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
3583800000006

第6章 传统武术与电影(1)

传统武术的起源与流脉

武术类影片的流变状况

武术于电影的综合价值

在我国蔚为大观的民俗文化中,无论从外在形态的东方风范来看,还是就内在气质的华夏神韵而言,可以说“中华传统武术”都是最具民族特色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既有强身健体、攻击自卫、娱乐欣赏等实用功能,也不乏惩恶扬善、除暴安良、匡扶正义等精神内涵。长期的社会实践与传承,使它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貌,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和道德情怀。武术作为“国术”,不但深受我国人民喜爱,而且也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青睐,她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瑰宝。

在千百年来的人类文明史上,武术不仅始终以其无可替代的个性魅力,散发着恒久的文化光芒,而且还以其丰沛的精神内涵与灵动的外在风采,广泛渗透于戏曲、小说、评书、故事、电影等其他文化艺术的发展当中。

仅就华语电影来看,如果依据所采用“民俗元素”的多少及其运用的精彩程度,把所有影片进行归类分析的话,我们会发现:“武术类影片”是当之无愧的冠军——影响最大、数量最多、票房最高、传播最广。特别是由此衍生出的“武侠片”,更成为了中国电影对国际影坛的独特贡献。为此,我们不能不为我国拥有“武术”这一瑰宝而倍感骄傲,也不能不为我国电影成功地运用了“武术”这一民俗奇葩而深感庆幸。

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特别是从50年代以降,中国武术便伴随着中国电影——“装在铁盒子里的大使”——走遍了五洲四海。一方面,武术协助中国电影赢得了国际性声誉;另一方面,华语电影也将中国“功夫”乃至华夏文明推广到了全世界。因此,在“中国电影民俗学”的所有子课题中,我们无疑应当把“传统武术与电影”的研究作为荦荦大端,首先加以深入研讨。

第一节传统武术的起源与流脉

中华传统武术是一种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传统军事训练和民间体育项目。武术活动的主要形式有:拳术、剑术、刀术、枪术、棍术等单人套路习练,以及两人以上的对打套路习练,还有散手、推手、长兵、短兵等项目。武术具有攻防格斗、强身健体、锤炼意志、传承文化等多种功能。[1]武术在流传过程中还有武艺、国术、功夫等别称。

纵观我国传统武术的成长、演变与传承历程,应当说,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一种存在,武术的沿革基本上是与华夏文明的发展进程相同步的。武术起源于原始社会,初步形成于夏商周时期,到春秋战国时期达到了第一个发展高潮;在秦汉时期,武术的娱乐、健身等功能得到拓展与强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武术理论体系初步形成,武术门派初现端倪。隋唐时期,中华武术出现了第二个发展高潮;两宋时期,武术在军界和民间得以广泛普及;在元代,武术通过戏曲表演得以延续、传播;明清时期,中华武术出现了第三个发展高潮;进入民国时期以后,武术从总体上已转变为健身运动;新中国成立后,武术作为一种体育运动项目,在海内外都得到了广泛发展与传承。

武术在其漫长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深受我国传统文化的浸染,并在多方面折射着民族道德情怀和本土价值理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邃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为人类创造的文化精粹之一。

一、起源:基于原始人类生存与祭祀的需要

就武术的起源而言,尽管目前仍有多种说法,但我国远古先人基于生存与祭祀的需要所进行的某些原始格斗行为、舞蹈活动,很可能就是滋生武术的主要根源。

远古时期,原始先民“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2],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在“驾鸟攫老弱,猛兽食颛民”[3]的弱肉强食的严酷环境中,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经常与野兽或同类搏斗,这当中自然会产生拳打脚踢、指抓掌击、跳跃翻滚等初级的、本能的徒手攻防手段,原始自卫搏击经验就此得以逐渐积累。同时,原始人学会将木棒、石块等当做自卫和攻击工具的过程,也正是原始武术器械产生的过程。

学会制造工具,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而人类最早的工具使用和制造活动,很可能并非源于“劳动”——狩猎和采摘,而是源于“防身自卫”。尽管笔者在此提出的这一假说,与传统观点——人类在劳动中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有明显差异,但我们只要设身处地去想象、推理,便会发现:人类出于“自卫”去发现、制造、使用工具的可能性,显然更为急迫和主动。那么,人类最初制造的“工具”应该是什么样的?又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我们不妨想象一下:

