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每天学点佛学智慧:不生气2
3681000000037

第37章 随缘去,断旧念: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2)

在形形色色的现代世界中,我们应该时刻谨记这个古老而常新的真理:活得平淡才能活得自由。平淡是一种成熟和智慧的人生境界。真正的平淡来自于我们的内心。当生命的浪潮在自我的河床里奔腾不息、跌宕起伏后,必须重归平淡。一个人只要能拥有一颗平淡的心,就能做到雨来不惧,风来不动,雷闪不惊。唯有平淡,世界才会更宽阔;唯有平淡,生活才会更精彩!

顺其自然,拥有一颗平常心

佛语有云:“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旨在告诉我们,人生在世,应该顺其自然地活着,不必刻意去追求什么。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世界上最大的法则就是自然法则,所以,顺其自然才是人类的生存之道。

唐朝时期,有个修为极高的无为禅师,善于从眼前的小事物入手,启发弟子的悟性。

一天,无为禅师带着两个弟子下山游历。不久,师徒三人行至一片树林,无为禅师指着林中一棵枯树问道:“你们两个说说,树是枯萎好呢,还是茂盛好?”大徒弟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茂盛的好。”无为禅师摇摇头说:“繁华终将消尽。”站在一旁的小徒弟见师父否定了师兄的回答,便自信满满地说:“我看是枯萎的好。”不料无为禅师还是摇了摇头,说:“枯萎也终将成为过去。”

这时,正好从对面走过来一个小沙弥,无为禅师便以同样的问题来问他,机灵的小沙弥不紧不慢地回答:“枯萎的就让它枯萎,茂盛的就让它茂盛好了。”无为禅师听后,赞许地说道:“小沙弥说的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应该顺其自然,不要执著,这才是修行的态度。”

在这个世界上,万物的枯荣皆有其规律,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花草树木不会因为人们的喜爱而冬夏常盛,月亮不会因为人们的不满而四季常圆。自然法则是博大的,也是残酷的。繁荣也好,枯萎也罢,随着时间的流逝终究是要消失的。所以,人应该学会顺其自然地活着,刻意追求反而会被其所累,迷失了自我。

一个小和尚为了求得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前往终南山拜虚云禅师为师。尽管虚云禅师收下了他,但却一直没有给他任何教导。这样的日子一直过了两个多月,一天,小和尚终于忍不住向虚云禅师问道:“学僧来到禅师座下参学已经数月,为何禅师从不开示一法?”

虚云禅师听了以后,反问道:“嫌什么?”小和尚不知道这句话是不是开示,因为没有得到要领,他只得退了出来。

这一次没有得到开示,小和尚很不甘心,于是他前往德山向千叶禅师学法。但让他失望的是,这里的情况比虚云禅师那里更糟。一连几个月,他也没有得到千叶禅师的任何开示。

一天,他鼓起勇气向千叶禅师问道:“学僧早就闻言千叶禅师佛法高深,但我来这里已有数月,却得不到禅师的一句佛法。这是何故?”千叶禅师听了以后,也问道:“嫌什么?”

这一出人意料的回答,让小和尚非常吃惊,两位大师竟然说出了一模一样的话。但是他思来想去仍是不得要领,于是他前往洞山向无极禅师求教。

有了前两次的磨砺,小和尚这次多了几分耐性,开始静下心来修炼,但他仍然希望得到大师的开示。后来有一次,小和尚找了个机会,向无极禅师问道:“我修炼佛法正到了紧要之处,还希望大师能给我一点儿开示和提点。”这次,无极禅师的说法倒是和前两次不一样了,但是他说了一句让小和尚更绝望的话:“等洞水逆流的时候,我再向你说。”

这句话,小和尚思索了很久,最后终于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修禅本就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情,为什么要给自己想象出那么多的困难和逆境呢?”小和尚得到这番开示,终于明白了前两位大师不约而同地问他“嫌什么”的原因了。

人生最难能可贵的就是拥有一颗顺其自然的平常心。平常心表面看似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超然于世外,是一种无为的心理状态。其实不然,平常心以淡然平和的心态面对成功与失败,剔除了急于求成的功利思想,减少了无谓的失误和牺牲,从而让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保持最佳状态。因此,它是一种积极、乐观、健康的心理状态,也是取得成功的法宝。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顺其自然的平常心,对人或事物的追求不能太执著,对事业的成败也不要太较真,更不能以成败来论英雄。要懂得失败与成功、幸福与苦难、美丽与丑陋都是自然法则所安排的,绝不会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我们唯有顺其自然,拥有一颗平常心,才能超然洒脱,豁达心安,摒弃自我进入佛的境界!

