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音乐大师:灵魂的演奏者
3585600000025

第25章 19世纪末(1)

19世纪末,西方音乐史进入到了“近代音乐”时代。此时的欧洲处于和平时期,社会矛盾却在不断激化,各种新的艺术思想和流派也得到了各自不同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几种较为有特色的音乐流派,除了浪漫主义音乐的持续发展之外,其中影响力比较大的还有印象主义、民族主义等。

印象主义是受到文学和绘画艺术上的象征主义及印象主义而产生的一种音乐流派,也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它运用了一种抽象的、超越现实的风格,更多地是通过描述一种印象或者感觉,传达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19世纪中期之后,随着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运动的兴起,民族民主意识的日益觉醒,在欧洲乐坛,尤其是东、北欧的一些国家当中,出现了一批振兴本民族的音乐家。他们追求鲜明的民族特性,希望通过创作反映本民族的历史,以本民族的人民生活为题材。用本国优秀的民间音乐素材表现爱国主义,因此他们的音乐带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这批作曲家就构成了民族乐派。

19世纪末是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它是浪漫主义乐派向现代主义乐派过渡的桥梁,对近现代音乐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格林卡:农奴乐队里的音乐家

国籍:俄国

生卒年:1804-1857

全名:米哈伊尔·伊凡诺维奇·格林卡

职业:作曲家

代表作品:《伊万·苏萨宁》、《鲁斯兰与柳德米拉》、《行板与回旋曲》和《降B大调交响曲》、《威尼斯之夜》、《胜利者》、《降E大调钢琴弦乐六重奏》、《祝贺之杯》、《阿杰尔》、《玛加丽塔之歌》、《芬兰湾》、《向祖国致敬》、《苏格兰主题变奏曲》、《卡玛林斯卡亚》、《可怜的歌手》、《安慰》

生平简介:

格林卡出身于俄国西部的一个富裕的地主家庭。他的家里拥有广袤的土地和庄园,小时候的格林卡便在庄园内静谧的环境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在这里,美妙的俄罗斯民歌伴随他成长。农村的歌手,他的乳娘都会给他唱动听的歌曲,小小的心灵便被那迷人的旋律所打动。

舅舅家里有一支农奴乐队,这支乐队经常演奏西欧的音乐。格林卡就这样慢慢接触到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人的作品,心中对音乐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后来,他不满足于只是一个听众的角色,于是开始向农奴音乐家们学习小提琴,甚至加入到乐队当中。农奴乐队给他带来了无限欢乐。在乐队演奏质朴优美的俄罗斯民歌的时候,他眼睛也不眨一下地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痴迷地倾听。10岁的时候,这个小孩子竟然似模似样地说:“音乐是我的灵魂”。在和农奴乐队学习的过程中,格林卡与底层的劳动人民建立了亲切的友情。他在童年时代听到的民歌,也成为他后来创作的源泉。

14岁,格林卡被送入了圣彼得堡贵族寄宿学校,艺术事业一下子开阔了。他能够在课余时间去剧院观看歌剧、欣赏音乐会,参加贵族们的家庭音乐会,接触到了更多更广泛的音乐作品。求学期间,格林卡跟外籍音乐家菲尔德学习钢琴、小提琴以及和声,开始接受了较为正规的音乐教育。当时,新兴资本主义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十二月党人的自由进步思想也广为流传,影响了学校的一些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格林卡的文学老师丘赫尔也是十二月党人,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且通过这位老师,格林卡认识了普希金,从此两人结下深厚友谊。

从学校毕业后,格林卡先是去了高加索。那里秀美的自然风光,朴素的民风和别具特色的民间音乐舞蹈,都给格林卡提供了之后创作东方特色的音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格林卡回到故乡之后,又再次投身加入到农奴乐队,进行演奏和指挥。他的管弦乐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得到加深和巩固。

20岁的格林卡在彼得堡交通部担任公职,但是他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音乐活动当中。通过听音乐会、跟随歌唱家学习声乐、参加音乐沙龙等活动,他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自己也逐渐成为出色的钢琴家和歌唱家。格林卡的兴趣也慢慢转向了作曲,他开始认真地学习作曲理论,以古典主义乐派的音乐为基础进行模仿和创造,创作出了一批质量比较高的作品,如《F大调弦乐四重奏》、《F大调钢琴变奏曲》、《降E大调夜曲》等。同时还有一些诸如《可怜的歌手》、《安慰》等浪漫曲作品。

