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企业都会陷入竞争的误区。若是你比我好,那我比你还要好,你的苹果甜,我的苹果比你还要甜,这样比下去呢,只会让消费者腻了,企业的竞争没法突破了。我们换一种横向思维,若是你的产品比我甜,那我的产品比你脆,而消费者也能多获得一种“脆”的口感。这也是竞争的一种策略。
竞争不是消灭竞争对手,而是可以巧妙地“避实就虚”地创造新品类。为什么?还是一句话,你没有竞争对手,只有消费者。这是完全区别于战争规律的,商战不是传统的战争,而是新时代合作共赢的竞争。
如果你欲消灭竞争对手而后快,那么请想想整个生态如果没有狼,羊也会被淘汰。王老吉在初期发展成功后,联合其他凉茶品牌一起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王老吉一个品牌完全垄断。因为整个市场可以一起做大。用老子的思想解释就是,以无为而无所不为。整个市场其实就是共生共赢的市场。
马云说过一句话,心中无敌,则无敌于天下。看看吧,我不和你争,我只为客户服务。整个市场根本没有竞争者,只有利益关系的合作者。总结性的说,现代商业竞争精神是整合市场实现合作共赢的创新精神。
零售品牌误区——传统零售企业试水电商
越来越多的传统零售企业竞相试水网上商城,自卜蜂莲花、好又多等零售企业进军电商后,王府井也宣布投资1亿元进军电子商务领域。而沃尔玛是通过收购1号店,成功进军电商的。
2009年,美邦服饰雄心勃勃进军电子商务,不到一个月即日交易额超过千单,销售额超过30万。但它交了6000万元学费后,前不久又不得不停止电商业务。2010年国美电器宣布以4800万元收购库巴网80%的股权。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预计,已“触网”的59家零售企业,2012年仅能完成350亿元左右的销售额,不到整个网络零售额的5%。很多传统企业的电商业务,正在困惑曲折前行。
目前传统零售对网络零售的态度分为四种:不屑一顾型、畏难不做型、盲目投入型、谨慎进入型。最后一种类型明显在增加。网络零售全行业处于低毛利状态,企业普遍亏损,很多企业的网店形同虚设。综观传统零售商构建电商平台的过往表现,成功者寡。传统零售商进入B2C往往采取两种做法:一是自建电商平台,比如苏宁的易购、富士康的飞虎乐购,等等;二是收购现成的第三方电商平台,抄近道转型,比如国美收购库巴网。纯电商已经打拼多年,深谙运作之道。而传统零售行业进入电商还是刚刚起步,虽有雄厚的资金和货源,但仍需要谦虚学习,努力缩短时间差距。
未来零售市场的竞争将更加多元化。传统零售商携强大资金实力和终端资源的整合能力加入到这个战团,无疑会加剧B2C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以国美为例,国美2010年的年销售额为2000亿元,而中国最大的B2C网站京东商城的同期销售额仅为100亿元,被国美收购、号称B2C市场第三位的库巴网只有3亿元的销售额,可见双方在整体实力上不可同日而语。
在电商凶猛,传统零售遇冷的情况下,看似合理的传统零售转战电商,却遭遇大量失败。面对这一局面,传统零售业该如何面对呢?在这个转型期,传统零售又该避免哪些误区呢?原有的电商们又将怎样反击传统零售的强势进入呢?下面我们就这些问题来深入了解当前电商与传统零售商触电的一些问题。
第一,原有电商平台构建起一定的先发优势。
原有电商网站在行业运营多年的经验积累是一大优势,这使得那些第三方电商平台比传统零售商更懂得网购用户的心。其次,对以价格为消费导向的消费时代,第三方电商在用户消费习惯和用户忠诚度的壁垒之高不可忽视。比如价格体系。那些第三方电商平台通过减少中间环节并直接面对消费者而形成大的成本优势,并且只需面对单一类型的用户——网民,而传统零售商则需要在适应网购用户消费行为的同时平衡好在线销售与传统渠道销售之间的关系。另外,电商平台没有传统零售商渠道在地理位置的限制,在电商平台上,用户消费行为更加直接,对价格更加敏感,价格更加公开透明,能满足国内网民货比三家并快速找到物美价廉商品的需求。尤其是在基本解决网购诚信环境和渐趋成熟的交易安全体系的情况下,原有电商网站业已构建的价格体系是其最大的优势,在很长时间内仍对用户有强大的吸引力,这也正是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而传统零售商进入电商市场面对的购买环境会复杂得多,比如如何避免线上线下价格体系、销售体系等的冲突,这对传统零售商们是个巨大的挑战。
