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赢在领导力:在突发事件中发现你的领导力优势
3547200000010

第10章 快捷高效的执行力(2)

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发挥他们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全上海私营企业的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76%。较大的工商资本家及其代理人约有1.7万多人,他们同国内外经济联系广,政治影响大。陈毅于6月2日在上海中国银行大楼四楼,举行了“产业界人士座谈会”,邀请了多位上海最有名的资本家到会。陈毅刚讲了一句“工商界的朋友们”,会场气氛一下子就轻松不少。陈毅按照党的“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方针,作了推心置腹的讲话。陈毅说,我相信大多数是愿意和我们合作的,让我们共同努力,尽快把生产恢复起来。陈毅的豪爽、率直和儒雅的风度,很快赢得听者倾心,打消了工商界人士的顾虑和观望思想。著名实业家荣毅仁当天回去欣然宣布:“明天开工!”

陈毅指示银行给资本家低息贷款,帮助他们恢复生产。他亲自深入工厂访问,和老板商量取消抄身制度,缓和了劳资矛盾,调动了广大工人的积极性。在他倡导下,各个私营企业成立了“劳资协商会”,上海市也成立了“劳资协商委员会”。陈毅还经常与他们一起商讨工商政策的执行问题。

陈毅对上海资本家的关心和支持,感动了还在海外的资本家。上海“味精大王”吴蕴初、“煤炭大王”刘鸿生等大资本家纷纷回国参加祖建设。

1950年2月,当17架美制蒋机轰炸上海,造成全市停电时,陈毅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签发军管会紧急通知。他还不顾个人安危,亲临杨树浦发电厂视察灾情。他爬到数丈高的锅炉顶观看锅炉输送带被炸的情况,顶着空袭警报,和工人一起商量抢修计划。在他“把仇恨变成抢修运行”的号召下,工人们保证在48小时内恢复发电。他在反对美帝轰炸、追悼死难同胞大会上,号召市民在考验中勇敢地站起来。他还积极组织防空部队反击和加紧空军基地建设,保卫人民的上海。白天,很难在办公室找到陈毅,晚上,陈毅的办公室通常是灯光长明。

6月,根据中央指示,陈毅兼管华东军区工作。8月,中共华东军区委员会成立,陈毅任第一书记。10月,上海召开第二届各界代表第一次会议:陈毅当选为市长。

在陈毅的正确指导下,上海解放后短短几个月就恢复了社会秩序和生产,战胜了天灾和帝国主义封锁带来的种种困难,清除了旧社会留给上海的乞丐、流氓、娼妓、赌博等种种遗毒,创造了历史奇迹,使人民政权在上海稳稳地站住脚跟。波兰报纸评论说:解放了的上海,再也不是“世界污水沟”了。印度《实业报》主编在文章中称“新的人民政府管理下的上海,是东方的骄傲”。

第二节执行从服从开始

执行的过程中,必须以按级次的服从为前提,即下一级必须服从上一级,可以说,没有服从就无从执行,更不要说完成执行任务。

1.执行,不找任何借口

不是任何事情执行起来都是顺畅的,人们也不会是在完全顺畅的环境下去完成执行任务的,特别是在情况不明或突发事件下去完成执行任务是需要克服和战胜风险的,但是即便如此,执行也是不允许寻找任何借口的,这与其说是领导能力,更是一种法则。

1950年,美国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余威和占世界50%的财富的实力优势,与经济贫薄如纸的新生中国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常规战争。为了中国的长久利益和尊严,毛泽东主席一声令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毅然出兵抗美援朝。当时的出兵是仓促的,既不明敌情,又不明友情,根本不知道联合国军进到什么地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风险不是没有的,但彭德怀司令员没有提出什么正患病啊、年事已高啊等等借口和理由,欣然接受了命令。经过三年的艰苦战斗,美国在丢掉5万多士兵性命后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中国完成了保家卫国的胜利。

1962年,印度不断向我国发起挑衅并侵入我领土,我国忍无可忍终于发起了反击。印军有一支精锐部队,叫捷克连队,跟英国人参加过鸦片战争、八国联军,曾经在北京城里耀武扬威。毛泽东知道后,手一挥说:“百年奇耻!”命令解放军务必将此连队全歼。在战场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们没有向中央报告执行的任何困难,凭着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排除万难,不怕牺牲,最终使印度的这个连队没有一个人能回去,给了印度人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

