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全知道
3679600000021

第21章 节日与民俗(4)

其实,七夕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自古以来,人们就将重复数字的节日定为吉利日,如二月二、五月五、六月六等。七也不例外,又因为“七”与“妻”同音,所以,七夕节的习俗多与女人有关。传说中的织女也聪明、善良、擅长织锦。据说,她心灵手巧,织出了七色的彩虹、美丽的云彩和无缝的“天衣”。所以,在星光熠熠的七夕夜晚,民间的女子们向织女祈求聪明才智和巧艺,并向织女求赐美满的婚姻。七夕原名是乞巧节,也叫做女儿节。

乞巧习俗

七夕节,古时还被叫做少女节,源自少女乞巧的习俗。在这一天,民间形成了多种乞巧的方式。

乞巧的习俗最早出自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从此,穿针乞巧的习俗就在民间流传开来。后世中,女子们多几个齐聚一起,置瓜果酒炙于香台,祭祀牛郎星和织女星,穿针引线,宴乐达旦,以向织女乞得精巧的手艺。

至南北朝时期,民间又出现了喜蛛应巧的方式。《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在喜蛛应巧的习俗中,验证是否得巧的方法也不同,南北朝看网的有无,唐朝看网的密疏,宋代则看网的圆正。

除了上述两种乞巧方式,明清时期又出现了投针验巧的方法。七月初七这天,妇女们用盆晒一盆水,等空气中的灰尘在水面上浮出一层膜时,将针投放到水中。水底针影若是彩云或鸟兽状,就是得巧;针影若“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就是没有得巧。民间流行多种乞巧习俗,各地都有所不同。

种生求子

种生求子是旧时的七夕习俗。在七夕之前,人们做成一种叫“壳板”的东西,即在小木板上撒土播下粟米种子,长出嫩苗,再放些花草,做成村舍人家的样子。也有些地区,在碗里浸泡绿豆或小麦待其出芽,再用红色或蓝色的细绳扎成一束,这叫做“种生”,也称为“生花盆”或“五生盆”。还有一种叫“水上浮”,是将牛郎、织女或鸳鸯等形貌的蜡像放在水面上,令其漂浮。最直接的是,妇女们将蜡质的婴儿玩偶放在水面上漂浮,以求生子,名曰“化生”。

拜织女

拜织女是少女、少妇们一起举行的仪式。在七夕的夜晚,少女、少妇们相约到一起,用茶、酒、水果、五子等做祭品,再加上一束鲜花、一个小香炉,共同祭拜织女。之后,一面享用食物,一面向织女祈祷,默念自己的愿望,宴乐达旦而散。

为牛庆生

人们为了纪念传说中那只老牛的牺牲精神,将七月初七定为老牛的生日,形成了“为牛庆生”的习俗。牧童们会在这天“贺牛生日”,他们到野外去采摘野花,然后挂在牛角上。

洗头染指甲

七夕这天,许多地区的少女用树浆加上水洗头发,用花草染指甲。据说,这样不仅可以变得年轻漂亮,还可以得到美满的姻缘。

接露水

传说七夕的夜晚接得的露水是牛郎和织女相会时流下的眼泪,抹在眼睛上会眼明手快,变得聪明伶俐。我国一些地区至今还有七夕接露水的习俗。

听悄悄话

在绍兴农村,七夕的夜里会有许多少女在茂盛的南瓜架下偷听牛郎和织女谈话。相传若能听到牛郎和织女的谈话,可以得到忠贞的爱情。也有些地区是在黄瓜架下偷听。

拜魁星

古人对天文学的认识中,将北斗七星中的第一颗星叫魁星,也叫做魁首。科举制度中,人们说的“大魁天下士”就是中状元的意思。民间认为魁星能左右书生的考运,并将七夕定为魁星的生日。因此,后世书生们也管七夕叫做“魁星节”“晒书节”。人们七夕拜魁星,就是出于对星宿的崇拜。民间参加科考的书生们在七夕都祭拜魁星爷,希望能通过科考夺得魁首,求取功名。

晒书晒衣

七夕节还有晒书、晒衣的习俗。汉朝时,富豪中形成了通过晒衣炫耀财富的风气。“竹林七贤”中的阮咸对此看不惯,便用竹竿挑起自己的破衣服拿出来晾晒,然后语带讽刺地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据史料记载,司马懿受曹操猜忌,在家装疯卖傻时,就于七月七日这天在家晒书。《世说新语》中也记录,七夕人人有晒书的习俗。

吃巧果

巧果是七夕节特有的食品,又叫做“乞巧果子”,《东京梦华录》还将巧果叫做“笑厌儿”“果食花样”。这种果子的原料是油面糖蜜,形状多种多样,大多为与七夕的传说有关的花样。旧时,购买一斤的巧果还会得一对身披战甲似门神的人偶,人们称之为“果食将军”。

