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借助移动平台拓展产品和服务
除此以外,传统金融机构还充分利用手机APP、短信、微信等移动平台来拓展产品和服务。目前国内大多数银行均已推出了WAP版和客户端手机银行,集成了传统网上银行的功能,实现了以远程和移动终端支付为主的金融服务创新。2012年年底,中国手机银行用户数已达9800万,在2015年将有望突破3亿人。手机银行的交易额也从2012 年三季度底的1.78 万亿元激增至2013 年三季度底的3.7 万亿元。同时,截至目前,招商银行、工商银行都已开展微信银行。保险业中有中国人保、泰康人寿、太平洋保险、平安保险等20余家保险公司先后推出了官方认证微信平台。此外,华夏、南方等大型基金公司也推出了微信服务账号。但是,金融服务的“服务”特性也注定了在社交平台以及其他移动互联网的推广和应用目前来说只能是与时俱进的补充而非主流。
(三)多方合作发力货币基金业务
在投资理财方面,金融机构把重点放在了货币基金业务上面,而合作的模式有银行与基金公司合作,以及金融机构和网络平台合作。中国银行的“个人智能通存款”业务和招商银行的“i理财”理财超市,主要基于银行自己的平台。其他银行则选择跟基金公司进行合作。2013年9月,工商银行和工银瑞信合作推出“T+0”实时到账的“ 现金宝”, 并将单日赎回上限由20 万元提高至100万元。这种合作模式还有广发银行与易方达基金合作的“智能金账户”,交通银行与易方达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等合作的“ 快溢通”。同时,与用户量足够大的网络平台合作,将沉淀在其用户账户的活期存款变成货币基金,即“类余额宝”模式,是目前很多基金机构涉猎互联网金融投资理财功能的一个方式,天弘与阿里巴巴、华夏基金与财付通是这种模式的典范。除了耳熟能详的几大以购物场景为主的电子商务平台,一些基金公司还将合作目标锁定在乐视网、顺网科技等非电子商务平台,从家庭娱乐、社交、游戏等其他场景挖掘渠道、账户余额投资的潜力。
三、互联网金融产业的挑战
互联网金融能够提高社会资金的有效配置,有助于促进金融和产业的更好结合。互联网金融的便捷性、低廉的交易成本以及普惠功能让广大的资金需求者和提供者趋之若鹜。这些都是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原因,但是它在形态上作为新兴产业,本质上是风险和安全性要求极高的金融服务业。因此,对于参与的主体,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金融机构都面临着很多挑战。
(一)明确战略和市场定位
互联网金融被认为是目前最为热门的话题和投资领域。我们观察到了各种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催生,看到了互联网企业巨头不断地拓展业务板块,看到了金融机构积极地应对相应的冲击。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互联网金融的参与者来说,并没有在评估自身优劣势和资源的基础上,明确在这个产业具体领域的战略和市场定位,反而更像跟着风潮,仓促而繁杂。互联网金融将有可能改变用户的金融消费习惯和行为,但过度放大其革新和颠覆金融行业格局的想法不免有些不切实际。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点将集中在零售客户和中小微企业方面,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需要根据这些客户的特性和需求,结合互联网技术,提供更为合适和丰富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在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过程中,选择怎样的进入方式、合作伙伴、资本结构等都需要仔细斟酌。
(二)建立和维护品牌信誉度
在众多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中,第三方支付已经发展较为成熟,市场格局基本确定,相应品牌也已经树立。而P2P网络信贷平台则是乱象丛生,由于进入门槛低、监管缺失,近期每天上线或筹备上线的平台已经达到3~4家,但在10月份全国已陆续有20家P2P平台倒闭或出现提现困难,有的更涉及恶意欺诈行为。在众筹投资方面,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同时,在最近宣扬得沸沸扬扬的各种互联网理财活动中,个人消费者往往被“承诺”的高回报所吸引,但由于信息和知识的不对称性,对其中风险没有合理预期,容易造成实际收益和风险落差。这些现象都将增强用户对于互联网金融产业整体的不信任感,因此,在行业内树立值得信赖的品牌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由于金融服务的资金敏感性,需要从各方面加强管理,维护品牌的信誉度,避免出现功亏一篑的局面。
(三)提高金融服务的专业性
金融机构在过去十年间,逐步构建了各自的经营管理数据体系,并开发了针对不同客户类型的信用评级模型以及市场和操作风险计量模型。同时在信贷准入、贷后监测机制与风险管理流程、资本充裕、结算体系等方面有着互联网企业无法比拟的专业能力。互联网企业涉猎金融服务领域需要解决存在的风险控制能力整体偏弱、风险拨备不足、资本金有限,以及独立开发金融产品的能力较差等问题。而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则需要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金融创新,完善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逐步实现金融服务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型,提高金融服务的主动性,更注重客户体验和精准需求,深度挖掘长尾客户的消费潜力。
(四)确保交易和信息安全
大数据是促成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数据开放和共享是大数据时代的一个发展方向。随着云服务的推出,更多企业和个人的敏感数据被上传和储存在互联网的云端。数据的不断增加一方面对数据存储安全、容灾机制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用户高价值信息及商业秘密泄露的可能性。同时,由于互联网交易的无纸化和交易记录的易修改性,相关数据的可靠性也将有赖于相应的数据管理、信息认证、安全检测手段等措施的配备来进一步提高。
