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乾陵文化研究(三)
3561100000078

第78章 唐代韦氏家族婚姻关系研究(2)

《全唐文》卷38《册寿王韦妃文》载:“维天宝四载,岁次乙酉,七月丁卯朔二十六日壬辰,咨尔左卫勋二府右郎将韦昭训第三女,育庆高门,禀柔中阃,是用命尔为寿王妃。”韦昭训族属东眷郧公房。

《旧唐书》卷64《高祖二十二子·虢王凤传》载:“神龙初,封凤嫡孙邕为嗣虢王。

邕娶韦庶人妹为妻,由是中宗时特承宠异。”

《旧唐书》卷105《韦坚传》载:“韦坚,京兆万年人。父元珪,坚姊为赠惠宣太子妃。”惠宣太子即睿宗第五子李业,王德妃所生。韦元珪族属东眷彭城公房。

《旧唐书》卷107《玄宗诸子传》载:“棣王琰,玄宗第四子也,琰妃韦氏有过,琰怒之,不敢奏闻,乃斥于别室。”

唐建中三年(782)二月庚申《大唐泾王故妃韦氏墓志铭序》云:“妃姓韦氏,盖京兆长安人。祖湜,皇朝中散大夫、颍王府司马、赠光禄卿;父昭训,皇朝中散大夫、太子仆赠卫尉卿;妃即淮阳府君之第四女也。”[14]泾王名侹,为肃宗之子,张美人所生。韦昭训族属东眷郧公房。

唐永淳元年(682)七月十八日《韦府君夫人晋原郡君王氏(琬)墓志》云:“夫人讳琬,字令则,太原祁人也。考韶,隋内史舍人、赵州刺史,娶唐赠太师、上柱国、齐国公长孙晟女。即文德圣皇太后之亲姊焉。有一女六子。幼子绩,益州新都、同州冯翊县令,妻则皇侄女江陵县主也。”[15]江陵县主乃纪王李慎之女。纪王是太宗之子,母为韦贵妃。

此墓志中的韦府君即东眷逍遥公房的韦元整。

唐长庆元年(821)十一月九日《李公墓志》云:“粤有安南都护兼御史中丞陇西李公讳象古,公之室韦氏洎三男二女戕于一刻之间,公太宗文皇帝之六代孙,襄州节度户部尚书嗣曹王赠太师皋之子也。”[16]

唐乾符五年(878)十一月六日《韦府君夫人陇西李氏(挂)墓志》云:“夫人讳挂,五代祖,唐睿宗皇帝之胤也。四代祖宪,让皇帝。皇帝生秘书大监、汉中郡王瑀。汉中王生殿中侍御栯。侍御生左谏议大夫景俭。谏议娶京兆尹韦氏女而生夫人,夫人即谏议第三女也。”让皇帝宪,即睿宗之子,母为肃明皇后。宪子、孙及其官职与《新唐书》卷81的有关记载基本相符。

从以上史料和唐人墓志的相关记载来看,笔者注意到韦氏家族中东眷彭城公房、驸马房和东眷郧公房与李唐皇室联姻最多,皇后、后妃、王妃多出其中,而韦氏尚主者也多族属此三房。李唐皇室乃唐代三百年统治之中心,亦是承袭西魏北周“关陇集团”政权的核心主体,而韦氏家族为关中郡姓的首望,至韦孝宽时始与宇文泰集团结合,成为“关陇集团”政权的核心家族。终唐一代,韦氏家族与李唐皇室、宗室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姻亲关系,成为李唐政权中核心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其他任何门阀士族所无法与之相比拟的,不似同为“李武韦杨”婚姻集团中的武氏和杨氏家族在玄宗朝以后即已衰退。通过与李唐皇室的姻亲关系,韦氏家族扩大了政治资本,提高了社会地位,得以始终在唐代政治生活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影响唐代政局的走向,维持家族势力长盛不衰。(二)“尚阀阅”、“尚冠冕”与韦氏婚姻中国中古时期的魏晋南北朝降及隋唐,社会普遍矜重门阀。唐代社会,尤其是士族之间,这种习尚仍然长盛不衰,韦氏家族也不能例外。唐人墓志中有“世甲于婚姻,而不以轩裳为务,故官不至大”之语,可见一斑。