一个正在树丛中觅食的原始人,惊动了一头狮子。狮子突然跃起,凌空向人扑下来,人立时吓瘫在地。一阵惊恐过后,人安然无恙,但狮子却死了。原来,人的背后恰好有个朝上的干树枝,而那树枝的顶端不知何时已折断,并留下了锋利的茬口。狮子扑下来时,人已瘫倒在树枝下的地上,而那树枝正好刺中了狮子的咽喉……人在大嚼一番飞来的美味后,不禁对着那根血迹斑斑的树枝开始顶礼膜拜,继而意识到,锋利的树枝或者木棒能刺死野兽!从那天起,这个原始人便学会了使用“武器”——树枝或者木棒。后来他发现,木棒除了能“刺死”或“捅死”对方,如果用来“打击”对方,也相当得心应手。于是,他开始大量收集合用的木棒,并设法把木棒的一端弄得尖锐些——于是人类最初的“工具制造活动”便开始了……

尽管没有史料佐证,上述想象显得过于偶然,但人类作为高级动物,当类似的“偶然”反复发生后,便极有可能变成一种“必然”。因此,我们基本上可以推断,人类最初制造工具的动因,应该是源于防身和攻击的需要。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人类逐步积累了制造和使用石制、木制工具,并将其作为格斗器械的能力,以及包含有劈、砍、刺、擒拿等动作的搏击技能,这些技能被广泛地运用于狩猎等谋生活动,以及族群间的攻伐战斗中。

到了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由于部落战争相当频繁,致使大规模、经常性的人体搏斗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需要,相应的,较为行之有效的搏击经验也就被广泛模仿、传授、习练,这便使原始武术得以迅速普及和发展。在部落战争中,远则使用弓箭、投掷器,近则使用棍棒、刀斧、长矛、拳脚,任何生产工具和自然器物,但凡能用于捕斗搏击的都可成为战斗武器。从现有考古发现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旧石器时代,已出现尖状石器、石球、石手斧、骨角加工的矛;而到了新石器时代末期,则出现了大量的石斧、石铲、石刀和骨制的渔叉、箭镞等。这些原始生产工具和武器,应该说正是日后大部分武术器械的前身。

可以说,产生于原始社会的那些攻防技能和器具,及其在狩猎和杀伐中的频繁使用,正是催生早期武术萌芽的丰厚土壤。

为了祈求或感激神灵对族群生存的护佑,原始人群经常要举行各种“祭祀/庆典仪式”,在这些兼具娱神和娱人双重功能的日常活动中,通常都要以“舞蹈”的方式来渲染气氛、宣泄情感,而这些舞蹈大都是对狩猎、生产和生活动作的模仿与夸张,因而往往包含着“举手蹈足,瞋目颔首为杀之势”[4],于是便出现了一种“舞武同源”的状况——人们在集群跳舞的过程中,无意中将一些搏杀动作有节奏、有秩序地表现出来并传承开去。

由上可见,人类祖先出于生存、自卫和发展的本能,便不得不与险恶的自然环境抗争,因此必须具备一定的搏杀本领;而各种“仪式舞蹈”又将这些“本领”不断加以整合、规范、升华、传播开去,让更多的人在模拟、训练、掌握后,增强了生存能力。因此,可以说“中华武术”正是肇始于原始人群竞争图存经验的积累。

二、夏商周时期:武术进入中国古代文明的殿堂

这一时期对于武术的训练、运用和传播,已超越了原始社会那种几乎是无意识的“本能”状态,早期武术文化及教育已经萌生并有了初步发展,这表明武术开始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一部分,其具体表现如下:

1.有了较量武艺高低的“比赛”。当时的武技多称“手搏”、“手格”、“股肱”等。据《史记》记载,夏王桀、殷王武乙和纣王都是徒手生擒猛兽的技术能手。

2.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在“夏商”时期的出现和渐趋成熟,使得“金属”材料制造的“武术器械”——矛、戈、戟、斧、钺、刀、剑等大量涌现,这不仅使武术的威力迅速增强,同时也使劈、扎、刺、砍等武术兵器的运用技术、技能日益丰富。

