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音乐大师:灵魂的演奏者
3585600000022

第22章 浪漫主义时期(10)

在那里,萨拉萨蒂遇到了著名的小提琴家迪·阿拉尔,尽得其真传。聪明的萨拉萨蒂用了9个月时间就将所有的小提琴课程修完并取得了一等奖。此后又接连着获得视听课程的一等奖,再之后是和声的一等奖。这在巴黎音乐学院是前所未有的事情,萨拉萨蒂打破了记录!

1859年,凭借着在校的优异成绩,萨拉萨蒂顺利毕业,开始了他遍及瓦达州的旅行演奏生涯。所到之处,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受到人们盛况空前的热烈欢迎。萨拉萨蒂不仅仅演奏自己创作的曲目,还通过自己精湛的演奏将布鲁赫、圣桑斯等作曲家的音乐带给世界各地的人们。

他的演奏技巧纯熟,音色优雅,既有法国的典雅高贵之风,又有浓厚的西班牙民间音乐色彩,听起来如同悠扬的花腔女高音。因此被人称为“花腔表演艺术之王”。他演奏小提琴的时候,善于运用大幅度的颤指,炫技的表演使音乐更加富有感情,颇有帕格尼尼的风范,因此又被称为“本世纪末的帕格尼尼”。

很多人虽然有音乐方面的天赋,可是还要依靠天长日久的刻苦锻炼,才能形成高超的演奏技法。但是萨拉萨蒂似乎与众不同,有着与生俱来的演奏特长。他的手指并不修长,手掌也不宽大,但是他精湛的技法,和对音乐那种敏感,超越了小提琴指法与弓法的限制。俄国小提琴家奥尔这样评价他:“他的表演就像做游戏那样轻松,可是听起来却是那么的理想”。匈牙利的小提琴家弗莱什也说:“他拉起琴来灵活自如,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紧张。”在羡慕和崇拜萨拉萨蒂的人看来,他的一双手,根本就是“上帝的手指”。

正是由于萨拉萨蒂这种令人拍案叫绝的非凡演奏技术,当时许多的大作曲家纷纷将自己创作的小提琴曲交给他演奏。通过他出色的表演和精湛的技术,广大听众们深刻地了解到这些曲子的内涵,体会到这些音乐的价值,可以说萨拉萨蒂为小提琴音乐的传播和推动立下了悍马功劳。

萨拉萨蒂一生未婚,他将一生的热情都奉献于所热爱的小提琴事业。他的遗产大约有300万法郎,全部捐给了巴黎和马德里的音乐院。据说,他是第一个将演奏灌录成唱片的小提琴家。灌录唱片时,他已年近60岁,但是技艺水平丝毫没有退步,保持了他一贯的轻盈活泼、细腻雅致的艺术风格。

主要成就:

萨拉萨蒂不仅是完美的演奏家,还是完美的作曲家,同时还特别擅长演奏自己的炫技性作品。他创作的小提琴作品有50余首,都很精致优雅。他一生中创作最著名的作品是《流浪者之歌》、《西班牙舞曲》4集、根据比才歌剧改编的《卡门主题幻想曲》、《引子与塔兰泰拉舞曲》等。奥尔对此给予了最肯定和真实的评价:“他那些独具一格、才气横溢而又真正适合公开演奏的乐曲,如此鲜明地表现出那种热情似火般的浪漫情调的《西班牙民歌》,无疑是小提琴曲目宝库中价值连城的珍宝。”这些作品既表现了高难度的技巧,又具有西班牙民族的浪漫情调,曾经风靡一时,至今也是小提琴演奏家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的曲目。

吉普赛民族在世界各地过着流浪表演的生活,清苦、居无定所、饱受歧视但是又乐观积极、能歌善舞。因此吉普赛音乐既有伤感、哀怨的曲调,又有热情奔放的情绪,萨拉萨蒂从小就对这种特色音乐非常感兴趣。在匈牙利演出的时候,他广泛地接触到吉普赛音乐,激发了创作欲望。于是,结合匈牙利当地舞曲风格,萨拉萨蒂创做了小提琴作品《流浪者之歌》。这首曲子又叫做《吉普赛之歌》,是小提琴独奏曲中不朽的传世名篇。乐曲中弥漫着回肠荡气的伤感色彩,充分运用了娴熟高超的小提琴技巧,将吉普赛人的生活像画面一样一幅幅展现在听众眼前,令人心驰神荡,陶醉其中。

全曲共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由强而有力的管弦乐乐队一起走出伤感的旋律,然后主奏小提琴加入,奏出同样忧郁的乐句,作为全曲的引子,营造出一种悲凉愤懑的气氛。第二部分由小提琴的轻柔旋律为主题,用自由的速度演奏,用变奏和反复作为技巧性的效果,在技法上运用了泛音和左手拨弦,旋律忧伤美丽,似乎是吉普赛人在回忆一生的悲凉。第三部分由民歌曲调改编而成,平静优美下蕴含着哀伤,表达出痛苦心酸的情绪。第四部分调子转为欢快,与之前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出吉普赛人的能歌善舞,欢乐快活的生活。旋律活泼快活,运用技巧性的拨奏,以蓬勃向上的情绪走向高潮,闪电般结束乐曲。

