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音乐大师:灵魂的演奏者
3585600000029

第29章 19世纪末(5)

生平简介:

1862年8月22日,德彪西出生于巴黎附近的圣·日耳曼·昂莱。他的家庭本是农民世家,祖父本来是贩卖酒水的商人,后来做了木匠。父亲曾经在海军当过7年步兵,每年夏天的时候,父母也都会带德彪西去海边避暑,因此德彪西对大海就有了深深的感情,父母甚至希望他成为一名海员。

他的父母先是经营了一家小陶瓷店,后来这家小店破产倒闭了。之后,父亲又因参加巴黎公社起义而被监禁起来,但是德彪西学习音乐的道路却没有因此而停止。德彪西从幼年开始,就显现了与众不同的音乐天赋,他的姑姑特意为他安排了钢琴课。于是,德彪西从9岁时就开始跟随一位意大利人学习钢琴演奏。1872年,10岁的德彪西开始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

1884年他因创作康塔塔《浪子》而获得罗马大奖,他获得了奖学金,并得到了一个资格可以在意大利进行为期3年的留学生活。德彪西乐感非常好,几乎可是达到了说看谱能识音的程度,而且钢琴弹奏技术也非常出色。但是他渴望打破陈规,不断探索新的领域,他向学校提交的作品并没有得到专业老师的好评,他们警告他说:“对这种暖昧模糊的印象主义倾向,应有足够的警觉。”其实,在学生时代,德彪西就不喜欢那些遵循墨守成规的正统音乐理论。他曾经有这样的说辞:“理论是不存在的,音乐的意义就是聆听,快感就是法则。”

德彪西似乎潜藏着有与生俱来的叛逆者的特质,也可以说是富有创新精神,经常提出匪夷所思的问题,令人难以解答,但自己却不以为意。在音乐院学习时也常常向老师发出类似的挑战,在音乐学院的老师大部分都是知名的音乐家,但是面对他的问题,也经常气得七窍生烟,火冒三丈。他常常为了摸索创新音响组合,在钢琴上弹奏一些完全不按照传统规则进行的和弦,因此也常常遭到老师们的批评与责备。

递交给学院的这些作品正是他创作风格的初步表现,他从心底偏爱法国印象主义画家那种轻描淡写、若有似无的艺术效果,所以他更喜欢让自己的音乐像是即兴而作的。他的音乐标题也是古怪离奇,像《西风看见了什么》、《飘荡在晚风中的声音和香味》等等。1888年,他没有完成在罗马的学业就去了德国参加当地的音乐节,在那里,他看到了瓦格纳的歌剧,深深地被震撼了,瓦格纳的创作风格也影响了他。

从小的时候开始,德彪西就和别的孩子就不一样,强烈地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当别人家的小孩子还在对花花绿绿的廉价的一抓一大把的糖果而流口水时,他就宁愿选择一块小小的精致而美味的蛋糕。他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喜好,这种喜好在音乐当中的表现也和当时许多人不一样。因此,在学成归国后,德彪西将精力投入到创作当中,不再以演奏家的身份公开演出。

1887年从罗马回来之后,他就开始了与盖布瑞尔·杜邦10年的同居生活,但是却又娶了罗莎莉·泰克希尔,盖布瑞尔·杜邦举枪自杀,没有成功。而罗莎莉也没有得到幸福,在新婚后不久,德彪西又与有夫之妇艾玛·巴铎克有了私情。在和前夫离婚之前,艾玛就为德彪西生下了一个孩子。德彪西的私生活风波不断,朋友也少,他不为人所欣赏的个性也在之后间接影响到了他的作品受欢迎程度。

1905年10月,交响诗《大海》首演,由于他的个人生活不为人们所赞赏,其作品也受到牵连,遭到了许多保守派的攻击,但这部作品的确是德彪西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经过时间的历练,最终还是得到了音乐界的高度评价。

他的歌剧也遭遇了相似的命运,他只创作一部歌剧,就是《佩利阿斯和梅利桑德》。这部歌剧首演时得到的评价,毁誉参半,遭到不少人的攻讦与责难。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上演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解了这部作品,并且喜欢上了它。《佩利阿斯和梅利桑德》也终于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现代新歌剧。