这样战绩的取得无疑是执行不找任何借口的结果。

一支部队,一个组织,要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就必须具有强大的执行力。接受了任务,就意味着作出了承诺,完成不了自己的承诺,是不应该找借口的。“保证完成任务”,是执行力的表现,它体现了一个人特别是一个领导者对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的态度。

我们身处在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人人都在通过各种途径展示着自己。我们任何人都应当知道,借口没有任何的正当性,恰恰相反,借口应当被视为执行的天敌。在企业中,最重要的是执行。做一个不找借口地执行、保证完成任务的优秀人才才是最重要的。借口是敷衍别人、原谅自己的“挡箭牌”,是一副掩饰弱点、推卸责任的“万能器”。寻找借口就是害怕和推卸执行,是懦夫也是不堪承担执行任务的。

2.执行,在可控下进行

任何一个组织,在其为完成某一项工作而进行的执行行为都必须是在决策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特别是在非常状态下的执行行为,领导者应具备掌控的能力。对此,管理者可以通过“号令”进行有效指挥。发出一个指令是容易的,但要正确且有效地发出指令则是困难的。领导执行力控制下的指挥艺术的基本要求是发出的指令要正确,要能有效地执行。

发出正确有效的指令,其要点是指令要明确、要相对稳定。只有发出的指令是明确清楚的,才能使下级对同一指令产生相同的理解,员工才会有一致的行动。要使指令明确,在发出指令时就要使用准确的词语,多用数据,减少中性词汇和模糊语。指令应当包括时间、地点、任务要求、协作关系、考核指标和考核方式等内容。指令还应当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如果指令变化太多太快,缺乏稳定性,下级就会形成一种采取短期化行为的倾向,以便捞取好处,或者下级根本不信任老板发出的指令。这就会难以管理和控制。因此,在发出指令前要仔细审查指令的可行性,在执行中可能遇到的阻力,以及处理的方式。要向下级解释清楚指令的内容和要求执行的原因,以统一全员的认识。如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指令有不切实际的地方,应因事因时而异,区别情况采取不同的补救措施,立即更正发现的原则性的错误。

遥控还体现在抓落实上。再正确有效的指令如果得不到执行和落实,就等于没有指令。当然抓落实也不意味着要“一竿子插到底”,使老板陷于琐碎的日常事务之中。抓指令的落实主要是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来进行。以检查的结果或抽查的结果来判断下级的执行情况。这样下级在执行时就不敢懈怠。

艾柯卡在福特汽车公司总经理和克莱斯勒公司总裁职位上时,采取了“季检查制度”来实行控制。每隔3个月,领导人与直属下级坐下来面谈一次,检查上一季度的成绩及目标完成情况,并订出下季度的目标。彼此同意后,下级就要写出目标,领导者在其上签名。艾柯卡认为这种方法虽然简单却很有效。

对计划、指令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之后,就要采取强化措施。执行得好的要进行强化,给予奖励和表彰,鼓励他们再创佳绩。执行得不理想的,加以批评。还要区分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纠正偏差的措施。

若是指令本身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影响了下级的执行效果,那么纠正方法应是调整指令,使其更加合理和切实可行。

若是指令本身没有问题,主要是下级执行不力或方式不当导致执行效果不佳,则一方面要给予处罚,另一方面进行适当的指导。

若是指令本身虽然没问题,但大部分下级都没能有效执行,重罚难以执行,因为“法不责众”。这时可以找出执行效果最好的,加以重奖,这种肯定完成者的处理方式可以起到鞭策大部分未完成者的作用。

3.让决定被无条件执行

无条件地执行组织的决定,这在我国的许多老一代领导者身上体现的极其鲜明,正是他们的模范行动,才使得我国的各项事业在异常困苦的环境中得以发展壮大。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党反动政权虽然已经推翻,但反动的社会基础却并没触动。逃到台湾的只是少数国民党上层人士,为数很多的间谍特务分子、国民党党团骨干分子,仍滞留大陆。从缴获的敌伪档案材料可看出,在大陆的反动党团骨干和潜伏下来的间谍特务共计300多万,加上盘踞在城乡的恶霸土匪反动会道门头子、帮会把头和流氓恶棍等为数更大,仅北京市原有的形形色色的特务分子约8000多人,反动党团区分部委员以上的约5000多人。当时的北京一个月发生强盗案几十次,白天打劫,打死警察,强奸妇女,甚至明目张胆地在天安门开会。在公安部驻地附近就发生过抢劫杀人案。上海是1949年5月解放的,解放后的第一个月发生持枪抢劫案19起,有时一天就发案16起,并且连续几个月案件居高不下。

