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音乐大师:灵魂的演奏者
3585600000003

第3章 巴洛克时期(2)

主要成就:

巴哈贝尔是德国巴洛克时代后期的杰出音乐家,他所创作的管风琴和键盘音乐得到了世人极大的肯定,在新教宗教音乐创作方面造诣颇高。只可惜他的许多作品都未能得到妥善保存,鲜有作品流传于后世。但是,他所创作的《Canon and Gigue in D major for 3violins and Basso Continuo》,即《D大调卡农》,却亘古流传,300年后魅力依然不减。

卡农,不是一首曲名,而是一种曲式,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卡农”原意是“规律”,字面上是“轮唱”的意思,同一旋律以同度或五度等不同的高度在各声部先后出现,造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地模仿,严格的模仿对位。第一次出现的声部称“起句”,相隔一小节或两小节后出现的重复声部称“应句”。几个声部的旋律依次出现,交叠进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随,绵延不断。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便被成为“卡农曲”,声乐曲中的“轮唱”也是“卡农曲”的一种。十三、四世纪便出现了这种形式的乐曲。

巴哈贝尔的卡农大约是在1678至1690年之间创作的。有人认为,这个曲子是巴哈贝尔在1680年前后为纪念死于瘟疫的第一任妻子和孩子而创作的一组音乐中的一首变奏曲。乐曲一开始由低音乐器奏出两小节八个低音,接下来有三部小提琴依次出现,低音乐器从头到尾重覆了二十八次同样八个音。一般在这一个曲子之后,还会附加上一首轻快的乐曲Gigue(吉格舞曲来演出)。

这首回旋曲曲式的乐曲,有无穷灵动的元素在里面。带着一丝意大利式的甜蜜宁静的忧伤。婉转的曲调却并不悲痛,似在诉说雨后一尘不染的天空,悠远、纯净,让人心情舒畅,百听不厌,无论何时,都能让人的心灵得到平静。这首曲子注重对位和编排,使人联想到自然、数学公式等演绎的方式,有一种永无止境的理性美感,给人以平和和鼓舞,所以又被称为“人类理性在音乐上的代表作”。

300年后,《D大调卡农》魅力依旧,一再为影视作品借用,不仅成为现代人最喜爱的器乐小品,也成为电影电视广告配乐的常客。电影《凡夫俗子》用它作为配乐,电影《我的野蛮女友》用它穿插在场景之中,动画《金色琴弦》中也出现了这首曲子。潘婷泰国励志广告也运用了这首经典曲目,简单明了而又不会觉得单调,层次丰富,旋律灵动,在历史的长河中魅力永不衰减。

普赛尔:不列颠的奥尔甫斯

国籍:英国

生卒年:1659-1695

全名:亨利·普赛尔

职业: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

代表作品:《狄朵与埃里阿斯》、《女先知》、《亚瑟王》、《暴风雨》

生平简介:

在希腊神话中,奥尔普斯是一位与音乐有着密切关联的人物。他的父亲是太阳神兼音乐之神阿波罗,母亲是司管艺术的缪斯女神卡利俄帕。传说中他首创了诗歌和音乐,有着与生俱来的非凡艺术才能。他的音乐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他的琴声能够让洪水猛兽为之倾倒驯服。奥尔普斯曾凭借琴声的魅力,成功制服了巨龙,帮助伊阿宋取得金羊毛。用自己神奇而美妙的歌声战胜了海妖赛壬,使同伴们能够安全地通过海妖控制的海域。他的妻子欧里狄克死后,他思念不已,追随到冥府,依靠音乐的魅力驯服了冥府神兽三头狗克尔柏罗斯,感动了冥后克尔柏罗斯。

可以说,奥尔普斯就是音乐神祗的化身和代表。而在人间,也有这样一位音乐奇才。他,便是被誉为“英国的奥尔普斯”的普赛尔。

普赛尔的父亲托马斯·普赛尔是英国国王御前乐师,少年时期的普赛尔就显现出他的音乐才华,10岁的年纪就在皇室教堂唱诗班当歌童,并成为著名音乐家汉弗莱与布洛的弟子,跟随他们学习音乐。一直到1673年,他的嗓子因歌唱受损而不得不终止。于是,他转任皇室乐器保管员约翰·亨杰斯顿的助手。1677年,开始为24名弦乐手组成的国王专用小提琴队作曲。1679年,普赛尔担任威斯敏斯特教堂的管风琴师。

现存可以追溯的最早作品可以到1680年。那时候起,他便开始创作长系列的《迎宾颂歌》以及为各种皇家场合演唱而准备的合唱曲,为皇家教堂创作三重奏鸣曲。之后,普赛尔的人生开始发生了变化。他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并开始写作歌剧音乐,为当时伦敦的各大剧院创作戏剧配乐。1682年他被任命为皇室乐队的管风琴师,1683年又任职为国王的乐器管理员。1689年,他为切尔西一所女校创作了一部意大利式小型歌剧《狄多与埃涅阿斯》,这部歌剧描写了迦太基女皇狄多和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的爱情故事,展现了高度紧张的戏剧冲突。