“尚阀阅”的社会风俗对于韦氏家族的婚姻取向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韦氏家族在婚姻上有“同类而婚”的意识存在,注重与其他门阀士族之间的联姻。自魏晋迄于隋唐凡七百年间,衣冠人物绵延不绝、世代强盛的士族共十姓十三家,即京兆杜陵韦氏、河南开封郑氏、弘农华阴杨氏、博陵安平崔氏、赵郡武城崔氏、赵郡平棘李氏、陇西狄道李氏、太原晋阳王氏、琅琊临沂王氏、范阳涿郡卢氏、渤海蓚县高氏、河东闻喜裴氏、彭城刘氏。而河东解县柳氏、京兆杜陵杜氏、兰陵萧氏、河东汾阴薛氏、吴兴武康沈氏、吴郡吴县陆氏、陈郡阳夏袁氏等七姓属通世大族[17]。从现存的唐人墓志来看,除去吴兴沈氏外,韦氏与上述其他门阀士族的联姻都有记载。而且,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墓志材料中,笔者几乎没有见到安史之乱前韦氏家族成员与非士族家族成员的通婚记载。由此可见,唐代韦氏家族的婚姻关系是注重门第郡望选择取向的。现将墓志中的一些例证整理如下:唐麟德元年(664)十一月十六日《袁府君墓志》云:“君讳弘毅,字季严,本陈郡人也……夫人京兆韦氏。”[18]陈郡袁氏属于“侨姓”。

唐仪凤元年(676)十一月十八日《韦孝忠夫人杜氏墓志云》:“夫人讳大德,字普恩,京兆杜陵人也。”[19]京兆杜氏亦属于关中郡姓。

武周万岁通天二年(697)二月五日《柳明逸墓志》云:“公讳明逸,河东解人也。

……孀妻韦氏,即尚书右丞、赠右武侯参军琮之长女也。”[20]柳氏为河东三大士族之一,与裴氏、薛氏齐名。

唐景龙二年(708)十一月十一日《韦城县主韦氏墓志》云:“县主京兆杜陵人也。

……父玄贞,解褐普州参军,寻挂冠不仕,遍游天下。调露中,皇后以良家应娉,拜豫州刺史,追赠太师、雍州牧、益绵降等十一州诸军事、益州大都督,封酆王,谥献惠。县主,献王之第八女,顺天翊圣皇后之妹也。夭于韦曲私第,仍与故赠尚衣奉御荥阳郑戭幽婚焉。”[21]郑氏世居荥阳,属于山东五大郡姓之一。

唐开元十年(722)七月四日《韦晃墓志》云:“君讳晃,字重光,京兆杜陵人也。五代祖夐,逍遥公。高祖瓘,周工部尚书、建安公。曾祖万顷,隋秘书监、开府仪同三司。祖元整,唐太中大夫、通曹二州刺史。父绩,散大夫、雍州奉天县令。君即纪王长女江陵之子。君夫人太原王氏。”太原王氏郡望属河东道,亦属关中郡姓。

唐开元廿一年(733)正月三日《韦恂如长女美美墓志》云:“京兆韦氏之女者,左威卫仓曹恂如长女也。名美美,字英娘。祖翼,皇台州刺史。曾祖琨,皇太詹事。

妣,皇岐州刺史陆伯玉之长女。赖祖母崔氏哀念所钟,以开元廿年十二月廿七日遇疾卒于京常乐里也。”[22]吴兴陆氏属东南吴姓。

唐开元廿四年(736)夏四月壬申《刘茂墓志》云:“彭城郡君刘氏者,讳茂,京兆少尹韦济之妻,开府仪同三司赠太傅之孙,赠卫尉少卿之女也。太傅诞生肃明太后,作合于睿宗,门姻帝家,代尊王国。”[23]彭城刘氏为通世大族之一,亦是李唐帝室重要的外戚家族。

