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音乐大师:灵魂的演奏者
3585600000016

第16章 浪漫主义时期(4)

生平简介:

肖邦1810年3月1日生于波兰中部的小镇热拉佐瓦·沃拉,后来全家搬到了华沙。父亲是波兰籍的法国人,在华沙一家中学担任教授法语的工作,母亲是波兰人。肖邦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天赋,尤其是对波兰的民族音乐,他有着与生俱来的狂热爱好。6岁起,肖邦开始跟随母亲学习钢琴,7岁就展现出了他的即兴作曲能力,创作了第一首作品B大调和G小调波兰舞曲,1818年8岁的肖邦就在一次慈善音乐会上登台演奏,在华沙,他被人们成为“第二个莫扎特”。

1822年起,肖邦跟随约瑟夫·艾尔斯内学习音乐理论、钢琴演奏和作曲。16岁时,肖邦进入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1827年,肖邦发表了第二部作品《B大调钢琴和管弦乐变奏曲》,不到20岁已经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舒曼也曾对肖邦的作品给予极高的评价。到19岁时,肖邦已经创作了两首钢琴协奏曲。1829年至1831年间,肖邦在华沙、维也纳和巴黎各地举行了多场音乐会,他的演出受到了音乐界的高度评价,他本人也被认为是“音乐地平线上最闪亮流星中的一颗”。

1830年肖邦创作了两部钢琴协奏曲。这两部作品也是他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作品,透露着欢快明朗的气息,音乐带有鲜明的民族色彩。《第一钢琴协奏曲》末乐章主题带有强烈粗犷的舞曲风格,《第二钢琴协奏曲》末乐章主题则带有优美朴素的马祖卡舞曲风格,但是同一年,为反对外国势力瓜分波兰,波兰爆发了起义。战火一起,肖邦无法回国,只能暂时在国外逗留,最终在1831年移居到了法国巴黎。虽然身在国外,但是肖邦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却丝毫未曾改变,他创作了《b小调谐谑曲》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对故乡亲人们的思念之情。

移居到巴黎后,肖邦也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市,他认为巴黎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从此便开始了他的新生活。在巴黎,他跟随法国籍德国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卡尔克布雷纳学习钢琴,但是没过多久,他便对老师的教学方式不能适应,因此课程只持续了1个月的时间。此后,他便经常参加音乐会的演出,靠演出赚钱维生。一开始,他的收入寥寥无几,日子也较为艰难,演出所得只能勉强糊口。但是没过多久,他的音乐才能便引起了人们的瞩目,许多名门望族便慕名前来向他学习钢琴演奏,通过音乐会、作曲和教授钢琴课,肖邦逐渐有了稳定的收入,不再为生计担忧,与同时代的音乐家相比,在物质方面已经相当不错了。

肖邦交友广泛,在巴黎期间结识了许多文艺界的重要人物,如德国诗人海涅、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等。在1834年的莱茵河音乐节上,他见到了门德尔松,立刻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大师们相互之间交流切磋,相谈甚欢。在国外,肖邦深深地记挂着国内的同胞,经常为同胞们募捐演出,但是却不热衷于为达官显贵表演,具有高尚的情操。1837年,沙皇俄国要授予他“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也被他严辞拒绝了。

1838年,肖邦遇见了特立独行的法国女作家乔治·桑,似乎找到了情感上的最佳交流对象。在乔治·桑位于诺昂的庄园里,两人度过了一些平静快乐的日子,愉快的心境下,肖邦创作了大量作品,著名的波兰舞曲《英雄》也是在这段期间完成的。

1846年两人的关系破裂,肖邦的创作开始出现衰退趋势。波兰民族运动屡遭失败,故乡亲友离世,健康状况不断恶化,这一切都使他晚年生活非常孤寂。其中,最令他难以承受的便是思乡之苦,他痛苦地将自己称为“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1848年,他去到了英国,进行了他最后一次的演奏会。1849年10月17日,在巴黎的寓所里,肖邦走完了他的生命旅程。临终,他嘱附亲友将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波兰。他的墓上,被洒了一抔来自故乡的土,使他得以安葬在故乡的泥土之下。

主要成就:

肖邦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钢琴家,他一生没有离开钢琴,全部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有4部叙事曲、26首前奏曲,27首练习曲,3部奏鸣曲,还有协奏曲、幻想曲、奏鸣曲等等。

他遭遇波兰亡国,不得不在国外度过余生。于是他的作品里有很多爱国主义的情绪,抒发了自己对故乡波兰的思念。肖邦的作品一向没有标题和情节,但大都细腻精致,富有歌唱性,能激发听众无限的遐思。

