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暗示
3678300000014

第14章

面对陌生人,谁都难以主动接近对方,如果想淡化彼此之间的这种距离感,就应该掌握正确的方法。也有很多人认为,现在的社会里人情越来越淡薄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了。然而在不停地埋怨别人的时候,你是否问过自己:你主动去关心过你身边的人吗?你主动去了解过别人吗?

在工作和生活中,如果想与对方建立亲密的关系,就应该使对方觉得你非常关心他,也很了解他,以此暗示对方,引导对方接纳自己。

其实,这也正是有很多人总是能受众人青睐的原因。

有一次,一家杂志社的编辑向一位大作家约稿,但是,这位作家推说太忙,不想答应。

由于对方赫赫有名,而且编辑又是有求于人,所以他非常紧张,无法用平等的姿态和大作家交谈,更别说提什么要求了。但是,这位编辑不甘心,他决定,不管怎样也要约到作家的一篇手稿。当他再次登门拜访时,换了一种方式——用闲聊的方式和作家交流:“×先生,听说您有一部作品在美国非常畅销,是吗?”

这位高傲的作家听了当然十分高兴,连连点头。然后,编辑接着问:“×先生的文笔与众不同,难道他们能把您的作品翻译成英文吗?”

作家回答说:“正是因为我的文笔非常独特,所以,翻译起来的难度是很大的。但是一旦翻译成了,就肯定会是一本畅销书……”这位作家开始兴致勃勃地谈论起自己的作品。

原本,这位编辑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但是想不到作家的反应居然比他预期的好得多。

最终,作家竟然答应为他写稿了。

作为一名忙碌的作家,每天都有很多编辑向他索稿,而他通常都以不予理睬打发他们。

这位编辑之所以能够成功,一则是因为他给作家戴了一顶高帽子,更重要的原因是,他说的一番话使作家认识到:“这个编辑对关于我的情况非常了解,由此可见,他平时肯定经常看我的作品。”所以,作家不由得对这位编辑刮目相看,并且最终答应了他的约稿请求。

仅仅通过几句寒暄,这位编辑灵活地运用技巧并且成功地“提升”了自己在对话中的地位,用平等的姿态和作家谈论约稿事宜,使对方不好意思拒绝自己,从而实现了自己的目的。

当一个人和地位较高者、陌生人或者不常见面的长辈说话时,或多或少心里总会觉得有些胆怯。如此一来,对方就会不知不觉地以压倒性的姿态和你交谈。为了挽回局面,你可以和他聊聊关于他的一些事情,诸如兴趣爱好、近况或者工作情况等。这样不但能暗示对方你是一个信息量大的人,对他非常了解、非常关心,而且能暗示对方,你是一个值得交往的人。自然而然地,你就提升了自己在交谈中的地位,避免让对方产生蔑视你的心理,也就会更容易答应你的请求。

每个人都想尽量少树敌人,朋友遍天下。只有多关心别人、多了解别人,对方才能感觉到你的友好。你为别人做了多少,别人就会回报你多少。这样一来,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建立亲密友好的关系。

当然,了解别人并不是说要去刻意打探别人的隐私,而是要主动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以及有什么需要等。这样,当你告诉别人这些信息时,别人就会因为你的细心周到而深深感动。与此同时,只有你了解了这些只有亲密朋友才会关心和熟悉的话题,对方才会理所当然地把你当成朋友。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想迅速拉近与对方的心理距离,就应该对对方多加留心,用你的言语暗示对方,用你的实际行动来证明,你与他之间的关系非常亲近。人们会防范阴险狡诈的人,但是没有人会防范对自己好的人。

除了一些居心叵测的人,绝大多数人向别人示好,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友情。

因此,只要你足够善良和真诚,没有人会拒绝你的好,同时,他们也会用友好回报你。

拉近物理距离暗示关系亲密

通常情况下,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出于礼貌,我们应该注意不要侵入别人的“身体领地”。但是,如果你在和某个人交往的过程中,始终刻意与他保持一定的距离,时刻留心自己别侵入对方的“身体领地”,那么你们之间关系的发展可能会遭遇瓶颈。不管什么事情,都是双面的,既有利也有弊。在交往的过程中,与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虽然你的行为会使他觉得很舒服,表现出你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一面,但是,你却很难与他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而一直被他当成普通朋友对待。军事上有一个战略叫做“出其不意”,有时,适当地突破“身体领地”的界限,侵入对方的“身体领地”,反倒能在人际交往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事实上,随着你们之间交往的时间越来越长,了解也越来越深,你应该有意识地拉近彼此之间的物理距离,让对方更能够接纳你。只有当你与他身体的空间距离越来越小时,才能暗示你与他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你们的关系才会有质的飞跃。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种事例。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使用这种办法应对学生。

