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过程中,他运用了一个社交中的暗示技巧:模仿对方的服饰装扮,暗示对方:咱们俩的想法和感受是相似的。如此一来,对方就会对他产生好感、亲近感。
人们都有这种心理:都热衷于同样的运动,我们会惊异于这种巧合;都执著于同一个品牌,我们会大谈其各种各样的好处或者新推出的款式;看见相同的发型,我们会倍感亲切……也就是说,对和自己相似的人,我们更容易产生好感。
研究证实,我们更有可能帮助那些服饰装扮与我们相似的人。20世纪70年代初,年轻人的穿着风格有两种主流类型:要么不像嬉皮士,要么像嬉皮士。
做实验的人有的穿着不像嬉皮士的衣服,有的穿着像嬉皮士的衣服,去校园里向大学生们要一角钱打电话。结果,当实验者的穿着风格与被访问的学生不同时,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要到了这一角钱。但是,当实验者的穿着恰巧与被访问的学生相同时,超过2/3的人都要到了这一角钱。
日本销售大师原一平就深谙此道,并且在自己的销售工作中充分加地以运用。
有一次,原一平想去拜访一家企业的老总,因为种种原因,他绞尽脑汁,尝试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仍然见不到老板。有一天,原一平看见旁边杂货店的伙计从老总公馆的后门走了出来,他脑海中灵光一闪,向那个伙计走过去。
“你好,兄弟!前几天,我和你的老总聊得特别开心,今天我有事想请教你。请问你们老板公馆里的衣服一般都送去哪一家洗衣店洗呢?”
“从我们杂货店门口一直朝前走,有一段上坡路,经过上坡路,左边第一家洗衣店就是。”
“非常感谢,祝你好运。”
接着,原一平轻而易举地从洗衣店店主口中得知关于老总西装的颜色、质地、样式的资料,然后去西装店定制了相同的衣服。
一天,原一平穿上那套西装并且搭配了一条合适的领带,镇定自若地站在老总前面,和他打招呼:“您好,老总!”不出原一平的预料,那个老板惊愕不已,随后又恍然大悟,开始“哈哈”地大笑起来。
从这以后,这位老板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原一平的客户。
原一平身穿与客户同样款式、质地和颜色的衣服出现在客户面前,就是在暗示自己与对方非常相似,进而使对方觉得他很亲切,对他产生了好感。
在管理中,上司也可以通过这种暗示的方法,拉近和下属之间的心理距离。
很久以前,那时候每周双休制度还没有普及,一家公司只要到星期六就会有很多年轻职员不系领带,穿着休闲的衣服来上班,仿佛是因为星期六只上上午半天班,下班以后就能直接出去玩了。尽管如此,很多中年主管们还是很反对这种作风。
出人意料的是,这家公司的某位主管突然在一个周末也脱掉西装,穿着比年轻职员更休闲舒适的衣服来上班。以前,这位主管始终被年轻人当成老前辈,大家都很敬畏他。平日里,他与年轻职员很少说话,意见也无法沟通。但是,从此以后,隔三差五地就有年轻职员来和他商量各种事情。
这位主管正是利用了服装的相似性,以此来暗示下属,自己和他们非常相似,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为工作中的沟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如果想暗示自己和对方非常相似,除了穿着和对方相似的衣服之外,还可以通过模仿对方的身体语言达到目的。
日本心理学家涩古昌三教授认为,两个亲密无间的人进行交谈时,无论是点头、微笑、视线的移动,还是手部的动作,常常都是一致的。
例如,在咖啡厅里,当一个人开始小口地啜饮咖啡时,另外一个人也会跟着拿起咖啡杯;当一个人开始抽烟时,另外一个人也会跟着抽烟;当一个人把手肘支撑在桌子上时,另外一个人也会跟着把手肘支撑在桌子上。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因为两个人的情绪会互相影响。此外,根据涩古昌三教授的观点,与亲密的人一起坐在沙发上时,有时候两个人甚至会保持相同的坐姿。同样的原理,在开会的时候,持有相同意见的人,姿势通常也是一样的。
在一项实验中,研究者安排两名人员进行短暂的接触。其中一个人是研究助理,她要做的事情是模仿另一个人的行为——如果另一个人不时地用脚轻敲地面,并且双臂交叉席地而坐,研究助理也必须如实照做。
而在另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要求助理无需模仿对方的行为。结果表明:实验对象更喜欢模仿自己行为的助理,并且觉得和她的相处非常愉快。
事实确实如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在潜意识的驱使下,喜欢一个“看上去和我们一致的人”。因为保持一致才能产生信任;有了信任,当你想在自己和别人之间架设心理桥梁时就会更容易了。
根据这个原理,与人相处的时候,假如我们有意识地做出和对方一样的举动,就能让对方对你产生亲近感。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模仿对方。
(1)说话方式一致。尽量和对方的语速保持一致。假如对方语速很快,那么你就加快自己的语速;假如对方说话特别慢,声调舒缓,那么你就应该模仿他的样子,也尽量慢一点儿、放松一点儿。
(2)动作、姿势一致。假如他做了一个手势,那么片刻之后,你也可以“碰巧”做一个相同的手势;假如他把一只手插在口袋中,那么你也可以依葫芦画瓢,把一只手插进口袋里。
但是,与此同时应该注意,模仿对方的时候应该不露痕迹,模仿的痕迹不要太浓重。否则,你就会劳而无功,变成滑稽剧里的丑角。因此,只需要在言行举止的某个方面和对方有默契感就可以了。只要精通此技,你就能发现它的效果非同一般!