《卡门狂想曲》色彩绚丽、热情似火,也是古今中外最流行的小提琴曲之一。法国作曲家比才的著名歌剧《卡门》中,有几段具有西班牙民族风格的旋律最为世人所熟知。萨拉萨蒂便在这些作品的基础上创造了这首幻想曲,曲中依然保留了萨拉萨蒂饱满而艰难的演奏技巧。

全曲包括4个部分,各个部分之间都连贯有序。序奏的部分用钢琴弹奏出强烈的节奏,然后由小提琴演奏,使用了颤音、变弦等多种较高难度的演奏技巧。第一部分用钢琴奏出哈巴涅拉舞曲节奏人,然后小提琴进入,表现了“花腔女高音”的特点。第二部分还是先由钢琴开始,再以小提琴用较弱的力度演奏,表现了泛音的技巧。第三部分用钢琴轻柔地走出赛吉地亚舞曲,再由小提琴来重复,又充分展开了各种复杂的演奏技巧。第四部分发挥了小提琴的作用,用激昂狂热的吉普赛舞曲将音乐推向高潮,骤然结束。

埃尔加:英国的贝多芬

国籍:英国

生卒年:1857-1934

全名:爱德华·埃尔加

职业:作曲家、小提琴家

代表作品:《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爱的礼赞》、《谜语变奏曲》

生平简介:

埃尔加的父亲是伍斯特的音乐书商,同时也是一位管风琴师。埃尔加自幼便跟随父亲学弹奏钢琴和小提琴,之后更是凭着强大的毅力刻苦勤奋。虽然没有经过正规的音乐教育,但是自学了许多种乐器。曾经他立志要成为专业的提琴独奏家,还去跟伦敦的音乐家阿道夫·波利策上过几次课,但后来便放弃了这一想法。1873年起,他便在伍斯特合唱团乐队中任职,负责拉小提琴、弹钢琴和从事指挥。在1885年,继承了父亲在伍斯特堂管风琴师的职务。

他的妻子卡罗琳·艾丽丝·罗伯茨,不仅是他生活上的伴侣,更是他精神上的伴侣。妻子对他的创作影响很大,他的大部分成功之作几乎都是在婚后创作完成的。艾丽丝的父母早亡,但是家族中对她与埃尔加的婚姻强烈反对。在那个年代,音乐家的地位还是没有得到改善,被认为是一份没有前途的工作。作为埃尔加的学生和坚定的拥护者,艾丽丝不顾家族的反对,对埃尔加给予了莫大的肯定和支持。1888年的夏天,埃尔加要外出度假。临行前,艾丽丝做了首诗歌送给埃尔加。埃尔加也创作了短曲《爱的赞礼》作为回应。当他度假回来之后,便将这首温馨的小曲送给艾丽丝,向她求婚。这首短曲在1889年于伦敦水晶宫首演。

艾丽丝的父亲是英军驻印度的少将,在结婚之后,埃尔加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但是他依然有种格格不入的感觉。在遇到埃尔加之前,艾丽丝已经发表了诗集和小说,但是婚后她将注意力全部转向支持丈夫的事业。1899年,埃尔加的《谜语变奏曲》在伦敦首演,从此埃尔加便踏上了著名作曲家的行列。

埃尔加的音乐朴实自然,具有创新精神,为推动英国音乐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一生也一直在为提高英国的音乐水平而持续不断地努力。他的努力为他换来了很多荣誉。1904年曾封为爵士并获功绩勋章。此外,还获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及美国耶鲁大学等知名大学的音乐博士学位。1924年获“英王音乐大师”称号,被聘为英国国王的御前音乐教师。1931年更被封为从男爵。

可是,对埃尔加来说,再多的勋章与荣誉有怎么能抵得上艾丽丝一人呢?1920年,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给他无限创作灵感的艾丽丝撒手人寰。艾丽丝去世之后,埃尔加的灵魂似乎也被掏空,几乎放弃了创作的激情。浮华背后,又有几人能够看到作曲家那深埋心底不为人所知的辛酸与痛楚?

