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郎咸平说:谁在拯救中国经济
3639400000006

第6章 金融海啸导致美国泡沫消费爆破(3)

五、泡沫消费资金链:一根鱼钩钓起三条鱼

郎教授认为,金融炒家们正是利用了格林斯潘提出的“低利率政策”,才造成美国巨大的消费泡沫,以致形成了无法控制的金融危机。那么在这场金融危机混战中,金融炒家们是如何获利的呢?它们有怎样高超得令人不可思议的手段呢?

下一步就是用一个链条把美联储、中国生产者、美国消费者串在一起,叫做资金链的建立。我本来是没有想到这一点的,后来为什么想到了呢?就是因为伯南克、保尔森和格林斯潘犯了一个错误,2009年1月初保尔森在《金融时报》的专访中抛出了一句话,叫做中国责任论。伯南克还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储蓄帮助吹起美国泡沫》的文章。随后,格林斯潘在2009年3月12日也发表了类似的观点。他们是什么观点呢?他们说这次金融海啸的发生是中国人的错,因为中国人不喜欢消费,喜欢存钱。中国人把钱借给美国人花,美国人拿这些钱去买次级债,搞这个搞那个,搞出这么多麻烦来,所以都是中国人的错。你仔细听他们的话,因为他们讲的是实话。

我们的企业在这种国际分工中,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剥削工人,结果赚了一点点可怜的钱,一点点地积累,最后积累成了2万亿的美元外汇。这2万亿的美元外汇都是血淋淋的钱,是我们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剥削工人赚来的钱。举例来说,为了赚这2万亿美元,我们做筷子出口,就为了做这种毫无附加值的筷子,我们已经砍了20%的森林资源。那么,赚了这2万亿美元做什么呢?购买了美国国债。把我们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剥削工人赚来的这点可怜的钱通过购买美国国债的方式又还给美国人了。美国人把钱拿回去做什么呢?他们通过美国中央银行的操作,将这些钱打进了美国的银行体系,银行再把钱借给消费者去进行泡沫消费。

不仅如此,美国的银行还把债权卖给国际金融炒家,国际金融炒家把这些债权切成1000美元一张的债券,然后再卖给投资人,拿回钱来继续放贷,让消费者继续消费。所以各位读者请注意,伯南克、保尔森和格林斯潘并没有说错,美国人为什么有钱进行那么多的泡沫消费?除了中国买了接近8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之外,俄罗斯也买了6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中东国家也买了很多。通过这种方式将几万亿美元的资金打回了美国。再通过美国银行体系的运作,把这些钱借给了消费者去进行泡沫消费。所以,保尔森、伯南克和格林斯潘说,美国泡沫现象的发生其实是由于中国(当然还有俄罗斯和中东国家)消费过低造成的。他们没有说错,他们已经把国际金融炒家的阴谋说得非常清楚了,因为保尔森本人就是国际金融炒家出身。

我下面就把这些故事串起来:

1.以中国为例,中国由于纯粹从事制造环节,所以产品价格非常低,而美国控制着整条产业链,掌控了定价权,让中国的产品永远无法提高价格,因此逼得中国厂商不得不剥削工人,否则就无法生存。大量廉价的中国商品进入美国,根据数据显示,这使美国的物价水平降低了接近10%,因此美国的通货膨胀率降低了。同时,只要美国的工人要求加薪,他们就把工厂转移到中国,所以劳动力价格指数也很低。于是美联储上当了,因为它看到的两个指标——通货膨胀率和劳动力价格指数都是低的。所以美联储就开始采用低利率政策,并且保持了好几年。

2.低利率给了老百姓泡沫消费的空间,银行开始大量发放消费贷款,所以消费者也中套了。美国人为了进行所谓的泡沫消费,足足借了相当于美国GDP95%的贷款。

3.那么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按照伯南克、保尔森和格林斯潘的说法,是中国、俄罗斯、中东国家等购买美国国债,因此导致这些钱流入美国的银行,美国银行再把这些钱借给美国老百姓去进行泡沫消费。

4.美国的银行把债权卖给国际金融炒家,国际金融炒家再把这些债权切成1000美元一张的债券,然后卖给投资人,拿回钱来给美国的银行继续放贷,让消费者继续消费。

通过这四个步骤,整条资金链就建立起来了。资金链建立起来后,就通过美联储把中国的生产者和美国的消费者挂钩在一起,而国际金融炒家就能从中赚取巨额的利润。这又是为什么?很简单,我们买债券向谁买?由谁来安排?国际金融炒家,它们就可以收取手续费。银行借钱给消费者,然后把债权卖给金融炒家,金融炒家把债权切成1000美元一张的债券再转卖给投资人,国际金融炒家通过收取手续费又狂赚一把。

这种泡沫消费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仍然以前面的例子来说,你每个月赚1000块钱,买个大屏幕电视机需要6000块钱,如果用低利率贷款,你每个月只需要还2.6块钱的利息,这是非常少的。但是,可怕的是它们竟然给了老百姓一个定时炸弹,那就是允许消费者拿房子做抵押去申请消费贷款,结果使得房价急剧上涨,原来价值10万块钱的房子现在变成了15万块钱。很多美国人把房子拿去再抵押,借5万元贷款去买汽车、买彩电、买DVD。这种消费不仅使美国汽车工业产能扩大,也使我们中国的出口产能不断扩大。

