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大家们同样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传说画圣吴道子作画前,必酣饮大醉方可动笔,醉后为画,挥毫立就。“元四家”中的黄公望也是“酒不醉,不能画”。据说书圣王羲之醉时所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草圣张旭更是“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于是有其“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古诗四帖》。怀素同样是在酒醉之后“须臾扫尽数千张”,方留其神鬼皆惊的《自叙帖》。
尽管酒为人类生活增添了很多情趣,但自古以来因酗酒误事乃至命丧黄泉者也不在少数。当然,这并不是酒的罪过,说到底还是人的自律能力与修为境界在起作用。
3.“茶”文化概说
茶被誉为“国饮”。所谓“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通六艺,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之一。茶被人们视为生活的享受、健康的良药、提神的饮料、友谊的纽带、文明的象征。可以说,喝茶有益、喝茶有礼、喝茶有道。饮茶在我国有着绵长的历史,并逐步形成了诸多饮茶礼仪。
“茶”字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神农本草》一书,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部药物著作。茶叶在我国西周时期曾被作为祭品使用,春秋时代茶鲜叶又被作为菜食,而在战国时期茶叶还充当过治病的药品,到西汉时期茶叶已成为主要商品之一了。到了唐代,茶叶才正式作为大众饮料在民间普及。
唐代的陆羽有“茶圣”之名,他写的《茶经》是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栽茶、制茶、饮茶、评茶的方法和经验。据陆羽《茶经》推论,我国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迄今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在唐代封演所著的《封氏闻见记》中,还有关于茶馆的最早记载:“自邹、齐、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唐宋以后,不少地方都开设了以卖茶水为业的茶馆。到了清朝,民间曲艺进入茶馆,使茶馆成为娱乐休闲场所。
随着饮茶风尚的普及,饮茶的礼仪也在民间逐步形成。例如:茶礼与婚俗就有着不解之缘,这主要是取茶所具有的吉祥、纯洁之意,人们以茶订婚,喝茶完婚。茶还作为丧葬、祭祖之品,寄托人们的追思。我国人民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中华民族的礼仪风貌。古代的齐世祖、陆纳等人曾提倡以茶代酒。唐朝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在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中,“茶道”无疑是核心内容,它既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来增进友谊、美心修德、熏陶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审美仪式。
中国茶道形成于唐朝,发展于宋朝,兴盛于明朝,先后产生过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前两者在我国本土早已消亡,唯有泡茶道尚存生机。
具体来说,茶道包括“茶艺、茶礼、茶境、修道”四大要素。茶艺指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的一套技艺;茶礼是茶事活动中的礼仪、法则;茶境指茶事活动的场所、环境;修道指通过茶事活动来怡情修性、悟本体道。
自古以来,茶道活动在民间逐步形成了不少带有寓意的礼节。如:冲泡时的“凤凰三点头”——手提水壶高冲低斟反复三次,寓意是向客人三鞠躬以示欢迎。茶壶放置时壶嘴不能正对客人,否则表示请客人离开;在进行回转斟水、斟茶、烫壶等动作时,右手必须沿逆时针方向回转,左手则以顺时针方向回转,表示招手“来!来!来!”——欢迎客人来观看;若相反方向操作,则表示挥手“去!去!去!”。另外,有时请客人选点茶叶,有“主随客愿”之敬意;有杯柄的茶杯在奉茶时要将杯柄放置在客人的右手一侧,所敬茶点要考虑取食方便。
总体而言,茶道是以修行悟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是饮茶和修道的统一,它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备茶品饮之道,即备茶的技艺、规范和品饮方法;二是思想内涵,即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
4.岁时节日与饮食
历史研究表明,世界各国只有我国从未中断过自己的历史流脉,加之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因此,我国的民俗节令也格外多姿多彩,而且每个节日几乎都有与之相关的历史渊源和对应的饮食品种,并联系着许多美妙的传说、寄寓着独特的生活情趣与思想内涵,所有这些融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我国颇为繁复的“时令饮食文化”。这种文化在我国民众中根基深厚、影响深远,不仅反映了各地、各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也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与祈愿……
(1)春节——饺子与年糕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据说,早在汉武帝时,就将农历正月初一确定为“岁首”,称之为“元旦”、“元日”等,并加以隆重庆祝。辛亥革命以后,我国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公历纪年法,转而将公历每年的第一天称作“元旦”,而将原先农历的正月初一改称“春节”。
春节食俗因地而异。北方人多吃饺子、面条和年糕。南方人则更喜欢吃年糕、元宵、面条等。
正月初一吃年糕的风俗兴于宋代,盛于明代,人们取其谐音,希望自己的生活“年(年)高(升)”。年糕有黄、白两色,象征金银。
饺子又称水饺,历史上是我国北方年节的主要食品。民间有“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好吃不过饺子”等俗语。在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中已记载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基本类似后来的饺子。到南北朝时关于馄饨又有“形如偃月,天下通食”等说法。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叫“馄饨”。这种吃法目前在有些地区仍存在,如:在豫、陕、晋等地,有时人们仍会把煮好的饺子烩在添加了香菜、葱花、虾皮、韭菜、海带等小料的汤里吃。有些地方在春节除吃饺子外,还要特意吃豆腐,借谐音“都福”,祈望合家幸福。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一样了,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元朝称饺子为“匾食”。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据说“匾食”这个叫法可能出自蒙古语,后来在字面上逐步演化为“扁食”,目前在山西等地老人们的方言中仍偶有使用。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称谓。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
