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万事由来
3524900000005

第5章 衣食住行篇(4)

现在留传的《逍遥子导引诀》就基本上包括了我国古代的按摩功:“水潮除后患(以舌抵上颚),火起得长安(以意导气),梦失封金匮(按摩肾俞穴),体衰守玉关(静坐凝神),鼓呵消积聚(由胸臆呵出秽气),兜体治伤寒(两手按揉外肾),叩齿牙无疾(上下牙齿叩击),升冠鬓不斑(两手指按搓额际),运睛除眼翳(眼球转动),掩耳去头旋(两手掌掩耳,手指轻敲枕骨),托踏应轻骨(原地踏步或坐式空踏),搓涂自美颜(两手涂搓面部),闭摩通滞气(以手按摩腹部),凝固抱丹田(睡前不胡思乱想),淡食能多补(不吃过分刺激的食物),天心得大还(保持乐观的情绪)。”

宋代研究养生学的人非常多,特别是有些文学家,如欧阳修、苏东坡、沈括等,都很重视运动对健身的作用,也都撰写了一些有关养生的著作。南宋诗人陆游,在他的诗篇中曾多次提到他老年实行按摩功:“不动成果卧,微劳学鸟伸”;“呼童按摩罢,依壁欠伸余”;“未害朵颐临俎肉,但妨叩齿诵仙经”。由于陆游年轻时喜爱击剑、打球、骑马、狩猎等活动,老年时又坚持实行按摩功,使他虽老而不衰。他说:“老夫垂八十,岩电尚爛爛;孤灯对细字,坚坐常入夜。”

霓虹灯的由来

霓虹灯是英国化学家拉姆赛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的。那是1898年6月的一个夜晚,拉姆赛和他的助手正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目的是检查一种稀有气体是否导电。

拉姆赛把一种稀有气体注射在真空玻璃管里,然后把封闭在真空玻璃管中的两个金属电极连接在高压电源上,聚精会神地观察这种气体能否导电。

突然,一个意外的现象发生了:注入真空管的稀有气体不但开始导电,而且还发出了极其美丽的红光。这种神奇的红光使拉姆赛和他的助手惊喜不已,他们打开了霓虹世界的大门。

拉姆赛把这种能够导电并且发出红色光的稀有气体命名为氖气。后来,他继续对其他一些气体导电和发出有色光的特性进行实验,相继发现了氙气能发出白色光,氩气能发出蓝色光,氦气能发出黄色光,氪气能发出深蓝色光……不同的气体能发出不同的色光,五颜六色,犹如天空美丽的彩虹。霓虹灯也由此得名。

手机的由来

手机这个概念,于20世纪40年代出现。当时,是美国最大的通讯公司贝尔实验室开始试制的。1946年,贝尔实验室造出了第一部所谓的移动通讯电话。但是,由于体积太大,研究人员只能把它放在实验室的架子上,慢慢人们就淡忘了。

直到了60年代末期,AT&;T 和摩托罗拉这两个公司才开始对这种技术感兴趣起来。当时,AT&;T 出租一种体积很大的无线移动电话,客户可以把这种电话安在大卡车上。AT&;T 的设想是,将来能研制一种移动电话,功率是10瓦,就利用卡车上的无线电设备来加以沟通。库帕认为,这种电话太大太重,根本无法移动让人带着走。于是,摩托罗拉就向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规定移动通讯设备的功率,只应该是一瓦,最大也不能超过三瓦。事实上,今天大多数手机的无线电功率,最大只有500毫瓦。

从1973年手机注册专利,一直到1985年,才诞生出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真正可以移动的电话。它是将电源和天线放置在一个盒子中,重量达3公斤,非常重而且不方便,使用者要像背包那样背着它行走,所以就被叫做“肩背电话”。

与现在形状接近的手机,诞生于1987年。与“肩背电话”相比,它显得轻巧得多,而且容易携带。尽管如此,其重量仍有大约750克,与今天仅重60克的手机相比,像一块大砖头。从那以后,手机的发展越来越迅速。此后又进一步小型化、轻型化。

猎装的由来

猎装起源于19世纪后叶的英国,当时受到绅士们的普遍喜爱。猎装原本以斜纹软呢布或法兰绒等较重的布料制成,与西装外套的轻盈本质大不相同。此外,以皮革或木头制成的大纽扣、口袋边缘明显的缝线,以及手肘部分的麂皮补丁等,都是猎装的特色。猎装是非正式的上衣,适合在轻松的场合穿着。

