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至8月2日苏、美、英三国领袖在柏林附近波茨坦举行会议。
7月26日美、英会同中国发出《中、美、英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
8月10日上午6时45分日本外务省宣告,日本天皇已颁布敕令,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14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告《投降敕书》。
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裕仁在东京电台宣读《终战诏书》;日本政府发出致中、美、英、苏四国投降电;蒋中正致南京驻华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指示六项投降原则电,令派代表至江西玉山接受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之命令。
8月16日蒋中正致南宁何应钦电,命全权处理受降事宜,并通令全国。
8月17日17时30分冈村宁次复蒋中正愿遵投降指示电,派总参谋副长今井武夫少将等为降使;蒋中正致冈村宁次改湖南芷江为投降地点电。何应钦在重庆拟定日本降书初稿。
8月18日蒋中正致电何应钦,规定中国战区受降十二项任务;蒋中正致电冈村宁次,告降使8月21日来芷江,规定人数、标志、盟机护航、需带表册、联络呼号等共七项应遵照事项;何应钦派副总参谋长冷欣、蔡文治,处长钮先铭由重庆飞抵芷江做受降前准备工作。
8月19日重庆军委会决定,在芷江设立中国陆军前进总指挥部;晚9时,冈村宁次复电蒋中正,遵命派今井武夫依期到芷江接受命令。
8月20日何应钦率中国战区受降使节代表团、行政院顾问团及中外记者五十余人乘飞机赴芷江。晚上召集军政要员会议,宣布“陆军前进总指挥部”设芷江,奉命办理受降事宜。
是日,日本降使今井武夫等人,由南京飞抵汉口,次日转飞芷江。
8月21日上午11时15分,侵华日军总参谋副长陆军少将今井武夫一行八人,飞抵芷江。下午3时40分至5时,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萧毅肃中将、中国战区美军作战司令部参谋长柏德诺准将等与今井武夫在七里桥陆军总部会场举行受降会谈,今井接受中国陆军总部致冈村宁次第一号备忘录。
是日晚,蔡文治、钮先铭、王武等赴今井住所,就军中物资、武器装备、资料移交、旅华日侨遣送等问题进行会谈。
何应钦电呈蒋中正,请示受降签字地点仍按重庆决定定于芷江。
8月22日上午11时至11时50分,冷欣、柏德诺、王武赴今井住所,就南京设前进指挥所、中美俘虏、军械等接收问题进行会谈。上午,空军第一路司令张廷孟上校赴今井武夫处,就南京、上海机场状态、通信设备、日本航空机接受办法等进行事务性联系。
下午,陆军总部高级将领及行政院顾问团成员讨论日军投降细节问题并作出相应决定,长达五小时。
蒋中正电复何应钦,可与日代表在芷江会商各条款,签字地点决改在南京。
8月23日上午,钮先铭赴今井武夫住所送交中国陆军总司令部致冈村宁次第二、三、四号备忘录(第五号备忘录改由中方封送南京),面告降书定于南京签字。下午1时,今井武夫在备忘录《受领证》上签字。
下午1时30分,何应钦在陆军总部办公室召见今井武夫,萧毅肃、冷欣、蔡文治、柏德诺、王武、日方译员木村辰男,以及中美记者各一人在座,何嘱咐今井武夫向冈村宁次转交四件备忘录,并做好中国军队空运南京的保护工作,谈话九分半钟。下午2时15分,今井武夫乘吉普车赴芷江机场;2时30分乘原机离开芷江,飞赴南京。
晚7时,何应钦在受降会谈大厅前广场上举行胜利和平宴会。何应钦呈蒋中正报告今井武夫会晤电,电文中提出“军刀不视为武器解除”的请示。
8月25日下午2时,张廷孟由芷江飞赴南京,检查南京机场及设备,筹设空军站。次日,呈芷江何应钦电,报告南京机场完好。
8月27日冷欣率赴南京前进指挥所官员、工作人员、宪兵一百七十五人及陆空军人员,先后乘十二架飞机飞赴南京。
8月27日至31日何应钦自芷江飞赴各地视察全国十五个受降区准备工作。8月27日赴恩施、安康、西安;29日赴遂川、南城;8月30日赴昆明。先后视察第六、五、一、二、十一、十二、九、三、七战区,第一、二、三、四方面军司令长官办理受降事务情况。
8月28日冷欣向南京冈村宁次递交芷江拟定的中国陆军总司令部致冈村宁次第六号至十三号备忘录。
9月1日何应钦在芷江召开陆军总部高级将领和行政院顾问团人员会谈,布置应办受降事宜。
9月2日何应钦自芷江呈蒋中正请示降书签字拟改9月9日电。
