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朝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还特地提到“蒙养院章程”的条文,规定年龄3~7岁的幼儿入学,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内容,辅以语言、图画和歌唱的教学。当时最先设立的有武昌小学堂蒙学院、上海务本女塾幼稚所和北京的京师第一蒙养院。1912年辛亥革命后一律改称“蒙养园”,而到1922年又改名为“幼稚园”并沿用近30年。
解放后,1951年的《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将学龄前儿童的教育机构规定称为“幼儿园”,由此而沿用至今。
“宪法”一词的由来
“宪法”概念的最早形成,来自英文constitution,英文由来于拉丁文constiutio。古罗马时期用来表示皇帝的各种建制和皇帝所颁布的诏令、谕旨之类文件,以区别于市民会议通过的法律文件。中世纪英国建立的代议制度后来为欧美各国广泛采用时,人们把规定代议制度的法律称为consititution,即宪法——确认立宪政体的法律。在我国,19世纪80年代郑观应在其《盛世危言》中首次使用“宪法”一词,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此后“宪法”成为特定法律术语。
“大夫”称谓的由来
我们通常称呼医生为“大夫”,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呢?远在宋朝,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都有了相当的发展。负责管理医疗行政的官职很多。宋制翰林医官院医官就分七级,而官职就更多了。有22种,如:和安大夫、成和大夫、成安大夫、成全大夫、保安大夫、翰林良医、和安郎、保安郎、翰林医正、翰林医痊、翰林医令、翰林医诊、翰林医学……所以,“大夫”就是当时医官的头衔。从那时起,人们也就称呼医生为“大夫”了。
轮胎的由来
最初的车轮都是木制或铁制的,由于当时汽车本身的悬架系统还不完善,行驶起来非常颠簸。硬化橡胶的诞生,使得汽车轮胎向前走了一大步。1845年,出生于英格兰的罗伯特·汤姆逊发明了橡胶充气轮胎,虽然简单了点,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减振性能,滚动阻力减小。到了1895年,一个法国人把充气轮胎改良后首次安装在汽车上,并参加了巴黎至波尔多比赛。最初的这些充气轮胎由于使用涂有橡胶的帆布当胎体,帆布的纵横线互相交叉,容易磨断,因此轮胎寿命都不长。
1903年,JF·帕·珀发明了斜纹纺织品,由于斜叉线不易被磨断,轮胎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1904年马特创造了炭黑橡胶。在1908~1912年间,胎面胶上才有了提高轮胎性能的花纹。帘线与炭黑轮胎技术为轮胎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轮胎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提高。19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轿车轮胎由低压胎过渡到超低压胎;40年代轮胎开始逐步向宽轮胎过渡。1930年,米其林制造了第一条无内胎轮胎;1946年,米其林又发明了举世闻名的子午线轮胎,子午线轮胎的诞生,开创了轮胎发展史的新纪元,为轮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汽车轮胎作为汽车非常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承受了汽车的全部载荷,吸收和缓冲了一部分直接来自路面的冲击和振动。轮胎与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车轮回正、转向特性及车轮定位等都有密切关系,一旦轮胎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汽车的正常行驶。
“立交桥”的由来
立交桥,是伴随高速公路应运而生的。城市立交桥不仅大大方便了交通,而且成为城市建设的美丽风景。为了车流畅通,并安全地通过交叉路口,1928年,美国首先在新泽西州的两条道路交叉处修建了第一条苜蓿叶形公路交叉桥。1930年,芝加哥建起了一座立体交叉桥。1931年至1935年,瑞典陆续在一些城市修建起立体交叉桥。从此,城市交通开始从平地走向立体。
阳历的由来
阳历又被称为公历。阳历是以地球环绕太阳运转一周的时间作为一年的历法。最初创立阳历的是埃及人。他们创立的历法一年有365日,共分12个月,每月30日,另在年终加5日。但埃及历来考虑日还有小数,因而误差越来越大。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阳历起源于古罗马的儒略历,据传是恺撒大帝创立并颁行的。它的产生与欧洲基督教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
根据《福音书》的传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三日后复活,恰恰是在春天。早期基督教徒庆祝复活节的日子曾因地而易,相当混乱。直到公元325年,在尼其亚第一次欧洲宗教会议上,才最后解决了这个问题,规定复活节为过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
随着岁月的流逝,春分就慢慢地靠近冬天了。为了使复活节回到春天去,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根据意大利天文学家利里奥在1576年提出的方案,对儒略历进行改革。修改后的儒略历称为格里高利历,它是以太阳周年运动视为制历依据的一种纯太阳历,因此俗称阳历。格里历不仅解决了复活节与天时不合的问题,而且具有很高的精度。
儒略历测量地球绕太阳一周需365.25天,而阳历为365.2422天,很明显,后者要比前者精确得多。于是,阳历陆续为全世界各国所接受,并流行于全世界。其实,我国南宋时(1099)的“统天历”中,就采用了一年365.2422天的算法,比阳历早380年。
阴历的由来
我国在辛亥革命以前通行的历法是阴历,旧时称为“农历”,但又与农历有所不同。
我国的阴历主要以朔望月作为历月的标准。即以月亮的一次圆缺循环为一个月,一年有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共354天或355天,这比一个回归年少了差不多10天零21小时。怎么办呢?于是便引进了“闰月”,规定每隔2~3年加一闰月来调整节令,这样,闰年就变成了13个月。显然,我国阴历中对于历年的制定是以阳历回归年作为标准的。
以上可以看出,我国的阴历并不是那种完全根据月亮盈缺变化的周期来制定的纯粹的阴历,而是阴阳合历,这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
大月小月的由来
