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乾陵文化研究(三)
3561100000092

第92章 博物馆与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2)

近年来,西安碑林还将书法交流活动发展到国际间的交流,每年三月都组织学生中书法爱好者参与中国与日本广岛书道协会共同举办的“中日少儿书法笔会”。在笔会上,两国学生相互交流书艺,沟通友谊。到目前为止,笔会活动已成功举办了七届。这些大大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碑林书法独特的文化氛围,增强了学生们的好奇心、自信心和进取心。通过对传统文化——书法的交流学习,青少年在教育活动中锻炼了才智,陶冶了情操,提高了修养。

3.实践性教育活动,提高素质博物馆利用自身教育资源,拓展思路,发挥优势,针对不同层次的青少年提供不同的实践内容,积极调动青少年的求知欲,为青少年提供能够“亲身体验”的教育活动。

让他们能够亲手摸一摸展品,亲自做一做演示,亲身在一个模拟的历史场景中扮演一个角色,帮助他们感知历史中一件事物的全过程。中国丝绸博物馆推出的手工制作项目,有丝绸扎染、丝绸手绘、刺绣、学做中国结等,这些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民间工艺,深受青少年们的喜爱。

北京市东城区教委在全区中小学生范围内,试行了“实施蓝天工程,创建没有围墙的校园”活动,让每个中小学生持学生卡到自己喜爱的博物馆参观学习,最后将成绩计入社会实践课成绩单,成为一种新型的实践教育方法。

上海博物馆精心设计了在博物馆中举办赏画活动的方案。要求学生参观绘画馆时动脑思考,通过画面内容讲解人物故事,加深对绘画的理解。并且还推荐展出了中国古代画家和作品,如王洗烟江叠嶂图卷、梁楷八高僧图卷等。在高中生中开展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参观藏品,自己去感悟古代中国“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道理。

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和需求,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开展了书写竹简、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陶艺制作以及突出“弘扬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

的推鹿车、搭木屋、扎篱笆等活动,让青少年在实践操作中近距离接触中国古代文化,从而深刻体味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博大精深。

4.社会性教育活动,锻炼意志利用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基地。通过培训使大学生成为博物馆的义务讲解员;并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提出相关的课题研究,使博物馆成为大学生接触社会的一个重要场所。

西安碑林博物馆每年都会接受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翻译学院、西安外事学院、陕西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等十多所院校上百名学生来实习,并在其中选拔一些优秀大学生作为我馆青年志愿者。志愿者在每年的“五一”和“十一”黄金周进行义务讲解和咨询调查活动,以满足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在博物馆中,学生们“学以致用,学用相长”,不仅获得知识、传播文化,更锻炼了意志、增长了才智。博物馆教育的形式,为学校教育注入了新的内容,学生在博物馆中也有了新的学习空间和实践机会。他们介入博物馆的工作,开始接触社会、适应社会、认识社会。这里是他们接受传统文化的课堂,也是实现自我、展现自我的舞台,更是对博物馆事业的补充和推动,也是对服务社会的充分体现。

2006年,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一些少先队员带着游客在熟练地讲解,而且个个表情自然,表达清晰,表现优秀。这些孩子就是我馆招收的首批“历史小天使”。他们的年龄基本在9-12岁,他们利用寒暑假和周末来碑林做义务讲解服务,深受国内外宾客的肯定和欢迎。

志愿者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他们的服务成为博物馆教育的特殊载体。在为公众服务的社会实践中,不仅培养了爱国情操,也培养了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这为他们关心公共事务、从事公益事业、培养公益精神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正如一位志愿者所说:“碑林的生活经历带给我莫大的自信,这种骄傲是这二十年来我带给自己以及家人最好的礼物。第一次那么深刻地体会到自我价值,这不仅仅是为生活添彩,而是打开了我生命的另一扇大门。”

5.教学性教育活动,提高素质青少年受教育的课堂主要在学校。为使传统文化代代传承,实现中国文化的振兴和发展,教育部提出在大中小学普遍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将传统文化教育做为学生必修课程,列入教学大纲,纳入学校教育重要内容。近年来,教育部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先后编写并出版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国文化历程》等书籍,有的已作为大学传统文化教材进入大学课堂,为大学传统文化课教材建设打下了基础,提供了经验[4]。博物馆应该以此为契机,加强与学校的沟通,主动将丰富的藏品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文物资料结合起来,并提供给学校,作为老师的教学参考资料。