1907年开始,德彪西开始在国外旅行演出,不幸的是他患上了直肠癌,也因此而影响到他的音乐创作,他的作品大大减产。1918年3月25日,在巴黎逝世。

在1890年以前,德彪西的创作风格还在探索阶段。他的钢琴曲当中还保留了中古的调式和五声音阶因素,并且采用了新颖的和声。他的《月光》已经有了早期印象主义的苗头,在意境和创作手法上都流露出了印象主义的风格。歌曲创作当中,颇具法国的抒情性,自然流畅。

1890年以后,德彪西的创作进入了成熟阶段,完成了一生当中的大部分作品,出现了印象主义管弦乐的杰作,如《牧神的午后前奏曲》等。管弦乐《意象集》具有明亮的音乐色彩,它采用了鲜明的西班牙民间舞蹈的风格节奏,使音乐语言更加生动。这一段时间里,他创作了许多由标题小曲组成的钢琴曲集。这些作品注重画面质量,有新颖独特的构思手法,奠定了印象派钢琴的风格基础。在《十二首钢琴前奏曲》里面,已经展现了丰富的印象主义精华,将印象主义的美,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

主要成就:

德彪西不算是位高产的作曲家,但是他的作品风格鲜明,既没有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深刻,也没有浪漫主义的丰沛情感。他的音乐当中只有奇异的幻想色彩,那独特的“印象主义”风格,对20世纪的音乐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德彪西的创作当中体现了鲜明的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色,音乐当中较少激情和叙事内容,往往借助于标题和色彩变化来引发听众的联想,却有较多的暗示成分在其中。他的曲调大多零碎简短,呈现不对称的自由发展。和声当中常常出现不协和音,同时扩展了调域的范围,采用了中古调式、五声音阶和全音音阶。音乐节奏不规则,音响效果细腻,配器精致,和声细腻。

德彪西创作完成的歌剧只有《佩利亚斯与梅里桑德》,共有五幕剧情,创作共耗费了10年时间。故事讲述了阿莱蒙德国王的孙子在山中遇到了一位姑娘,叫做梅里桑德。戈洛同梅里桑德结婚后,发现妻子和他的异母兄弟佩利亚斯。于是戈洛大怒之下杀死了佩利亚斯,又将梅里桑德打伤。结果,梅里桑德伤势过重在产下一女之后死亡,而戈洛追悔不已。

德彪西的歌剧里并没有展现连贯的剧情,而是用了许多象征性场景,描绘出了一个“梦幻世界”。音乐当中突出了沉默静寂的氛围,歌曲几乎没有旋律上的发展,声乐部分几乎全部用朗诵调完成。音响柔和优美,渲染出诗意的氛围。歌剧当中,既没有咏叹调,也没有重唱与合唱,独唱部分如私语般清吟,体现了一种朦胧含蓄的感觉。剧中的音乐主要集中于管弦乐,和声带有印象派风格,乐队的全奏通篇只有四次,并且以弱奏来展现人物的心理变化。这种低吟浅唱,使音乐更像是一种诗歌。

德彪西的作品内容主要集中于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某些令人产生遐想的声音,或者是对梦境的追忆和生活场景的再现。

德彪西的作品《月光》是《贝加莫组曲》第三乐章中的曲子,是受到印象派诗人魏尔伦的诗歌影响而创作的。1884年,德彪西在意大利见到了贝加莫地区秀美的风光,便深深地为之打动。《月光》便是贝加莫月色给作曲家留下的印象,它用朦胧的有多重指向的旋律在听众的脑海里展现了一副画面。清辉皓月,雪山堆银,天地剔透,星野辽阔。在他的音乐里,月光如水波粼粼,慢慢流淌,泻满房间。四下离散的音符打破了旋律的完整,使月光更多了一种“动态”的感觉,激荡起人们心中的共鸣,思绪起伏万千,却无法言喻。

