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全知道
3679600000022

第22章 节日与民俗(5)

月光马儿是人们供奉的画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月光菩萨就是人们供奉的月神。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描述了民间焚烧月光马儿的习俗:“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色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兔儿爷

兔儿爷就是人们用泥或其他材料做成的蟾兔之像。明人纪坤在《花王阁剩稿》中说:“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明朝时期,民间就出现了用泥制作的兔儿爷。后来,兔儿爷逐渐被塑造得人性化。工匠们将兔儿爷塑造成了兔首人身,手持玉杵,身披金甲的武士。到了现代,兔儿爷又有了新花样,如今的兔儿爷花样繁多,已经成为颇受孩子们喜爱的玩具。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庆贺团圆的节日。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亦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习俗,中国香港地区的舞火龙,中国台湾地区的偷菜求郎,山东地区的抛帕招亲等,都为中秋节增添了喜庆气氛。

重阳节

重阳节为每年的九月初九。“九”在《易经》的阴阳学中为最大的阳数。九月初九是日月重阳,因此称为重阳节,也叫重九。“九九”又与“久久”同音,所以,民间逐渐形成了在重阳节求长寿的习俗。近代,人们又称重阳节为老人节,添加了敬老的色彩。

重阳节的习俗由来已久,它形成的最初原因实难考证,只有人们根据史料推测的几种说法。一说源自先秦时期,由民间在九月粮食丰收之时举行祭天帝、祭祖先的活动演化而来。二说源自古时人类祭祀大火的习俗。古时人们根据“火历”进行农田劳作。在当时的火历中,秋季的星宿标志是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二,即大火星。大火星在九月份时隐退,称作“九月内火”。古时的人们将大火奉为神明,“九月内火”意味着漫长的冬季即将到来。所以,人们在大火星即将隐退之际,举行祭祀仪式。后来,一般历法取代了“火历”,祭火的仪式也逐渐消失。但人们对重阳节之后气候的变化仍有特殊的感受。于是,重阳节成了季节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三说源于古时人们对山神的崇拜。古代人以“阳极必变”的观点看待重阳节,相信祭拜山神能给人们带来吉祥,祛除灾祸。四说重阳节之时,秋收已毕,农民闲暇之余到山上散步,采集野果、药材或植物原料等,再来一次“小秋收”。

民间称上巳(农历三月初三)为“踏青”,重阳为“辞青”。重阳节就是提示人们进入寒秋时节、避寒隐居的时间坐标。人们对这个节令的感受形成了这个节日特有的习俗。

晚秋之际的重阳节,秋高气爽,寒凉将至,人们登高、佩茱萸、簪菊花、饮菊花酒、吃重阳糕。这些习俗在时代中更迭,重阳节的活动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登高图登高是重阳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故而重阳节也被称为“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为高山或高塔即可,没有其他的讲究。现代人在重阳节登高时,或上高山,或上高楼,山为首选,高楼次之。在我国广州地区,人们会在重阳节这天登上白云山,饮酒作诗,这一习俗佳话还被传诵到全国各地,成了享誉全国的重阳登高典范。在上海,因为附近找不到山丘,人们便把沪南丹凤楼及豫园的大假山作为登高聚集之地,赋诗重阳,甚是高雅。如今北京的香山、山东的牛山、江西南昌的滕王阁等地,也都成了重阳登高的胜地。除此之外,湖北江陵的龙山更是很多人登高的首选,因为这里存留着历史中“龙山落帽”的遗迹。

佩茱萸,簪菊花是重阳节的标志性习俗。所以,重阳节曾被叫做“茱萸节”。茱萸是一种果实,可做中药,有驱寒的效用,人间雅号“辟邪翁”。茱萸秧苗的叶子可治霍乱,它的根可以杀虫。重阳节之前,秋雨绵绵,气候潮湿,古人佩戴茱萸是为了利用其药效,也为辟邪消灾。“辟邪翁”满足了人们的生存欲望,却满足不了人们长寿的愿望。所以,雅号“延寿客”的菊花逐渐占据了重阳节的主导地位。菊花盛开于九月,是长寿之花,被古代文人赋予了凌霜不屈的象征意义。医学中,菊花可“治头风、明耳目、去瘘瘅、治百病”;菊花酒能疏风除热、养肝明目、消炎解毒。陶渊明诗句中也有“酒能祛百病,菊能制颓龄”的说法。于是,用菊花酿制的菊花酒就变成了重阳节的吉祥酒。诗人们相邀于重阳节,饮酒赏菊,留下了许多关于重阳节的诗词歌赋。随着重阳节饮菊花酒风俗的盛行,民间还出现了祭祀酒业神的习俗。这个酒神就是杜康。山东的酒坊会在每年的重阳节祭祀酒神杜康。贵州茅台镇的人在重阳节投料下药酿酒,初酒出炉时,老板们就在贴有“杜康先师之神位”处点起香烛,摆放供品祭拜酒神,以求酿酒顺利。