当时太原战役刚结束不久,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后来的大将罗瑞卿召集了一次军队干部会议,参加了一大段太原军管会的工作,然后回到十九兵团,作了一些交代。参加太原战役的部队,部分要南下参加渡江作战,部分要西进解放大西北,十九兵团此时驻在山西平遥古城,正在作向西北进军的各项准备。有消息说,军委要任命罗瑞卿为西北军区政委,带兵进西北,罗瑞卿自己也作好了向西北进军的准备。可是,就在这时,他接到中共中央要他到军委公安部担任部长的电报。

面对着这白纸黑字的电报,罗瑞卿似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可是,毛主席、中央军委有电令,他便匆匆收拾好行装,乘火车赶回北平。

罗瑞卿一回到北平,首先找到了周恩来,说,现在全国形势一天天好起来,仗也打熟了,叫我到公安部工作,我不大会做,还不如叫我去带兵打仗。

周恩来久久端详着罗瑞卿,一开始没说什么。良久,他拍拍罗瑞卿有些过高的肩头,诚恳地说,现在全国胜利在望,不要很长时间了,把旧的国家机器打掉了,就要建设新的,要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了。公安部是管家的,很重要,中央研究决定调你来当这个家。

“我看还是让李克农来当公安部长更加合适,他工作比我熟悉。”罗瑞卿又向周恩来建议道。

周恩来说,李克农有李克农的安排,中央早有考虑,他有他的事干。今天晚上,毛主席要见你,你不要在主席面前再提打仗了!

罗瑞卿点了点头。

当天夜里,李克农用车把罗瑞卿送到了香山双清别墅毛主席的住处。

在车上,罗瑞卿脑中还是在想着当公安部长的事:为什么毛主席偏偏看上了我,怎么没看上李克农?

见到毛主席,罗瑞卿显得很高兴,可还没容得他说话,毛泽东就说:我听说你不愿意到公安部工作,还想去带兵打仗?要建立新的国家政权,我们都不干,都还去打仗,那行吗?!

罗瑞卿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毛主席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他还能说什么!

走出双清别墅,罗瑞卿向毛主席行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很快,罗瑞卿就要向老部队、老战友们告别了。临行前,罗瑞卿向部队官兵们说,我真想带部队打向西北、西南,亲眼看到胜利的红旗插遍祖国大地。我是不太愿意再做公安保卫工作,可是毛主席、党中央让我做,那我一定服从命令,一定做好。

就这样,一转身,罗瑞卿正式离开了军队。

此后,各地公安局在中央公安部和罗瑞卿的直接指挥下,依靠党委,充分发动群众,连续不断打击盗匪流氓,打击制毒贩毒,取缔妓院,为保障人民生活安宁、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应该说,这种大好局面的出现正是全国上下执行力一盘棋的结果。

4.执行力要被认可

执行应是在充分了解客观环境的条件下,凭实力进行的。任何盲从、盲干都是无意义的。因此,在突发事件面前,从领导层到各层下属都要在尊重现实的情况下,做好执行工作,执行必保成效。

在这方面,西钞厂算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团队,西钞人竭尽全力完成艰巨的生产任务,沉着应对挑战带来的难题,渴望创造辉煌的未来。每一次艰巨任务的圆满完成都使西钞厂在变革的浪潮中迅速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壮大企业实力的制高点。

1994年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的时期,这一年适逢国家大力推行税制改革,国务院把增值税发票印制这项艰巨的政治任务交给了印制系统。赵鹏华总经理要求各厂确保首批税票任务如期圆满完成。西钞厂承担了全国税票总量1/5的生产任务,踌躇满志的西钞厂决策层预感到,尽管时间紧迫,任务量大,又是一个全新的产品,面临的困难不言而喻,但完成此项任务将为企业扩大生产能力、提高生产和工艺质量管理实力开启一条快速提升的通道,将为企业赢得巨大影响力和良好声誉,必须克服一切困难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