作为一个波兰作曲家,肖邦对自己故乡的音乐有着难以解释的深刻情感。在他7岁时,就创作了G小调的波兰舞曲,定居巴黎后的作品也频现他对故乡的思念。他的波兰舞曲开场都有一段华丽的乐章。他利用精湛的技巧演奏钢琴,使音乐呈现出仿佛钢琴在歌唱的效果,他用优雅的装饰音创造了富有节奏的踏板音乐效果。玛祖卡也是一种体现波兰民族精神的风格化的舞蹈,在当时还是一个新的音乐形式。肖邦15岁时就完成了他人生中第一部玛祖卡,使用循环的方式,运用了精彩的变音阶和五度音阶的低音,独创性地进行和声处理,让和声更加具有色彩性。

肖邦的圆舞曲大部分属于大调,节奏欢快,充满激情,优雅、高贵而且活力无限,有的是将舞蹈进行了理想化的提升,如《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而有的甚至不适合实际的舞蹈,如著名的《一分钟圆舞曲》,充分体现了“把握瞬间”的主题,舞曲给人的感觉就像一只小狗一直在不停地转圈追逐自己的尾巴,因此又被称为《小狗圆舞曲》。

肖邦还自己摸索创新了夜曲的钢琴演奏体裁,他的夜曲韵律变换多端,曲调优美灵活,带有美声唱法的特色,富于浪漫主义恬淡幽静的气质。他早年创作的夜曲受到英国作曲家菲尔德的影响,追求音乐风格华丽典雅,带有比较浓厚的伤感情绪。流亡巴黎后,在创作的内容上更加深刻,音乐风格更加个性断然。他的《c小调夜曲》朴实无华、庄重严肃,更加富有戏剧性,使夜曲变成一种能容纳深刻社会内容的音乐题材。

肖邦的练习曲对钢琴的弹奏技术要求非常高,较为有代表性的是C小调《革命练习曲》。《b小调练习曲》则充满阴郁激愤的情绪,既让人感觉紧张强烈,渗透宁静悲凉的气氛,形成了尖锐的戏剧性冲突。《a小调练习曲》气势磅礴,波澜壮阔,震撼人心。和以前的练习曲只为教学目的不同,他的练习曲还具有适合在音乐会上演奏的魅力。《E大调练习曲》是肖邦的作品当中广为熟知的一首名曲,倾注了对祖国的一片热忱,感情内敛深沉,曲调优美。这首练习曲又名离别曲,流传很广,还曾被改编为管弦乐曲和轻音乐。肖邦自己也曾感慨,这首歌曲的创作是可与而不可求,只怕自己今后再也创作不出来这么优美动人的曲子了。第一段风格细腻,旋律优美,如同田园牧歌。中间旋律活泼,生气勃勃,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经过各种转调,第三段又是对第一段的重复。整个曲子,洗练简达,既是可以用来练习的技术之作,又是值得欣赏的令人心醉神迷的佳品。

肖邦对于作曲是非常情绪化的,在钢琴上即兴创作时往往一气呵成,但要落笔写下曲谱的时候,往往特别费力,往往改了又改。许多已经成型的作品,肖邦每次的弹奏也都会有所不同。《c小调幻想即兴曲》是他的即兴作品当中的代表作。这首曲子内容深奥,富有幻想感觉,演奏起来难度很大。第一段要求左右手分别用不同的节奏型弹奏,达到如梦如幻的效果。第二段,旋律如歌,展现了幻想中的美好。第三段还是对第一段的重复,梦幻般奇妙的感觉一直延续着。

在肖邦众多的钢琴作品中,奏鸣曲只有3首,为数不多。但是他的奏鸣曲往往具有深刻的内涵和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最突出是《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的第3乐章《葬礼进行曲》,寄托着对华沙起义中为民族解放而献出生命的烈士的哀思。

肖邦的《g小调叙事曲》也是他的第一叙事曲,这是一首富有民族精神的英雄赞歌。当时还在海外流亡的肖邦,带着对祖国的深情厚爱和对民族未来的希望,创作了这样一首有着英雄主义悲壮色彩的叙事曲。开篇曲调庄严肃穆,浑厚悲壮如史诗般。深沉而忧伤的旋律不绝如缕,放佛街头的说唱艺人在清吟低诉。慢慢的,情绪变得焦躁不安,然后越来越为高涨,转向激烈澎湃。乐曲的第二主题却温和抒情,有着温柔的诗意。临近高潮部分,旋律奔流,锐不可当,如滔滔不决的洪水,又像热烈起舞的火焰,带着暴风骤雨般的激情倾泻直下,具有极强的震撼力和冲击力,体现了民族斗争的精神力量。

舒曼:诗人音乐家

国籍:德国

生卒年:1810-1856

全名:罗伯特·舒曼

职业:作曲家,音乐评论家

代表作品:《蝴蝶》、《狂欢节》、《童年情景》、《妇女的爱情和生活》、《诗人之恋》、《月夜》、《奉献》、《核桃树》

生平简介:

