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后勤工作是军队后方筹划和运用人才、物力、财力,从经费、物资、医疗救护、交通运输、基建营房等方面保障军队建设和作战需要的工作及其机构的统称,是军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职能是把国家提供的经济力转化为军队的战斗力。它随着军队和战争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武器装备的更新、作战样式的演进、军队编制的变革而逐步丰富和发展,受经济制度、社会政治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
古代军队的后勤,在冷兵器条件下作战主要是粮草。近代在火器成为军队的主要装备后,弹药、运输、卫生保障等渐趋重要。现代军队摩托化、机械化装备所需油料的补给量增加,各种技术兵器需要的弹药数量剧增,卫生保障要求更高,物资、技术、卫生、运输成为综合配套的四大主要保障。随着军事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军队现代化程度愈高,对后勤保障的依赖愈大,后勤的地位与作用亦愈加重要。
第一节清及清前军队后勤
一、秦汉时期军队装备与供应
周显王四十一年(前328),魏国献黄河以西15城予秦国,县境属秦国。秦国军队采用车兵与步兵合成编组,每“乘”由西周时期的30人增加到100人,其中后勤人员占总兵力的1/4。秦国实行税、赋分离制,行政费用的征收称“税”,军事费用的征收与兵役合起来叫“赋”。“甸”是征收军赋的基本单位,一甸576户,应出车1辆,甲士3人,徒兵72人,马4匹,牛12头,即一乘之人员与装备。军赋中规定的车马兵甲等军事装备,不是兵丁自带入伍,而是通过“赋”的形式,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农产品,作为国家制造、保管和维修装备的费用。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县境为阳周县,隶上郡。秦军编制与战国时期基本一致,陆军有步兵、车兵、骑兵三个兵种。秦军的武器装备全部由国家统一制造、统一供给,设有专门保管武器的仓库,并制定了有关武器保管方面的规定。
西汉时,因连年与长于骑射的匈奴作战,所以朝廷鼓励民间养马,用于组建和装备骑兵。汉文帝时,规定凡有出车骑马一匹者,可免三人服役。汉景帝时,朝廷开始大规模养马,并设立马政组织。京师长安设有六厩,每厩有马1万匹。到汉武帝时,“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所需粮草,除征收军赋外,还采取开辟官田、组织戍屯、亦兵亦农、兵农合一的办法来解决。东汉驻军的兵器及官兵的俸饷,均由朝廷配发供给。
二、隋唐时期军队装备与供应
隋朝为解决兵源和粮草问题,实行了均田制与府兵制的军民合籍制度。
隋开皇十年(590),隋文帝针对府兵家属随军调动,居住不定,生活困难,既难确保兵源,又难保障军队供给的问题,诏令将军户编入民户,改属州县管理,与民户一样由政府分给田地,从事生产。按兵役规定,民夫征入军府服役后,归属军府管理,这一改革变兵民分离为兵农合一;变军人世代服役为普遍征发,结果是既扩大了兵源范围,又使国家的收入和军队的供给有了保障。这种兵农合一制度的推行与均田租调制度的推行紧密相连,按均田租调的规定,一夫受田100亩,其中20亩为永业田,归受田者所有,80亩为露田,受田者死后要交还国家;妇女、奴婢受露田40亩;丁牛一头,受田60亩;一夫一妻为一床,年缴租粟三石,绸绢三丈。丁男每年服役一月,服役期间的供养由个人负担。
唐代在均田制基础上采用耕战兼顾的府兵制度。平时府兵大部分从事农耕与训练,小部分轮番到京城宿卫或戍边;战时,朝廷任命将帅领兵出战,战事结束,兵还本府,继续生产与训练。这种制度既可使国家保持一定数量的武装力量,又可减少军费开支。天宝年以后,府兵制已名存实亡,遂改为募兵制。
三、宋代军队装备与供应
宋代,宋与西夏战争频发。长期征战,后勤供应颇为艰难。由于火药的发明,火器开始运用于军事。主要有火箭、火炮、火枪、火药鞭箭、引火球、铁嘴火鹞、毒药烟球等10余种。宋军虽装备了一些火器,并在战争中起到一定作用,因火器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故作战时仍以冷兵器为主。
