高的酒店管理专业。这个酒店管理专业的合作伙伴,是瑞士一家酒店管理学校。

他们没有告诉我这所瑞士酒店管理学校的名字,所以我也就无从对此进行评论。但从他们的陈述中,我只知道这么两个事实:

1.这个大学的酒店管理专业,很热门,以至于这位母亲要求改专业时,院长感到很不理解!

2.第二个事实是:这位母亲拒绝儿子就读这个儿子自己喜欢、而且市场很热门专业的理由,竟然是那所瑞士酒店管理学校得不到国家承认!

母亲的拒绝,伤害了儿子的学习积极性,堵塞了儿子完全可以反败为胜的留学道路,也使我又看到了一个由于观念陈旧荒诞而造成前途自残的活生生的案例。

看着这位强悍而绝望的母亲和那位英俊而灰溜的儿子,我默默无言,泪从中流。假如这个母亲在决定儿子是否就读这个学院时,不是给政府机构打电话,而是向希尔顿酒店、喜来登酒店、凯悦、万豪、香格里拉询问一下那个瑞士酒店管理学校在业界的地位声誉,这个本来应该幸福的家庭,就会陷入对孩子毕业后幸福生活的憧憬之中,而不会陷入居然要找我求救的绝境之中。

突然之间我看到,原来破坏家庭幸福的种种敌人,除了外遇、欺骗、暴戾、不孝、贫穷、疾病、死亡之外,还有一个敌人:供奉着“国家承认”的谎言,自己拒绝承认自己!

萧瑟的秋天已经过去了,繁华的夏天已经来临……

国家“承认”决定个人命运的日子已经(或正在)过去了,自己承认自己并创造人生幸福的时代,其实早已来临!

感悟

人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于人或“某一承认”,那错就不在我们的命运,而在我们自己。因为当我们都拒绝承认自己时,没有人会承认我们的价值!万利曾经说过:“自己创造自己的天堂,自己挖掘自己的坟墓,自己是自己命运的设计师。”希望本文能给常怨天尤人的我们以警示。

幸福常常在别人眼里

佟晨绪

人生烦恼无数。先贤说,把心静下来,什么也不去想,就没有烦恼了。先贤的话,像扔进水中的石头,而芸芸众生在听得“咕咚”一声闷响之后,烦恼便又涟漪一般荡漾开来,而且层出不穷。

幸福总围绕在别人身边,烦恼总纠缠在自己心里。这是大多数人对幸福和烦恼的理解。差学生以为考了高分就可以没有烦恼,贫穷的人以为有了钱就可以得到幸福。结果是,有烦恼的依旧难消烦恼,不幸福的仍然难得幸福。

烦恼,永远是寻找幸福的人命中的劫数。寻找幸福的人,有两类:一类像在登山,他们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在山顶,于是气喘吁吁、穷尽一生去攀登。最终却发现,他们永远登不到顶,看不到头。他们并不知道,幸福这座山,原本就没有顶、没有头。

另一类也像在登山,但他们并不刻意登到哪里。一路上走走停停,看看山岚、赏赏虹霓、吹吹清风,心灵在放松中得到某种满足。尽管不得大愉悦,然而,这些琐碎而细微的小自在,萦绕于心扉,一样芬芳身心、恬静自我。

对于心灵来说,人奋斗一辈子,如果最终能挣得个终日快乐,就已经实现了生命最大的价值。

有的人本来很幸福,看起来却很烦恼;有的人本来该烦恼,看起来却很幸福。

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这是因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较真儿,生活中便烦恼遍地;而糊涂的人,计较得少,虽然活得简单粗糙,却因此觅得了人生的大境界。

所以,人生的烦恼是自找的。不是烦恼离不开你,而是你撇不下它。

这个世界,为什么烦恼的人都有。

为权,为钱,为名,为利……人人行色匆匆,背上背着个沉重的行囊,装得越多,牵累也就越多。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追逐着人生的幸福。然而,就像卞之琳《断章》所写的那样,我们常常看到的风景是:一个人总在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

其实,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眼里。

感悟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杯清清的开水,也是一杯浓浓的热茶;幸福是一声轻轻的问候,也是一次及时的鼓励;幸福是一张白白的纸,也是一支灵巧的笔;幸福是一件漂亮的衣服,也是一把花哨的雨伞;幸福是平平安安,幸福是万事如意;幸福是健康长寿,幸福是事事顺心;幸福是生活美好了,家庭和睦了;幸福是国家富强了,世界和平了;幸福就是人生,人生就是幸福;幸福更是一种感觉。

生命不相信如果

佚名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因为生命不相信如果!