七夕节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变化多样。人们在果皮上雕刻出各种浮雕图案,将各类瓜果雕刻成花草和奇异的鸟,称作“花瓜”。

在现代,浙江一些地区的人们在七夕这天也会做一些叫做“巧果”的食物。这些食物是用面粉制作成的各种小型物品,然后经过煎炸,作为七夕特有的食物食用。晚上,家人会围在一起吃巧果、白藕、红菱等。

在七夕这天,我国各地还会举行不同的祭祀活动,如广东的“七娘会”,广州的“七姐诞”,嘉兴的“七夕香桥会”,胶东的“拜七姐神”等。

中元节

每年的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俗称鬼节。道教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定为上、中、下三元节,七月十五就是中元节。佛教在每年的七月十五会举行盂兰盆会,所以七月十五又被称为盂兰节。

在佛教的《盂兰盆经》里记载着一个目连救母的故事。目连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他在得道之前就已经父母双亡。得道后,他用自己的道眼看到地狱里的母亲变成了饿鬼在痛苦挣扎。目连伤心不已,偷偷用自己的钵盛饭给母亲吃。但是,饭一到他母亲手中就化成一片灰烬。目连没办法,哭着去求佛祖救救他可怜的母亲。佛祖告诉他,他的母亲生前有太多的罪孽,单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要联合众僧的道力,在七月十五进行盂兰盆会(盂兰盆会就是敬设盛大的盂兰盆供,并且以百种味道的饮食供养众僧),用众僧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他的母亲。目连依照佛祖的指示果然在七月十五这天救出了自己的母亲。后来,人们认为凡佛家弟子在七月十五日举行盂兰盆会都可为父母增福添寿,救已逝父母脱离苦海,回报父母的养育恩情。于是佛教的僧众们就将这一天定为盂兰节。从上面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佛教的盂兰节也是祭奠逝者的节日,即鬼节。

民间也有七月十五为鬼节的说法。相传从七月初一开始,阎王爷会打开鬼门,让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们到人间去寻找吃的。尤其是到七月十五这天,阎王爷会打开鬼门,释放孤魂野鬼到人间游离。直到七月三十,鬼门才关闭,鬼节的节期也就结束了。所以,在鬼节这天民间有相关的祭鬼习俗。

放河灯这天一早,家家户户都要采摘桐油叶包裹糯米粑粑,包好后蒸熟,再用来祭奠祖先。祭奠祖先之后,人们才能吃这香喷喷的粑粑。在这天里,街上的各个店铺、摊点也都要关门谢客,人们会在街道正中摆一个香案,上面供放一些水果和一种名叫“鬼包子”的食物,然后让道士在香案后唱祭鬼歌,这种习俗被称为“施歌儿”。到了晚上,各家还要在门口焚香,以数量多为吉,民间将其叫做“布田”。

在这一天,有些地区还有晚上放河灯的习俗。河灯也叫水旱灯,其做法就是在小块木头上扎起荷花形状,中间再燃起一盏灯。人们通常在鬼节的晚上放灯于河中,用来给水中游离的鬼引路。

中秋节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汉族的四大节日。根据我国历法,一年分为四季,每个季度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阶段。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被称为仲秋,八月十五为仲秋之中,故称为中秋。另外,民间也有人将中秋节称为“八月节”或“八月半”。自古以来,中秋节的月亮都是团圆的象征。故而,中秋节又名“月节”“团圆节”“玩月节”等。

“中秋”一词最早出自《周礼》。古代的帝王有“春祭日、秋拜月”的习俗,即在春季时祭拜太阳,冬季时祭拜月亮。后来,文人骚客们也争相效仿,观月赏月,寄托情思。这种风俗在唐朝时期最盛行。

中秋之夜的月亮,一年之中最圆、最明亮,也最具诗意。这样一个富有诗意的节日,自然也少不了美丽的神话传说。

民间广为流传的是嫦娥奔月的传说。据说,嫦娥和后羿是远古时期的一对恩爱夫妻。嫦娥是一个善良、温柔、美丽的妻子。后羿在一次外出涉猎时,得到一包王母娘娘的不死药。他将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不久之后,心术不正的连蒙混进嫦娥的家里,逼着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情急之下一口吞了不死药,而后升天成仙,因不舍丈夫,停在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后来的人们得知此事,纷纷在月圆之夜摆设香案,拜月求吉祥。