一个老师对一个调皮的学生束手无策,无论用什么方法都难以改变他对老师和学校的逆反心理和漠视态度。后来,这位老师根据对身体语言的透彻理解,终于想出了一个好方法。上体育课时,这位老师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个游戏,把这个学生扑倒在地,并且不停地挠他痒痒。如此一来,老师不可避免地侵犯了这个学生的“身体领地”。但出人意料的是,发生了这件事情之后,这个学生渐渐地对这位老师产生了好感,最终和老师成了知己。

这种办法同样适用于恋爱中的男女。通常情况下,假如一名男性想与一名女性有更深的交往,他一般不会隔着桌子与她说话。聪明的男人明白,和对方并肩而坐,才能自然而然地与对方亲密接触。当接触到对方的身体时,彼此心里就会水到渠成地产生亲密感。并且,女性往往比较感性,喜欢用直觉进行判断,因此,对她们而言,这种方法的效果十分显著。

这些事例都充分证实了,如果想在社会交往中与对方建立更深、更亲密的关系,就不要在对方的“身体领地”之外徘徊。因为人们会根据关系的亲密和疏远为身边的人设置不同的“身体领地”空间:最外围是为陌生人准备的。假如我们始终在陌生人的位置停滞不前,就永远无法突破与别人的关系。恰恰相反,假如我们突破外围的“身体领地”,进入对方更近的“身体领地”,在比较和谐、融洽的气氛中试探着触碰对方的身体,就可以微妙地暗示对方:你希望彼此的关系更加亲密。如此一来,你们的关系才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在女性用品专卖店里,也可以采用合适的方法来触碰对方的身体。例如,在试衣室里,百货公司女装部的售货员常常会主动帮助顾客拉上背后的拉链,这种身体接触能消除对方的防备心理,使销售量突飞猛进。另外,女鞋店里经验丰富的店员让客人试穿鞋子时,也经常会问她:“您觉得紧吗?舒服吗?”随后,她还会轻轻地触碰对方的脚踝。

另外,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高明的主管也常常会采用相似的方法激励员工。平日里,他们一般会和你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说不定哪一天,他就会采取握手、拍拍你的肩膀等方式,侵入你的“身体领地”。此时,你非但不会觉得反感,反倒会产生一种被呵护、被礼遇的感觉。结果,员工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心理,会加倍努力地工作。

但是,凡事都有度,拉近物理距离应该注意方法和技巧,千万不要初次见面就这么做。只有在有一定把握的情况下,才能试探性地去做。如果对方表现出反感,应该立刻停止。

间接赞美暗示欣赏对方

为了博得他人的好感,我们常常会赞美对方。如果由自己亲口说出:“你看上去还是那么漂亮”之类的话,未免有阿谀奉承的嫌疑。在普通人的观念里,始终觉得“第三者”说的话是比较客观公正的。所以,以“第三者”的口吻来赞美,更容易博得对方的信任和好感。假如换个方式说:“你真是显得既年轻又漂亮,难怪××总是说你根本不像五十多岁的人,看起来也就四十刚露头!”可想而知,对方肯定会很高兴,而且毫无恭维之嫌。

一个刚刚走马上任的主管告诉下属:“我听××说,你这个人交际广泛,为人正直,做事情也比较稳重,咱们交个朋友吧,齐心协力为公司尽犬马之劳。”听者心里肯定会觉得美滋滋的。实际上,即使他并不像你所说的那么好,但是他肯定会尽力朝着你说的那个方向坚持不懈地努力。

事实往往是这样,一个情报只要被作为第三者的意见传达出来,就会马上增加可信度。根据人的这种心理特征,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灵活地利用第三者之口,向对方传达我们想传达的信息,从而暗示对方,这个消息是非常可靠的。

