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年,格里格毕业了,然后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谋求发展。在那里,他遇见了哥本哈根音乐院院长盖德和作曲家哈特曼,他们给了格里格音乐创作上莫大的支持和鼓励。在哥本哈根,格里格认识了歌唱家妮娜。妮娜的母亲是丹麦著名的女演员海歌雅,妮娜也出生于贝尔根,但在很小的时候便迁回了丹麦。格里格与妮娜很快坠入情网,然而由于格里格才刚开始开创事业,经济情况尚不稳定,没有能力结婚,所以他们两人先在1864年7月订婚,3年之后才结婚。在订婚期间,格里格就为妮娜创作的许多优美的独唱曲,妮娜也成为他事业上坚定的支持者和拥护者。
1865年春天,格里格与挪威作曲家诺德拉克等人组成一个名为“优特培”的组织。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年轻的北欧作曲家能够获得机会演出自己的作品。诺德拉克是一位强烈的爱国主义者,他的爱国主义深深感染了格里格,让格里格形成了发展民族音乐的信念。两人曾约好要一起去意大利旅游,但是诺德拉克却因为身体不适而未能与之同行。1866年,24岁的诺德拉克英年早逝。格里格听说了这个消息后,写了一首《怀念诺德拉克的送葬进行曲》来悼念友人。
1869年,李斯特寄来一封信,在信中他表达了对格里格强烈的赞赏之情。李斯特是当时出名的音乐家,能够得到他的认可那可是无上的荣耀。在李斯特的声望影响之下,挪威政府便给了格里格一笔钱,让他能到罗马会见李斯特。格里格把他的作品《a小调钢琴协奏曲》给李斯特做评价,获得了李斯特的肯定与赞扬。这首钢琴协奏曲也是格里格的代表作品之一。
1872年,格里格成为瑞典音乐学院的院士,从1874年起挪威政府开始赠予他生活年金,他才可以安心创作。同年,大文豪易卜生邀请格里格为他的五幕幻想剧《培尔·金特》配乐。在1876年戏剧公演的时候,这些配乐作品得到了空前的赞美,格里格也因此而誉满天下。
1885年起,格里格开始了隐居生活。他也经常和妻子一起到国外旅行演出,并获得了不少的荣誉,其中包括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名誉音乐博士学位。1903年,他的胸像被放到了莱比锡布商大厦的音乐厅,对音乐家来说这是无上的殊荣。1907年夏,格里格再次受邀到英国指挥演奏,但是却在贝尔根不幸病逝。数日后,挪威政府为他举行了庄严的国葬典礼。丧礼上,回响起来的音乐是那首他曾经为诺德拉克所写的《送葬进行曲》。
格里格深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他广泛借鉴欧洲各国音乐传统,创作出具有挪威民族特色和浓厚乡土气息的音乐。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格里格在贝尔根的森林里,遇到了守林人8岁的小女儿达格尼。格里格向小女孩儿许诺:在她18岁生日的时候将会送给她一份礼物,可是却不告诉她是什么礼物。10年后,小女孩儿长大了,她来到剧院听音乐会。这次是她一生中第一次听音乐会,忽然听到台上的主持人说道:“下一个节目是格里格的作品——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尼,当她年满18岁的时候”。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就这样用10年的时间为一个守林人的女儿兑现了诺言。
主要成就:
在音乐创作上,格里格将西欧的音乐技术以及19世纪浪漫主义乐派的和声特点与挪威民间音乐融为一体,结合自己对祖国自然风光和民间生活的感受,形成独特的北欧音乐风格,因此格里格也被称为“北欧的肖邦”。
他的创作集中于钢琴抒情小品和独唱曲等声乐作品,他的歌曲往往带有淳朴的民间曲调,表达了对祖国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赞颂了民族和历史的光荣传统。在他的创作题材当中,最为突出的是他用音乐表现了挪威的秀美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民间生活感受,如《挪威民间生活素描》、《挪威农民舞曲》等作品。
格里格还有许多以个人精神生活为题材的抒情歌曲,表达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之情,友情、亲情和爱情成为旋律的主题。他擅长用细腻的笔法进行心里刻画,营造出别具一格的意境,简洁真切,带有典型的挪威民族的浪漫主义色彩。