人就好像花瓶里的花朵,只顾着欣赏自己,因为它认为缺少它,煊赫世界将失去美丽,而它却未曾注意到给予它温暖的阳光,也未曾注意到默默呵护着自己的根、茎、叶。但当花失去了这些,那它也将不复存在,那时花便后悔:如果当初好好珍惜自己拥有的就好了。可是,生命不相信如果……小时候住在姥姥家,姥姥很疼我,陪我玩,给我买好吃的,甚至为了我一个不合理的要求而拖着疲惫的身子东奔西走,而我却无动于衷。

一次我要吃巧克力,而附近又没有超市,姥姥便在路旁买了棉花糖,可无论姥姥怎样劝说,我就是不肯吃,最终棉花糖被扔进了垃圾桶,而我却没看见姥姥无奈的眼神。

现在,姥姥已年过八旬,重病在身,岁月留给我的只是一段懊恼的回忆,我没有珍惜那段美好的日子。

如果当时我没有将棉花糖扔进垃圾桶;如果我有珍惜那段美好的日子,现在我也不会这样懊恼了。但是,生命不相信如果……多少人因粗心大意而失去了与朋友联系的唯一方式;多少人因考试的不如意而懊恼,白白失去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但是,生命不相信如果——失去了的,我们也不可能再拥有。

许多学生进入初三,面对父母的唠叨,面对老师的严厉,都有怨言、有不满。而当他们毕业后离开了父母或老师时,他们才懂得珍惜,希望能和父母、老师在一起,哪怕是一次谈话、一顿饭。可是,生命不相信如果……不懂得珍惜的结果就是失去。

如果那时不粗心大意丢失了与朋友联系的方式,现在我们就可以常联系了。

如果那时能认真学习,那么考试就不会考得这样糟糕了。

如果那时有听父母和老师的话,现在就不会有后悔了。

这种种的“如果”,都是因为我们还不懂得珍惜,当我们真正懂得珍惜的时候,“如果”将不会再出现在我们的生命中。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因为生命不相信如果!

感悟

我们每个人应该珍惜眼前的,因为它一旦失去,永不会再来,会化作岁月留给我们的一段懊恼的回忆,所以我们不能相信如果,也不要心存如果的想法,因为生命真的不相信如果,在某种意义上,“如果”只是自己的一种心理安慰,一种借口。

一笑解千愁

佚名

一位智者曾经对我说过:“长生的秘密就是要多笑。”可惜我当时因为年幼并未理解他这句话的内涵,长大之后才逐渐明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心烦、失意、难过甚至痛苦的事情和经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要想每天都给自己一个微笑还真是不太容易做到。然而,尽管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面对困难与挫折时如果能保持一种乐观豁达、充满自信的心态,在最艰难的时刻仍然不忘记微笑,就能将平凡的日子变得富有生机,将沉重的生活变得轻松活泼,甚至将苦难的光阴变得甜美珍贵。

著名的犹太裔精神分析学家弗兰克博士,曾经在德国纳粹的集中营里饱受过凌辱。在那个只有屠杀和血腥的地方,完全看不到人性与尊严,每天都有许多妇女、儿童和老人死于虐杀。弗兰克博士也每天生活在极度恐惧之中,他的内心自然也产生了极大的精神压力,整个身心承受着巨大的精神煎熬。有一天,他随着长长的队伍来到集中营的工地劳动,路上不断地产生幻觉,总是想“晚上恐怕不能活着回来”。当工作到一半时,他的鞋带突然断了,他又担心这是一个不祥的预兆。思绪非常混乱的弗兰克,开始对生活和生命产生了厌倦。为了镇定心智,他尝试让自己不断地冥想,想象自己正处在一个明亮而宽敞的教室中精神饱满地发表演说。当他闭上眼睛时,忽然感到一阵舒畅,脸上也慢慢地浮现了笑容,那是弗兰克久违的微笑!此时,他高兴地告诉自己:“太好了,只要看到了微笑,我就不会死在集中营,我一定能够活着出去。”后来,当他真的从集中营走出来的时候,他的朋友们看到他的模样都非常吃惊,因为他的脸上没有留下任何受过煎熬的痕迹,反而全身都散发着青春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