找出共同点暗示彼此是同道中人
一位从韩国来的女孩在飞机上邂逅了邻座的美国男孩,后来和对方喜结连理了。在此之前,她从来没有和美国人接触过。那么,他们是如何建立并且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呢?
尽管来美国以前,她始终觉得美国是一个开放的国家,但是她却尝试着开始话题,问对方:“你喜欢轻音乐吗?”
“嗯……挺喜欢。”
“你喜欢阅读吗?”
“是的,我喜欢读海明威的小说,也喜欢莎士比亚的戏剧!”
就这样,她和对方愉快地交谈起来。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你想和第一次见面的人迅速亲近,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出你们的共同之处。共同点越多,就证实你们的心理距离越近。如此一来,你们就更容易建立亲密无间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都喜欢和与自己有相似之处的人交往。因为相似因素可以显著地减少双方的不安和恐惧感,消除戒备心理,使对方具有相似的理解和能够分享的信息,产生相近或者相同的情绪体验,进而在感情上产生共鸣。
例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曾经有过这种经历,当有人表现出与你相同的兴趣爱好时,你会不由自主地对他多加关注。假如对方和你去办同一件事情,或者对方和你口音相同,即使是不认识的陌生人,你也会和他搭讪。通常情况下,有了相同之处,才会产生安全感。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同之处是建立友谊的基本前提。
假如对方和你喜好相同,那么,你的心里就会产生知己的感觉。因为你心里清楚,只有对方才能理解你的痛苦和快乐。所以,你也会自然而然地靠近对方,分享快乐。
由此可见,当你想要与人结交时,可以表现出与对方有很多相同点。
如此一来,就会传递给对方一种信息,你想要靠近他,你想结识他。由于有了更多的相同之处,对方也会更加关注你,向你靠近。你和他是同道中人,这是双方产生共鸣的基本前提。
王晓大学毕业后,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是因为自己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生活也很拮据,所以选择了与别人合租。
搬进新家没多久,王晓发现隔壁的李刚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李刚喜欢看漫画书,喜欢在周末踢足球,喜欢看电视,尤其喜欢看体育频道,还喜欢吃炸酱面,放很多的辣酱。对王晓而言,他更喜欢旅游和阅读,喜欢听轻音乐,喜欢看访谈类的节目,喜欢吃米饭。两个人几乎没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因此虽然同在一个屋檐下,却几乎没有交流。
时间长了,王晓觉得十分难受。他想和李刚交朋友,像朋友一样亲密地交流,在一起生活。但是通过几次接触,由于话不投机只好放弃。
有一次,王晓打开电视机发现正好是体育频道,他想找遥控器调台,但是无论怎样都找不到。所以,只有继续看体育比赛。过了几分钟,王晓渐渐觉得体育节目也挺有意思的。那天晚上,他没有换台,始终在看体育比赛。次日,李刚主动与他搭讪:“昨天晚上,我听见你也在看体育比赛,梅西的那个进球真是太棒了,你觉得呢?”