他为易卜生诗剧《培尔·金特》配乐的旋律也显示出与挪威民歌深深的血缘关系。《培尔·金特》取材于挪威民间故事传说,讲述了青年农民培尔·金特遭遇了同山魔斗争、到异国漫游等一系列冒险故事,嘲讽了追求权力和金钱的利己主义,歌颂了淳朴自然的生活理想。
格里格为戏剧创作的配乐充满了诗情画意,丰富色调,共有两部组曲。第一组曲由四段组成,分别是《晨景》、《奥丝之死》、《安妮特拉之舞》和《在妖王宫中》。其中《晨景》展示了一幅令人心情愉悦的挪威树林的清晨静谧的音画,牧歌风格的音乐像清甜甘畅的泉水,散发出勃勃生机。《奥丝之死》描述了培尔母亲奥丝临终前,他为母亲所做的追求和幻想,忧伤的旋律悲壮肃穆,令人感受得到生命的慢慢衰竭。《安妮特拉之舞》轻盈奔放,直接参与到戏剧的内容,是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妖王宫中》的音乐狂野粗暴、咄咄逼人,形成了怪诞的听觉感受。
第二组曲当中,也有四段,分别是《英格丽德的悲叹》、《阿拉伯舞曲》、《培尔·金特归来》以及《索尔维格之歌》。《英格丽德的悲叹》是一曲典型的挪威哀歌,展现了一种激动和无奈的情绪。《阿拉伯舞曲》充分展现了东方的异国情调。《索尔维格之歌》是整部组曲的名片,也是作曲家最成功的作品之一。乐曲旋律优美,荡漾着一种哀愁,同时又洋溢着希望。
《a小调钢琴协奏曲》里包含了格里格音乐中的所有魅力,乐曲当中既有纯美的旋律,又有新颖独特的和弦和奇妙精彩的节奏。素材新颖活泼,散发着活力。格里格充分运用了钢琴的性能,塑造了乐曲奔放多姿的风格。在曲式上注重细节,基调浪漫,展现了北欧清丽脱俗的自然风光。
全曲共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当中,主题清纯朴实,展现了北欧的民族情调,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将作曲家的浪漫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第二乐章中,由弦乐器奏出沉静的冥想性的主题,再用钢琴华彩弹奏出快速的华丽而技巧性的旋律。节奏逐渐由急速变为平静,慢慢消逝。第三乐章中,挪威的民间舞曲般的热情升腾开来,构成了宽广如史诗般的感觉,在热烈喧腾的氛围当中结束了全部乐章。
普契尼:真实主义的歌剧创作者
国籍:意大利
生卒年:1858-1924
全名:吉亚卡摩·普契尼
职业:作曲家
代表作品:《蝴蝶夫人》、《曼侬·列斯科》、《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西方女郎》、《光荣弥撒》、《埃德加》
生平简介:
普契尼出生于卢卡的一个音乐世家,父亲就是专业的音乐家,既能演奏乐器,又能进行作曲创作,同时还从事着音乐教学的工作。按理说,这样的家庭氛围很容易熏陶出一位音乐天才,但是普契尼却是个例外。在童年的时候,他一点也没有表现出应有的音乐天赋。
6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普契尼被送到叔叔那里学习音乐,但是叔叔却对他评价甚低。之后在母亲的鼓励下,普契尼到卢卡音乐学院学习,这时候,他才渐渐对音乐入了门。因为曾经得到过管风琴比赛的第一名,19岁时,普契尼到圣马丁教堂担任了管风琴师的职务,同时还兼任了合唱队的队长。但是直到这时,音乐对于普契尼来说,可能还只是一份差事,还没有走到他的心里。
虽然在教堂里任职,但是普契尼的生活过得还是很艰难。有一次他听说比萨要上演威尔第的歌剧《阿依达》,便和朋友两个人徒步走了30公里的路去。这次的歌剧让普契尼大为震动,这时候,他才真正决定要成为一位歌剧创作家,将音乐作为自己奋斗一生的事业来进行。
21岁的时候看,普契尼创作出了《安魂曲》,也就是后来著名的《光荣弥撒》,虽然这部作品属于教堂音乐,但是却展现了歌剧化的风格倾向。男声独唱者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都超出了一般教堂音乐的范围,更加类似于歌剧的表演,编曲也更加歌剧化,从这部作品当中,可以看出普契尼成为优秀歌剧作曲家的必然性。
1882年,普契尼参加了歌剧作曲方面的一个竞赛,然而没有获奖。但是他的作品《群妖围舞》却得到了关注,并在1884年得到了在米兰威尔姆的公演机会。演出之后,他又接到了创作歌剧的委托,由此诞生了他的第二部歌剧《埃德加》。
1891年之后,普契尼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托瑞德拉古度过。1900年,他在附近的湖上建起了一座别墅,长期定居在那里。同年,他的歌剧《蝴蝶夫人》和《托斯卡》进行了初演,但是《蝴蝶夫人》的首演却是以失败告终。观众们嘲笑起哄,喧闹的声音甚至盖过了正常的音乐声,演出只能被迫中止。普契尼受到的冲击是巨大的,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失去信心。他检讨了自己的创作方式,重新考虑了观众的审美需求,在此基础上对《蝴蝶夫人》做了很大的改动。1904年,《蝴蝶夫人》再次公演时,大获成功,让普契尼始料未及。这部歌剧也从此成为歌剧界中的经典剧目。