重阳节的节令食品除了有用菊花做成的食物外,还有重阳糕。重阳糕又名五色糕、花糕,原料多为米、面,加些蜜饯、干果,以黏香菜叶为标志,制作随意,品种分为细花糕、糙花糕和金钱花糕。重阳糕的原型是古时的“饵”,即“蓬饵”,到宋代时,才逐渐形成重阳糕。由于“糕”与“高”同音,有节节高升的意思,所以,人们颇为喜爱这一兆示吉祥的食物。

吃重阳糕的习俗主要盛行于我国北方地区。而在我国南方地区,放纸鹞才是重阳节的重头戏。纸鹞即风筝,“纸鹞”这一叫法是沿用了五代之前风筝的称呼。五代以前,北方称风筝为“纸鸢”,南方叫做“鹞子”。“纸鹞”的称呼就是融合了当时南北方对风筝的叫法。广东惠州民间的纸鹞形状为四方平面,再带一尾巴,与人们贴门神的神位很相似。

四、冬季节日民俗

送寒衣节

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是送寒衣节,也叫祭祖节、十月朝。送寒衣节与清明节和中元节一起,并称为中国三大“鬼节”。古代称十月为孟冬,从十月开始就将进入冬季,而十月初一就是冬季的第一天。从这天开始,人们逐渐换上了御寒的棉衣,中国人受“孝”的传统观念影响,在这一天还要为去世的祖宗先辈送寒衣御寒,因此十月初一就有了“送寒衣节”的习俗称呼。

孟姜女像送寒衣节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即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据说孟姜女新婚不到三天,丈夫就被抓去服役修长城。在长达三年的等待后,孟姜女决定去北方给丈夫送棉衣御寒。她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了丈夫修长城的地方,却得知丈夫已经饿死,由于死的人太多,他的尸体已一起被埋在了城墙下。孟姜女悲恸欲绝,沿着长城哭号,感动了上天,哭倒了长城,找到了丈夫的尸身,她用事先准备好的棉衣裹着丈夫的尸体,将其重新安葬了。后人被孟姜女的行为感动,就形成了在每年的十月初一为逝人送寒衣的习俗。

如今,这种送寒衣的习俗早已和各种祭祖活动融合成了独具特色的节日。在送寒衣节当天,南北方家家户户都会举办家祭和墓祭活动。人们用五色纸制作成房舍、衣服、鞋帽等,再带上纸做的衣物和冥币,拿到坟前一起焚烧干净,祭祀逝者。人们认为,阳间的纸衣服和房舍,经过焚烧后能在阴间变成鬼用的布匹绸缎和房舍、铜钱等给死者使用。除此之外,民间还讲究在十字路口烧五色纸,用于救济那些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也使他们不至于去抢自己为死去的亲人祭祀的衣物。人们给逝者祭祀焚烧冥衣,亦称作“送寒衣”。

另外,十月初一也被叫作“烧衣节”。旧时,民间儿女守孝三年到期后会在十月初一这天脱去孝服,重新换回常人的装扮。古代迁坟合葬等仪式也是在十月初一举行。

人们在寒衣节祭祀逝者时,还会举行一种名叫“烧包袱”的仪式。在举行这项仪式前,人们首先要用纸袋包裹冥钱,然后在纸袋外边写上死者和送纸人的名字,最后才将其作为祭祀死者的物品焚烧。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烧包袱”的寓意就是给死者送钱。关于这个习俗民间也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说,蔡伦发明出纸后,生意做得很好。他的嫂嫂慧娘就让他的哥哥蔡莫也学着造纸。这样,蔡莫也开了一家造纸厂。但是,蔡莫学艺不精,他造的纸质量不好,因此销路不畅。为了改善这种状况,让自家的造纸厂生意兴隆起来,慧娘想出了一个办法,并悄悄地告诉了蔡莫。

不久后的一天半夜,慧娘假装暴病而亡。蔡莫悲痛不已,他趴在慧娘的棺材上哭诉,说他跟弟弟学造纸,没学好,却把慧娘气死了。他还说要把这些纸都烧成灰烬,以解心中的悲愤。他烧了一堆,又抱来一堆。这纸正在烧着时,他忽然听见慧娘在棺材里叫:“快把门打开,我回来了。”这下所有人都惊呆了。人们打开棺材,慧娘边唱边说:“阳间的钱可以纵横四海,阴间的钱也可以做买卖。若不是我丈夫给我烧纸钱,我哪能再回家中来?”她还说,她到了阴间之后,阎王让她推磨干活,受苦难,幸好丈夫给她送了钱用,她打点了小鬼,就免了许多苦刑,最后,她把钱全部给了三曹官,三曹官就打开地府后门放她回来了。这时,蔡莫还假装不知情地说:“我没有给你送钱呀?”慧娘说:“刚刚你烧的那些纸就是阴间用的钱。”