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大年三十包好,待到半夜子时(12点)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此外还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例如:传说女娲抟土造人时,因天寒地冻,土人的耳朵老是被冻掉,于是女娲在土人的耳朵上扎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百姓为纪念女娲功绩,就用面捏成耳朵的形状,里面再包上馅(线),并用嘴咬着吃……
民间还赋予饺子很多寓意,例如: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希望“招财进宝”;河南有的地方还将饺子和面条放在一起煮,名曰“金线穿元宝”。有时人们还把硬币、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希望吃到的人来年如意、甜美、健康长寿,或者“早生贵子”(枣和栗子)。
除了春节必吃饺子之外,我国不少地方在“冬至”那天也要吃饺子,民间至今还有“冬至饺子夏至面”之说,据说吃饺子是怕冻掉耳朵,“饺儿”乃谐音“胶耳”。
饺子在民间如此受欢迎,自然少不了被文人墨客引入诗词,清代何耳便曾有《水饺》诗曰:
略同汤饼赛新年,荠菜中含著齿鲜。
最是上春三五日,盘餐到处定居先。
(2)元宵节——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人们对此加以庆祝,既是新春佳节的延续,也有祈望新年“圆满、祥瑞”之意。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这一天定名为“元宵节”。有关元宵节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西汉,经过历代变迁,人们的庆祝活动日益丰富,主要有:吃元宵、挂花灯、猜灯谜、放焰火、耍社火、赏月等。
元宵节吃元宵是各地的普遍食俗,据说这一习俗始于宋朝,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康乐幸福。元宵分实心和带馅两种。常见的有以肉馅、豆沙、芝麻、桂花、果仁制成的“五味元宵”,以及用葱、芥、蒜、韭、姜制成的象征勤劳、长久、向上的“五辛元宵”。吃法有煮、炒、炸、蒸等。
此外,据说古时候的元宵夜,还是青年人相亲的日子。宋代文豪欧阳修在《生查子·元夕》一诗中曾对此有生动描绘: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3)立春——春饼、春盘、春卷
“立春”(2月4日),又称“芒神节”,是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人们习惯上将“立春”作为春天的开始。据《礼记·月令篇》记载:周代,立春日天子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至东郊迎春,并祭太皓、芒神,祈求农业丰收。明清时期,民间有迎土牛、迎农祥、浴蚕种等习俗。山西民谣云:“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
立春之日,有吃春饼、春盘的食俗。春饼是以麦面蒸制或烙制的薄圆饼,食时卷以豆芽菜、韭黄等炒菜,卷成圆筒形,故历来有“春到人间一卷之”的说法,讲究的人家还要用油炸成金黄色。
立春食春饼,谓之“咬春”,据说可以“却春困”。目前春饼仍是人们喜好的点心,不过在很多地方已称之为“春卷”,有甜、咸等不同馅心。
在江苏高邮等地,立春的前一日还要举行“迎春宴”,人们相互馈赠盛有萝卜、芹菜、韭黄等蔬菜和春饼的菜盘,谓之“春盘”,以祝愿彼此开春以后农事顺利。苏东坡有诗云:“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
另外,在我国有些地区,“立春”之日民间还要举行娱乐活动。例如:广西侗族人就以立春为“春牛节”。这天晚饭后,村寨里的劳动能手和歌舞能手,要组成“送春牛”小分队,敲锣打鼓,挨家挨户“送春牛”,意为将丰收和幸福送到各家各户。
立春的喜气沾染到了诗、画之中,春饼、春卷等食物也自然挂上了吉祥、希望的寓意,宋朝女诗人朱淑贞的《立春》一诗就充满了轻快的愉悦: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生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
休论残腊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谐。从此对花并对景,尽拘风月入诗怀。
(4)清明节——冷食
清明节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气温升高宜于耕种,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等农谚。
由于历史上的清明节与寒食节临近,后来人们渐渐将两者合二为一,统称“清明节”或“寒食节”,而寒食节原本是民间扫墓、祭奠亲人的日子,为表达哀思,大家在当天通常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北方人一般吃事先做好的枣饼、麦糕等,南方人则多食青团(又名翡翠团子)和糯米糖藕等。在山东博山等地还要特意吃“煮鸡蛋”,据说那会使眼睛明亮。
北方有的地方,在这天还要煮上一锅小米干饭让牛饱餐一顿,谓之“饭牛”,这天所有的牛都不使役,也不准打骂,民间有“打一千,骂一万,清明节一碗饭”的农谚,以犒赏耕牛一年的辛劳。
清明节期间通常大地回春,风和日丽,是郊游的好日子,因此从前在扫墓之余,人们还要借机从事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
关于寒食节和清明节的来历,民间有个十分动人的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计谋害了太子申生,申生之弟重耳被迫流亡。在荒无人烟的途中,重耳饿极晕倒。随行的忠臣介子推无奈之下,便从自己腿上割了块肉,烤熟后救了重耳一命。十九年后,重耳归国当政,成为了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登基后,对昔日共患难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经人提醒忙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但介子推已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位于今山西介休县东南)。在搜山未果后,他接受臣僚建议:放火烧山,三面点火,只留一方,试图逼出介子推。三天后大火熄灭,仍不见介子推踪影。上山一看,但见在一棵大柳树下,介子推母子已被烧死,人们在介子推背后的柳树树洞里,发现了一片题有“血诗”的衣襟,诗云: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