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我与癌症这九年
3675200000011

第11章 我的抗癌忠告:新病友,请听我说(2)

关于工作,这一点颇有争议。大多数人生病后不工作了。有的因为干不了了,有的因为到了退休年龄了,有的因为条件不错,不差钱。我是一直上班的,九年了,还读了一个博士出来。我30岁患癌,上有老下有小,经济是个问题。另外,我的病不是非常影响到我的工作。我只要能思考,基本就能工作。这些年我的工作一直是顺其自然,力所能及,也断断续续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这么比较轻松自在地过来了。领导也没给我压力,我的同事关系也融洽。因此,只要没有压力,氛围融洽,还是应该工作的。就像病友广品山人(网名)说的,找到价值感。山人就是在生病后升职成为部门主管的,收入高了,对家庭贡献大了,自由度大了,价值感提高了。因此,是否放弃工作,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处理好了,工作不是累赘,反而有利于抗癌。当然,某些病友生病后决绝地放弃了工作,离开了家庭,跑到深山去潜心练功,这种做法我也不反对,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并且激励了很多人效仿。但毕竟只是少数。性格决定命运,那些一根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是完全可能创造各种奇迹的,但不一定适合你我。我自己就是个例子,常常自嘲好了伤疤忘了痛,缺乏恒心。如果我一冲动辞了工作,跑到深山去,住不了几天冲动劲过去了就开始反悔怎么办。

说了这么多,究竟怎样才能治愈癌症呢?其实我也说不清,我只知道靠单一的方法很难治愈癌症。癌症太顽固,一定要多管齐下,不能走极端,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一定要全方位地、有理有利有节地展开战斗。可以总结一个抗癌公式:积极治疗+心态调整+饮食调整+积极锻炼+X。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一点。对于癌症这种疾病,除了极少数治愈率非常高的类型外,医生(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在治疗前不可能有十足的把握。因此,凡是在治疗前给你打包票能够治好的绝对不能轻信他。抗癌是一场艰巨的战斗,要捂好自己的钱袋子,对于觊觎癌患钞票的用心不良者要善于识别。

最后,我们一定要有信心,要相信良好的心理暗示的巨大作用。如果一边治疗一边怀疑效果,那最终的效果就真的好不了。

四、癌症为何难治

上文提到,癌症是能治愈的,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大部分病人仍然被癌魔夺去了生命。对于早期的实体肿瘤,有些能彻底切除,但有些在切除之前已经转移。对于中晚期的肿瘤,扩散转移就算普遍现象了。因此,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对付肿瘤的策略是手术+放化疗以及免疫治疗等多手段的治疗。然而,美国癌症研究协会的统计数据表明,半个世纪以来,肿瘤病人的生存率并没有明显提高。这是为什么呢?肿瘤为何这么难治呢?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肿瘤外科专家汤钊猷曾在《消灭与改造并举》一书中讲道:“在临床上,曾经通过扩大手术范围、提高化疗、放疗剂量的方法试图彻底杀灭癌细胞,但却意外地发现这些手段虽然能使肿瘤体积缩小,但是却加速了肿瘤的转移速度。”研究表明,化疗能杀癌也能致癌。而且,大剂量的化疗不仅能使癌细胞产生耐药性,而且能够增强残存癌细胞的恶性程度。可以用尼采的一句话来形容癌细胞—凡是不能杀死它的,将使它更强大。这使我想到了酒精消毒。消毒用的酒精不是100%的浓度,而是75%的浓度。难道不是酒精浓度越高越有杀伤力吗?原来,75%的酒精可以使细菌内部的蛋白质凝固,从而杀死细菌。而95%以上的浓度却导致细菌表面的包膜的蛋白质迅速凝固,从而使细菌表面形成一层厚厚的“盔甲”,把细菌保护了起来。这就叫过犹不及啊!