1923年起,普契尼染上了喉咙痛的毛病,医生诊断后,告诉他的儿子他换上了喉癌,建议通过放射线治疗。在治疗的过程当中,普契尼又患了并发症,在1924年11月29日去世了。
噩耗传来时,罗马正在上演他的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乐队立刻终止了表演,并演奏起了肖邦的《送葬进行曲》,以这种方式将一代歌剧作曲家的死讯传达给了台下的观众。在普契尼去世的时候,他正集中全力进行歌剧《图兰朵》的创作,但是这一巨作尚未完成,他便撒手人寰。歌剧的最后一幕便由他人代为完成,而代笔者是否完全遵从普契尼的创作精神来进行,也令很多人产生了质疑。
主要成就:
普契尼是真实主义歌剧流派的杰出代表人物,他的创作题材真实,作品中反映的情感路线鲜明,具有浪漫主义的特色和很强的感染力,很容易打动观众。在创作当中,普契尼还大胆尝试创新,注重借鉴话剧舞台的表现手法,甚至直接在歌剧当中引用各国具有民族特色的名额。
他的代表作品两幕歌剧《蝴蝶夫人》取材于美国的小说,是一部优秀的抒情悲剧。故事的发生背景在日本,讲述了女主人公艺妓蝴蝶夫人乔乔桑在婚后苦苦等待担任美国海军军官的丈夫无果之后,自杀身亡。主人公纯真、美丽,却命运凄惨悲凉,被丈夫背弃。普契尼便直接引用了日本民歌《江户日本桥》、《樱花》等来反映蝴蝶夫人的日本艺妓身份,并展现了她天真纯良的内心。日本风格的旋律和歌剧当中的意大利风格巧妙和谐地融合,相得益彰。
整部剧剧情简洁,也不追求复杂的舞台效果,但是对人物内心的刻画描写却十分细腻生动。其中,第二幕中蝴蝶夫人演唱的一首咏叹调《明朗的一天》是尤为著名的一首曲子,成为现代歌剧当中著名的女高音曲目。这首曲子讲述的是,丈夫回到美国之后,蝴蝶夫人身边的人都断定他不会回来了,但是蝴蝶夫人却坚定地相信着他终会归来和她相聚,充满了幸福的期待。她幻想着在某个明朗的早晨,丈夫会乘着船自海上而来。她面朝大海,唱出了这首《明朗的一天》。旋律如同朗诵,音乐接近于念白,充满了对幸福的渴望和热切之情,感情真挚细腻。
四幕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也叫做《波西米亚人》,取材于法国作家亨利·穆杰的长篇小说《波西米亚人的生活场景》。作品前半部分的风格轻松愉快,但是结局悲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剧中人物个性饱满,形象生动,蕴含了丰富的感情,体现了卓越的音乐表达技巧,将社会中的底层小人物的生活传神地搬到舞台上,在观众面前进行演绎。因此,这部歌剧也成为了经典作品。
歌剧讲述了巴黎四位贫穷青年艺术家的生活,充满了泪水与欢笑,充满了对自由和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它所宣扬的这种精神为人们所称道,经久不衰。普契尼十分擅长用细腻的音乐来表现悲情的色彩,歌剧当中音乐轻柔舒缓,也成为经典曲目常常在音乐会当中演出。
《图兰朵》是普契尼创作生涯中的最后一部歌剧,它取材于神话剧。但即使是这样的神话题材,在创作的过程中,普契尼还是坚持了真实主义的原则,不受原著的拘泥与束缚。整部剧充满了现实生活的气息,塑造的人物也是有血有肉的鲜明形象。
在这部歌剧当中,他抛弃了过去常用的浪漫主义抒情风格,采用了当时极为少见的意大利正歌剧的风格,运用了大规模的音响和宏伟壮观的合唱,气势浩大。因为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中国的古代,他还采用了《茉莉花》的曲调,成为其中的中国元素。此外,剧中多方面采用欧洲的古老音乐调式和现代的和声语言,创新性地进行了多调性的尝试。在不幸因病逝世之后,这部作品由他的学生继续完成。1926年首演的时候大获成功,指挥家在第三幕结尾时向观众宣布:“大师的作品在这里结束”,因为普契尼离去的时候,正好写到第三幕。
德彪西:构筑“梦幻世界”的音乐家
国籍:法国
生卒年:1862-1918
全名: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
职业:作曲家、音乐评论家
代表作品:《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月光》、《大海》、《前奏曲》、《练习曲》、《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