蕃兵是宋朝因与西夏作战需要,在宋与西夏交界的西北地区的内属羌族部落中招募而来的边境守兵。《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国朝置蕃官,必于沿边控扼(险要)之地,赐以土田,使自营处。”蕃兵军官,除给田地,“每月请受外”,还给添支钱,指挥使(领兵约400~500人)1500~3000文不等,副指挥使1000~2000文,军使(领兵约100人)、副兵马使500文,十将(相当于今班长)300文。
四、明清时期军队装备与供应
明代军队的武器装备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冷兵器与火器同时装备部队,有效地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步兵除装备有传统的冷兵器刀、枪、弓、弩及一些杂式长兵器,如镗钯(是一种多刃兵器,长7.6尺,重5斤,尖锐如枪,既可刺,又可弩架对方兵器,兼有矛、盾两者的功能)、狼筅(最初称“龙筅”,长1.5丈,与其他兵器配合使用效果尤为明显)等外,较为普遍地装备了火枪、火铳。如夹把铳,有2眼到10眼的多节铳和装备有格斗矛头的剑铳、铁棒雷飞与悬挂腰间、举手可放的千里铳等。有这些武器装备的步兵,不仅可以担负一般地形的攻防作战任务,还可在山地、森林、低谷等特殊地形上进行战斗。
清代的军队武器装备仍是冷兵器和火器并用。冷兵器的种类,有长、短兵器、抛射兵器和防护兵器。长兵器有长枪、火焰枪、钩枪、双钩镰枪、虎牙枪、钉枪、矛等。这些长枪是清军较为常用的兵器。短兵器,一是刀,如云梯刀、长刃大刀、双手带刀、顺刀等;二是锏、鞭、棒、斧等。抛射兵器,除弓箭外,还有标枪。标枪有手镖、梨头镖、铁头镖等。防护兵器,主要是盾牌和盔甲。盾牌有藤牌、虎头牌、圆木牌、盾等。盔甲与前代不同的是,全部用绸、布、棉花和铁叶、铜钉等合制而成,较为轻便,也适于战斗。这种防护兵器对火器起不到什么防护作用,但对冷兵器均有一定的防护效果。清军装备的火器,一是枪,其名目有鸟枪、抬炮、土枪、来复枪等。
二是炮,主要配于防卫要地。
驻境清军粮草供应,由就近仓储支用。咸丰年间(1851~1861)官兵薪俸标准:驻防千总年俸银94.842两,其中养廉银75.192两,俸薪银19.65两;把总年俸银70.986两,其中养廉银56.47两,俸薪银14.516两;马兵(骑兵)年俸银12.94两;步兵年俸银9.84两。
第二节民国时期后勤
一、国民党军后勤
(一)粮饷
民国初,驻军或过境军队粮秣、夫役供应由县府摊派于民,乡绅督办。
民国五年(1916),井岳秀就任陕北镇守使,安定、瓦窑堡驻军大肆搜刮民财以充军饷,硬拉强派民夫支差,加之官吏巧取豪夺、乡绅敲诈勒索,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屡次起事反抗。民国六年(1917),数千群众冲进瓦窑堡盐税局,砸招牌,抗盐税,打击地方反动势力。之后,井岳秀部驻军武装袭扰乡村,索取军需民用,遭到人民反抗,损兵折将之事时有发生。
民国十四年(1925),安定、瓦窑堡驻军增至两连,往往出掠民财以供军需。
民国二十四年(1935)二月,县境为国民党军第84师高桂滋部防地。
据李少棠《1934~1936年高桂滋部进犯陕北根据地概况》载:“二月间,我率第500团第2营,附迫击炮连和第3营的第9连及团部部分人员,由绥德出发开往安定县。当晚宿营老君殿,见农村安静如常。次日往南沟岔,并无人烟,是晚宿于革命根据地玉家湾,不但未见一人,连锅、碗、瓢、勺也一无所有。到了半夜,四面山头鸣枪呐喊,到天明又不见人影。行至瓦窑堡附近,才逐渐有了居民。当时我体会这就是红区人民对我们的坚壁清野。经过县川,虽有居民,但一了解,地富阶级均潜逃城内。”李少棠率部驻防瓦窑堡、安定后,被游击队团团包围,长时间供应断绝。五月六日,高桂滋派加强营(四个连)护送骡马队,由绥德出发为被围的李少棠部补充军用物资和粮饷。五月七日,左象亨营沿清涧-瓦窑堡大道行进,至马家坪,遭红9支队阻击,被迫宿营。秀延县中心区委获悉后,用鸡毛信调集赤卫军、少先队近万人,配合红9支队将敌围困,赤卫军、少先队遍山插红旗,沿川布疑兵,迷惑敌人,制造声势。左象亨连派三批情报员求清涧驻军支援,均被赤卫军、少先队抓住。九日,刘志丹率红26军第3团和红27军第1团向被围之敌发起攻击,激战三小时,全歼左营。李少棠部粮饷无着,在瓦窑堡集中五连兵力困守孤城,多次武装抢粮,均遭游击队阻击,损失惨重。十月二日,李少棠率部撤离瓦窑堡,绕道吴家寨子至绥德,境内大部解放。