顺势而为,适可而止

知止,即适可而止,意思是做到适当的程度就停止,比喻做事恰到好处。用儒家思想来解释,“知止”其实就是中庸之道,即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

“知止”二字虽然简短,却蕴涵着无限的智慧和禅机。

一位老禅师带领一帮弟子在山上修行。

一天,老禅师嘱咐弟子们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

弟子们担起扁担上路,不久来到离南山不远的河边,河水宽阔湍急,而且无舟渡河,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

无功而返,弟子们个个垂头丧气,唯独有一个小和尚面色坦然,没有丝毫沮丧之意。

老禅师问其缘故,小和尚从怀里掏出一颗苹果,递给老禅师说:“弟子未能过河打柴,但见河边有棵苹果树,而且树上仅有这一颗苹果,就顺手把它摘了下来。”

老禅师责问道:“出家人怎能妄取无本之果!”

小和尚答道:“师命有所不从,皆因尘缘不清,造化弄人,我得无本之果,使其皈依佛门净地,不为俗世所玷污。虽然打柴的初衷未能实现,但却在无意间看到了这颗苹果,所以我并非妄取,而是得天意,顺自然。”

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老禅师的衣钵传人。

在人生道路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因此,我们一定要懂得“知止”的道理,这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智慧,是一种顺势而为和量力而行。

很久以前,有一位禅师隐居在山林中。由于他德行极高,声名远播,所以很多人都千里迢迢前来找他,想跟他学一些生活方面的窍门。

一次,一个小伙子前来拜访禅师。当他到达山林的时候,看见禅师正在山谷里挑水。小伙子发现,禅师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里的水都没有装满。

小伙子心想:“禅师应该挑得起很大的桶,并且应该挑得满满的。可他为什么不把桶挑满水呢?”

于是,小伙子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不把水桶挑满呢?”

禅师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地贪多,只会适得其反。”

小伙子越发地不解了。为了解除小伙子的疑惑,禅师让他重新从山谷里打了满满的两桶水。

小伙子挑得十分吃力,摇摇晃晃,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不但水全洒了,小伙子的膝盖也摔破了。

看到这种情景,禅师说:“水洒了,不是还得再打一桶吗?膝盖破了,走起路来就会非常艰难,岂不是要比刚才挑得更少吗?”

小伙子不解地问道:“那么请问大师,具体应该挑多少,如何估计呢?”

禅师笑道:“你看这个桶。”

小伙子低头看去,只见桶里画了一条线。

禅师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高过这条线,高过这条线就意味着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有了这条线,就可以提醒我们,凡事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这个故事旨在告诫我们:凡事都应该量力而行、适可而止、恰到好处。正如老子所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意思是说: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得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才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综观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大凡英明的智者,都敢于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顺势而为,同时又懂得适可而止,功成身退。

春秋末期,范蠡弃楚投越,辅佐勾践兴越灭吴,一雪会稽之耻,被尊为上将军。然而功成名就之后,范蠡却功成身退,脱下官服,西出姑苏,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上,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后来,范蠡到了齐国,并且隐姓埋名,在齐国的海边开荒垦地,治产经商,“十九年中三致千金”,达到“巨万”,却仗义疏财,数次散尽千金,百姓皆称其为陶朱公。范蠡深知勾践的为人,于是他写信给越国另一位功臣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在接到范蠡的书信后,便称病不再上朝,但最终仍未能逃脱“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命运。而范蠡因为懂得“知止”的道理,遂得以保全性命,名闻天下。

由此可见,人生在世,应该懂得“知止”的道理,既敢于顺势而为,又懂得量力而行、适可而止,这样才算智慧的人生!

既成事实,坦然接受

佛说:“与其排斥已成的事实,不如试着去接受它。”

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有一座15世纪荒废的寺院,在寺院的废墟里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既已成为现实,只能如此,别无他择!”在漫长的人生岁月中,失败、错误和挫折都是在所难免的,智者常以达观的态度来看待失败和错误,因为他们知道那已经成为无法改变的事实,唯有勇敢地面对它、接受它,并冷静地分析错误和失败的原因,吸取有用的教训,才能避免重蹈覆辙;而愚者却常常为过去的错误和失败而烦恼,并长时间地陷入其中不能自拔,这除了增加精神上的痛苦之外,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可言,因为世界上根本没有医治后悔的灵丹妙药。

明代著名学者曹臣在《说典》中讲了一则小故事,名叫《甑已破矣,顾之何益》(甑,音zèng,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读来让人受益匪浅。东汉大臣孟敏,年轻时曾卖过甑。一次,他不小心将担子掉在了地上,甑全部摔碎了,孟敏看都不看一眼,径自离去了。行人看到这种情景大惑不解,于是问他:“你的甑摔坏了,你怎么看都不看一眼呢?”孟敏坦然地答道:“既然已经摔坏了,看它还有什么用呢?”

