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全知道
3679600000037

第37章 姓氏文化(2)

关于刘姓的始祖,民间还有一种传说。相传刘累为尧帝的祁姓后裔,刚出生时手中有如“刘累”二字的掌纹呈现,人们就将“刘累”二字当做了他的名字。后来刘累做了夏朝帝王孔甲的御龙师,专门为孔甲饲养龙。孔甲对刘累的御龙技术赞叹有加就赐他为“御龙氏”。然而再好的御龙师也无法避免生老病死之事,有一次,一条龙不幸死了,刘累觉得扔了也是浪费,不如物尽其用将其做成佳肴。说干就干,刘累用龙肉做了一顿美味佳肴献给了孔甲。孔甲吃了刘累奉上的美食很高兴,遂赏赐了刘累很多金银珠宝。过了不久,孔甲就开始怀念刘累所做的美食了,他希望刘累能够再给自己送些上次的食物来。刘累知道后十分担忧,为了不惹祸上身,他带着家眷连夜逃出了都城。为了躲避孔甲的追捕,他用自己名字中的刘代替了自己的本姓祁。于是他的后人就都自称为刘氏了。

刘姓人最早生活在河北,由于战乱等原因,刘姓人在不同时期分别迁往了河南、江苏等地。至唐宋时期,刘姓已经遍布天下,成为一个大姓。历史上,刘姓多出显赫之人,仅位居九五之位的就有六十六人之多,将刘姓人统治天下的时间加在一起能达到六百五十多年,几乎占到了我国封建历史的三分之一。另外在其他领域中也都活跃着大量刘姓人,如大学者刘歆、刘勰、刘知几以及诗人刘禹锡都是刘姓人中的精英。

陈姓

陈姓在我国的姓氏排行榜中位列第五,也是一个人口规模庞大的姓氏。在南方地区,陈姓尤其普遍,在广东、福建等地,陈姓都是第一大姓氏。部分少数民族中也有人姓陈。

相传陈姓最早来源于妫(ɡuī)姓,其得姓始祖为舜帝后裔陈胡公。陈胡公,姓妫、名满,又称有虞氏,是舜帝之子商均的三十二代孙,生活在商末周初。陈胡公是文王手下的陶正,主要负责制作陶器。由于其技艺精湛而受到文王和武王的重视,后来武王将其册封为陈国国君,武王还将自己的长女许配给了他。陈胡公死后,谥号胡公,因此人们都称之为陈胡公,而他的后人则自称陈氏。这就是陈姓的来源。

虽然说陈胡公是陈姓的得姓始祖,但并不是说所有姓陈的人都是陈胡公的后人。历史上不断有人受封为陈氏,或改姓为陈,陈姓的队伍不断扩大,而其来源也是五花八门,如今的人已经很难查出自己究竟是源出陈姓中的哪一支了。

据说最早的陈姓子孙生活在河南等北方地区,随着不断地迁徙,陈姓人多聚居在了南方等地,还有一部分人后来迁入了我国台湾。

陈姓中多出政治家、军事家,从秦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陈胜到唐朝宰相陈叔达、陈希烈,再到唐末农民起义军中的女首领陈硕真,乃至明末抗清名将陈子龙和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的陈毅都是陈姓人的骄傲。

杨姓

在《百家姓》中杨姓位居第十六,然而如今杨姓已经发展成了我国的第六大姓氏,同时也是全球华人十大姓氏之一。在我国长江流域各省市姓杨的人最多,另外,杨姓也是越南的一个大姓。

关于杨姓的来源,众人说法不一,有人说杨姓是从官职名称上发展而来的,也有人说杨姓是以封地为氏的方式形成的姓。不过大家普遍认可的一个事实是,杨姓的得姓始祖为文王后人,杨姓源于姬姓。据史书记载,伯侨是晋武公的次子,后来被册封到了杨地,世称杨侯。他的子孙也自称为杨氏。此一来源一般被视为杨氏正宗。另外,历史上还存在赐姓、改姓等情况,因此杨姓的来源并不局限在这一支。

杨氏也是一个很显赫的姓氏,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杨姓名人,如隋朝皇帝杨坚、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宋代护国之臣杨业等。