17世纪初,英国宫廷和社交场所曾经盛行一种源自意大利和法国宫廷的假面剧,它综合诗歌、舞蹈、声乐与器乐多种艺术形式,并承袭16世纪上半叶唱诗班歌童音乐剧的传统,逐渐演变为复杂的宫廷娱乐形式。普塞尔的假面剧创作《亚瑟王》,便是摒弃意大利模式,并结合法国芭蕾喜剧特色,将音乐与对白形式融合的新型歌剧。他还通过《戴克里先》、《仙后》等剧的配乐,显示出独特的用音乐刻画激情的天赋,“不列颠的奥尔甫斯”由此而得名。

1685年,他为国王詹姆斯二世的加冕典礼演奏管风琴音乐,他的作品也在典礼上得到演出。之后,1689年威廉姆三世的加冕礼上,他又获得了演出的机会。最后一次为皇室演奏的机会是在皇后玛丽的葬礼上。之后,他便在突然之间感染了风寒,被迫卧床,健康开始恶化,结果一病不起,两个星期之后猝死身亡。去世的那天,他的遗嘱要求将他的房地产全部留给他“亲爱的妻子弗朗西斯”。1695年11月26日,普赛尔被埋葬在他供职一生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可以说,普赛尔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当中度过的。

主要成就:

普塞尔是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也是英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在英国的音乐史上占据了及其重要而特殊的地位,他象征着英国音乐所达到的显赫地位。在他之前,英国音乐已经步入了黄金时代,而由他开始,英国音乐则达到了鼎盛时期。普塞尔被形象地比拟为英国音乐金字塔的塔尖,他的作品将英国的民族风格发挥到了极致。

普赛尔的创作涉足内容十分丰富,他吸收借鉴了法国音乐特点,创作出了独特的英国巴洛克音乐风格。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器乐,歌剧,戏剧配乐、教堂音乐、宫廷颂歌和宗教歌曲、民俗歌曲等。

普赛尔以创作弦乐幻想曲而成名,他所创作的作重要的作品便包括为弦乐创作的15首幻想曲、颂歌和赞美诗。他自己说,他的器乐曲“是对有声望的意大利大师们的一种模仿”。普赛尔的八首羽管键琴,阿勒曼德舞曲和库朗特舞曲,在组曲中,他会加融入英国的舞曲,意大利小步舞曲,咏叹调或幻想曲,有时又会添加布列舞曲和加沃特舞曲等。他的组曲,每个乐章都会出现2-3个声部,形式简单,和声传统,但在装饰音的使用方面,他已经大大超过了巴洛克时期的维吉那学派,多达7种装饰音。

普赛尔对戏剧也有着独到的敏锐感觉,共创作49部音乐戏剧。这些作品综合了英国假面剧、诗歌、戏剧、舞蹈、民间歌曲等多种形式。

《亚瑟王》是一部由独唱、合唱和乐团合演的歌剧,并且是一部围绕爱情和战争的魔幻歌剧。取材来自于英国的传说,讲述了亚瑟王用武力抵御入侵英国的外族撒克逊人,成功统一了古英国的故事。全剧采用了17世纪末英国独有的半歌剧形式演出,用音乐与口语对话贯穿全剧。

歌剧《狄多与埃涅阿斯》的剧情来自于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诗篇,讲述了古希腊传说中的一段故事:特洛伊战争之后,王子埃涅阿斯在迦太基避难,与迦太基的狄多女王相爱。但神的旨意要求埃涅阿斯回国去重建家园。埃涅阿斯不得已之下抛狄多而去,导致狄多心碎而自尽。狄多女王临死前所唱的《当我被埋在地下》平静、庄重,是一首哀婉动人的著名唱段。这部歌剧的全长不到1个小时,但是在西方歌剧史上,却成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仙后》是普塞尔于1692年创作的一部假面剧,也叫做“半歌剧”,取材于莎士比亚的戏剧《仲夏夜之梦》中的部分情节。这是一部运用了道白的戏剧,其中有序曲、幕间曲和很长的芭蕾舞。迷人的旋律、优美的芭蕾,成为歌剧最吸引人的地方。

作为一位作曲家,普赛尔的才华可能是晚熟的,但是他那以音乐刻画激情的天赋,被比作希腊神话中琴声能使猛兽俯首、顽石起舞的诗人和歌手,称为“不列颠的奥尔甫斯”。1876年成立的普赛尔协会开始整理、编辑出版的他的作品全集,到1965年,共出版了32卷。