王晓笑了一下,说:“是的,的确非常棒。”那天,李刚还主动关心王晓。王晓恍然大悟。如果想结交李刚这个朋友,就应该首先向他的爱好靠拢。如此一来,双方才会有共同的话题,进而才能交流感情。
从此以后,王晓也每天都看体育节目,有时候还会喊李刚一起看。他开始喜欢吃炸酱面,隔几天就请李刚一起吃。他还渐渐地喜欢上了看漫画书,经常向李刚借阅,两个人一起交流读后感。最重要的是,每个周末,他都和李刚一起踢足球。
日久天长,王晓和李刚成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后来,渐渐地成了好哥们、好兄弟,真正地有难同担、有福同享。在这个陌生的城市中,王晓再不是独自一人了。
实际上,最终王晓和李刚之所以成了好朋友,是因为王晓通过培养与李刚相同的兴趣爱好,使对方产生了同道中人的心理,进而彻底打开了对方的心扉,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假如王晓没有主动靠近李刚的兴趣爱好,也许他们一直都是陌路人,即便双方想建立友谊,也没有平台、没有突破口。
无论是在朋友交际中,还是在谈判桌上,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找到双方的共同点,都是一种建立友谊或者得到帮助的有效策略。使用这种心理暗示策略,毫无疑问,你一定会朋友满天下。
即使对方是一个冥顽不化的人,只要你善于发现你们之间的共同点,就能轻而易举地说服他。
当你展示出你们之间的共同之处,就能成功地暗示对方:“我和你趣味相投,是一个圈子里的人,是同道中人。”从而使对方觉得你是他的“自己人”。
人和人之间存在的相似因素有很多,有的是隐蔽的,有的则是非常明显的。在交谈的时候,只要留心观察对方的言行举止,就一定能发现一些相似因素,作为交谈的突破口和共同话题。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相似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年龄相似
发展心理学研究结果证实,同一年龄组的人具有相近或者相同的心理特征,在行为方式、兴趣爱好、思想感情等很多方面,都非常相似。
2.地域相似
这里所说的地域是指人们工作、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小到一村、一乡、一个镇,大到一市、一省、一个地区。尽管有些人互不相识,却在不同时间里在同一个区域学习、工作和生活过。这个地区的一草一木、风土人情、世间百态等都能成为他们共同的话题。
3.职业相似
常言道:“隔行如隔山,同行易相知。”即使是第一次见面的人,彼此之间非常陌生,但是对共同从事的职业的特点、作用、性质以及工作方法等,都了然于心,谈起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不会觉得陌生。
例如,在长途汽车上,两个农民装束的人谈得热火朝天,从庄稼长势、土质肥力、耕作方法、旱涝风情等谈到粮食收购价格太低、养猪不如养狗、化肥农药涨价……直至他们俩中的一个人下车了,马拉松式的谈话才停止,谁都不知道他们只是刚刚才认识的。
4.经历相似
相似的社会经历,能使人产生相似或者相同的切身感受,使彼此理解,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一方吐露的心声,能成为双方共同的感慨;一方讲述的生活经历,能引起另一方对往事的回忆。如此一来,共同语言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接近。
5.兴趣相似
相同的兴趣爱好是促使交往双方相互接近的最好媒介,它常常会在人们的心理上诱发特定的吸引力。例如,与爱好音乐、体育者谈论音乐欣赏、体育比赛;与集邮者谈集邮之道;与养鱼、种花者谈摆弄花草、金鱼之乐;与养狗者谈论狗的生活习性、脾气秉性等,更能引起对方的兴趣,使对方产生一吐为快的冲动。
6.处境相似
假如两个人在没见面以前境遇不同,互不相干,但是只要见面,就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了。这样,就有了共同感知的人物、事态,共同关注的目标以及相近或相同的际遇。如此一来,在对环境的第一印象上就顺利地出现了相似性。
例如,在一次全国范围内召开的会议中,两个陌生人住在一个房间中,一位想洗澡,却发现根本没有热水,于是气愤不平地说:“每晚100元的住宿费,连热水都没有!”另一位则接过话茬儿说:“不但没有热水,连喝的热水供应都不够充足,水壶都是空的!”结果,两个人你说一句、我说一句,开始喋喋不休地抱怨起宾馆的服务来。
总而言之,找到和对方的相似之处,并且表现出来,就能暗示对方,彼此都是同一个圈子里的人,是“自己人”,是同道中人。通过这种方法,能有效地拉近与对方的心理距离。
了解对方暗示自己值得交往
在生活中,很多人常常觉得对方不好接近,觉得对方始终拒人于千里之外。实际上,并不是对方不好接近,而是我们没有使用正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