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想把花瓶砸了,这样儿子的手就能拿出来了。可是那个古董花瓶很值钱,一时之间不知道要怎么办了。几经思索之后,孩子的父亲决定最后再试一下,如果实在不行就把花瓶砸碎了,毕竟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父亲对孩子说:“孩子,你按照我说的做。你把手伸直了,然后5个手指头并拢,这样使劲往外拔,就像我这样。”父亲一边对孩子说一边给孩子做动作示范。小孩突然大叫起来:“爸爸,我不能按照你说的那样做,如果我松开手,我手里的硬币就会掉进瓶里。”父亲无奈地笑了笑,他知道孩子的手拔不出来的真正原因了。
一个古董花瓶差点因为一枚微不足道的硬币而被毁。简单的一个故事将人生的取舍诠释到了极致。
上帝是很公平的,命运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又打开另一扇窗。世上的任何事都是多面的,人们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个侧面,这个侧面或许让人痛苦,但痛苦却往往可以转化。有一个成语叫做”蚌病成珠”,这是对生活最贴切的比喻。蚌因身体上嵌入沙子,伤口的刺激使它不断分泌物质来疗伤,到了伤口复合,旧伤处就出现一颗晶莹的珍珠。每粒珍珠都是由痛苦孕育而成的,任何不幸、失败与损失,都有可能成为人们有利的因素。
南怀瑾说得失是人生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的选择,不管是得与失,还是取与舍,它们之间都有很多的矛盾,如果一个人只想取不想舍,或者只想得不想失,那么一切都只是梦幻,在现实生活里,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当面对取与舍、得与失的时候,只要坚定自己的目标,当取则取,当舍则舍,该得到的心安理得地得,该失去的也坦然面对,这是一种认识、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境界。
贫贱而不移,富贵而不淫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孔子的意思是人在贫困之时能保持平常心而没有怨言是很难做到的,人在富贵的时候能够保持不骄纵的心态则是很容易做到的。
南怀瑾说从他个人的观察和体会来看,很多人想不骄傲却很难做到。人一旦富贵了、地位高了,就会得意忘形而骄傲起来。人的年龄大了也会骄傲起来,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走的路比你吃的盐还多。”认为自己吃了几十年的饭就可以以此作为炫耀的资本。其实大家都知道,多吃几年饭也不一定就是经验丰富,“朽木不可雕”也是常有的事情。对做学问的人来说学问高了也会容易骄傲。
南怀瑾说人如果要做到“无骄”的地步实在是不容易的,不过如果把富而无骄和贫而不怨拿来做比较,那么两者之间能够容易做到的还是“无骄”的境界。南怀瑾说“贫而不怨”的贫并不是指经济上的贫穷,而是指人生的不得志。就如没有知识的人看到有知识的人一样,他就会觉得有知识的人很富有。南怀瑾说“才”也是一种财富,是一种财产,而世间的很多人都缺乏知识,所以感觉自己贫穷。因此南怀瑾说,贫穷不一定指没有钱,各种贫穷都包括在内。
南怀瑾说人贫了就会有怨恨,怨天尤人、满腹牢骚、人穷志短等,这些体现的都是穷的表现,是一种精神的匮乏。所以经常会听见有人发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感叹自己的生不逢时,感慨自己的命途多舛,叹息自己的一生才华都得不到重用。南怀瑾说人生应该懂得“安贫乐道”。“安贫乐道”是中国文化中,一个知识分子应该具备的品德和原则。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南怀瑾说贫贱而不移有志之气,富贵而不淫堂皇的一面。一个人能够做到富贵而不骄傲是不容易的事情。这些大概就是听了老祖宗的话而“富而不露”吧。中国有句俗话说:“财不外露”,说的就是一种富贵而不骄傲的行为。
“贫贱而不移”,这个“移”说的是志气。一个人不管多么的穷困潦倒,但那毕竟是物质的供给,世人在说这个“移”的时候说的是志向和理想的不转移。一个人不能因为怀才不遇而去抱怨社会、抱怨现实,其实更应该看清楚自己,在困境里寻求机遇,而不是一味地埋怨和抱怨。
南怀瑾说人应该学会安贫乐道,这样就不枉做人了。南怀瑾还强调说一个人的修养和内涵就体现在“安贫乐道”和“知足常乐”上面,而且能够做到这些的人少之又少。
不在其位则不谋其政
孔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中庸》一书中也有类似于这样的表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他们的意思大概就是,君子应该按照自己现在拥有的地位而做事,不去羡慕自己本分以外的事情。曾子其后也提出了“君子思不出其位”的观点,其意思也是说君子不能越过自己的职责范围去思考别人的问题。
南怀瑾说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对于为臣之道的修养,乃至学问本身的修养,都要坚守孔子所说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思想。这种思想是一种尊重。世间之人大都好学为师,经常会对别人的言行加以指点,虽然是门外汉,但也不懂装懂,对别人的观点和做法妄加品论,这就违背了孔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为人治学的观点。
中国有句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对于国家的大事人人都应该关心,但这里有一个原则,就是孔子说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南怀瑾说一个人如果不处在那个位置上就不去轻易地谈论那个位置上的事情,因为对那个位置上的事情没有了体验,所掌握的资料也不够全,也不知道这些资料是否合适,更别说洞悉内情了。南怀瑾说也因此会发现历史上很多有名的大臣从高官的位置退下来以后能够颐养天年、明哲保身的法宝无外乎“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列宁称王安石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生于北宋年间,任职北宋丞相之职的时候勇于创新,大胆改革,为北宋衰落的经济延长了一段寿命。封建社会,改革触动封建阶级的利益,那么其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事情。
王安石曾经两次罢相。改革失败后的王安石可以说是心灰意冷,晚年的时候与佛结下了不解之缘。辞官后的王安石在江宁府上元县城外修建了一座名为“半山园”的园林,从此过起了悠然自在的隐居生活。徜徉于山水间的王安石常骑上一头小毛驴,带着家里的老仆人,在田野、山村漫游。有时吟诗,有时念佛,有时将财物施舍给别人,清心寡欲,不关心朝政,仿佛出世之人。
王安石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先后几次任职国家的最高职位,掌握着国家的大权,忧愁着天下的生计,是为官为相的楷模。他大胆创新,不畏强权,顶着压力去革除社会弊端。俨然一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架势。但是改革失败后的王安石没有消沉,也没有挣扎于朝政,而是寄情山水,寓情于佛理。不过问朝政,仿佛朝政与自己不相关。这也是孔子所说的那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典型例子。
南怀瑾认为作为知识分子应该少谈政治,因为你侃侃而谈的所谓“国家的大计方针”其实都是纸上谈兵而已。对于知识分子的动乱,南怀瑾先生持反对的态度。国家的政策方针不是不可以议论,但是对于那些利国利民的大计方针知道的人又有几个呢?那些不经过大脑思考的言论只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不是政治官员,所以谈的都是自己的小利益所为。就如中国那句古话说的:“不当家,不知柴米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