第二,传统零售商的电子商务平台运营能力是一大问题。
传统渠道和电商在线渠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传统渠道是相对封闭的渠道体系,而在线渠道则是开放的渠道体系,这决定了两者的运营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如果只是简单把线上渠道作为原有线下渠道的延伸,必败无疑——这也是前期一些传统零售商进军电商市场遭遇滑铁卢的重要原因。从以往的案例看,传统零售商自建电商平台时,由于两者的运作思维和运营方式有大不同,照搬传统零售的管理和运营经验到电商上,很难获得成功。国美电器总裁王俊洲在谈及为何收购库巴网时就明确表示,“战略控股库巴购物网,主要看中其目前在国内家电网购垂直领域的市场地位和电子商务专业的运营能力,以及在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10个城市完善的网络平台和网购市场资源。”
第三,供应链和物流配送的变化。
传统零售的物流,是一种B2B的物流方式,有规模大、点对点、业务要求单一等特点,而网络零售,在商品组织、配送速度、配送细化上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小规模小批量、点到面、综合性服务等。
第四,成本和盈利很难预期。
一般而言,如果要建设一个业务覆盖全国、达到亿元销售规模的网络零售业务,初始投入至少在3000万元以上,具体是否能够盈利,何时盈利,还需要投入多少,基本上都是个未知数。
传统零售与电商不是替代而是融合,以下就是做好传统零售和做好电商的几个关键。
(1) 传统零售企业进军电商,必须扭转经营观念。要有准确的架构和管理运作模式;在专业人才引进等方面,有系统的制度和规划,用真正的电商理念来经营。同时,企业还要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完善物流配送体系。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要先打好基础。
(2) 先是线上配合线下,线下支持线上。充分利用门店资源,从“线上突破线下”到“线上配合线下”,对门店的依赖程度逐渐加强。对于“线上配合线下”而言,在高业务重叠度下,门店可以很好地发挥体验、自提和售后的功能,迅速补充线上服务。而对于“线上突破线下”,由于门店无法覆盖所有业务范围,对自提和售后的支持非常有限,但在发展初期可迅速补充自提和售后能力,起到过渡作用。
在线零售业务作为一种新的渠道,支持线下业务,本质是将线下业务简单复制到线上。以美国Staples、日本华堂超市为代表。第二是线上线下并举。这一类公司将在线零售业务作为驱动收入的新增长点,进行客户/产品/地域的扩展,但业务结构不发生转变,以银泰网、美国沃尔玛为代表。第三种定位是线上突破线下。在线零售业务结构区别于线下,完全以电商的姿态介入,寻求更大的突破,以苏宁易购为代表。第四种是线上代替线下。传统公司的线下业务完全萎缩,全面转移到线上。这属于极端情况。
(3) 准确市场定位。对于越来越热闹的电子商务,随着专业化的深入,电子商务公司都会面临发展的一个困境,那就是市场规模。一方面是竞争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利润率的需求。据悉,“卖电器”的京东、“卖书”的当当、“卖衣服”的凡客诚品等,在消费者眼里有着独特标签的电商们,均纷纷涉足其他类商品,目的都是为了突破市场规模的困境。
电商不是新事物也不是成熟产业,竞争激烈,市场空间也很大。传统企业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涉水电商市场并非易事,目前对绝大多数传统企业电商来讲,电子与商务还只能是二选一的难题。由此足见,传统零售业“触网”进军电商,除了迈过面临的几道坎,更需要在转型创新方面做文章,毕竟要想克隆别人成功的模式来打败别人是种冒险行为,失败的风险十有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