唐开元廿六年(738)仲冬壬寅《韦最妻河东裴氏墓志》云:“夫人河东闻喜人,太子家令敬忠之孙,京兆尹观之女也。”[24]河东裴氏亦属关中郡姓。

唐天宝十载(751)十一月五日《博陵崔迥墓志》云:“君讳迥,绵州使君慎先之长子,故相韦承庆外甥。后室京兆王氏殿中监卫之女。”[25]博陵崔氏属山东五大郡姓之一。

唐天宝癸巳岁(753)秋八月丙申《韦元逸故夫人赵郡李氏墓志》云:“夫人李氏卒。

韦之妇也。”[26]天宝癸巳岁即天宝十二载。赵郡李氏亦属山东郡姓。

唐贞元二年(786)十月十六日《卢之翰玄堂记》云:“府君讳之翰,范阳人也。

曾祖监察御史府君讳旭。王父,蒲州永乐县令府君讳钊。皇考,济州司马府君讳祥玉。

……夫人京兆韦氏,皇博州刺史渐长女也。”[27]范阳卢氏属山东郡姓。

唐元和三年(808)七月廿二日《韦聿夫人故荥阳县君郑氏墓志》云:“……夫人被疾,殁于长安长兴里第,庶子之弟、剑南节度、赠太师曰皋,庶子之甥、江陵节度、今右仆射曰裴均,夫人有子三人,有女四人。长女适前扬府仓曹博陵崔铦,先时殂谢。次女适试大理评事陇西李及,次女适前鄠县主簿清河房夷则,季女归于我。”陇西李氏因为李唐皇室即出其中而成为唐代“天下冠族”。

唐元和十二年(817)中秋壬午《韦暵故夫人河东薛氏墓志》云:“河东薛夫人讳琰,终于长安通化里之私第。”[28]河东汾阴薛氏为历经北魏、北齐、北周、隋、唐五朝的世家大族,其家族势力透过官宦遍及河东、河北、并州、洛州和京兆地区。

唐大中甲戌岁(854)五月廿四日《韦洄墓志》云:“君讳洄,字上流,皇吏部侍郎、赠太尉肇之孙,皇简州刺史纁之子。前娶皇太子宾客琅琊王公长文之女,生二子。后娶皇尚书职方郎中兰陵萧君澈之女,无子。”[29]大中甲戌岁即宣宗大中八年。琅琊王氏即南朝当年与谢氏同显之王氏,在唐代与太原王氏并称,但其政治地位、社会影响已远不如后者。兰陵萧氏为南朝齐梁之建立者,亦为唐初参政的重要南朝士族。

唐咸通十一年(870)二月廿四日《高宗彝并夫人京兆韦氏合葬墓志》云:“公讳宗彝,字表正,其先得氏于姜姓。公夫人京兆韦氏,京兆府同官县令讳端之孙,绛州龙门县令讳太宾之女。”[30]渤海高氏自高齐建立以来颇为显赫。

唐广明二年(881)五月二十八日《赠司徒杨公夫人韦媛墓志》云:“故言韦氏者,尤以郧公称。夫人即其后也。夫人讳媛,释号圆明性,仆射公之长女也。夫人岁二九,给予继于我先公司徒之室。”弘农杨氏亦为关中郡姓。