上午9时4分,在东京湾的军舰“密苏里”号上,日本外相重光葵和日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在降书上签字,中国徐水昌上将,以及美、英、苏、澳、加、法、荷、新(西兰)等分别在降书上签字。日本投降分区划分:中国(东三省除外)及台湾、越南(北纬16°以北)向中国战区投降;中国东北三省及朝鲜(北纬38°以北)南库页岛向苏联投降。……9月4日芷江成立党政接收委员会,何应钦兼主任,谷正纲、萧毅肃为副主任。何应钦在芷江各界庆祝胜利会上发表演说,赞扬芷江“名闻世界,在历史上留下永不磨灭的光荣一页”。何应钦自芷江呈蒋中正报告核实各受降区授训令方式及受领证格式电。
9月5日新六军由美空军三十二架运输机开始空运南京;驻芷江陆军第七十四军陆运安庆,第十八军、第七十三军陆运岳州,第九十四军陆运长沙,于芷江受降之日起半月内完成。
9月6日萧毅肃率行政院各部代表由芷江飞赴南京处理受降事宜。
9月8日上午8时,何应钦乘“美龄号”专机离开芷江,中午12时10分抵南京明故宫机场。何应钦在芷江审定的中国陆军总司令部致冈村宁次第十四号至第二十四号备忘录由冷欣转交冈村宁次。冈村宁次对芷江受降以来受取的二十四件备忘录均以支总涉字第一号至第十六号复文报告了执行情况。
9月9日上午9时,日本降书(中国战区)签字仪式在南京陆军总司令部(陆军军官学校旧址)大礼堂举行,历时二十分钟,何应钦接受冈村宁次呈交降书。签字仪式完毕,何应钦即席向全国宣布了日本投降签字的消息。
第二十章附录二:冈村宁次回忆投降及投降后的状况根据蒋委员长的要求,为进行预备交涉,8月20日派遣今井参谋副长等人飞往湖南芷江。今井参谋副长一行,在当地与中国委员就投降手续等问题进行交涉后,于8月23日返回,汇报交涉情况约达两小时。
其主要内容是:在芷江与何应钦及经其同意的参谋长以下人员,并美军参谋长等进行了会谈,对待日方的态度比较礼貌并表示了善意。会谈指定派遣军总司令官,为全部遣返中国战区、台湾及北部法属印度支那地区日本陆、海军及全体官兵及其他善后工作的责任者。特别是命令非经何应钦批准,严禁与其他人员交涉及破坏销毁一切武器、军需品及各种设施。必须做好完整无缺向国民政府移交的准备。
据说中国方面的委员,大部分是日本留学生出身,对我方持有好感。8月27日总司令部前进指挥所主任冷欣中将,到达南京就任。根据他的要求,28日我去铁道部长公馆,同他进行了会谈。
冷欣亲手把何应钦总司令部的备忘录交给了我,谈话约一小时,并谈了二三件其他事项。其中,他强调在任何情况下,也要确保南京、上海、北京、天津、青岛、武汉、广州、香港等八个大城市。我回答八大城市可能不会发生问题。冷欣中将是完全不了解日本情况的人,在初次见面时表现了胜者对败者的严肃态度。但是,8月31日来访时,与前次截然不同,态度殷勤,对粮食问题表示了相当的同情。我也因治安情况不好,请求他转达何总司令,在军队遣返时准许携带武器直到乘船地点。
8月24日大本营发来命令,指示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合并指挥所属官兵及第十方面军(台湾)、第三十八军(北部法属印度支那)并统辖中国方面舰队,向蒋介石投降。
8月25日,为了与盟军方面顺利进行停战交涉,在总司令部内组成外交委员。任命今井参谋副长为委员长,尾川、小笠原、桥岛、椙木、船木参谋等为委员,清水大尉及其他人员为助手。
停战后最使我担心的是怎样使两百万军民安全回国的问题。特别在国共矛盾激烈、治安状况不好地区,如何使深居中国内地的军民安全集中到乘船地区,必须以极大关心妥善安排。
“有关停战协定之请示事项”。(注:结果,大都得到同意,拒绝部分以△符号表示)
(一)解除武装:
(1)请允许携带武器到乘船地区。
(2)请允许指挥官携带刀剑返回日本。△
(二)回国运输:请尽量向联合国多借船只。
(三)粮食:
(1)请允许保留日本方面现有粮食,作为停留期间生活之用。
(2)至乘船地不足部分,请中国方面给予补充。
(四)组织领导:到最后为止,运用日军之领导组织,所有中国方面的要求事项,统由日本方面负责处理。
(五)归国日侨:
(1)由日本方面保护同行。
(2)请准予优先乘船。有关投降手续等,因中国方面连日提出了一些小的抗议、质问和调查等,参谋们昼夜忙于事务,其忙碌程度与进行大作战的情景无异,对他们高度的责任感,我深为敬佩和感谢。由于中国总司令部的交涉委员(参谋),全部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基本都会日语,在这一点上,十分方便。
(日)稻叶正夫编,《冈村宁次回忆录》,中华书局,198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