《牧神的午后前奏曲》,也是受到了象征派诗人马拉梅诗歌的启发。乐曲用木管乐器组合成丰富的音色变化,形成了独特的音响效果,如同牧神的笛声一般梦幻、慵懒。《夜曲》是管弦乐三部曲,描绘了种种不同的画面。第1首《云》用擦奏与拨奏技法同丰富的和声,展现了色彩斑斓的的云空。第2首《节日》当中借助复杂的节奏变化,体现了复杂细腻的音响效果。第3首《海妖》用唯美的女声合唱刻画出月光倾泻下的海与海妖,从而反映出绘画的意境。《大海》是对大自然海水律动的真实描绘,用粗犷的线条和嘹亮的音响,塑造出海浪翻滚的逼真情景。

布索尼:新古典主义的先驱

国籍:意大利

生卒年:1866-1924

全名:法鲁西奥·班温努特·布索尼

职业:作曲家,钢琴家

代表作品:《C大调钢琴协奏曲》、《周六的乡村》、《对位幻想曲》、《浮士德博士》、《交响夜曲》、《钢琴小奏鸣曲》、《长笛与乐队的小夜曲》、《选择新娘》、《图兰多》

生平简介:

1866年4月1日,布索尼出生于意大利恩波利一个音乐家庭里。父亲是一位单簧管演奏家,母亲是位德籍钢琴家。少年时代的布索尼,随母亲学习钢琴,成绩斐然,8岁的时候便可登台演奏,9岁时的表演就得到了钢琴演奏家鲁宾斯坦的称赞。1875年,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后来全家搬到格拉茨,10岁的时候便跟随雷米学习了和声、对位和作曲,12岁的时候就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的作品。

1881年,布索尼又到意大利波伦亚市的爱乐学院求学,在这里,凭借过人的音乐秉赋,布索尼脱颖而出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第2年便被吸收为博洛尼亚音乐学会会员。1883年,他根据意大利马尔凯区的诗人贾科莫·里奥帕蒂的诗歌创作除了清唱剧《周六的乡村》,一经推出,立刻好评如潮。

1886年,他为摆脱父亲的音乐影响寻求属于自己的风格而来到音乐都市莱比锡。在这里,他结识了格里格、柴可夫斯基和马勒等一批音乐界的大师。1888年,他来到了赫尔辛基音乐学院,担任钢琴教师,与西贝柳斯成为朋友。1890年、1891年先后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及波士顿的新英格兰音乐学院任职。不久又去了美国,移居纽约,积极进行筹办音乐会等事项。

1894年回到欧洲,在柏林定居,致力于创作。1904年,布索尼创作了一部《C大调钢琴协奏曲》,这部作品明显受到李斯特的影响。作品激情四射、热烈如火,在颇具爆发力的男声合唱中音乐达到了高潮。但是演奏中,依附于乐队的钢琴弹奏起来难度之高不可想象。所谓“曲高和寡”,这高超的演奏难度和庞大的阵仗,让许多演奏者望而生畏,所以这部具有挑战性的作品没有得到音乐会的青睐。

1902年,布索尼又组织了一系列管弦乐音乐会,推广了德彪西、戴留斯、西贝柳斯等现代作曲家作品。1907年,他发表了一篇题为《新音乐美学概论》的论文,这是他长期以来持续不断进行音乐哲学研究的结果,他提出了现代的作曲风格理念,极具前瞻性。但他本人的作品却因继承了意大利而非德国的传统而遭到柏林乐评界的抵制和非难。1913年起,布索尼担任了波洛尼亚罗西尼专科学校校长,他尝试着对学校进行改革,但是他的想法没有得到市政当局的认可,所以改革只能以破产告终。

1915年一次大战爆发后布索尼迁居到了美国纽约,这时他在意大利和德国已经不复当年的声望,因此他便申请政治避难,去了苏黎世。在苏黎世的5年中,布索尼的心理上承受了很大的痛苦,只能将精力投入到歌剧创作当中,并创作出大量其他的音乐作品,因此这些日子他在艺术创作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的寓所,往往艺术家云集,成为他们聚会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