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万事由来
3524900000032

第32章 传统习俗卷(11)

满汉全席之“蒙古亲潘宴”,是清朝皇帝为招待与皇室联姻的蒙古亲族所设的御宴。一般设宴于正大光明殿,由满族一、二品大臣坐陪。历代皇帝均重视此宴,每年循例举行。

满汉全席之“廷臣宴”,每年上元后一日即正月十六日举行,是时由皇帝亲点大学士,九卿中有功勋者参加。宴所设于奉三无私殿,宴时循宗室宴之礼。皆用高椅,赋诗饮酒,每岁循例举行。蒙古王公等皆也参加。皇帝借此施恩来拢络属臣,而同时又是廷臣们功禄的一种象征形式。

满汉全席之“万寿宴”,是清朝帝王的寿诞宴。后妃王公,文武百官,无不以进寿献寿礼为荣。其间名食美馔不可胜数。如遇大寿,则庆典更为隆重盛大,系派专人专司。衣物首饰,装潢陈设,乐舞宴饮一应俱全。光绪二十年十月初十日慈禧六十大寿,于光绪十八年就颁布上谕,寿日前一个月,筵宴就已开始。仅事前江西烧造的绘有万寿无疆字样和吉祥喜庆图案的各种釉彩碗、碟、盘等瓷器,就达29170余件。整个庆典耗费白银近一千万两。

满汉全席之“千叟宴”,始于康熙,盛于乾隆时期,是清宫中的规模最大,与宴者最多的盛大御宴。康熙五十二年在阳春园第一次举行千人大宴,康熙作《千叟宴》诗一首,故得宴名。

满汉全席之“九白宴”,始于康熙年间。康熙初定蒙古外萨克等四部落时,这些部落为表示投诚忠心,每年以九白为贡,即:白骆驼一匹、白马八匹,以此为信。蒙古部落献贡后,皇帝设御宴招待使臣,称为“九白宴”。

满汉全席之“节令宴”,指清宫内廷按固定的年节时令而设的筵宴。如:元日宴、元会宴、春耕宴、端午宴、乞巧宴、中秋宴、重阳宴、冬至宴、除夕宴等。

“老婆饼”的由来

相传在广州,有一间创办于清朝末年的老字号茶楼,以各式点心及饼食驰名。有一天,茶楼里一位来自潮州的点心师傅,带了店里各式各样的招牌茶点回家给老婆吃,想不到他老婆吃了之后,不但没称赞店里的点心好吃,甚至还嫌弃地说:“茶楼的点心竟是如此平淡无奇,没一样比得上我娘家的点心冬瓜角!”

这位师傅听了之后心里自然不服气,就叫他老婆做出“冬瓜角”给他尝尝。老婆就用冬瓜蓉、糖、面粉,做出了焦黄别致的“冬瓜角”。这位潮州师傅一吃,风味果然清甜可口,不禁称赞起老婆娘家的点心!

第二天,这位潮州师傅就将“冬瓜角”带回茶楼请大家品尝,结果茶楼老板吃完后更是赞不绝口,问起这是哪一间茶楼做的点心?师傅们说:“是潮州老婆作的!”于是老板就随口说这是“潮州老婆饼”,并且请这位潮州师傅将它改良后在茶楼贩卖,结果大受好评。“老婆饼”因此得名。

“肥王鱼豆腐”的由来

在淮水之滨,有一深不见底的黑龙潭。该潭所产名贵肥王鱼,成菜具有鲜、嫩、滑、爽四大特点,清蒸、白煮、红烧、片炒无不美妙。尤其是清蒸做汤,肉质似豆腐般的细嫩,汁如鸡汤般的鲜美,为筵席上之珍品。淮南王刘安,一日出巡到黑龙潭,适逢当地佟财主纳妾,把他请到家中,盛宴款待。席上满桌鸡、鸭、肉、蛋,可刘安偏爱吃鲜嫩清香的八公山豆腐。财主一时为难,正在此时,有人报献豆腐,刘安命人端上,一尝,连声叫好:“美味!美味!”吩咐赏银,渔翁不要,诉说了他女儿被佟财主霸占的冤情。刘安令佟财主放出该女,可她已被折磨得奄奄一息。刘安一怒之下,喝令左右把财主投入黑龙潭喂鱼。当地群众为纪念刘安为政清廉,就把此菜叫做“肥王鱼豆腐”。

麻婆豆腐的由来

四川气候湿润,冬天阴冷,用麻辣去湿就成为四川菜的一大功能。四川“麻辣”命名的菜肴很多,其中“麻婆豆腐”为最著名的一道菜。

一碟用猪肉末(或牛羊肉末)加上豆腐及大蒜茸、花椒粉、麻油、红椒油、豆瓣等作料烹成的麻婆豆腐,香、浓、辣、软、滑,味道鲜美,深受食客欢迎。“麻婆豆腐”因何得名?在四川成都流传这样一个传说:在清代光绪年间,成都万宝酱园一个姓温的掌柜,有一个满脸麻子的女儿,叫温巧巧。她嫁给了马家碾一个油坊的陈掌柜。10年后,她的丈夫在运油途中意外身亡。丈夫死后,巧巧和小姑的生活成了问题。运油工人和邻居每天都拿来米和菜接济她俩。巧巧左右隔邻分别是豆腐铺和羊肉铺。她把碎羊肉配上豆腐炖成羊肉豆腐,味道辛辣,街坊邻居尝后都认为好吃。于是,两姑嫂把屋子改成食店,前铺后居,以羊肉豆腐作招牌菜招待顾客。小食店价钱不贵,味道又好,生意很是兴旺。巧巧寡居后没改嫁,一直靠经营羊肉豆腐维持生活。她死后,人们为了纪念她,就把羊肉豆腐叫做“麻婆豆腐”,沿称至今。

