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别让不会讲话害了你
3546600000018

第18章 领导讲话水平自我训练(4)

三、双关:两重含义,风趣自然

讲话时所使用的每一个词或每一句话都有其特定的含义,有时这种含义并不表现在这个词或这句话的字面意义上,而隐含在这个词或这句话的背后,讲话人要表达的意思则恰好是隐含在这个词或这句话背后的含义,这就是双关的修辞手法。一个词或一句话在一定环境下,必须具有双重含义,才能构成双关。

双关,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方式,在语言艺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使语言表达简单明了、含蓄自然、幽默风趣;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又能使语言表达隐晦曲折。特别是谐音双关,人们在讲话中经常使用,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

有这样一个寓言:

足球对篮球说:“老兄,我们本是同一类,为什么你常常被人拍,而我只能被人踢呢?这不公平。”篮球不屑一顾地回答道:“小傻瓜,这还不简单吗?因为我比你大,你比我小呗。”

这则寓言运用足球和篮球一个被踢、一个被拍的“遭遇”,暗示了官职大小、级别高低而形成的差别,辛辣地讽刺了当前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

双关语含蓄幽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有效调动听众的情绪,吸引听众注意力,并对讲话产生兴趣。

在日常交往中,遇到一些不好正面回答的问题或事情时,运用双关语可以间接作出回答,使对方既能明白你的意思,又不至于当场下不来台。

有一天,一位年轻的作者来到编辑部,他递上自己的作品,编辑看了他的作品后问道:“是你自己写的小说吗?”

青年人回答说:“是我自己写的。我构思了一个多月时间,整整坐了三天才写出来的。唉,写作真辛苦!”

“啊,伟大的契诃夫先生,您什么时候复活了啊!”编辑大发感慨。

年轻人不好意思地悄悄溜走了。

编辑并没有直接说,这是抄袭契诃夫的作品,而是风趣地说契诃夫先生何时复活。一语双关中暗藏的机关可谓魅力无穷。

运用双关修辞一定要妥帖恰当,注意运用的场合和语言环境,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形式,什么内容的双关,都要认真推敲,恰当运用,不能随随便便地使用。双关语应该含蓄而不晦涩,生动活泼而不低级趣味。所说的话必须具有明显的两重含义,且符合当时的语言环境。如果含混不清,容易造成歧义,就达不到双关的效果。

四、排比:文句隽秀,语势强烈

为了更有效地表达思想感情,加强讲话的气势,常常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三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句子连结在一起说出来。这种修辞方式就叫排比。

运用排比这一修辞方式可以使文句整齐隽秀,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旋律美;能使语势得到加强,情感得到升华,充分表达讲话的思想情感,形成强烈的表达效果。如《为了我们的父亲》演讲稿中有一段话:

父亲欣慰的笑容和期望的目光,应该像光芒四射的明灯,永远照耀在我们的心头。在他的照耀下,我们不仅会看到青春的可贵和美好,更能看到生活的欢乐和幸福;在他的照耀下,我们不仅会看到前进的道路和方向,更能看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在他的照耀下,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自己、认识自己、掌握自己,使自己像父辈那样做事业的战士和开拓者。

这里连用三个“在他的照耀下”,一层比一层深入地表达出演讲者强烈的情感。若用一般句式,就难以使听众感受到这般强烈。

排比句运用得当,听起来特别有力、感人,能使人热血沸腾、精神振奋。

拿破仑在元老院大厅里斥责督政府的演讲:

我为你们缔造了一个光辉灿烂的法国,而你们把法国搞成了什么样子?我为你们创造了和平的局面,而我回来看到的是战争!我为你们从意大利运来了百万黄金,而我回来看到的却是掠夺性的法律和贫困!我为你们取得了胜利,我回来看到的是失败!

这篇演讲运用对比性的排比,有力地斥责了督政府的无能,听起来非常有分量。

排比句给人以条理清晰和反复强调的感觉,讲话中可有效引起听众注意,唤起听众记忆,振奋听众精神,凝聚听众力量。

第三节逻辑艺术训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讲话水平高的领导讲起话来都很有逻辑性。

讲话必须遵循逻辑要求,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由于讲话者、听话者在原因、目的、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千差万别和错综复杂,有时又必须极巧妙地应用逻辑规律来满足说话交流的实际需要,甚至故意违反逻辑要求而造成某种特殊的讲话效果,以更好地达到讲话的目的。那么,作为领导者在平时讲话时应注意哪些逻辑问题呢?