科学家试图通过采用抑制肿瘤血管生长的办法来对付癌细胞,把供应肿瘤养分的血管抑制住,不让它生长,结果却并不如意。2009年,包括《自然》等国际顶尖杂志,对肿瘤的抗血管生成剂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报道。这些抗血管生成剂,虽然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却促进了肿瘤的转移。

化疗之所以有较大的副作用,主要是因为化疗药“敌我不分”,如果能发明只杀癌细胞不杀正常细胞的智能药物就好了。这就是分子靶向药物。分子靶向药物投入临床至今10余年,疗效是比较显著的,但在用于临床的实践中出现了一些负面问题。目前几乎所有主要针对血管生成的分子靶向药物,生存期延长只是数月,而且停药后促进残癌的迅速反弹,副作用也不小,而且已经发现只针对少数基因不够,需要靶向多基因,这增加了研究的难度。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往往压迫越厉害,反抗也越厉害。癌细胞也一样。从目前的研究进展来看,无论我们采取什么方式,癌细胞都有它的抵抗方式。比如癌细胞可以将化疗药物从细胞内“吐”出去。另外,癌细胞还有一种本领,叫自噬。癌细胞在营养不足或受到放化疗损伤时能够将自身的“不太重要”的细胞器消化掉,供给自己养料以渡过难关,等条件适合了它又可以变本加厉地增殖。这好比种子的休眠。有些种子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中休眠上千年,一旦遇到风和日丽的条件照样可以抽根发芽,茁壮成长。这是癌细胞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正常细胞生长过程中有一种接触抑制机制,简单地说就是细胞长满了、太挤了,然后发出一些信号去让大家不要再长了。然而,癌细胞却失去了这种机制,或者说逃避了这种机制。怎么才能让癌细胞停止分裂增殖呢?科学家们研究了癌细胞分裂的通路及机制,试图用药物把这些通路切断。然而,最后却发现切断了一条通路,癌细胞又启动了其他通路“绕”了过去。科学家们终于明白,凡是对于癌细胞本身性命攸关的通路、机制等,都有它的替代途径。比如,你从上海到北京,可以坐火车;铁轨切断了,可以走高速;高速拦截了,可以坐飞机……总之,它有的是办法。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一秒钟发生在一个细胞中的生化反应比全球的化工厂的全部反应之和还多得多、复杂得多、精密得多、高效得多……人类可能登月,估计将来也可以上火星,然而人类无法在工厂制造哪怕是一个细胞器,更别说一个完整的细胞了。人类研究叶绿体这么多年,仍然无法在工厂造出叶绿体。提供给它二氧化碳和水,让它在阳光照射下生产出葡萄糖来,这是自然的杰作。我们在自然面前是多么渺小。

面对这么复杂的细胞,我们人类还知之甚少。目前知道,正常细胞有许多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癌基因好比细胞分裂的油门,抑癌基因好比细胞分裂的刹车。这两类基因,一阴一阳,和谐平衡,控制着细胞的分裂及增殖,该分裂时分裂,该停止时停止。然而,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就会发生灾难性的连锁反应,结果是无法遏制的细胞增殖,肿瘤形成、转移直至生命终止而付之一炬、化为尘烟!

这种平衡是如何被打破的呢?目前还不是很清楚,只能这么说,这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多基因参与的长期的过程。千千万万科学家都在研究,大家的研究很多时候都是管中窥豹、盲人摸象。但是,请相信整体的形象会越来越清晰的。

细胞的复杂性、精密性、智能性决定了患者不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手术和放化疗上。细胞的事情让细胞去解决。因此,患者的任务除了积极配合医生去做科学正规的治疗外,还要全方位去努力协助细胞回归正常,这包括调节好心态、饮食、作息以及适度锻炼,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才是根本。

五、治与不治,如何抉择

患癌九年,经历了许多的治疗。这些治疗,哪些是应该治的,哪些是不该治的,简单做一总结。总结得不一定准确,仅供大家参考。

1.不到治疗时机

2005年7月,原发病灶在四脑室,病灶直径不到2厘米。除了头晕,我的整体情况尚可,神经外科专家建议随访。患病之初,心急火燎。于是,没有听从专家“随访”的建议,而选择了伽马刀。15个月后复发,复发以后意外发现—做伽马刀时(2005年8月12日)的病灶已经比7月中旬最初诊断时的病灶缩小。

因此,当时应该选择随访,病灶若无明显变化,就继续随访。早发现早治疗也要分情况。

2.不治疗,歪打正着

2007年初,头颅病灶复发,医生说病灶像撒豆子一样。当时,对于治疗方案众说纷纭,只有两位医生认为前述病灶自动缩小,怀疑不是肿瘤。我异常开心。于是,诊断来诊断去,没有任何治疗,病灶全部消失。如果病灶不是自动消失,我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

3.不治疗,延误病情

2007年初头颅复发时,伴随右腿肌肉萎缩,表明脊柱很可能有问题,那时候我确信自己的病不是肿瘤,于是,一直没有复查脊柱。等到楼梯上不去了,检查下来,的确是脊髓肿瘤。由于肿瘤对神经的损伤,术后7年了,我的右腿肌肉依然萎缩严重。如果及时诊断、及时治疗,不至于如此。