孟敏的做法体现出了一种淡然和超然的心态。甑再值钱,再与自己的生计息息相关,可它已经被摔碎了,不可能恢复原状了,任你后悔,任你哀叹,任你扼腕惋惜,任你捶胸顿足、呼天喊地,任你三天不吃饭、五天不睡觉,任你悔青肠子,也无法改变这个已经板上钉钉的事实。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像孟敏那样,“甑已破矣,顾之何益”,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这就是说,对于无法挽回和补救的错误,埋怨、后悔、消沉不但于事无补,还会阻碍继续前进的步伐。因此,对于已经过去的错误,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有机会补救的,我们就尽力补救,没有机会补救的,我们就坚决将它丢到一边,千万不要陷在过去错误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无力自拔。

很久以前有一个商人,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了当地数一数二的富翁。不料,一场大火将他所有的产业化为了灰烬。面对残垣断壁,他绝望了,觉得此生再也没有希望东山再起了。为此,他的眼睛熬出了血丝,整天紧锁愁眉,茶饭不思。

一天,一个老禅师路过该地获悉此事,便前去拜访他。老禅师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年轻人,家业变成废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眼睛一天天老去,从此失去了光泽。一双没有光泽的眼睛,怎么可能看见希望呢?”

接着,老禅师给他讲了一个寓意深长的故事:

很久以前,一个猎人捕到了一只会说话的小鸟。

小鸟对猎人说:“如果你把我放了,我将给你三条忠告。”

猎人回答说:“我发誓我会放了你,但是你必须先告诉我是哪三条忠告。”

小鸟说:“做事不要后悔。这是第一条忠告。”

猎人点点头。

小鸟接着又说:“第二条忠告是:如果有人告诉你一件事,你认为是不可能的就不要相信。”

猎人又点点头。

小鸟继续说:“第三条忠告是:当你爬不上去时,就不要费力去爬。”

猎人再次点了点头。

小鸟见猎人没什么异议,就对猎人说:“现在你可以放我走了吧?”猎人遵守诺言,将小鸟放了。

小鸟“嗖”的一下飞到一棵大树上,然后朝着猎人大声喊道:“你这个愚蠢的家伙。你放了我,但你并不知道在我嘴里有一颗价值连城的大珍珠。正是因为有这颗珍珠,我才会如此聪明。”

闻听此言,猎人急忙跑到树前开始爬树,想再次把小鸟捉住。但是正当爬到一半的时候,他一不小心掉下来摔断了双腿。

那只小鸟又冲着他嘲笑道:“你这个笨蛋,我刚才告诉你的三条忠告你全忘记了。我告诉你一旦做了一件事就不要后悔,而你却后悔放了我。我又告诉你,如果有人对你说了一件你认为不可能的事,就不要相信,而你却相信我嘴里会有一颗大珍珠。我还告诉你如果你爬不上去,就不要勉强去爬,而你却为了抓住我试图爬上这棵大树,结果掉下去摔断了双腿。”

最后,老禅师意味深长地说:“年轻人,过去的错误和失败就像这只珍贵的小鸟一样,尽管它嘴里有珍贵的珍珠,但它已经飞走了,你已经不可能再抓到它,所以,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放弃它,然后重新开始。”

听了老禅师的开示,商人一下子清醒了,他决定重振旗鼓,从头再来。不久,在亲戚和朋友的帮助下,他开了一家小茶馆。几年以后,他不仅还清了所有债务,而且重建了昔日的辉煌。

西方有句谚语叫“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这与我国的“甑已破矣,顾之何益”有着异曲同工之效。用现代比较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尽管我们无法改变三分钟之前发生的事,但却可以设法改变这件事所产生的后果。”这就是说,面对已经发生的错误,与其后悔怨叹,不如将精力放在如何解决问题上,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

在当代社会,我们更应该具有这样的生存智慧,因为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手中的“甑”随时都可能被他人打破,杯中的牛奶随时都可能被打翻。我们唯有像智者那样“甑已破矣,不复顾之”“不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才能快乐地生活、愉快地工作,才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到人生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