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中国史
3684600000043

第43章 宋朝卷宋朝卷·内忧外患的万里河山(2)

更戍法的出台与废止

北宋的兵役制度,也叫做更戍法。北宋初,宋太祖赵匡胤采纳丞相赵普的意见,将禁军分驻京师和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所以叫做更戍法。更戍军以三年为期轮换,出戍边远条件恶劣地区的军兵,半年轮换一次。更戍军通常以驻泊、屯驻、就粮等名目出戍。戍兵统兵将官是由朝廷临时任命,这样就比较便于朝廷控制,但也造成“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情况。更戍法有效地防止了将领专权,可是它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宋神宗时,将更戍法废除。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二月,王安石开始实施新法,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他以“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原则,从理财出发,颁布了“农田水利法”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又称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还推行保甲法和将兵法。

王安石的变法对于增加国库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缓解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熙宁六年大旱,有人画《流民图》,图中暗示皇上说实验是王安石造成的,神宗大受刺激,开始对变法产生怀疑。熙宁七年,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八年,召王安石复职,继续执行新法。熙宁九年,王安石因爱子去世,求退金陵,从此一心学问,不问世事。

王安石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历史上总结其失败的原因有:首先变法触及了大地主打官僚主义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其次神宗的立场不坚定,曾对变法产生怀疑;王安石本人刚愎自用等。

司马光PK王安石

在元祐年间(公元1086年-公元1093年),以司马光为首的反变法派推翻王安石变法的事件,被称为“元祐更化”。

元丰八年(公元1085)春,宋神宗病逝,其子赵煦即位,即宋哲宗,年仅十岁,其母宣仁太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执政。宣仁太后是原来宫廷中反对王安石的后台,她掌权后便援引司马光、文彦博等保守派到政府中,从而将反变法的力量聚集在了一起。

司马光便以“以母改子”为由,反对新法。他把所有变法的责任都归咎于王安石,并全盘否定新法。新法大部分被废除,许多旧法,被一一恢复。他全部罢黜了王安石等人的变法派官员。变法派人人人自危,惶恐不已。直到宣仁太后死后,复辟旧制的反变法派才随之垮台,也受到更加沉重的打击。

改革官场的宋神宗

元丰改制是宋神宗元丰年间的管制改革。宋初以来的职官制度存在着许多问题,机关重叠,人浮于事,有些官员在其位不谋其职,官职名实之间悖离、混乱。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宋神宗亲自负责官制改革,历经三年时间。改革的内容有:其一实行三省六部制,以三省长官为宰相、执政,实权归于中书;其二省并机构,三司并入户部、工部,审官院并入吏部,审刑院归入刑部等;其三“以阶易官”,变更官阶,制定《元丰寄禄格》,以后升迁、俸禄都按新格办理。历史上将这次官制改革,称为“元丰改制”。不过改制后,行政效率并没有得以改善,且比过去还显得拖沓。

被贬到五百里外的“六君子”

宋宁宗赵扩继位后,由于其宗室赵汝愚曾经参与拥立赵扩升为右相,外戚韩侂胄迁枢密都承旨(宋官名,掌管枢密院内部事务,检查枢密院主事以下官吏功过及其迁补等事。),两人便结下了积怨。

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二月,韩侂胄派谏官奏疏宋宁宗,说赵汝愚以宗室居相位不利于社稷,宋宁宗便贬赵汝愚到永州。太学生杨宏中、周端朝、张道、林仲麟、蒋傅、徐范六人上书为赵汝愚据理抗争,也被充军到五百里外,当时称他们六人为“六君子”。

韩侂胄当政,只要和他意见不合的人,他都称为是“道学之人”,后来他抨击道学为“伪学”,并禁毁所有理学家的《语录》同类书籍。在科举考试中,凡是涉及理学者,一律不予录取。庆元三年,宋宁宗下诏,订立伪学逆党籍,总共59人,包括周必大等。他们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跟他们有关的人,也不能为官或参加科举考试。禁伪学历时六年,史称“庆元党禁”。公元1202年2月,党禁解除。

又一次党争:同文馆之狱

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变法派人重新上台后,大力排挤打击反对变法的保守派人。他们编造“同文馆之狱”,再次策划了一场重大的打击旧党事件。