综上所述,终唐之世,韦氏家族与其他门阀士族之间一直密切通婚,并由此而形成一个较为牢固的婚姻圈,进而织成一张互相攀援、同气共荣的政治关系网,笼罩着唐朝的朝野。

婚姻关系的变化与家族的兴衰历程是一致的。发生在玄宗天宝十四载的安史之乱彻底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具体情况前人论之甚详,笔者不再赘言。这里只是想强调,安史之乱对于门阀士族的婚姻取向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总体来说,在安史之乱前,韦氏家族主要是与门阀士族通婚;而在安史之乱后,韦氏家族的婚姻取向开始考虑与之前并非显赫的家族通婚,出现了韦氏与中小士族(也有的似非士族,如龙武将军柏氏)之间的通婚,越到唐代中晚期越是如此。而在黄巢起义之后,在现存的唐人墓志中,几乎没有见到关于韦氏家族成员的通婚记载。可见,黄巢起义彻底摧毁了处于京兆的韦氏家族。安史之乱前的韦氏家族婚姻取向,前面的例证已经有所反映。

现将安史乱后的例证列出,以作为对照:唐元和六年(811)十一月六日《陈君夫人鲁郡南氏墓志》云:“……夫人讳……烈考皇汉州刺史讳缵,亲京兆韦氏。”[31]据《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之“兖州鲁国郡”条无南氏,可见鲁郡南氏在唐时社会地位较低,恐非士族。

唐宝历二年(826)正月廿二日《韦挺墓志》云:“公讳挺,字梦楚,京兆人也。孀妻柏氏,崇美卿族,貂蝉贵门,即龙武将军良器之季女也。”[32]柏氏似非士族,柏良器发迹之后,柏氏家族始为世人所知[33]。

唐宝历二年(826)六月廿五日《殷文穆墓志》云:“公字文穆,其先陈郡人也。

……先夫人韦氏,韦夫人先公而殁。父曾,皇宣州旌德县丞。”[34]陈郡殷氏见于《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之“汴州陈留郡”条,为“次级士族”。

唐大和元年(827)十月八日《韦府君墓志》云:“乡贡进士韦行素卒于……曾祖彬,皇蜀州青城县令;祖克勤,皇河南府汜水县令;考廙,皇河南府汜水县尉。公即廙之幼子。皆叔舅卫尉少卿齐公煚之致。夫人高阳齐氏,即卫尉少卿长女也。”[35]高阳齐氏亦为“次级士族”。

唐会昌四年(844)十月十八日《韦承晦妻河间邢氏墓铭》云:“夫人讳芳,字子若,其家儒也,实扶风县君京兆韦夫人之出。”[36]河间邢氏见于《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之“瀛州河间郡”条。

唐咸通六年(865)七月廿七日《邓府君墓志》云:“府君名瑫,其先本贯苏州,望于南阳,今居扬州人也。府君先娶夫人李氏,不幸早亡,再娶韦氏、王氏、李氏。”[37]南阳邓氏见于《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之“邓州南阳郡”条。

唐咸通六年十二月廿三日《韦练居夫人墓志》云:“夫人姓居,西河之后裔也。

育三子:长曰拚,次曰播,小曰抗。长拚河卜氏,孙嗣儿女七人。播、抗未娶。女三人:长适长冯氏,次适扶风马氏。”[38]西河为河东道汾州西河郡,《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之“汾州西河郡”条无居氏,恐亦非士族。而其长子韦拚所娶西河卜氏,则属于士族。

唐咸通十一年(870)五月廿七日《东海徐氏墓志》云:“……长女适京兆韦氏。”[39]东海徐氏见于《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之“海州东海郡”条。

另,毛汉光在《关中郡姓婚姻关系之研究——隋至唐前半期》一文中认为:“但是关中五郡姓没有与山东五大姓通婚(除了东西魏分裂时已入关之少数山东五大姓房支以外),这种现象与关陇集团诸朝王室相似,于婚姻圈角度观之,关陇集团自王室以至关中五郡姓,与山东五大姓之间,在安史乱前仍存在着界线。”[40]笔者对于毛先生此一论点有些异议。据前引《卢之翰妻京兆韦氏墓志》以及中宗韦后之弟、妹墓志记载,韦氏分别与山东五大姓之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等联姻,而时间恰在安史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