一、运用逻辑概念方面的艺术

什么是概念呢?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及范围的思维形式。从客观事物抽象出概念,需要言辞;将概念表示出来,也需要言辞。言辞表达应当承认概念的确定性,以一定的言辞,表达一定的概念。

按照概念的含义,有事物才会有概念。但概念又不等同于事物。在一定的条件和一定的场合,概念原来确定的意义可能发生转换。比如“油”,其本来意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动植物体内所含的液态脂肪或矿产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液体。”可“酱油”,并非用酱熬制成的油;“这个人油得很”,并非这个人身上沾满了油。再如“老者”,本意为“年老的男子”。可贵阳人口中的“老者”,有时指“父亲”,有时则指“丈夫”,而他们可能都不是“年老的”。因此,言辞表达又要承认概念的灵活性,以恰当的言辞表达恰当的概念。

基于这种认识,在实际交往中,人们可以利用概念与事物、概念与言辞之间的这种关系,选择或者故意运用某些言辞造成特殊的表达,以获得更为理想的说话效果。

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言辞来表达,同一种言辞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说话水平高的人总能处理好概念与言辞之间的关系,并利用这些关系创造出不同的说话效果。

1.不同的概念用相同的言辞表达

戊戌变法中,谭嗣同(字复生)惨遭杀害,与其一同从事变法活动的康有为闻讯后,仰天长叹:“复生,不复生矣!有为,安有为哉?”其“复生”与“有为”,在各句中虽然是相同的言辞,但却是不同的概念。“复生”的前一个概念,指的是谭嗣同这个人,后一个概念,指的是“生命的复活”这件事。“有为”的前一个概念,指的是康有为自己,后一个概念,指的是“有所作为”这个问题。

由于不同的概念能够用相同的言辞来表达,说话者可以借此获得特定的效果。

2.相同的概念用不同的言辞表达

一位部队首长在观看战士们进行打靶比赛时赞美道:“太精彩了,8号翻身命中,10号急转身弹不虚发,6号快速冲锋时洞穿靶心。”这其中的“翻身命中”,“急转身弹不虚发”,“快速冲锋时洞穿靶心”,虽是不同的言辞,但表达的都是“弹中靶心”这样一个概念,显得活泼、形象。如果都用相同言辞,就呆板无味了。

由于相同的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言辞来表达,说话者便能借此获得独特的交际效果。

二、运用逻辑判断方面的艺术

判断是对事物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认识了事物,产生了反映这些事物的概念之后,就要运用概念并通过言辞作出各种判断。判断是言辞的思想内容,言辞是判断的表现形式。如西晋清谈家王戎幼时与一群孩子嬉戏,当他们发现路边一李树结满了果实时,孩子们都争相前去摘取,惟独王戎坐着不动。有人问他何故?他说:“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果然,他的判断不错。

判断有真假之分。凡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情况的判断,就是真判断,如王戎的判断。而没有如实反映客观事物情况的判断,就是假判断。如战国时的名家公孙龙,他坚持认为“白马非马”。一次他骑一匹白马要出关,当时的法令不准马出关,关吏自然不允,而他说:“此乃白马,而非马也。”关吏当然不听他这一判断。因为他的判断将白马排除在马之外了,未能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情况,这就是一个假判断。

说话水平高的人在进行判断时,都能尊重客观事实,尽可能作出真实的判断。但是,从现实的交际角度出发,有时又不能完全排除假判断。在某些场合,假判断可能比真判断更能表现说话水平,产生更理想的交际效果。

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为了侮辱他,故意捆绑一个人从他面前走过,然后对他说:“这是个齐国人,犯了偷盗罪。你们齐国人是不是有偷盗的习惯?”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它们只是叶子相像,果子的味道却完全不同,因为水土不同。现在,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盗,一到楚国就偷盗,恐怕是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习惯于偷盗吧?”晏子的判断就是假判断。橘和枳,本来就是两个不同的品种,淮南的橘树不可能到了淮北就变成了枳树。然而晏子用于此,却起到了很好的驳斥、奚落楚王的作用。这是晏子运用判断的高明之处。