当时刘挚、吕大防为相,文彦博之子文及甫正在老家居丧,他曾被刘挚弹劾外调,就害怕丧后不能回京,于是给好友邢恕写了一封信,信中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济之以粉昆,朋类错立,欲以眇躬为甘心快意之地”等话。邢恕也知道他的意思所在,但他唆使已故新党领袖蔡确之子蔡渭,上书皇上,以此信为证据,说刘挚、吕大防陷害蔡渭,并想做危害朝廷之重。

朝廷为此置狱同文馆,逮捕文及甫审问此事。蔡京主持此狱,他的同党章惇为辅。此案涉及到许多人,但都无从考据。后来,向太后便向哲宗进言罢狱。最后文及甫被放,蔡京、章惇升官,此案不了了之。章惇不甘心,又上书说司马光等人变神宗之法,不愿哲宗亲政,有欺君之罪。宋哲宗下令禁锢刘挚、梁焘的子孙于岭南,削王岩叟诸子官职。历史上将这次事件称之为“同文馆之狱”。

“元祐党籍碑”事件

宋徽宗时,蔡京勾结宦官独揽朝廷大权。为了能够自己把持朝政,他便给反对他的司马光、苏东坡等309人扣上“元祐奸党”的帽子,还在德殿门外树立“党人碑”,上面刻上这309人的名字,昭示全国。在党人碑上有名字的官员,不是被关押,便是被贬放。

时间过去了93年,当年被列为309人之一的梁焘的曾孙梁律,依照家藏碑刻拓本重新刻制了一块。这块新刻制的碑便是现存唯一的一块元佑党籍,对于研究宋朝统治集体内部斗争有着极大的作用。

提出“均贫富”的农民起义

宋太宗继位后,川峡地区天灾频繁,饿死人众多,民不聊生。淳化四年(公元993年)二月,王小波以及其妻弟李顺等忍受不了官府的残酷剥削,带领群众起义。他们宣称:“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提出这样的均贫富口号,得到贫民的纷纷响应,队伍迅速扩大,增加到数万人。

这年的十二月,起义军在江源县和宋官军决战,王小波受伤身亡。起义军由李顺领导继续斗争。起义军纪律严明,李顺又善用人才,因此队伍又扩展到数十万人。

淳化五年(公元995年),起义军攻占成都,建立大蜀政权,李顺为大蜀王,改元应运。宋太宗派宦官王继恩乘虚攻占剑门关,通过栈道长驱进川。五月,王继恩攻破成者,杀死义军三万,李顺也战死。十一月,起义军余部也战败,起义失败。王小波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均贫富的口号。

轰轰烈烈的方腊起义

两浙路是北宋最为经济繁荣的地区。当时的财赋,有一大部分来自于此。宋徽宗时,又对该地区的农民、工匠等大肆剥削,引起百姓强烈不满。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方腊领导睦州青溪县(今浙江淳安西北)农民发动起义。

方腊,又名方十三,是当地地主方有常家的佣工,也有一种说法说他是漆园工。十月九日,方腊假托“得天符牒”,杀方有常一家,揭竿起义。附近农民纷纷响应,很快队伍发展到上万人。起义军称方腊为“圣公”,改元永乐,并设六等将帅。

宣和三年,宋徽宗派童贯镇压起义军。这年八月,方腊英雄就义。宣和四年三月,起义军被镇压下去。

卑微宋朝的“海上之盟”

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女真首领阿骨打建立金国,尔后屡败辽兵。宋朝认为辽国必亡,便想联合金国,攻打辽国,然后乘机收复燕云等地,于是便派人同金谈判联合攻辽。

金国觉得与宋朝联合有利可图,便在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与宋签订了史上有名的“海上之盟”。盟约规定:宋攻取辽的中京大定府,金攻取辽的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和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灭辽后,宋将原来输给辽的岁币转输给金,金将燕云等地还给宋;双方均不可单独和辽讲和。

结果,宋攻辽大败,便要求金攻辽,金军取胜。两方经过几次交涉,宋答应给金大量财物,金才答应交还燕云等地。不过,金将燕京城内抢掠一空后,才交还给宋。

宋朝的区域划分制度与“转运使”