4.不得不治

当时,再不手术就瘫痪了,别无选择,只好做了脊髓手术。手术后明确诊断为弥漫大B淋巴瘤,恶性的,进行了规范的化疗、放疗。现在来看,手术、放疗、化疗这“三板斧”是应该做的。唯一值得探讨的是—化疗的三套方案是一起上呢,还是保守一点留着复发以后再用?我无法给出答案。

5.过度治疗

2010年春天,头颅病灶再次复发。伽马刀一刀解决问题。由于伽马刀的局限性,我主动要求化疗,医生一开始不同意,理由为:我该用的药都用过了,肿瘤依然复发表明发生了耐药性。我不甘心,以身试法,化了三次,化疗结束两个月肿瘤再次复发。我认为,如果不化疗,身体就不会那么虚弱,也就不会那么快复发。

6.只做该做的治疗

2010年底,颅内肿瘤复发,只做伽马刀,不再化疗。一直到2012年1月复发。再次做伽马刀,不做化疗。2012年7月复发,仍然只做伽马刀。到目前为止,已经接近两年稳定。关于中医中药,我个人从不反对。但是,我感觉自己通过中医中药的获益并不明显。2012年7月复发以后,我就不再服用中药,而是改为喝蔬菜汁。

纵观我9年抗战,治与不治,这是个问题。虽然我的个例说明不了多少问题,但至少可以给患者朋友一点启发。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任何治疗都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有时候不治疗就是最好的治疗,用在我这里可以,用在你那里或许就不行。

六、科学抗癌,积极自救

在“有理、有利、有节”及“持久战”的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做到“消灭与改造并举”。

(一)治疗误区

患癌后,先要解决思想上的问题,理智面对现实,清醒认识癌症是种什么病。接下来,就要解决身体上的问题。然而,据我的观察,在治疗上目前存在以下误区—

误区一:孤注一掷、过度治疗。

很多患者一生病便不惜一切代价找到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医生,要用最好、最新、最贵的药。这种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是再正常不过的。无论是手术,还是放化疗,找正规医院和有经验的医生是非常必要、非常关键的,这一点要不遗余力。但是,最好最贵的药则不一定,甚至,有可能适得其反。有些传统的药是经受过时间检验的,没有淘汰正说明了其价值。新药有风险且价格高,要慎重对待。签字免费试用新药的更是赌博,输了只能自己承担后果。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只要身体受得了,化疗药剂量越大越能彻底杀灭癌细胞。先不说能不能彻底杀灭癌细胞,仅仅高剂量的化疗就相当于自杀。这是在帮“敌人”的忙。有些患者不适合手术,不手术或许生存得更长、生活质量更好,可是,一听医生说保守治疗、带瘤生存,就接受不了,甚至给医生下跪求医生开刀。这是不理智的,这样做的后果可想而知。

误区二:病急乱投医,走极端路线。

心态急躁是新患者的通病,骗子最喜欢拿新病号下手,而且屡屡得逞。什么祖传秘方,什么偏方,什么广告,什么保健品,什么特效药,什么饥饿疗法,这些东西都要慎之又慎。假如真的有什么“神奇”的治疗方法,这是全世界的福祉,怎么会仅仅掌控在少数人手里而得不到发扬光大呢?身边病友无数,我也见识过无数“奇迹”。但这些“奇迹”一方面靠的是正规治疗,一方面靠的是自身的努力。除此之外,真的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我知道,有的患者有时候也是迫于无奈,医生已经束手无策,于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拿自己当实验小白鼠……

误区三:把自己彻底交给医生,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医生及药物上面而放弃自救。

医生不是万能的,药物不是万能的。医生只能帮助我们康复,是否能康复还得看我们自己。这就好比医生给你缝合了伤口,伤口是否能长上还得看你自己。治病离不开医生,但治病不能完全依赖医生。我从头到脚几乎全身都是毛病,脑袋里的毛病就不说了,耳鸣、鼻炎、咽炎、颈椎病、腰椎病、肌肉萎缩,这些毛病中,有哪一样是医生能够手到病除或药到病除的呢?特鲁德的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揭示了医学的真谛,是对医学所起作用的真实写照。医生不能治愈所有的疾病,不能治愈所有的病人,只是“有时”能够治愈,而你把自己治愈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医生身上却没有意识到你自己在疾病康复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是不是很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