衣服的由来

关于衣服的由来,有各种说法。

环境适应说:为了在寒冷时保持身体的温度,为了防备外伤和害虫,要穿衣服。这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解释服装起源的说法。但是,居住在热带地区的民族也几乎没有全身裸体的。有的是为了逢凶化吉而把护身符带在身上,有的是把作为阶层标志的东西带在身上。所以说,环境适应说,并不能完全说明衣服产生的全部经过。

羞耻说:居住在热带雨林地区的未开化民族,所穿的最小限度的衣服,几乎仅仅是遮盖了生殖器,由此而产生了羞耻说。但是,这也可以使人认为是防止外部的伤害。反而又产生了是由于出现了衣服,才使人产生羞耻感的说法。

吸引异性说:在动物中,如雄性孔雀和鸳鸯等,为吸引雌性,而拥有漂亮的羽毛。因而也有人说人类的衣服是从男女间的吸引异性的动机中产生的。

装饰说:想要别人看到自己的美是人的本能。未开化民族的人们,在野兽皮的防寒衣上所加的刺绣,就是这种表现。他们还从身体涂色开始,像耳环、首饰、腰饰、脚环等,这种想方设法装饰身体的心理欲求,与生存的本能同样强烈。同吸引异性说相结合,把装饰说作为衣服产生的动机的学者也大有人在。

理发的由来

中国古人认为“头发”受之于父母,不能随便剃除。

所以当时男女都留长发,只是盘发的方式不同。到了汉代,就有以理发为职业的工匠。

南北朝时代,南朝梁的贵族子弟都削发剃面,那时的理发业已经很发达,出现了专职的理发师。“理发”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的文献中,朱熹在注疏《诗·周颂·良耜》中“其比为栉”一句里说明:“栉,理发器也。”

宋朝理发业已比较发达,有了专门制造理发工具的作坊。那时,对剃发有个特殊的称呼叫“待诏”。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技艺,一个行业。

在元明两朝,人们理发更为普遍。到了清朝,满族贵族为了达到长久统治的需要,强制下令男子一律剃头梳辫,“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人们无奈去剃掉前额顶上的头发,理发业空前发展起来。当时,到处都有理发挑子,理发工手执铁夹(音叉)沿街吆喝,给人理发。

由于各朝代对头发的清洁卫生处理方法不同,所以有不同的称呼,明代叫“篦头”,清代叫“剃头”,还有叫“剪头”、“推头”等。

我国第一个理发店,是清顺治年间在奉天府创建的。辛亥革命以后,许多在日本的中国理发师纷纷回国开设理发店。

胭脂的由来

胭脂是一种红色颜料,原产于中国西北匈奴地区的焉支山,匈奴贵族妇女常以“阏氏”(胭脂)妆饰脸面。在公元前139年,汉武帝为了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此行,带回了大量的异国文化,包括西域各族的生活方式和民族风物。胭脂的引进,也在这个时候。

所谓“胭脂”,实际上是一种名叫“红蓝”的花朵,它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花开之时被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淘去黄汁后,即成鲜艳的红色染料。妇人妆面的胭脂有两种:一种是以丝绵蘸红蓝花汁制成,名为“绵燕支”;另一种是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名叫“金花燕支”。这两种燕支,都可经过阴干处理,成为一种稠密润滑的脂膏。由此,燕支被写成“胭脂”。“脂”字有了真正的意义。除红蓝外,制作胭脂的原料,还有重绛、石榴、山花及苏方木等。

由于胭脂的推广流行,汉代以后,妇女作红妆者与日俱增,且经久不衰。唐代以后,尽管妇女的妆饰风俗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涂抹红妆的习俗始终不衰。辽代妇女的红妆,虽不见于文载,但实例却屡有发现。如考古发掘报告所记,辽宁法库叶茂台辽董壁画,山西大同十里铺辽墓壁画所绘妇女,“双颊全涂红粉”,反映了当时的风尚。这种习俗一直沿续到清朝末年,由于女子教育的兴起,青年学生纷纷崇尚素服淡妆,才改变了这种妆饰形式。

擦香粉的由来

唐朝开元年间,杨玉环初入皇宫,看到宫廷如此豪华,尽管山珍海味,无所不有,但她却常常思念家乡亲人,终日愁眉紧锁。当时监选官怕唐明皇看到不高兴,不敢冒然送去敬献,故寄于十八子寿王处,让她先在东花园游玩散心,陶冶性格。只待愁眉舒展,再献给明皇作妃子。

当宫中纷纷夸赞杨玉环有“羞花之容”时,被唐明皇李隆基听到了,当即传杨玉环见驾。杨玉环接旨,深知自己若要接近君王,就必须标新立异,她便在东花园采了许多香花制成粉擦到身上,这才进宫。