西安碑林利用丰富的文化底蕴,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感受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将小学六年级课文《名碑荟萃》的教学设在了碑林之中。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模式的尝试,将语文课设在博物馆,以碑刻为教材,以碑林为课堂,这是学校教育和博物馆教育的有效结合。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增添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同时对讲解员也是一种挑战和体验,通过参观教学,可以挖掘更多的博物馆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作空间,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校外教学园地。

在“9·20”公民道德宣传日的活动中,西安碑林与西安师范小学在进行沟通联系后,将四年级的主题队会“红领巾火样鲜红”安排在碑林博物馆中进行。学生们围绕着“让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的主题,以别开生面、生动活泼的娱乐形式跳皮筋、踢踺子,并将吟诵古诗名句穿插其中。另外,同学们还运用快板、小品等形式,宣传儒家经典的内容和小学生的行为规范。通过活动,同学们了解了红领巾所蕴含的特殊意义,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深刻教育。

这种课堂教育与博物馆藏品有机结合的参观方式,缩短了博物馆与学校课堂教学之间的距离,不仅拓展了学生文化知识,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为提高素质教育创造了条件。

6.互动性教育活动,滋润心灵随着传统教育向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面发展,博物馆教育的模式也在不断探索与转变。为了继续推进青少年教育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将传统文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优势结合在一起,在博物馆教育中,推出了青少年动手参与项目。通过进行互动教育的尝试,充分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使参与者感受互动教育过程带来的知识更新和快乐体验,为成长的心灵带来“甘甜的雨露”。

陕西历史博物馆将学生请进博物馆,组织了双语夏令营。通过看文物、讲故事、做模型、练英语和排节目等一系列的活动,让他们认识文物,了解历史。这些活动给孩子们带来了铭记在心的视觉冲击,它所产生的历史记忆和爱国情愫是不可估量的。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对社会的责任,对祖国的热爱。他们以自己的语言和行动,通过学习和展示,让我们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一颗颗幼小和年轻的心灵带来的震撼和启迪。

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针对中小学生推出了“考古小奇兵”模拟考古活动[5]。

就是在完成科学发掘的遗址上,将文物复制品事先埋入地下,在专业人士的科学指导中,参与发掘,再现考古场景的一种寓教于乐的活动。通过模拟考古这种互动性较强的项目,学生们自己动手模拟考古发掘,用图画和文字描述出土器物的特征,对出土文物进行测量,标明文物在探方中的出土位置,恢复文物碎片等等。这种细致的工作在孩子们的心中和手里显得真实有趣,所有深奥的考古学专业知识以及神秘的考古过程,都化作一种快乐的体验、深刻的记忆。同学们在了解和体会考古发掘意义的同时,自觉自愿地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我看了,我忘了;我听了,明白了;一动手,就记住啦!”[6]

这句简短的话语,让我们真切地感到互动教育已得到青少年的喜爱和青睐,最直接最真实的参与和体验增强了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求和汲取。

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思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的活动中,胡锦涛主席在接见香港大学生时语重心长地说道:“青少年时期是每个人一生中成长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树立什么理想、学习什么知识、陶冶什么情操、锻炼什么意志是十分重要的。”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如何将博物馆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们要在青少年中开展学习和感知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以厚重的文物优势,丰富的教育资源,从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拓展教育功能,创新教育内容,紧扣时代旋律,多角度地给与知识、给与关怀、给与鼓励、给与评价,从而真正地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造就人。

作为博物馆,将在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不断实践中,积极探索规律、总结经验、创新思路,真正使青少年肩负起历史的使命和时代的重托,不断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当然,我国数千座博物馆中,富有巨大的文物资源和独特的文化特点,许多博物馆针对青少年开展的教育活动也有新的思路和新的创意。以上仅是笔者多年从事宣教工作的一些感受和体会,不妥之处请指正。同时,希望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注释:

[1]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林崇德、李庆安:《青少年期身心发展特点》,《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期。

[3]郑智、张蓉华:《论博物馆教育与传承民族文化问题》,《社会化视野下的博物馆教育》,文物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4]郭俊英:《试论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链接》,《社会化视野下的博物馆教育》,文物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5]冯朝晖:《到遗址博物馆“考古”去》,《中国文物报》2004年5月28日。

[6]楼锡佑:《略论博物馆教育的参与》,《中国文物报》2002年5月27日。

[作者:贺华,西安碑林博物馆宣教部文博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