围观的人听了慧娘的话信以为真,纷纷从蔡莫那里买纸烧给逝去的亲人。不久后,此事就在当地传开了,蔡莫家的纸也因此全都被卖出去了。

相传慧娘“死而复生”那一天就是农历的十月初一。因此人们在每年的这一天为死去的亲人烧纸钱,用来表达对死者的挂念。

虽然送寒衣节主要被视为祭祀死者的节日,不过在把祖先照顾周到之后,生者也要准备寒衣过冬御寒。旧时,妇女们在送寒衣节之前就做好了一家人在冬季穿的棉衣,在十月初一这一天拿出来给家人穿。即使天气暖和不宜穿棉衣,妻子也要让丈夫和儿女们试一下,以求吉利。男人们在这一天还要试试家中的炉灶,整理一下火炉和烟囱,确保冬季能正常取暖。

冬至节

冬至又名“冬节”“亚岁”“长至节”,时间在每年阳历的十二月二十二日到二十三日之间,是我国最早制定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了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中日最短、夜最长的一天。从冬至开始,我国各地区开始进入一年中的最冷阶段,民间开始数九,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古人认为,冬至这天阴极之至,阳气始生,代表新的循环周期的开始。因此,古人很重视冬至节,有“冬至大如年”的俗语。据说,我国周代的历法曾经以冬至为元旦,举国欢庆,是一个非常热闹的节日。

如今,人们仍将冬至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节日来过。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有吃饺子、吃馄饨、吃羊肉的习俗,还有“冬至到,吃水饺”的谚语。南方地区的习俗是在冬至这天,吃特有的汤圆、红豆糯米饭等。也有一些地区有冬至祭祀祖先、祭祀天神的习俗。

吃饺子

冬至吃饺子是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最初河南人将冬至吃饺子叫做吃“捏冻耳朵”。饺子为何叫捏冻耳朵呢?据说,是为了纪念东汉时期南阳的名医张仲景。张仲景曾在长沙做官,这日,他辞官回家。回到家乡时,正值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的百姓饥寒交迫、瘦骨嶙峋,有很多人的耳朵都冻坏了。张仲景立即让弟子在附近搭起了医棚和大锅,把一些驱寒的药材和羊肉一起放到锅里煮好后,捞出,剁成馅儿用面皮包裹,包成耳朵状,称作“娇耳”。而这天恰好是冬至。张仲景让弟子给每位来求药的百姓两个“娇耳”和一碗肉汤,这种肉汤叫做“驱寒汤”。就这样,他治好了人们的冻疮,也治好了人们冻坏的耳朵。后人学张仲景做“娇耳”,做成了饺子,也叫“扁食”。人们冬至吃饺子就是为了纪念张仲景用“祛寒娇耳汤”给百姓们治好冻疮的事迹。如今,在河南南阳仍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谚谣。

馄饨面

“冬至馄饨夏至面”是旧时老北京的说法。据说,馄饨的来历源自汉朝。当时,北方的匈奴经常带兵骚扰边疆的百姓,使百姓们不得安生。当地百姓恨透了匈奴士兵。这个匈奴部落的首领,一个叫浑氏,一个叫屯氏。于是,人们就用面片包肉馅,包成角,取“浑”和“屯”的音,将这种食物叫做“馄饨”。人们因恨匈奴而吃馄饨,希望战乱平息,过上太平安定的生活。因制成馄饨正好是冬至这一天,之后,人们就形成了冬至吃馄饨的习俗。

如今的馄饨已经成为各地人们颇为喜爱的一类小吃。其味道鲜美,名号也各不相同,除了大部分地区叫“馄饨”之外,广东称作云吞,湖北叫做包面,江西叫做清汤,四川叫做抄手,新疆则叫做曲曲,其他各地还有与此不同的叫法。

吃狗肉、羊肉

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盛行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中医学认为狗肉和羊肉有壮阳、补养身体的作用。冬至之后,天气进入一年中最冷的阶段,人们进食狗肉和羊肉有补养身体的功效。

民间传说,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源自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天,樊哙煮了狗肉,汉高祖刘邦吃了赞不绝口,觉得非常好吃,味道绝佳。民间争相效仿就形成了这一习俗。人们在这一天吃狗肉和羊肉以滋补身体,求得吉祥的好兆头。

红豆糯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