赵姓

赵姓也是使用较多的姓氏,在《百家姓》中,赵姓位列第一,如今赵姓为我国第七大姓氏。关于赵姓的来源说法比较统一,人们一般认为造父为赵姓始祖。

造父为颛顼后裔,本姓为嬴(yínɡ),是西周时期最著名的驭车高手。相传周穆王非常欣赏造父的驭车技术,因此经常乘坐造父驾驶的车出外游玩。有一次,周穆王又坐着造父驾驶的车外出。在途经昆仑山的时候,他们遇到了王母娘娘,周穆王与王母娘娘相谈甚欢,迟迟不肯回宫。然而不久后,他们就接到消息说徐偃王率众叛变了。周穆王恼羞成怒,嚷着要回宫收拾徐偃王,然而这里离都城镐京相距甚远,一时半会儿根本无法到达。这时造父站了出来,他带着周穆王坐上马车,然后日行千里,将周穆王迅速送回了都城。这样一来周穆王才没有失去战机,让徐偃王得逞。后来周穆王为了感谢造父关键时刻的英勇行为,就将赵城分封给了他。此后造父的族人就又称为赵氏了。这一支赵氏人在周朝世代显赫。至周幽王时,由于君主昏庸无道,他们出走赵城,流落到了晋国,此后一直担任晋国的大夫。后来晋国灭亡,赵氏子孙又建立了属于赵氏族人的赵国,光复赵姓之荣耀,因此历史上有“去周如晋,赵姓始昌”的佳话流传。此源为赵氏正宗。

随着时代的发展,后来又有不少少数民族族人改姓为赵,宋朝时还有一些显贵人士被赐予了赵姓,这些都为赵姓增添了新的血液与力量。

在古代,赵姓族人分布甚广。先秦时期,甘肃、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都有赵姓人的身影。经历一番周折,至宋代时赵姓人已经遍及全国,甚至还有些人迁徙到了海外。

赵姓中的显贵人士也有很多,除了历代君主外,还出现了大量学有所长的奇才,例如三国时代蜀国大将赵云、元代书法家赵孟等。

黄姓

黄姓也是使用率较高的姓氏,在中国众多姓氏中,黄姓位居第八。姓黄的人多居住在长江以南地区,其中尤以广东地区黄姓最集中。在我国台湾,黄姓为第三大姓氏,同时黄姓也名列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中。

人们一般认为黄姓的始祖为伯益。伯益生活在帝舜时代,是东夷部落的首领,因辅佐舜驯兽和帮助大禹治水而受到嘉奖,被赐予了嬴姓。据说伯益的后裔分裂成了十四支,其中一支就是黄氏。黄氏族人在西周时期的封国名叫黄子国,因而称为黄氏。后来黄氏被楚国所灭,黄氏族人即散落各处,成了最早的黄姓人。相传如今的地名如黄冈、黄梅都是由于黄姓人曾在此聚居而得名的。

黄姓人在迁徙的过程中不断融入新的族群,因此形成了如今黄姓的庞大规模,黄姓在我国台湾地区尤其常见,因此台湾人民又有“黄郑排满街”的说法。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明清时期的著名思想家黄宗羲和经常被影视节目作为主角渲染的黄飞鸿都是黄姓中的佼佼者。

周姓

周姓在中国的姓氏中也比较普遍,在中国姓氏中位居第九。周姓在我国历史悠久,在《百家姓》中排位第五,其来源可追溯到上古时代。

据说周姓来源于后稷的后人古亶父。古亶父为了躲避狄族迫害带领自己的族人由原来的聚集地迁到了陕西周原一带,并自称为周族。所谓的周族就是建立周朝的姬氏一族。秦灭周之前,他们都称姬姓,亡国后的姬姓族人迁到了河南临汝等地,由于被贬为了庶民,因此他们不再称姬姓而是改姓为周。

当然,这只是众多周姓来源说法中的一种,另外也有人认为,周姓最早来源于周平王的儿子姬烈。史书上记载姬烈被册封到河南后,他的族人都称为周家,后来逐渐发展成了周氏,乃至最终的周姓。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几种说法,但多数人都认为周姓来源于姬姓。

周姓名人相比其他大姓一点也不逊色,从三国儒将周瑜到中国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再到有“词家之冠”称呼的周邦彦,都出自周姓家族。

吴姓

吴姓在中国十大姓氏中无疑是属于“小众”的,但在中国众多的姓氏中,吴姓却是当之无愧的大众姓氏,尤其是在我国的江南地区。在《百家姓》中,吴姓为第六大姓氏,同时吴姓也是华人十大姓中的一个。

中国的姓氏大多出于周朝,吴姓也不例外。传说吴姓的始祖为古亶父的大儿子泰伯。古亶父一共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是泰伯,二儿子是仲雍,小儿子就是周文王的父亲季历。按照惯例父亲的族位应该传给长子,但古亶父却特别宠爱三子季历的儿子昌,为了此事古亶父一直忧心忡忡。其实他的大儿子早就意识到了父亲的想法,于是他带着自己的二弟仲雍离开了家,到偏僻的江南去谋生了。后来泰伯和仲雍在江南建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天下,成立了勾吴古国,这就是后来的吴国。吴被灭国之后,吴国的王族子弟为了纪念自家的辉煌,就改姓为吴了。

