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如镜,自然是人生的大幸福。
偏偏世人的心态难以理解。
圆圆的镜子在他手上,他不珍惜,让它蒙尘,让它生垢,甚至天真地以为,摔它抛它,它碎它裂以后,才妄想用胶水去粘它补它。
破镜重圆,裂痕常在、长在。
这道裂痕,像是插在心上的一把刀。时间也许会把刀的锐度磨钝,但是,纵是再钝的刀,依然还是能伤人。
这条裂痕,也是丑恶的疙瘩。双方都用尽法子去消除它,但是,它固执地长在心上。对于曾经造成破裂的那个原因,你也许能原谅,但是,你不能忘记。它就好像是地雷,静静地埋伏在那儿,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你根本不知道它会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之下爆发。但是,有一天,无意中触着了它,它大爆特爆,结果呢,两败俱伤。
所以说,镜子碎裂以后,不必求它重圆。
经过黏合后的镜子,不圆亦不亮。镜虽在,但是,镜已不是镜。
摔破镜子的那个人,有了教训,有了经验,在找到一面新的镜子时,便应该知道,如何使镜长圆、常亮。
感叹号
每每看到感叹号“!”,便有惊心动魄的感觉。
这是一个形与声兼具的标点符号。
它像是心脏剧烈跳动的样子(你仿佛可以听到“噗噗”的声音),它亦像是毛发霍地站起的形貌(你好似清楚地听见“唰”的一声微响)。
感叹号出现之前的那个句子,感情热烈、炽烈、强烈而又猛烈。
愤怒得发狂,欢喜得癫狂,悲伤得疯狂,都以感叹号作结。换言之,感叹号所表达的情愫,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不是平和的,而是激动的。你在读着这些句子时,情绪起伏不定,有时,你简直是屏着呼吸来把它读完的。
当然是刺激的,但是,但是哪,同一篇章倘若出现太多的感叹号,恐怕也没有多少人承受得了,毕竟,能够时时刻刻处变不惊的人,是为数不多的。
有些人,一生是充满了感叹号的。
幸运的人所使用的感叹号,好似是在空中飞舞的音符,音符里满满地盛着快乐的曲调,他生命的乐章,是由一阙又一阙欢歌所谱成的。一个欢乐的音符之后,是另一个。不过呢,话说回来,芸芸众生里,像这一类的幸运儿,是少若凤毛麟角的。
命运多舛的人,他的感叹号像锤子。锤子直直地竖立着,毫不留情地打在圆圆的心叶上,一下一下,又沉又重。啊!啊!啊!痛不可当,偏那心叶坚硬又坚韧,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不但击不碎它,打不扁它,反而在心叶周围生出了一层厚厚的茧,借着它来抵挡生活里更多、更大的暗流!
寻常百姓,如你、如我,生命的篇章,用的多数是逗号,感叹号只不过是生活里偶然出现的奢侈品或是考验品。它出现时,你也许惊喜,也许悲伤,然而,喜也好,悲也罢,它都只能算是你平淡生活里的一些小插曲、小波澜。
最怕的是有些不甘寂寞的人,以自个儿刻意制造的感叹号来取代原本淡定自在的逗号,比如,让感情任意出轨,便是一例。结果呢,欢乐绝顶的感叹号之后,又来了另一个意料之外的感叹号,这个感叹号,是伴随发妻的离婚证书一起来的。
家
什么是“家”?