格林卡深深感觉到,俄国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音乐和音乐家。上流社会的贵族们欣赏的是西欧的音乐,歌剧院上演的节目也只有意大利的歌剧,而俄国自身的民歌和民族音乐却被压制和漠视。格林卡从心底想要创作出属于自己民族的风格音乐。而想要俄罗斯的音乐得到世界的承认,便不能故步自封停留在现在的水平上,要真正掌握世界顶尖的作曲技巧。

30年代初期,他怀揣着梦想,远赴维也纳与柏林求访名师,在意大利,他吸纳了当时世界级领先的音乐创作水平,并深深受到了意大利浪漫派风格的影响,这些影响体现在他所创作的浪漫曲、变奏曲以及小夜曲等。他的创作受到了当地观众的好评,随之逐渐成名,可是格林卡却不愿意成为一个意大利人,他要做自己祖国的音乐人,想要创作出真正属于俄罗斯风格的音乐。于是在1834年,格林卡回到了祖国,开始创作歌剧《伊凡·苏萨宁》,讲述农民为保卫祖国而献身的故事。在上演的过程当中,歌剧遭受到了重重阻碍。沙皇命令将歌剧改名为《为沙皇献身》,并让御用文人修改剧本,塞进了对沙皇歌功颂德的句子。尽管这样,作为第一部俄国自己的歌剧,这部作品上演之后还是取得了巨大成功。沙皇任命他为宫廷乐队的指挥。

普希金因此也作诗送给格林卡庆贺他的成功,因为格林卡在俄语里的意思是“粘土”,他便写道:“格林卡不会被踩到泥土下”,可谓语带双关,诙谐又励志。

普希金被誉为“俄国诗歌的太阳”,他的诗作当中充满了俄国的民间风格。格林卡很想将他的浪漫主义叙事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改编为歌剧。两人之前已经有过默契的合作,因此普希金十分赞同。正当格林卡准备着手开始创作的时候,一个噩耗传来,普希金在一次决斗中失去了生命。格林卡用了两年时间才消化掉了这个哀伤的消息,才拿起笔来开始创作。

但是,不幸又接踵而至。他的弟弟英年早逝;他自己身在宫廷乐队中处处受到排挤和打压,这样的心情和环境之下他便递交了辞呈,这个行动自然又引起上层社会中的一片敌视;之后他和妻子的感情走到崩溃的边缘,甚至达到了离家出走的程度。《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的创作过程历尽了艰难,但是真正开始起来,格林卡便以惊人的毅力夜以继日地疯狂地创作。

1942年,《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终于创作完成。首演的时候,便受到了沙皇贵族派的攻击和敌视,有人轻蔑地称之为“马车夫的音乐”。但是这部站在平民角度,为人民创作的具有俄罗斯风格的作品却得到了进步人士的好评。他们认为这是“长在俄罗斯音乐土壤上的一朵灿烂的、百年只开一次的鲜花”。

1844年之后,格林卡选择了再次走出国门,和世界顶级的音乐家们做更多的交流与沟通。这次,他在巴黎吸纳了欧洲音乐界的新潮流和新思想,在那里,他遇到了柏辽兹。之后为了追求更加自由华丽的音乐风格,他又去了西班牙,在那里他可以接触到热情洋溢摇曳生姿的西班牙舞曲等音乐素材,从而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视野和创作源泉。这段时间里,他潜心研究当地的音乐,结合西班牙的音乐特色,创作了以西班牙音乐为主题的随想曲《阿拉贡·霍塔》以及《马德里之夜》。

1847年,格林卡回到了祖国,在第2年写出了交响幻想曲《卡玛林斯卡亚》。虽然采风归来的格林卡有了更加旺盛的创作激情和饱满丰富的创作素材,但是归国之后他依然被打压被排挤,难以施展出应有的才华。他酝酿创作的重大大型音乐也成为泡影,他几乎失去了创作的斗志,只依稀留下了一些浪漫曲作品。

1856年,格林卡再次离开国家,却不料,这次成为他人生当中的最后一次出国旅行。1857年2月15日,他在柏林逝世。

主要成就:

格林卡的大型歌剧作品为数不多,但是他却是俄国歌剧的创始人和奠基人。歌剧《伊凡·苏萨宁》是以真实的历史故事为题材。1613年,在抗击波兰侵略者的战斗中,俄国农民苏萨宁为保卫祖国而壮烈捐躯。这部歌剧首次以俄国的农民为主人公,后来被称作是俄罗斯民族歌剧的奠基之作。这个题材反映了作曲家要创作民族英雄悲壮歌剧的愿望,倾注了格林卡的爱国热情。歌剧的音乐是带有俄罗斯民歌特色的优美旋律,其中气势磅礴、令人荡气回肠的剧终合唱《光荣颂》最为著名。《伊凡·苏萨宁》是在格林卡吸收前人经验和广泛学习西欧音乐技巧的基础上,创作的第一部用俄语演唱的歌剧,改变了俄国乐坛的沉寂之风,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