杨玉环经过浓妆艳抹,更显得光彩焕发。真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明皇一见,喜出望外。当闻到杨玉环身上散发出来的芳香时,更是赞不绝口,当即封杨玉环为贵妃。

杨贵妃得宠后,每天命宫女前去花园采花挤汁,制作香粉,擦于满身,使整个华清宫一片香味。此后,采集香花制作香粉,被当时民间妇女效仿,从此就有了擦香粉的风俗。

剃须刀的由来

公元前4世纪埃及墓葬中发现纯金的以及铜的剃刀。3世纪时丹麦人开始用铁制剃刀。中国上古时期就有了剃刀。《淮南子·说山训》:“刀便剃毛,至伐大木非斧不。”

1680年,英国人发明钢刃的“割喉”剃刀,18至19世纪,英国刀具工业中心谢菲尔德精巧地制成配有装饰手柄的锐利钢剃刀。1814年制成折叠式剃刀,1828年谢菲尔德制成一边有保护的刀片,这是安全刀片的前身。

1895年,美国一位推销员吉列偶遇发明家佩因特。佩因特希望赚大钱,想发明一种人人都需要而且一次性使用的东西。一天,吉列刮胡子,发现剃刀的刀片正适合这种构想,他设计出一种安全剃刀夹持柄,但找不到能制成薄刀片的厂家。到1901年,他遇见机械师卡森,才解决了技术问题,使锄形刀架与双刃可换刀片合成一体,并申请了专利。

第一种适于商业制造的电动剃须刀由美国退役陆军上校希克设计,并于1928年获得专利。1931年投放市场后,立刻引发了各种不同的设计。1960年美国雷明顿公司制出第一把以干电池为电源的电动剃须刀。

口罩的由来

世界上最先使用口罩的是我国。古时候,当人们遇到污染和粉尘时,只知用手或袖捂住口鼻,如《礼疏》载:“掩口,恐气触人。”《孟子·离娄》记:“西子家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用手或袖捂鼻子是很不卫生的,也不方便做其他事情,后来有人就用一块绢布来蒙口鼻。马可·波罗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记述他生活在中国17年的见闻。其中有一条:“在元朝宫殿里,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这样蒙口鼻的绢布,也就是原始的口罩。

1897年,德国人美得奇介绍给大家一种用纱布包口鼻以防止细菌侵入的方法。以后,又有人做了一种六层纱布的口罩,缝在衣领上。用时一翻过来罩住口鼻就可以了。可是,这种口罩要一直用手按住,极不方便。后来又有人想出了用带子系在耳上,这就成了今天人们经常使用的口罩。

蹦极的由来

公元500年前后,在西太平洋瓦努阿图群岛的BUNLAP 部落,一位土著妇女为逃避丈夫的虐待,爬上高高的可可树,用一种当地具有弹性的蔓藤牢牢绑住脚踝。她威胁其丈夫要从树上跳下来,随后爬上来的愚蠢丈夫也说要跟着跳下,于是柔嫩的蔓藤救了女人的命,而暴虐的丈夫则命丧黄泉。该部落为了纪念这位勇敢的妇女,将绑藤从高处跳下发展成一种风俗习惯。

他们依山建起一座座由树桩和蔓藤捆扎而成的20—30米的高塔,年轻的男子从上面俯冲而下,象征着他们的成熟,向他们信奉的图腾祈求部落的平安和丰收。1979年4月1日,英国牛津大学冒险俱乐部成员从当地245英尺高的克里夫顿桥上利用一根弹性绳索飞身跳下,拉开了现代蹦极运动的帷幕。

攀岩的由来

欧洲阿尔卑斯山区的高山海拔3000至4000米的悬崖峭壁上,即接近高山植物禁区的地带,生长着一种珍奇的野花——高山玫瑰,摘采这种野花是很困难的。据说很久以前,阿尔卑斯山区居民一直流行这种风俗:当小伙子向姑娘求爱时,为表示他对爱情的忠诚,必须战胜重重困难和危险,勇敢地攀上高山,采来“高山玫瑰”,献给自己心爱的姑娘。直到今天,阿尔卑斯山区的居民仍然保留这种习俗。攀岩运动也由此而来。

攀岩是从登山活动中派生出来的一项运动。登山者即使选择最容易的路线攀登几千米的高峰,在途中也免不了要遇到一些悬崖峭壁,所以说攀岩也是登山运动的一项基本技能。

的士的由来

1907年初春的一个夜晚,美国一富家子弟亚伦同他的女友去纽约百老汇看歌剧。散场时,他去叫马车。虽然他的目的地离剧场只有半里路远,车夫却漫天要价,向他们索要的车钱是平时的10倍。亚伦感到太离谱,就与车夫争执起来,结果被车夫打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