四、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之困
互联网金融各种业态的迅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国金融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步伐,也对现有的监管机制提出了严峻挑战。首先,目前互联网金融很多业务模式还没有被纳入金融监管范围之内。以P2P为例,不但有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网络化之嫌,还在资本金充足、资金监控、风险管控、违约处置等方面处于“无政府”状态,基本依靠行业自律和监督。其次,互联网金融的跨越式发展,使得金融风险监管难度陡增。金融监管当局不仅要参照传统监管标准实施一般性风险监管,还需根据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与特点,加强网络技术与安全的监管,确保交易过程安全和网络业务数据可靠。因此,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交易便捷性和虚拟性,使金融风险传播的速度与范围更难控制,更容易引起系统性风险。最后,互联网金融要求监管理念的革新。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金融业内融合将会加快,非金融与金融业态界限将更加模糊,因此,基于功能监管的大金融监管可能应运而生 。
在央行的《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首次提到了互联网金融,并对它的存在和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其利用大数据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和信用问题,创新了针对性的特色产品和服务,交易成本得以大幅下降,并使得小微企业、个体创业者和居民等广大群体收益。而在8月1日由央行牵头,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七部委组成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研究小组专程到上海、杭州两地进行调研,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监管部门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态度已从过去的“静观其变”转变为“联合推进”。
五、互联网金融的未来趋势
互联网企业凭借着信息技术优势和多年来积累的庞大客户群不断渗入到金融领域的各项业务;金融机构则积极应变,将其产品和风险管理的专业性和互联网结合起来,进行业务创新;同时,广大的互联网用户及小微企业也享受到了互联网金融的普惠功能。那是否互联网金融就是未来金融服务的全部,而传统线下金融服务就销声匿迹了呢?我们认为,中国目前的互联网金融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整体市场规模、产品创新和丰富程度以及行业监管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根据对市场数据的观察和分析,我们预计互联网金融在未来3~5年间将成为中国金融服务行业重要分支,并呈现以下趋势。
互联网巨头引领市场发展和创新。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众多的参与者,但是质量良莠不齐。在该行业发展逐步走向正轨的过程中,我们预计互联网巨头将带领整个市场发展的方向,行业整合的力度将加大。目前,BAT三大互联网领先企业已经基本完成了在互联网金融各个领域的布局,并还在不断地深入挖掘新的机会。庞大的固定客户群以及相关数据、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成熟的电商平台、雄厚的资金实力、强大的品牌积累等使他们更具竞争力。
互联网和传统金融呈现竞合趋势。虽然互联网金融来势凶猛,野心勃勃,但是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金融,两者之间将呈现融合而差异化竞争的趋势。互联网金融将针对零售客户和中小微企业提供标准化、流程化、资金量碎化的服务;而线下金融将对规模性企业、高净值及中产人群提供更专业化、定制的、复杂的服务。同时,两者的融合将体现在市场渠道、技术手段、风险管控等各方面。
统一开放的信息平台有望建立。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在服务于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采集和运用上将逐渐从各自为营过渡到合作共享,并随着中国整体信用机制的完善和公共服务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化,将形成一个完整的、开放的信息平台。
互联网和金融人才流动组合。在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预计在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将会出现一轮市场战略的重新定位和调整,以及人力资源的重新组合,来弥补各自在对方领域经验、专业、技术和思维上的缺陷。
互联网金融监管逐步完善。随着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发展,监管配套措施也将逐一出台,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都需要建立和加强针对互联网金融特性的风险管控机制和措施,相应的合规手段也需要及时到位。
我们期待互联网金融在中国能够健康迅速地发展,促进金融服务行业的创新和转型,更好地与产业经济融合,形成互联网和金融相互渗透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圈。当然这些离不开各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努力,我们将拭目以待。
相对于产品和工艺开发资源的所在地,如果在实际生产地点的选择上出现决策失误,将可能会严重影响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本文旨在探讨生产地决策、产品创造所需能力的性质以及企业开发新一代技术能力之间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