3.周朝出现了一部与武术相关的重要著作《周易》(亦称《易经》),后世的“太极学说”[5]即源自该书,中国武术理论的基础由此得以奠定。

4.武术进一步向实用化、规范化发展,成为军事训练的主要项目,以求适应实战需要。例如:周朝就曾通过编练“武舞”来训练士兵、鼓舞士气。在周代学校里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的教育体系中[6],竟有两项(“射、御”)都与武术有关,并且凡贵族子弟,都要受此六艺教育。武王所制的“成童舞象”[7]、“象用兵时刺伐之舞”[8],是当时武术的少儿教育活动,也反映了我国“蚤(早)喻教”思想对武术同样有相当的影响。此外,还有“春夏学干戈”、“将帅讲武”[9]等教学记载。

三、春秋战国时期:武术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

这一时期群雄争霸、战争频繁,武术成为一种克敌制胜、备受推崇的军事技能。

1.出于武备的需要,各诸侯国都很重视武术的“作战功能”和“健身作用”。齐国就曾广泛招募有“拳通股肢之力,筋骨秀出众者”[10]参军,在列国中形成了“齐人隆技击”[11]、“以技击强”[12]的特色。在当时,“技击”特指战场上的杀敌技术,“技击”一词因此流传至今。此外,据《史记》记载,司马迁的先祖“在赵者,以传剑论显”进行教育活动。大军事家孙武则透过血腥格杀的残酷性,看到了“搏刺强士体”[13]的一面。

2.这一时期,“剑”的格斗技能在军队和民间得到高度重视。因此,剑的制造及剑道都得到了空前发展。在“上斩颈领,下决肺肝”、“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14]的时代风尚中,越女的剑术显得十分突出,并得到了越王勾践的赏识——被起用教练士卒,并有《越女论剑》流传后世。对此,后人王充有过高度评价:“斗战必胜者,得曲城越女之学也。”[15]这反映了越女之学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曾备受推崇。

3.一些哲学观念开始直接渗透到武术理念当中。对武术颇有研究的庄子曾提出“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乎阴,泰至则多奇巧。”这条理论就是运用阴阳学说,首开哲学解释拳理之先河。而“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16]也是庄子在总结无数剑客生死搏刺经验的基础上,概括提炼而成的一句寓哲理于武术中的名言。

4.由于铁器、战车的出现和步骑兵的兴起,使武器的形制、性能愈发丰富优良,这使得武术的技击性进一步突出,武术的品种和层次也随之迅速增加、提升。

5.这时演武、比武、讲武已十分流行,并很讲究攻防技巧,拳术打法也出现了进攻、防守、反攻、佯攻等。

凡此种种,都可以让我们确认,春秋战国时期的武术已经基本超越了低层次的野蛮拼杀状态,而演变成为一种集多种器械和理性精髓于一体的、有组织的军事技能。

四、秦汉时期:武术的功能得到拓展(娱乐、健身等)

武术的兴衰与历朝历代的政治、军事局势密切相关,这一点在秦汉时期体现得相当突出。

秦一统天下后,统治者出于社会稳定的考虑,下令汇集全国民间兵器铸为钟鼎等,同时,罢讲武之礼、集艺人作“角抵戏”,使武术渐趋娱乐之流,武术的发展因此受到遏制。尽管如此,武术仍以各种方式得以流传。

例如“剑术”便是秦汉之际的奇绝之传,从帝王将相到庶民百姓,佩剑、舞剑、学剑蔚然成风——荆轲刺秦王、项羽“学书不成去学剑”[17]、刘邦“拔剑斩蛇”等记载俯拾皆是。

这一时期还有过“宴乐兴舞”的习俗——手持器械的舞练表演时常在乐饮酒酣时出现,主要有剑舞、刀舞、双戟舞等单人的、对练的或集体舞练的套路表演。如在“鸿门宴”中出现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18]的场面,便是这一形式的反映,这类“舞练”虽重在娱乐,但从技术上讲堪称今天武术套路的前身。

大汉王朝建立后,由于政治扩张和军事防御的需要,统治者开始大力提倡“居则习民以射法,出则教民以应敌”[19],当时还曾通过“拳技”的考试来选拔军官[20]。加之武帝、哀帝等几代皇帝的偏好,武术又进入了一个良性发展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