歇后语的由来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肯定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灯谜的由来

在我国宋朝年间,有个姓胡的财主,横行乡里,看人行事,人称“笑面虎”。

这年春节将到,胡家门前一前一后来了李才、王少两人,李才衣冠楚楚,王少则破衣烂衫。管家一看见李才,连忙进屋禀报,笑面虎赶忙迎出来,满脸堆笑。李才说要“借银十两”,笑面虎连忙取来银两。李才接过银子,连个“谢”字都没有,便扬长而去。王少这时候忙上前说道:“老爷,我借点粮食过年。”笑面虎瞟了他一眼,看到他衣着破烂,没好气地骂道:“小子,给我滚!”

王少还没来得及多说,就被他的家丁赶出了大门。在回家的路上,王少越想越生气,猛然心生一计,决定要斗一斗这个笑面虎。没过多久,元宵节快到了,各家各户都忙着做花灯,王少也忙得不亦乐乎。到了元宵节的晚上,家家户户挂上了各式各样的花灯,王少也扛着一个花灯上街了。只见他的花灯又大又亮,更为奇特的是,上面还写有一首诗。王少来到笑面虎门前,把花灯挑得高高的,引得很多人围观。

笑面虎正在门前观灯,一见这个情景,也挤到花灯前,他看到花灯上有几行字,但他认不全,念不通,就让他的账房先生来念。账房先生摇头晃脑地念道:“头尖身细白如银,论称没有半毫分,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笑面虎一听,气得哇哇叫:“好小子,你竟敢来骂本老爷!”他一边喊着,一面叫家丁来抢花灯。王少连忙挑起花灯,笑嘻嘻地说:“老爷,你猜错了。我这四句诗是谜语,谜底是‘针’。您想是不是呢?”笑面虎一想,也是这个理,只得干瞪眼,转身狼狈溜走了。

这件事后来越传越远。第二年元宵节,人们纷纷把谜语写在花灯上,供观灯的人猜谜取乐,所以叫“灯谜”。也叫“射虎”。以后每逢元宵节,各地都会举行灯谜活动,一直传到现在。

谜语的由来

谜语是我国民间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古时称“口辞”或“隐语”。它起源于春秋战国,那时各国大臣常用暗示、比喻的手法映射事物,以劝谏君主采纳自己的主张,逐渐形成了谜语。汉朝时一些文人常用诗词、典故来制谜,出现了妙喻事物特征的事物谜和文字形音义的文字谜。南北朝时文人常以制谜、猜谜来斗智,制谜技巧逐渐成熟。隋唐时谜语由民间进入宫廷,许多皇帝都喜欢猜谜。

北宋时期,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娱乐生活的丰富,猜谜成为市民的一大乐趣。南宋时,每逢元宵节,人们将自己制作的谜语挂在花灯上,供人们边观灯边猜谜取乐。南宋都城临安的灯谜居全国之首,被誉为“灯谜之乡”。明清时期元宵节猜灯谜更加盛行,并出现了研究谜语制作的专门著作。谜语就这样成了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并一直流传至今。

“何首乌”的由来

相传,我国古时候,有一个名叫何田儿的人,年纪已老,头发苍白了。这个人平日钻研中医,经常到深山老林里:采集草药,用一些滋补药草煮水当茶饮用。在他饮用的药草中,有一种像红薯一样的块根,自从他饮用这种草药汤后,白发逐渐变黑了,对此,他高兴极了。后来,他把医治白发的药方流传下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种中药叫做何首乌。何首乌的块根在中药里叫做首乌,它的藤条叫夜交藤,是一种滋补强壮剂,能促进血液新生,并有强心作用,通常多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和青少年白发等病症。

“蛇床子”的由来

古时候,中原有一个村庄,村庄上的人们勤于耕作,自给自足,日子倒也过得和和美美。可有一天,村上忽然流行一种怪病,患者全身长着鸡皮疙瘩,瘙痒无比,直抓得鲜血淋淋、体无完肤才瘙痒暂缓。此病还有很强的传染性,没几天,村人就大多染病。村医束手无策,外地医生不敢前来,全村人只好任由病魔肆虐。

一天,一位周游四方、行善积德的老和尚闻讯前来。细心诊察之后,老和尚对村人说:“离本地百余里外有一个小岛,岛上长着一种叶子如羽毛、花开如雨伞的草药,如用其种子煎水沐浴,即可治好本病。但听说岛上满是毒蛇,且蛇还喜欢躺此药上为窝,很难采到此药。”

大家惊喜之余,不禁叹息欷歔。有两位血气方刚的小伙子驾船出海,但却是有去无回。为此,村人打消了蛇口采药的念头。最后,有一位被瘙痒折磨得死去活来、抓破皮肉露出骨头、伤口流脓的壮年汉子,咬咬牙道:“去也是死!不去也是死!还不如前去一搏!即使不为自己,为了乡亲,我也要把药采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