1.用言辞表达判断的艺术

利用言辞与判断之间的特殊关系,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表达效果。

(1)相同的言辞表达不同的判断。汉语中存在着一语双关的现象,一句话说出来,可能是这个意思,也可能是那个意思。如某领导正匆匆往楼下走,一熟人问他:“干啥去?”他回答:“我下去一趟。”其中就包含了两种意思:一是我下楼去办点事,二是我下基层单位去办点事。在某些场合,说话者出于某种原因,对某些事物、问题不便明确表达一定的判断,或者为了获得特殊的效果,故意不明确表达一定的判断,便可运用相同言辞表达不同判断的方法,言于此而意在彼,从而实现讲话的目的。

(2)用不同言辞表达相同判断。同一个意思,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比如要表达“他非常高兴”这样一个判断,就可用这些言辞:他笑容满面、他兴奋极了、他眼里闪着欢愉的泪光、他心花怒放、他欢快地跳跃着……由于言语交际的环境、对象的不同,有时,用某种言辞表达某一意义有所不便或效果不佳,就可以改换另一种言辞来表达同样的判断。在一些场合,讲话者可以根据当时的情景,从众多言辞中选择更为恰当的,以收到独特的讲话效果。

孙山和一同乡之子同去应考,孙山被录取为最末一名,同乡之子则未考上。孙山先行回家,那位同乡急忙赶来问儿子考上没有。孙山便仿欧阳修《踏莎行》中“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句式,对他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宋时,因乡试第一名叫“解元”,所以乡试也叫“解试”。“解名”就是“解试”录取的名次、名单。孙山没有直接告诉他儿子未考上的事实,而换了一种不使他难堪受窘的说法,可见其讲话水平之高。

2.复合判断的表达要求

有些判断中还包含有其他判断,称之为复合判断。复合判断不能用一个简单的语句来表达,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句。

(1)联言判断。这是一种断定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讲话时运用联言判断,使多个语句并列推出,可以形成一种对偶整齐的格局,既显现反差,又强化语气,增加了表达效果。如“二战”期间,一位苏联红军指挥员对浴血奋战的战士们说:“俄罗斯的土地,可以踏进来,但不可以征服;俄罗斯的人民,可以杀戮,但不可以低头。”

(2)选言判断。这是一种断定事物有几种可能情况的判断。

讲话时运用选言判断,将几种可能的情况同时推出,可以启迪听众的思维,给予听众进一步思索的余地。如某局长涉嫌受贿,纪检干部启发他说:“有问题不主动交代,轻则受党纪、政纪处分,重则受法律惩办。”后来,这位局长有悔改之意,说再想想,明天再和纪检干部谈。纪检干部说:“很好,明天要么你到纪检委来,要么我们到你那里去。”

三、运用逻辑推理方面的艺术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法国生物学家居维叶对学生要求很严格。一次下午要考试,几个顽皮的学生想捉弄老师,便在他午睡时装扮成怪物爬在窗台上尖叫。他猛地被惊醒,睁眼看看那怪物,又倒头睡下,口中自语道:“这怪物头上有角,腿上是一双蹄子。有角、有蹄的动物,都是食草动物。食草动物是不吃肉的,我怕啥?”学生见吓不倒老师,只好溜走了。

居维叶说的这些话就是推理。他以“有角、有蹄的动物都是食草动物”和“食草动物是不吃肉的”这两个已知的判断,推导出一个未知的新判断——我怕啥?

推理是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的,前提是已有的判断,结论是推出的新判断。它们二者之间还存在着一种推理根据——前提与结论之间的逻辑联系。没有这种逻辑联系,就不能从前提推出结论。比如“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这两个判断各自对事物作出判定,二者之间不存在逻辑联系,后者不是由前者推出的。因此,要使推理成立,它的前提必须是真实的,形式必须是正确的,否则,其推理就是虚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