六、泡沫消费爆破冲击波

这个8.5万亿美元的惊人数字中包括将用于发放贷款的2.3万亿美元,但是其抵押资产价值几乎为零;还有3万亿美元用来购买破产机构的股权,而这些机构的净值是负的;其余的3.2万亿美元要用来为这些濒临崩溃的金融衍生产品做担保。这8.5万亿美元又是由哪些机构来出?美国中央银行出5.255万亿美元,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它是为美国老百姓存在银行里面的钱做担保的,只要银行倒闭,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就得把钱还给老百姓,也就是说它是美国政府的保险公司)出1.788万亿美元,美国财政部出1.147万亿美元,美国联邦住房管理局出0.3万亿美元,加在一起是8.5万亿美元。

第一波金融海啸对我们的冲击是什么?简单地讲就是绕过我们的金融危机,直接通过泡沫消费的爆破影响到我们的出口。泡沫消费的爆破发生在2008年11月份,当年9月份,我国出口增长率还超过30%,10月份降到19%,到了11月份,我国出口下跌2.2%,12月份下跌2.8%,这就是第一波金融海啸的影响。

我们还没反应过来,进入2009年后就直接开始了第二波金融海啸。2009年1月份,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在香港发表谈话,提醒香港老百姓注意,第二次金融海啸的冲击已经开始了。现在全世界没有人知道第二次冲击有多大,但我可以列举一些数据,你就知道情况的严重性了。你还记得吗?就在2008年金融海啸发生之后,美国政府在10月份到11月份提列了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这些资金基本注入了金融机构。奥巴马总统上任之后,又提出了787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其中35%将用于减税,因此只剩下5000亿美元多一点用在实体经济的救助方面。也就是说,在未来三年当中,美国政府每年只能支出不到2000亿美元用于救助实体经济。

可是这个数字是远远不够的。根据彭博资讯公司2009年年初的统计,在奥巴马提列的7870亿美元救市方案之外,美国政府承诺,未来将拨付的救市资金金额是8.5万亿美元。

这个8.5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美国从18世纪建国开始一直到现在,所有重大项目支出的钱加在一起,以今天的价值来计算也不过8.1万亿美元。

巴罗夫斯基表示,7000亿美元援助资金只是联邦政府扶持美国金融体系总资金中的一小部分,仅美联储就提供了6.8万亿美元的援助资金。根据巴罗夫斯基的预测,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提供了2.3万亿美元的援助资金,TARP及财政部的其他扶持计划提供了7.4万亿美元信贷资金,还有7.2万亿美元用于扶持两大抵押贷款融资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信用社、退伍军人事务及其他联邦计划。根据巴罗夫斯基提供的数据显示,7.4万亿美元的信贷资金中已累计向金融机构提供2.8万亿美元贷款,而这也是自20世纪70年代罗斯福新政以来美国政府开展的最大规模的一次救市措施。美联储已于2008年10月27日开始购买高达2.4万亿美元的短期商业票据。与此同时,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还拿出1.4万亿美元用以担保银行间贷款,此外还包括国会2008年10月初通过的7000亿美元的金融机构援助资金。而美联储2008年3月份在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时提供的290亿美元贷款,以及先后两次斥资共计1228亿美元拯救AIG等也包含在内。

按照支出大小的顺序,美国历史上的15项重大支出项目分别是: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美国的太空探险;第三,越南战争;第四,伊拉克战争;第五,罗斯福新政;第六,朝鲜战争;第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八,美国20世纪80年代银行危机;第九,阿富汗战争;第十,马歇尔计划;第十一,海湾战争;第十二,美国内战;第十三,美国独立战争;第十四,美国1812年对西班牙的战争;第十五,购买路易斯安那州。

这是美国历史上15项最重大的事件,加起来才不过花了8.1万亿美元而已。可是美国政府这一次为了解决经济危机,就要花掉8.5万亿美元。美国的GDP也不过14万亿美元。这么大的支出,为什么媒体没有报道呢?因为有很多项目是不需要国会批准的。但是这个数字似乎还是严重低估了。

美国财政部7000亿美元不良资产救助计划(TARP)的督察长尼尔·巴罗夫斯基在2009年7月20日称,美国政府为金融公司所提供的援助资金总额最多可能将达到23.7万亿美元。

第二波金融海啸对我们的冲击还是绕过我们的金融危机,再次通过泡沫消费的持续爆破,从而影响到我们的出口。今年1月份到7月份的出口依次暴跌17%、25%、24%、20%、26%、21%和23%,情况不容乐观。但是最让我担心的还不是出口的大幅下跌,而是1月份进口暴跌43%,其中原油之外的进口原材料暴跌50%,而进口机器设备暴跌40%。请各位读者注意,中国大部分的制造业企业就是进口原材料和机器设备进行粗加工。如果进口原材料跌了一半,进口机器设备也下跌了40%,这就表示我国制造业企业家在第一章所谈到的两大困境之下已经无心投资制造业,他们手中的钱已经开始离开实体经济进入虚拟经济,这是本书第二部分将要讨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