1810年6月8日,舒曼出生于萨克森茨维考城的一个书商家庭,父亲文化底蕴深厚,曾经翻译过司各特和拜伦的名作。母亲是外科医生的女儿。舒曼7岁便开始学习钢琴,12岁开始尝试作曲。虽然在父亲的精心培育下,舒曼的琴技已经有了显著提高,但是母亲却非常不希望他从事音乐方面的职业,对音乐从业者有着深刻的偏见。

1828年,遵从母亲的意见,舒曼进入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直到19岁起,他才有机会拜维克为师正式学习钢琴。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舒曼已经立志成为钢琴家。之后更受到帕格尼尼演奏的鼓舞,他便完全放弃了法律专业的学习,全身心投入到音乐学习当中。舒曼认识到自己系统学习钢琴的时间太晚,所以他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每天,他都加大练习的强度和时间,甚至还专门发明了一种专门用来锻炼手指肌肉的机械。但是因为急于求成,这种机械锻炼指法的练习方法导致舒曼的手指受伤,注定无法再成为钢琴演奏家。于是舒曼只能转向作曲和音乐评论了。

1834年,舒曼在莱比锡创办了一份叫做《新音乐杂志》的音乐期刊,亲自撰写并刊发了大量音乐评论文章,宣传当时的民主进步的艺术主张,一边与当时陈腐落后的音乐思想进行着斗争,一边向读者正确地介绍古典音乐。《新音乐杂志》成为当时德国音乐艺术界进步的喉舌。这一时期,舒曼开始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其中包括在1834年至1835年间创作的钢琴杰作《狂欢节》。《狂欢节》有21个乐章,后来成为舒曼的代表作之一。

在跟随维克学习的时候,舒曼认识了维克的女儿克拉拉,两人朝夕相处,感情日渐浓厚,但是这份感情却遭到了维克的强烈发对。作为一个音乐家和父亲,他希望自己的女儿可以成为一位同样卓越的钢琴演奏家而不希望她被感情所羁绊。另外,舒曼的手指已经受伤,只能转向作曲,不可能成为演奏家了。在当时,作曲家的收入是没有保障的,如果得不到大众的认同和赏识,注定一生贫困潦倒。虽然他对舒曼一直青睐有加,视如己出,但是他却不能任由自己的女儿跟随这个年轻人共赴未知的命运。

于是,维克想尽办法要拆散两个人,他带着克拉拉离开了莱比锡,不准两人见面、通信,中止了两人所有的联系,甚至不准女儿再弹奏舒曼创作的曲子,要将舒曼从克拉拉的心底彻底赶走。他公然宣布,如果两人敢再见面,就要用手枪打死舒曼。舒曼得不到克拉拉的任何讯息,只知道某次演奏会上,克拉拉弹奏了他创作的曲目,这样一个信号,让他有了等待的希望。这段期间,他回想起两人相识时的生活片段,写下了许多音乐小品,并将其中的13首合成一集,取名为《童年情景》。《木马骑士》、《惊吓》、《捉迷藏》、《奇怪的传说》,从这些充满童稚的名字里,依稀可以看出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儿的身影,那,便是舒曼对克拉拉的最初记忆。

虽然不能成为演奏家,但是在作曲和音乐评论方面的努力,已经使舒曼小有名气。当时的欧洲,刚刚经历过启蒙运动,整个社会崇尚着自由和个性解放。维克这种粗暴干涉的做法,在音乐界相当不得人心,许多有名望的音乐家站出来对他的行为进行声讨。肖邦强烈地向维克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愤慨,李斯特是维克的好友但是也愤然表示要同他绝交。

在舆论的支持下,1840年,舒曼与克拉拉终于冲破了家庭的阻力结婚了。这一年,舒曼的感情有了结果,在创作上的也有丰硕的成果,1年时间内创作了138首歌曲,并获得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所以,1840年又被称为舒曼的创作年。这一年里,他创作了声乐套曲《诗人之恋》。这组套曲有16首声乐作品,歌词是海涅的诗集《抒情的间奏》。这组作品艺术结构完整,音乐具有流行歌曲、民歌等多种不同的曲调,可以说是舒曼声乐作品的典型代表。

1843年,舒曼开始到莱比锡音乐学院任教。1850年,又担任了杜塞尔多夫交响乐团和合唱团指挥。

但是,因为家族性遗传,舒曼有着严重的精神问题。1854年2月的一个雨天里,舒曼一个人悄悄走到莱茵河桥上,然后迅速地跳下激流中。幸亏被人发现的及时,救了上来,但是之后的日子里,舒曼只能在精神病院度过了余生,直到1856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