库普兰:法国键盘音乐之父

国籍:法国

生卒年:1668-1733

全名:弗朗索瓦·库普兰

职业:作曲家、羽管键琴家、管风琴家

代表作品:《羽管键琴曲集》(四卷)、《莫尼克小姐》、《收割者》、《蝴蝶》、《羽管键琴演奏法》

生平简介:

与德国的巴赫家族相似,法国的库普兰也是一个典型的音乐家族。他的家族对法国的音乐界的影响力长达200年,甚至比肯尼迪家族对美国政界的影响力还大。15-19世纪,库普兰家族相继出现了好几位杰出的音乐家,其中最优秀的便是弗朗索瓦·库普兰,他被人们誉为“大库普兰”。

库普兰出身于管风琴之家,伯父是巴黎圣热尔韦教堂的管风琴师。1661年,父亲夏尔·库伯兰接任了这一职位。库普兰最初的音乐启蒙导师便是其父亲。父亲去世之后,教堂管风琴师一职便由拉朗德接替。圣雅各教堂著名的管风琴手、国王的管风琴师雅克·托梅兰照顾了年纪尚小的库普兰,成了他的“第二个父亲”。同时,圣热尔韦教堂委员会同意他18岁时继承其父的职位,以确保到时能接任拉朗德为教堂演奏。由于拉朗德在巴黎的其他两个教堂中也有职位,所以在过渡期间,10岁的库普兰就开始代理拉朗德演奏。1683年,拉朗德成为皇家教堂兼职学监。虽然没有得到正式任命,但是此时,16岁的库普兰已经成为圣热尔韦教堂的全职管风琴师。

1685年,已满18岁的库普兰正式接任了圣热尔韦教堂管风琴师一职,并约定从1685年11月1日至正式签订契约为止,圣热尔韦教堂委员每年都给库普兰八百里弗尔的薪酬。

1689年,在家庭的安排下,他与玛丽·安妮·昂索结婚。妻子的家庭与商界有着重要的联系,库普兰也随之从中获益不少。婚后那年,库普兰得到了首个皇家特许,可以印制和出售他的音乐作品。这一许可六年有效。在老师拉朗德的帮助和支持下,库普兰于1690年发表了第一部《管风琴曲集》,其中包括两首管风琴弥撒。最初的《管风琴曲集》现存只有一个副本,以原稿的形式保存,在题名页标记着“批准”和“特许”的字样。该曲集里的管风琴作品是已知的库普兰所写的最初的,也是最后的管风琴作品。

1693年12月26日,库普兰被任命为国王风琴师,并获得了路易十四“御前管风琴师”之称。进入宫廷不久,库普兰就开始教一些王室成员羽管键琴,在1694年担任皇家大键琴教师,教授皇家儿童。仅用力3年时间,他就得到了自己的贵族勋章。1702年又得到了更大的荣誉,被封为爵士。

宫廷生活的初始阶段后,库普兰的活动更为多样。1700-1717年,他担任了凡尔赛宫的大键琴师,开始参加一些地方举行的音乐会,在巴黎和凡尔赛之间繁忙地奔走。在这一时期,库普兰被认为是当时最重要的作曲家,赢得了同代人的羡慕,人们争相把他作为作品题献的对象。1717年,库普兰成为国王的羽管键琴师,要为每个星期日的“音乐会”准备室内乐,以及王室教堂使用的宗教音乐。

18世纪初,库普兰还从事着羽管键琴音乐的创作。1713年,他又取得了20年的印制许可。于是,在1716年出版了著名的《羽管键琴演奏法》,详细讲解了演奏时应用的指法、触键方法和装饰音弹法等,《哈普西科德曲集》也从这一年起陆续出版。1722年和1730年,他的第三和第四本羽管键琴的书出版。1726年,他发表了小提琴和羽管键琴演奏的四首组曲《国民》。在他第四本羽管键琴书的前言中,库普兰写到他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同年,他放弃了宫廷的委任。1733年9月11日逝世于巴黎。

逝世前不久,库普兰用新的10年许可来印行他余下的作品。他的作品涉猎范围广泛,有弥撒曲、经文歌、康塔塔、室内乐等,还写过许多带标题、非组曲结构的小品,立意鲜明,风格清新流畅,具有法国宫廷艺术典雅、细腻、精美、灵巧的趣味。

主要成就:

库普兰是法国键盘音乐之父,同时也是法国巴洛克时期重要的艺术家,拨弦钢琴音乐家。他的作品包括了4册的拨弦古钢琴曲,大约有230首,此外还有40多首管风琴曲,一些宗教声乐作品和室内乐作品。他的古钢琴曲多为标题性乐曲,内容大多与凡尔赛宫廷的生活相关,或者描绘的风景、人物肖像等。他的作品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对人的心理刻画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