民国三十六年(1947)三月,胡宗南部进犯延安,子长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坚壁清野,“不给敌人留一粮一草”。四月三日,胡宗南部第135旅占据瓦窑堡。时瓦窑堡已成一座空城,敌进驻后,没粮没柴,靠空投芝麻饼度日,出掠粮食,也无锅灶可供做食,他们撬民居门窗做柴火,用石板烙饼做食。
(二)武器装备
民国二十四年(1935)以前,驻境的国民党军及各军阀部队的武器装备种类较杂,除美式、日式、德式、捷克式外,还有国产和仿造的,骑兵部队还装备有马刀等。
民国三十六年(1947),国民党胡宗南部进犯陕北时,所部装备的武器品种有步骑枪、冲锋枪、卡宾枪、轻重机枪、八二迫击炮、六○炮、化学炮、山炮、战防炮等。
二、红军后勤
(一)组织机构
民国十八年至二十三年(1929~1934),陕北红军都建有后勤组织,但由于部队人员不够,条件有限,后勤机构很不健全,编制、名称、人员、配备也不统一。但一般连队设有司务长,负责筹划、供应等项后勤工作。民国二十四年(1935)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前,在陕北在陕甘晋军委设有供给部。
是年十二月,中央红军的供给部与原陕甘晋军委的供给部合并为中国工农红军总供给部,又称中央军委总供给部,下设财政处、粮秣处、军需处、总务处,另有一个军事工业局及其所属兵工厂、被服厂、鞋袜厂和一个运输队。
民国二十五年(1936)二月,中央军委又成立了西北办事处,设有供给部、卫生部、兵站部等后勤机构。
(二)经费与给养
西北红军和中央红军在安定(今子长)驻留期间,其经费来源主要有:一是靠发动群众打土豪劣绅,分钱财、粮食、牛羊来解决部队的供应。二是靠打仗缴获国民党军的钱财来补充自己。民国二十年(1931)九月,晋西游击队到达本县北区一带活动,陕北特委发动群众补充游击队,对军需物资给以大力支援。十月六日,驻扎南沟岔的晋西游击队得到地方党组织送来瓦窑堡驻军一个驾驶骑兵排到达玉家湾的情报,游击队星夜行动,当地群众主动带路,运送物资,拂晓前包围玉家湾敌军,经两个多小时激战,全歼敌人。
三是人民的大力支援,使红军的供应有了可靠的保障。民国二十三年(1934),在陕北特委领导下,境内赤卫军、少先队积极为游击队侦察敌情、站岗放哨、转运物资,有力地支援了游击战争。民国二十五年(1936),红军进行东征、西征。子长县在人力、物力上给以大力支援,一至七月有3184人参加红军。六月二十一日中央机关撤离瓦窑堡时,子长县1000余人参加转运军用物资工作,中央机关得以安全转移。
(三)武器装备
西北红军初建时期,武器装备简陋,使用的武器主要是步枪、手枪等轻武器,且数量极为有限,部分红军战士和大部分游击队员使用的还是大刀、长矛一类冷兵器。武器装备来源,最初是由唐澍、谢子长领导清涧起义和刘志丹领导的渭(南)华(县)起义部队所持武器。此后,随着红军的发展,武器弹药等主要靠作战缴获。
(四)交通运输
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前,西北红军的后勤供应工作较为简单,既无交通运输机构,也无专职人员和交通工具。红军和游击队一是靠两条腿行走,人背驴驮等运输少量的携行物质;二是苏区政府帮助红军组织担架队、运输队、转送安置队,安置伤病员和运输物资。中央红军到达瓦窑堡后,西北军委在瓦窑堡成立后方办事处,西北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兼主任,负责管理前后方供应、粮食运输和地方支前的一切事宜。办事处下设兵站部,辖三个中站和若干分站。
为了适应东征战役作战需要,总兵站还在瓦窑堡建立了分站,建立了瓦窑堡-安塞县兵站线,运输力根据任务临时配备。
(五)医疗卫生
西北红军在瓦窑堡期间,各部均有军医,随军负责伤病员的救治。民国二十四年(1935)一月,陕北苏维埃政权成立后,红军第27军建立了卫生科,医务人员和设备大都是在杨家园则作战中解放过来的国民党军医和缴获的器械与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