这一支吴姓人的祖籍应该在江西一带,后来吴姓子弟逐渐繁衍到了全国各地,但比较显赫的吴姓家族基本都生活在南方。宋明时期,吴姓还曾出现了很多重量级人物,可谓雄霸东南一方。

吴姓中出了很多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如“画圣”吴道子、明清小说家吴承恩、吴敬梓等。

三、姓氏郡望和堂号

中国的姓氏文化很有趣,不仅有姓、氏的转变,还有着独具特色的郡望和堂号的说法。古人重视郡望和堂号其实和男人称氏明贵贱是一样的道理,都是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意图博取别人更多的关注以及获得更好的待遇。

随着周王朝的灭亡,古人以血缘关系明贵贱的历史不复存在了,然而人们却并没有产生真正的平等意识,而是由重视血缘转向了重视家族的声望与地位。人们迫切地希望有一种新的能够彰显家族地位的姓名规范,于是郡望和堂号出现了。

郡望

“郡望”一词来源于秦汉时期,其中“郡”是指行政区划,而“望”则指望族世家。郡望二字放在一起就是指某一姓氏为某一区域内的名门望族。

郡望的说法与汉代兴起的门阀制度有很大关系。门阀即是指那些封建社会中地位显赫尊贵的高门大姓。高门大姓一旦形成就会长期存在,并能得到官方的认可和庇护。一般来说,同为高门大姓也有高低等级之分,因此门阀制度就是一种等级制度。

任何一个集体中都存在等级,同姓之间也是如此,受各种客观因素影响,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同姓也拥有不同的社会地位,享有不同等级的社会待遇。因此,那些地位更高的家族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势,就会在自己的姓氏前添加居住地的名称,郡望就由此形成。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郡望包括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这也是古人所说的“五姓七族”。

这种标榜郡望的行为自魏晋时期开始,在宋代以前风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那些高门大姓的子弟不仅享有非常高的社会地位,在社会地位晋升方面也拥有更多的机会。由于隋唐科举考试前,古代一直奉行的是以门阀制度和士族制度为基础的九品中正制,因此寒门子弟很少有人能够通过入世的方式改变自己的命运,正因为如此,才会产生了大量怀才不遇的才子,如“竹林七贤”中的嵇康等人。另外,在婚姻嫁娶方面,古人也要考虑郡望问题。如果士族子弟与寒门子弟通婚会遭到人们的耻笑。在很多时候,这些享有郡望的名门望族还有着地方的自治权和左右国家的力量。这种权力甚至还被体现在国家的各种法令中。

虽然隋唐时期,九品中正制被废除了,国家开始推行一种不问郡望,不分阀阅的新政策,郡望也从实际权力的象征逐渐向姓名标志转化,但郡望的影响力依旧存在。因此人们时常会自称为陇西李氏、汝南周氏等。另外,唐朝时期还产生了很多新贵族集团,形成了新的高门大姓。虽然士族地位不再以郡望的形式体现了,但从姓氏上判断地位尊卑的习惯并没有改变。

即使到了宋、元、明、清四代,古人也没有完全抛弃郡望一说,甚至到了当代仍有不少人有寻根问祖的习惯。这既是古代文化的一种传承,也有着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应该说在宋代废除郡县制之前,郡望一说带有很强的地位指向性,随着时代的变迁,郡望的这种作用逐渐被削弱乃至完全灭亡了,后人谈及郡望往往已经没有了前人的目的性,仅是将其视为自己姓氏的源头用于纪念而已。

堂号

在古代,人们除了有郡望的说法外,还存在着所谓的堂号之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的繁衍,郡望的说法已经不能满足古人区分贫富贵贱的要求了,因而产生了堂号的说法。堂号的本意是指厅堂和居室,后来人们用堂号指代家族中某一支。应该说堂号是一种与郡望相似,但更为细致的分法,它能起到区分某一姓氏郡望中某一支系地位的作用。

另外,堂号一般分成两类,一类就是依据郡望分化出来的,因此又称郡号或总堂号;另一类堂号则是人们自立的,其命名规则往往不受郡望和祖居地的限制。在此类中,堂号的名称一般来源于同姓名人的历史事迹。如孟姓中有一支堂号为“三迁堂”,就来源于孟母三迁的典故。类似的情况很多,如周姓中有“爱莲堂”,这无疑是取自理学鼻祖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相对来说,第一类堂号更能体现家族的来源及地位,而第二种堂号则有颇多趣味性。

古人一般会将写有本支堂号的匾额悬挂在厅堂之上,逢佳节良日还要将堂号写在红灯笼上,以示尊荣。除此之外,有人将堂号用在店铺、书斋中或刻写在自己的各种生活用品上。堂号的说法不仅汉族人有,一些汉化了的少数民族中也有这种说法。例如回纥族就有爱氏“西河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