处在人生不同阶段者,对于家,有不同的诠释。
童稚时代,家是“磁铁”。
放学钟声一响,心长翅膀,脚着轮子,一心一意只想飞扑家门。桌上热腾腾的饭菜,母亲脸上粘着的笑容,都是强大的“磁铁”。
进入了青春期以后,家不再是“磁铁”了。它变成了“樊笼”。青春焕发的少男少女,把自己看成是可怜的“笼中鸟”,他们苦苦挣扎,急欲脱笼而出,飞向心目中那个辽阔无边的天地。父母的关怀与劝告,全被看成是束缚个人自由的绳子。他们什么地方都想去,唯一不想逗留的地方,是他自个儿的家。
接着,讨厌家的人,自己成了家。
这时,家是温床,是爱巢,是安乐窝。新婚的人,自封为君王,从此不早朝。
青春渐逝,中年的跫音,清晰可闻。
中年人把家看成了“避风港”。
外头有狂风暴雨,有枪弹毒箭,为了三餐而营营碌碌的人,被风吹了,被雨打了,中了子弹,中了弓箭,都没关系,只要回返避风港,便会有人为你更衣暖身,为你治疗伤口。
等你蓦然惊觉你亲爱的孩子把你苦心经营的这个家当作“樊笼”时,你已两鬓似雪。
笼里的鸟,一只一只飞走了。
相依为命的老伴,也驾鹤西归了。
家,成了一个空壳。
壳里的人,静静在等。
等一个永远的约会。
古井
有一类人,像古井。
表面上看起来,是一泓死水,静静静静的,不管风来不来,它都不起波澜。路人走过时,都不会对它多看一眼。
可是,有一天,你渴了,你站在那儿汲水来喝,这才惊异地发现,那口古井,竟是那么地深,深不可测;汲上来的水,竟是那么地清,清可见底;而那井水的味道,甜美得让你灵魂出窍。
才美不外露,已属难能可贵;大智若愚,更是难上加难。
世人都迫不及待地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抖出来让别人看。肚里有一分的,说他有两分;有两分的呢,说自己有三分,以此类推。
“有麝自然香”已变成了惹人发噱的“天方夜谭”。“无麝放假香”,才是处世真理。
正因为这样,一旦发现了古井,便好似掘到了金山银库,有难以置信的惊喜——以为它平而浅,实则它深又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知,知无不言。你掏了又掏,依然掏之不尽。每回掏出来的话语,都闪着智慧的亮光。你从中得到了宝贵的启示,你对人生有了更坚定的信念。
这口古井,不肯、也不会居功,它静静伫立,看你变化,看你成长。你若有成就,它乐在其中而不形之于外。
古井,可遇而不可求,一旦遇上,是你的造化。
生活中的小哲学
其一:自律
有家跨国银行征聘理财专员,次子刚自美国负笈回来,致函应聘。不久,接到来自伦敦总部的电话,定了日期和时间,要和他进行第一轮的电话会谈。这一关过了,才能获得飞往海外进行正式面试的机会。电话会谈定于十时进行。当天九时许,我看见他郑重其事地穿了大衣,打了领带,在电话旁边正襟危坐,忍不住笑了起来,揶揄道:“嘿,电话会谈而已,打扮得那么神气干吗呀?对方都瞅不见你,犯得着这样大张旗鼓吗?”
没有想到,他竟然正经八百地应道:“妈妈,如果我现在穿着背心和短裤,我的心情必然也是轻松适意的,那么,我说出来的话,也许就不够慎重了。再说,对方是在办事处给我拨电话的,他衣冠楚楚,我又怎么能不给予他应有的尊重呢?”
我很惭愧。在别人见不着的地方严于律己,才是最大的自律啊!终于,过五关斩六将,他顺利获得了那份工作。
其二:半块三明治
在伦敦银行的投资部门工作了好几年后,碰上经济不景气,银行要裁员,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次子与同事西门在银行里共用一室,常常互相调侃,说哪一天对方被裁了,自己便能独用一室了。当然,说着这样没心没肺的话时,大家都不认为失业的厄运会变成跌落头上的陨石。
那天中午,工作特别忙碌,西门没有出去用餐,只是托人买了一份三明治,一面食不知味地啃着,一面分秒必争地办公。就在这时,来了电话。他匆匆放下三明治,下楼去了。这一去,竟未能再回来了。那齿痕犹在的三明治,就此寂寞而凄凉地长搁桌上。西门被裁了。
为了确保银行投资部门资料库的安全,根据规定,任何雇员,从被解雇的那一刻开始,就不准再回返办公室了。银行会派人把他的东西收拾好,送到他家里去。
在给我的长途电话中,次子难过地说道:“妈妈,那三明治,他才吃了半块呢!”残留桌上这半块三明治,像个无声的警钟:在这个竞争强劲的世界里,勤快并不是铸造铁饭碗唯一的原料,不是的。
推陈出新的创意,才是永远的不倒翁。
其三:回头看看
在香港买了一件御寒大衣,色如墨,轻暖似羽毛,爱入心坎。然而,第一趟携它出国,便遗失了它。
那天,办好了去伦敦的登机手续后,到食阁用早餐,顺手把大衣搭在椅背上。吃饱了,拎起随身行李,便匆匆赶往闸门。
是上飞机之后才想起的。心想:也许有人路不拾遗呢?然而,回国后查询,大衣宛若泥牛入海。和女儿谈起这事,她说:“妈妈,您站起来时,为什么不回头看看呢?”
十年前,她负笈英伦前夕,把手机遗落在计程车上,给即将远行的她带来了成箩盈筐的麻烦,是刻骨铭心的教训。从那回起,独自在异乡生活的她,便不曾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她强调着说:“妈妈,记得,回头看一看。”回头看一看,啊,回头看一看。当你回过头看时,你会明明白白地看到你所犯的错误和你曾有的遗憾。
关键是“看”,既已看到,便该立刻纠正、立刻修补。
当你回过头看时,你也会清清楚楚地看到过去的伤、悲、气、恨、痛。关键是“过去”,既已过去,便永永远远无可挽回、无可弥补了。活在当下,该忘的,设法忘记;该记的,牢牢记取。这样,前头的道路才能有艳阳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