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为止,也没有夏朝存在的证据。有人说夏朝其实在埃及,禹其实是外星人,倒不是没可能。据说,夏朝就有甲骨文,却至今没发现,也就是说,想靠谱,也没有多少谱可靠。从最纯朴的角度出发,夏只是当时一个大型部落联盟,简称夏大。当时还没有所谓中国,大部分人都是夏大的。
启当了夏老大之后,有扈氏不服,启带着人堵到有扈氏家门口,一个叫甘的地方。《史记》记载,甘地大战中,启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战争武器——战车,指挥战车左边的兵用箭,右边的兵用矛,中间的人负责驾驶。有扈氏本来还以为是打群架呢,一看就傻眼了,高科技啊,就这样稀里糊涂被启灭掉。
中国最早的战车应该是启在甘地用的,黄帝的指南车不能算战车。但黄帝绝对是造车专家,原始的GPS都被他装上了,其实轩辕本意就是车,这一脉从黄帝开始,到启这里,就形成了巨大的家族造车产业了,有战车很正常,就差没4s店了。
早期的弓箭,箭头很少有金属的,大多是用石头和骨头,还有用蚌壳的,杀伤力太有限。也就比我们小时候玩坷垃仗稍猛点。其实,我觉得坷垃仗是一种非常好的游戏,参加者分两拨,在田间地头,捡土坷垃往对方身上猛砸,野蛮得有历史感,后来的孩子再不这么玩了,改去网吧CS,相当于虚拟坷垃仗。
有人说,启之所以叫启,是因为他剖腹产,这事当然难以考证。可以考证的是,启坐稳老大位置前后反差巨大:之前省吃俭用,滴酒不沾,除了大型祭祀活动,禁止文艺表演。之后爱吃又爱喝,还自己搞音乐创作,排了一系列大型歌舞剧,到底《九韶》还是《九歌》都是传说,反正就相当于《印象夏朝》。
有尧舜这样击鼓传花失败了的典型,禹把位子传给儿子启,这爷俩确实精心做了准备。启就不一样了,觉得位子已经属于传家宝了,绝对自己把里攥。启的儿子太康是标准的帝二代,也觉得把里攥,结果,没攥住,让人给篡了。这就是著名的太康失国。
八
抢太康位置的是后羿。后羿本为司羿,不是主持婚礼的,是祖传的射箭高手。当时有名的后羿有俩,一个跟着尧干过,把太阳射得计划生育了。还有一个就是这位,他媳妇叫桓娥,后来和汉文帝名犯讳,改嫦娥了,传说是中国最早的宇航员,纯传说,后羿去哪儿弄不老神丹啊,飞天顶多是嗑药后产生的幻觉。
太康打猎上瘾,经常一玩就是几个月。有次,后羿趁他出门打猎,率精锐远程武器攻击队守在洛水,太康兴高采烈唱着打靶归来班师回朝,发现已经回不去了,只好流亡。后羿自立为王,也沉溺于打猎,别的事都交给寒浞管。有次他打猎回来,让寒浞给杀了。猎人的悲剧往往是最后成为别人的猎物。
太康的弟弟叫仲康,曾短暂地担任过后羿的傀儡,仲康死后,他儿子继续当傀儡,两年后,就被后羿放逐到今天的山东曹县去了。寒浞杀了后羿,就要杀仲康的儿子,以绝后患,仲康的儿子被杀的时候,媳妇已怀孕,从墙洞里爬出去跑济宁娘家了,后来生下一个儿子,就是夏的中兴之主少康。
少康小时候穷,到处放牛,每次放牧都好几天,出门跟出差一样,得把高粱稀饭打包带着路上吃。有次,高粱饭馊了,少康没舍得扔,尝尝汤口感还行,馊是馊点,可是馊喜欢。少康就是发明酒的杜康,其实不靠谱,禹就喝过酒,可能少康当时没见过世面,以为自己发明的,后来当了老大,把专利权夺来了。
少康从在娘胎里就有危机感,这样的人知道如何隐忍,如何团结,如何成事。值得一提的是,少康复国成功,有两个女人特别重要:一个是他老婆,有虞氏的首领的女儿,属于舜遗留下来的家族势力,少康通过这桩政治婚姻让自己有了立足之地。还有一个女人,叫女艾,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女间谍。