1814年,俄国政府规定12月25日为解放纪念日,要求全国在这一天要鸣钟一天表示庆祝。格林卡的故乡的钟声,从清晨到黄昏一直回荡在村子的上空。代表胜利的钟声,给格林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838年,在彼得堡大剧院首演的《伊万·苏萨宁》的终场合唱《光荣颂》中,观众再次听到了这个象征着俄罗斯民族精神的钟声。

另一部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是根据普希金的同名长诗构思创作的神话歌剧,表现了英勇果敢的英雄主义、自信达观的乐观主义主题,具有先民的民族音乐特色,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充满浓郁的东方情调和民间色彩。歌剧的序曲以鲜明、生动的音乐语言概括了主要剧情。那神奇美妙的曲调,仿佛可以将人们带进古老神秘的神话幻境中去,为神话史诗剧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格林卡既是俄国歌剧的奠基人,又是俄国交响曲的奠基人。在著名的管弦乐曲《幻想圆舞曲》中,他就尝试着将俄罗斯舞曲交响化。在为伊·库科尔尼克的悲剧《霍尔姆斯基》配乐时,又再次为俄国戏剧音乐的交响化提供了宝贵经验。交响幻想曲《卡玛林斯卡亚》是格林卡交响乐创作的顶峰。他成功地将欧洲古典交响乐的艺术成就与俄罗斯民间音乐传统完美地结合,将俄罗斯民歌交响化,使之成为俄国第一部的交响乐作品。这部作品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后来的俄国交响乐作曲家的创作之路。

格林卡还创作了自己最有价值的浪漫曲。这些浪漫曲吸收了俄国城市民歌的创作成果,同时又将其进一步发展,抱起了陈旧的伤感情调和刻板的表现方式,展现了自己的创作个性,推动了俄国声乐技术的发展。格林卡曾经将普希金的一篇诗作《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改编成了浪漫曲。音乐与诗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起初,动人的旋律响起,幸福的激情弥漫流淌开来。当正想沉醉其中的时候,乐曲却又转向了哀伤。要知道,生命当中总有苦痛和波折。然后,毕竟黑暗是暂时的,光明终究会战胜黑暗,而优美动人的旋律也将再次响起。

1845年,柏辽兹等人在巴黎指挥演出了他的歌剧选段,这是西方乐坛上第一次演奏的俄罗斯音乐。格林卡的歌剧作品是俄罗斯民族歌剧的典范,成为俄罗斯歌剧宝库中的珍品,甚至成为世界歌剧史上的杰作。

鲍罗丁:星期日作曲家

国籍:俄国

生卒年:1833-1887

全名:亚历山大·鲍罗丁

职业:作曲家、化学家

代表作品:《伊戈尔王子》、《勇士》、《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为了遥远祖国的海岸》、《睡公主》、《幽暗森林之歌》、《海王的公主》、《海》、《我的歌声中充满了恶意》

生平简介:

19世纪60年代,俄国5位进步青年作曲家组成了“强力集团”,他们致力于挖掘民间音乐题材,创作展现祖国历史、面向现实的音乐作品,为推动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进行了探索和创新,成为俄罗斯民族音乐创作队伍中的主力军。这5位年轻人分别是米利·阿列克谢耶维奇·巴拉基列夫、凯撒·居伊、莫捷斯特·彼得诺维奇·穆索尔斯基、亚历山大·波菲利维奇·鲍罗丁以及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强力集团”的主要成员当中,鲍罗丁是较为特别的一位。他甚至不是专职的音乐家,但是他在音乐领域所取得的成绩,为俄罗斯音乐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鲍罗丁是当时格鲁吉亚的亲王同一位军医的私生子,因此,他被登记为亲王的农奴包里斯·鲍罗丁的儿子。他从小跟随母亲长大,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天资聪颖,精通几国语言,在科学与音乐方面都有惊人的天才。9岁时,鲍罗丁开始接受音乐的启蒙,学习演奏长笛和大提琴。14岁时开始作曲,并发表了一首长笛协奏曲和一首弦乐三重奏。

1850年,鲍罗丁进入彼得堡医药学院学习化学,毕业留校任教。3年后,25岁的鲍罗丁获得化学博士学位,一直在医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在科学领域做出了巨大的成就。1862年,鲍罗丁结识了作曲家巴拉基列夫,即后来的“强力集团”的发起者。巴拉基列夫所倡导的发展俄罗斯民族音乐的主张令鲍罗丁极为赞赏。从此他便利用业余时间积极从事音乐创作,并加入了发展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强力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