虽然是位音乐家,但是埃尔加十分热衷于密码学。据说他创作的《谜语变奏曲》和另一位作曲家所作的著名歌曲互补,但没有人知道是哪一首。这就成了一个谜团。1897年,他给好朋友朋友多拉小姐留下一封信,信上编了一条含有87个符号的密码。多年以来,他的朋友一直没能读懂。40年后,多拉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在回忆录中将密码公开,直到今天,这个密码还是未能破解。

主要成就:

埃尔加的音乐思维非常宽广,善于从英国传统音乐当中汲取灵感,风格庄严而淳朴,充分体现了英国的民族风格。虽然40岁之后才得以成名,但是他为英国的音乐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一直在尝试着创新,在合唱作品中,突破了传统的形式,充分发挥了管弦乐队的重要作用。他的作品旋律优美,技巧精湛,配器高超,既有高雅的表达又有流行的风格。他是英国音乐复兴的代表作曲家之一,被称为“英国的贝多芬”。

1901年,埃尔加创作了热情而庄重的《威风堂堂进行曲》。这是一首非常适合在重要仪式上演奏的曲目,因此又被称作《第一号仪式进行曲》。后来还作为爱德华七世的加冕进行曲的旋律。直到现代,西方高校的毕业典礼上还一直以它为背景音乐,学生们在这支旋律的音乐声中领取文凭。音乐开始用一个短小的引子作为开始,然后便是威风凛凛的主题音乐华丽地展现,乐曲中还穿插了带有民谣风格的旋律,成为优美感人的中段。多年来,这部进行曲还一直是电视中不列颠皇室镜头的必不可少的配乐。可以说,这段旋律在英国的地位,几乎与国歌一样神圣。

埃尔加热爱英国的自然风光,在第一交响曲首乐章的引子中就可以体会到。平静、大气,让人不仅联想到苏格兰延绵的崇山峻岭。音乐气势恢宏,积蓄了饱满的力量,催人奋发,振奋人心。

埃尔加钟爱于管弦乐作品,他认为,即使有些音乐通过钢琴演奏起来不那么动听,通过管弦乐来演奏也会变得悦耳。埃尔加的管弦乐创作能让人得到全然不同的美妙感受。在音乐里包含丰富的质感,既有优美的旋律,又有高贵的气质、神奇的想象力。

埃尔加的《第二交响曲》就能够将人们引入一个感慨万千的世界当中。交响乐中很少有一开篇便是澎湃激动的主题,但是《第二交响曲》就这样独出心裁。在奏鸣曲的形势下,产生了巨大的能量和生机勃勃的效果。简短的主题中蕴含悠长的气息。大提琴的声音柔和温存,典雅柔美,中提琴和木管乐器,勾起了人们的怀旧情愫,隐隐潜藏着几分躁动不安。弦乐群将人们引入悲伤的情绪,庄严有力。音乐富有表情,令人无限感慨。中间插段的音乐节奏缓慢,情调悲伤,明暗变化的长旋律线,编织成节奏自由的对位。回旋曲短小生动,旋律熠熠生辉,在动力的乐章中选择了热情强烈的结尾,给人以巨大的感官冲击力。

《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是在艾里丝离世后,埃尔加所创作最后的一部大型作品。杰捷克的作曲家德沃夏克十分重视这部作品,认为这必将是最伟大的作品,他亲自演奏,并由埃尔加指挥。整部作品中,管弦乐队部分力量较少,由独奏部分持续音乐。第一主题采用叙事性乐章,第二主题由单簧管、大提琴交替对应,音乐建立在一个静谧的气氛上。这部协奏曲延续了埃尔加的大气,音乐激切热烈,但是又有浪漫唯美的忧伤气息。

音乐的构思极为开阔,似乎展示了创作者宏伟的心胸。第一场高超翩然而至的时候,如果暗夜中忽降了光明,在接下来寂寥的声音当中,有了戏剧般的转折。音符如音乐家的心那般敏感,忧伤,不安,深情。

马勒:最为高大的音乐形象之一

国籍:奥地利

生卒年:1860-1911

全名:古斯塔夫·马勒

职业:作曲家、指挥家

代表作品:《大地之歌》、《第八交响曲》、《悲叹之歌》、《旅行者之歌》、《青春之歌》

生平简介:

1860年7月7日,马勒出生于波西米亚的一个犹太家庭里。当时的捷克正遭受奥匈帝国的异族统治,马勒一家属于不太受欢迎的德语小群体。而犹太人,又处于当时各民族的最底层,更加不受欢迎。这样的出身,让马勒从小就受到社会的排挤,也造成了后来的马勒极端缺乏归属感。

马勒的父亲出身卑微,多年的努力之后,略有起色,成为一个小商人。马勒的母亲是肥皂商的女儿。他们共生下14个孩子,但由于家境贫寒,大部分孩子都早逝了。马勒的哥哥出生之后不久也死掉了,于是排行第二的马勒其实上就是家里最大的孩子。后来举家搬到伊赫拉瓦。伊赫拉瓦是个热闹的商镇,在那里,马勒自幼就接触到了街头的歌谣等民间音乐元素。

4岁的时候,马勒发现了祖父母留下的钢琴,立刻就展开了学习。他的弹奏技术进步很快,6岁参加了钢琴比赛,8岁就教别的孩子弹钢琴,是当地的音乐“神童”。马勒热爱音乐,但却被学校批评为经常走神、学习不专心,功课成绩不佳。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家里人将他送到布拉格的一所学校,但是马勒在那里生活得并不快乐,于是不久之后又回到了伊赫拉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