女艾是少康派到敌方卧底的间谍。她过去后,很快就赢取了敌方的信任,把情报源源不断地传给少康,还帮助少康制定了作战方案。这么文武双全又忠贞不二的女间谍,我怀疑,她一直深深爱着少康,却不能破坏少康的政治婚姻,因此选择了这种伟大的方式,帮她心爱的男人实现梦想。爱情自古就有无间道。
少康有个很牛掰的儿子,叫季杼,《左传》上对他的评价甚高,说能力不亚于禹。少康和寒浞PK的时候,季杼打前锋,和寒浞的儿子PK,季杼通过引诱、麻痹等一系列战术,干掉了寒浞的儿子,成功晋级,为少康复国立下大功。所以说,拼爹固然重要,更重要的还是拼儿子。
少康死后,季杼做了夏老大,夏的事业走进新时代。季杼和东夷打仗,东夷人擅长用弓箭远程攻击,挺难对付。季杼就把兽皮晒干晾透了,一层绷一层,穿身上,箭射不透,刀砍不穿,这玩意就叫甲。季杼就靠这个高科技发明,很容易就打垮了东夷,就像美国打垮中东伊拉克一样。
九
一个政权,可以由一个普通青年创立,却绝不会因一个二B青年毁掉,中间必定会出现坏事的文艺青年。我们都知道夏毁于桀,其实到桀的曾祖父孔甲这里,就出问题了。《国语》中说,“孔甲乱夏,四世而陨”。孔甲很文艺,开创过一种音乐新品种,叫东音,早失传了,风格或许类似山东琴书或者梆子。
孔甲不是模范君王,他迷信鬼神,属于魔幻君王。《左传》称他最爱玩宠物游戏,养龙。据说老天爷曾发给他四条龙,分别是两条河龙,两条汉龙,各一公一母。孔甲养的龙,很可能是鳄鱼的一个品种。或者是巨型蜥蜴。孔甲聘了个高级饲养员,叫刘累,专职代养,刘累养死了一条,不敢告诉孔甲,就把龙肉冒充野味给孔甲吃了。孔甲堪称吃龙肉第一人。
想知道龙肉的味道吗?据孔甲说非常鲜美。但他不知道是龙肉,吃完了,还要再吃。刘累心想再吃就出事了,赶紧撒丫子跑了。还有个说法,是孔甲看龙表演节目,刘累分组展示,一组两只,每次只展示一组,剩下那只来回倒替。有次孔甲要四只龙同时表演,刘累跑了。那速度,把龙放出来都撵不上。
刘累跑了,孔甲只好又找了个驯龙高手,叫师门,据说孔刘累的技术都是跟他学的。这次孔甲盯得挺紧,生怕再龙被养死了,老瞎提意见,师门急了,顶撞孔甲,孔甲一生气,把师门杀了,要不怎么说师门不幸呢?其实什么事都这样,领导管太松不行,下属蒙事,管太严更不行,自个坏事。
十
《战国策》上记载了这么一件事,禹有一次品尝了仪狄酿的酒,感觉不错,入口柔,一线喉,接着,他就把酒给禁了。因为他觉得酒太好喝,后代肯定会把持不住,喝酒亡国。我想起老家县城的酒厂,曾短暂地生产过一种酒,就叫“大禹”,这酒果然卖的不好,酒厂后来也倒闭了。
禹禁酒的想法是有远见的,但也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么好喝的东西,谁不想喝?或许他活着的时候还好,他一死,大家该怎么喝就怎么喝,越喝越迷幻。历史上的末代帝王大多好喝,夏也是。
夏的末代帝王是桀。除了是酒鬼之外,桀还是一个功夫迷。痴迷于武林功夫和床上功夫。豺狼难敌吧?他空手就能搞定,跟施瓦辛格在《真实的谎言》里杀狼狗似的。驷马难追吧?他就能撵上。也许,恰恰是如此过人的身体天赋,导致他超级自负,精力过剩,白天折腾完晚上折腾,这就是:天生神力必自毙。
桀谁的话都不听,看谁不顺眼就打谁,桀骜不驯这个成语就是从他这里来的。桀还是一个“集邮”爱好者。打了哪个部落,就把哪个部落的美女(简称落花)收为己用,什么有施氏、岷山氏……落花无意人有情,全国河山一片红。诸多邮票中,有一枚对他来说很珍贵的小型张,就是有施氏发行的妺喜。
妺喜是有施氏的公主,桀要打有施氏,有施氏赶紧把妺喜送给桀,桀非常喜欢。妺喜说你的宫殿太旧,桀立刻盖新的。妺喜爱听撕绸子的“裂帛之声”,桀就找人拿着绸子天天在妺喜身边呲啦呲啦地撕。也就是说,妺喜到了桀这里,有效地拉动了内需,使夏的GDP有了很明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