在推销活动中,如果能够灵活使用这个方法,会使推销效果倍增。

例如,有一位房屋销售人员去拜访一位著名作家。第一次见面,他仅仅说了一段话,就使作家不由自主地相信了他。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我的经理一直非常崇拜您,又担心如果亲自到府上拜访会打扰您的创作,所以他交代我,不管怎样,一定要把这本书亲自拿给您签名……”他一边说,一边从手提包中拿出作家新近出版的书籍。

“我一直非常仰慕你”这类话,对很多推销者而言是一种屡试不爽的方法。但是,这句话的主语是“我”,就很容易被对方识破,但是这个销售员却说“我的经理一直非常崇拜您”,这比“我一直非常崇拜您”说服力更强,而且还提前准备好了书。这种暗示的奉承,比开门见山的赞美更使人觉得真诚和实在,自然对方就很难拒绝他的请求。

下面这个事例,充分运用了借他人之口进行赞美的方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最近,赵先生儿子的成绩突然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则是因为他个人潜力的发挥,二则是因为发生了一段小插曲。

前不久,孩子的叔父来他家做客,和赵先生把酒言欢。无意间说起了孩子的事,此刻赵先生就告诉孩子的叔父说:“我家孩子现在念书根本不走正道,但是,我看他资质还行……只要他愿意努力,肯定会有进步的!”

次日,叔父带着侄子一起去钓鱼,对他说:“你真是一个难得的好孩子。你爸爸说你非常聪明,只要愿意努力,肯定能成功!”孩子听完之后很高兴,从此奋发图强,刻苦攻读,再也找不到过去慵懒、懈怠的影子了。

试问,假如赵先生亲口对儿子说了这番话,那么儿子也许会想:“他只是为了督促我用功才这样说而已!”可能不会相信。但是叔父和他们父子是没有直接关系的第三者,因此,对孩子来说,他说的话更加可信。

实际上,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宣传活动,例如口头宣传、书面评论等,如果由客观存在的第三方来进行评价,效果都会更加显著。

1997年,金庸与日本文化名人池田大作进行了一次交流,交流的内容编辑成册,并且公开出版发行了。在交谈刚开始时,金庸表现得十分谦逊,说:“虽然我和会长以前交流过的世界知名人士无法相提并论,但是,我非常荣幸能竭尽所能与会长进行交流。”池田大作听完赶忙说:“您太谦虚了。您的谦虚使我领略了先生的‘大人之风’。在您72年的人生里,这种‘大人之风’是您的一贯作风,您的每一个脚印都值得我们铭记。”池田大作一边说,一边请金庸喝茶,随后接着说:“就像大家所说的‘有中国人之处,必读金庸之作’,先生享有如此声誉,可见您是中国文学界名副其实的巨匠,是亚洲巅峰的一代文豪。同时,您也是世界‘繁荣与和平’的香港舆论界的旗手,是真正的‘笔的战士’。《春秋·左传》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是之谓三不朽。’对我而言,只有先生您所构建过的众多精神的价值才是真正‘不朽’的。”

池田大作真是一位文化名人,即使赞美他人也显得独树一帜。在这次交谈中,他主要运用了借用他人之口进行间接赞美的方式。其中的“大人之风”“有中国人之处,必有金庸之作”“笔的战士”“太上……三不朽”等,都是一些经典言论,借助这些言论来赞美金庸,既客观公正,又恰到好处地夸赞了金庸。显而易见,这比直接赞美金庸的文学成就效果好得多。

假借他人之口进行赞美的方法,一则能避免由于直接恭维对方而导致的虚伪之嫌,二则可以使对方感觉到他被很多人赞美,从而心里得到极大的满足。被赞美的一方会觉得那是发自肺腑的欣赏,没有任何虚伪、做作,所以会为之感激不已,加倍努力地工作,乐于接受你的指挥和领导。

众所周知的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就充分体现了间接赞美方式所产生的巨大作用。间接赞美能够化解矛盾,协调人际关系。

在各种恭维方法中,背后赞美他人是一种最让人高兴的、效果最显著的方法。关于颂扬和恭维,罗斯福的一个副官布德曾经有过出色的见解:背后颂扬别人的优点,比当面恭维效果更好。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为了拉拢一个敌视他的部属,就有意识地在别人面前赞扬这个部属,他清楚当那些人听了之后,肯定会把他所说的话告诉给那个部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