人们都有这样的常识,阳历有大小月之分,即阳历月份有这样的规定:“4月、6月、9月及11月有30天,其余的月份有31天,2月例外,只有28天。”
月份的大小,始于罗马帝国恺撒时代。当时恺撒派人修订历法,制定了儒略历法,决定凡有特别宗教意义的月份31天,不重要的月份30天。因此,取名门神的1月,以战神为名的3月,为表示尊敬恺撒大帝而取名的7月,都有31天。因为2月是处死犯人的月份,属不吉的时间,所以只有29天。恺撒大帝的继任人奥古斯都以自己的名字命名8月。为了和恺撒等同起来,他要求把8月也加成31天。为了要使8月有31天,他便从2月再借来一天,把2月减少到28天。又为避免3个大月的月份连在一起,又规定9月及11月各有30天,把10月及12月加长到31天。
“刻”的由来
1刻钟指15分钟。但在我国古代1刻是指14分钟多一点。何称“刻”?溯其源,“刻”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单位。早在周代,已有漏壶计时,叫铜壶滴漏。是在铜壶底钻1小孔,壶内竖1根刻有度数的箭,水灌满铜壶后,随着水从小孔一滴滴漏下,水面缓慢下降,箭杆上表示时间的刻度就逐一露出水面,故称“滴漏”。但是由于水多时滴得快,水少时滴得慢,很不准确。因此,又在上面阶梯形地设置上、中、下3只播水壶,下面设1只受水壶,让中、下两只播水壶始终保持水满状态。这样,水位稳定,滴漏的速度就均匀了。水滴入受水壶后在受水壶中逆向刻有时间度数,使壶内有时间刻度的箭形浮标能准确地指示出当时的时间。到东汉时发明了百刻计时制,在漏壶的浮箭上划分为100个刻度。“一刻”就是指浮箭上升一个刻度的时间,相当于现在的14分钟多一点。
“小时”提法的由来
两个钟点之间的间隔称为“小时”。“小时”是从“大时”引申而来的。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于今天的24小时,半夜11点到1点的时间为子时,1点到3点为丑时,3点到5点为寅时,其余的以此类推。
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所以,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做“小时”。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算术的由来
公元3世纪,亚历山大科学院的丢番图综合整理了当时人们在数字方面的经验知识,汇编成《算术》一书。
他在书中提出了200多个难题,成为一本系统的数学著作,但在罗马帝国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后来这本书传入阿拉伯帝国,引起了阿拉伯人巨大的兴趣,并对此书进行了研究。
1202年,生于比萨的意大利数学家莱昂纳多发表《算经》一书,将阿拉伯笔算法引入西方。到了16世纪,经过阿拉伯人修正的丢番图的《算术》又传回西方。
这部著作于1621年印刷出版,1670年再版时,天才的法国数学家皮埃尔·德·费尔马为该书作了评注。这部著作的出版是西方数学发展的新起点。在以后的17、18世纪,人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建立了古典算术。
在我国,算术发展得很早。秦汉时即有算术专著《九章算术》了,并且我国古人在勾股定理、π值计算方面都要领先于西方。
运算符号的由来
500多年以前,德国有一位数学家叫威德曼。他在横线上加一竖(+),用来表示增加的意思,在(+)上去掉一竖(-),用来表示减少、去掉的意思。于是,加号“+”和减号“-”就产生了。但是它们被大家公认,作为运算符号,是从1514年被荷兰数学家荷伊克正式应用开始。
“=”是1557年英国剑桥大学的列科尔德引入的。后来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倡议把“=”作为等号。
“>;;”和“<;;”分别表示大于和小于。这两个符号是17世纪的哈里奥特首创的。
在这些符号没有出现的时候,人们运算时都要用文字来说明,那是多么麻烦的事啊!
“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1.6万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8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
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李大钊专门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五一”运动史》,介绍“五一”节的来历和美法等国工人纪念“五一”的活动,号召中国工人把这年的“五一”作为觉醒的日期。陈独秀也为庆祝这个节日发表了《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一文,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真相。陈独秀又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作了《劳苦者的觉悟》的演说,阐明了“劳动创造世界”、“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的观点。在北京,一些青年外出宣传,散发《五月一日劳工宣言》,唤起工人为反对剥削、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这是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是日全国放假一天。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六一”儿童节的由来
1925年8月,世界上54个不同国家的爱护儿童代表,聚集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儿童幸福国际大会”,通过“日内瓦保障儿童宣言”。宣言中,对于儿童精神上应有的享受、贫苦儿童的救济、儿童危险工作的避免、儿童谋生机会的获得,以及怎样救养儿童等问题,均有热烈呼应。
自此次大会后,一方面为了鼓舞儿童,让儿童感到幸福、快乐,另一方面为引起社会重视与爱护,各国政府都先后订定“儿童节”。
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苏联莫斯科召开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为了保证全世界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毒害、虐待儿童,提出了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的建议。
从此以后,每年的6月1日,各国儿童举行集会,庆祝自己的节日。
我国是在1949年12月23日作出决定,规定每年6月1日为儿童节。1950年的6月1日,毛泽东主席还亲笔为儿童节题写“庆祝儿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