月圆中秋,从古至今都寄托着人们思乡的情怀和盼团圆的愿望。这种对月亮的崇拜,不仅表现在一个个美丽的传说中,还表现在历代传承的节日习俗中。从文人赏月、民间拜月到吃月饼、玩花灯,中秋节的活动喜庆热闹,欢乐吉祥。

祭月

据史料记载,早在周朝时期,古代帝王就有中秋祭月的习俗。古时的皇帝春分于东郊祭日,夏至于南郊祭地,秋分于西郊祭月,冬至于北郊祭天。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就是相应的祭祀场所。这种祭月的习俗后来逐渐发展到了民间。

民间拜月

民间最初流行少女拜月,祈求“貌似嫦娥,面如皓月”。据说,这一习俗源自一个历史传说。相传,古时的齐国有一女名为无盐。无盐相貌丑陋,自幼虔诚拜月,长大之后,凭借超群的品德被选入宫中,却并不受宠幸。有一天的中秋节,她在月光下虔诚拜月,天子正巧看到她,认为她美丽出众,遂立为了皇后。民间的少女,为求得美貌,也争相效仿,祭拜中秋之月。

我国自古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即在中秋之夜祭拜月神。祭拜时,人们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所在的方向,在香案上放月饼、西瓜、红枣、苹果、李子等祭品,然后燃起高烛,在月光下,全家人依次祭拜。在众多祭品中,月饼和西瓜为必不可少之物,且西瓜要等分切成莲花状,份数为全家的人口数,包括在外地的亲人和孕妇肚子里怀着的小孩也要算进去,一个都不能少。祭祀结束后,由家里的主妇切开圆月饼,大小均等,份数确切,分给全家人吃。

赏月

严肃的祭月习俗变得轻松愉悦,就演变成了赏月。中秋赏月的习俗始于魏晋,兴于唐、宋。中秋赏月、玩月在唐朝颇为盛行,文人骚客,吟诗作对,多以咏月为题。宋代时,人们将八月十五正式定名为中秋节,并围绕着赏月形成了一系列的民俗活动。由于宋代时,民间战乱不断,百姓对聚散分离都习以为常。所以,人们开始用月亮的阴晴圆缺寄托个人的情感,将团圆和幸福寄托于中秋的圆月中。而中秋节也成了人们彻夜狂欢的节日。

吃月饼

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人们在中秋节到来时,还要吃一种象征团圆的时令点心——月饼。月饼最早是人们祭月用的祭品,这种月饼是一种形似菱花饼的食品。吃月饼的习俗源自朱元璋的“八月十五夜起义”。

元末时期,朱元璋联合全国各地反抗朝廷的人们,约定于八月十五夜起义。为了躲避官兵严密的盘查,刘伯温献计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放在月饼中向各地传送。八月十五这天各路义军都应约而至,奋起反抗,共同推翻了元朝。

大获全胜之后,朱元璋将当时秘密传诵消息的月饼作为中秋节的节令食品赏赐群臣,并让军兵在这天与民间百姓共同庆贺。后来,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时至今日,人们依旧喜欢在中秋节这天赏月、吃月饼。

玩花灯

中秋节又与春节、元宵节并称为我国的三大灯节。所以,玩花灯也成了中秋节的主要习俗之一。中秋节玩的花灯不像元宵节那样隆重,只在家庭的小群体里进行。这种玩花灯的习俗主要盛行于我国南方地区。

在中秋节这天晚上,广东和香港地区的小孩会在家长的帮助下,将花灯竖挂在大树上。孩子们之间还会相互比较,看谁竖得高,看哪盏灯最精巧。有时,人们还会在中秋夜燃放孔明灯。孔明灯是一种用纸扎成的大形灯,燃起其中的蜡烛,便可飘扬于空中。除此之外,广东地区也流行做户秋灯。户秋灯是用六个竹篾圆圈扎成,内放蜡烛,外糊白纱纸。旧时,户秋灯多用于祭月,而今,也开始供孩子们玩耍。

玩花灯与之相比,广西南宁地区的人们擅长制作简单的橘子灯、柚子灯和南瓜灯。橘子灯的做法是将橘子里边掏空放进蜡烛点燃,再在外边穿上灯绳。柚子灯和南瓜灯的做法与此类似,还可在皮上雕刻具有装饰作用的图案。这些灯制作简单,外观朴素、小巧、可爱,发出的光淡雅而不浓艳,是供小孩玩耍的佳品。

中秋之夜,两广地区的部分城市也布置灯会,花灯主要以现代大型灯彩为主,照明主要依靠电力。此外,在广东佛山举办的秋色会上,人们也可以见到芝麻灯、稻草灯、鱼鳞灯、蛋壳灯、刨花灯、鸟兽花树灯等花样百出的各式传统彩灯。

月光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