宋全国划分若干路作为府、州、军、监以上中央派出监察辖区的制度。从宋太祖赵匡胤乾德往后,便设置诸道转运使,以总财赋,将全国分为十三道。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后,“边防、盗贼、刑讼、金谷、按廉之任,皆委于转运使”,转运使便成为北宋朝廷派遣到各路掌管财赋和监察的官员。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将全国定为十五路: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西川、峡(即峡西)、广南东、广南西等。

宋朝的邮差快递分级

宋代的邮驿传递,按《梦溪笔谈》的说法主要有三种形式:步递、马递以及“急脚递”。步递指的是一般文书的传递,是接力步行传递。这种传递因为同时还承担着官物运输的任务,所以速度很慢。马递一般不传送官物,速度相对快些,他们负责传递紧急文书。不过他们所用的马匹大多是军队挑剩下的老弱病残,所以还是不能用最快的速度承担最紧急的任务。

所以,从北宋开始,便产生了一种新的传送文书的形式:急脚递。急脚递大约是从真宗时开始的。最早用于军事。在真宗时对辽的战争中,以及后来神宗时对南方交趾的战争中,都使用过这种形式的传递。

龙图阁是干什么的

龙图阁是宋代阁名,约建于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龙图阁收藏有藏太宗御书、御制文集、各种典籍、图画、宝瑞之物,以及宗正寺所进宗室名册、谱牒等,类似于皇帝的个人图书馆。龙图阁的官员职位,先后设有龙图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龙图阁学士、直龙图阁等。掌管阁内所有事务,待遇非常优厚。而且这种官职要求很严,一般文士经过考选才能授职,这都是因为跟皇上有关才如此严格。

宋朝的海关署:市舶司

市舶是主管对外贸易的机构,市舶收入也就是外贸收入。市舶收入是宋朝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北宋中期,市舶收入约有42万缗。南宋初期,宋朝社会危机严重,市舶收入在财政中的地位显得愈加重要。当时国库年入1000万缗,而市舶收入达150万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九月,真宗下诏在杭州、明州设置市舶司,以便利于外来客商经营贸易。

嘴唇里面刺字的将军

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名扬天下。其实,在宋代还有一位将军也有相似的境遇,他就是北宋名将呼延赞。呼延赞从小便练武,为人豪爽。曾多次请求去守边防,皇上不应。因此他在身上刺上“赤心杀契丹”的字样,他将这些词刺满全身,甚至嘴唇里也刺满。他命令儿子在耳朵后面刺上“出门忘家卫国,临阵忘死为主”,然后还给妻妾胳膊上都刺上字才罢休。

誓不做匹夫的将军狄青

狄青(公元1008年-公元1057年),字汉臣。北宋汾州西河(即今山西文水西糟头乡狄家社人,北宋大将。他当官前脸上曾用朱砂刺过字,十年后做了枢密副使,宋仁宗劝他用药抹去,但他拒绝说“陛下以功擢臣,不问门第,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尔,臣愿留以劝军中”。

狄青出身贫寒,但胸怀大志。16岁时因为哥哥和乡人争斗,他代兄受过,被“逮罪入京,窜名赤籍”,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狄青勇而有谋,在宋夏战争中,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累累战功。范仲淹曾赠他《左氏春秋》,并跟他说:“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狄青便因此发愤读书,誓不做匹夫。由于他英勇善战,屡立奇功,升迁很快,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任推枢密副使。

宋朝的抗辽名将:杨业

杨业,生年不详,卒于986年,本名重贵,又名继业,《宋史》记载为山西太原人。宋代著名的大将军、军事家。杨业从小习武,擅长骑射。20多岁时在太原的北汉政权当官,受到北汉皇帝的重用。当时,赵匡胤建立大宋,听说他是一名勇将,便派人劝他投降。见到皇上派来的使者,杨业悲愤地大哭一场后,投降了宋。宋太宗任命他为左领军卫大将军,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他驻守代州,并在雁门之战中将契丹击破。后来契丹见了他的军旗,便立刻退兵,因为他被人称为“杨无敌”。这以后,杨业一直守在北部防御契丹。

后来,杨业在与辽兵的作战中,遭到辽兵的伏击,被辽俘虏。被俘后,他拒绝投降。这位威震敌人的沙场老将,在被押解去燕京的途中,绝食三天而亡。

福利最好的宋代“公务员”

历朝历代的“公务员”,最幸福的还数宋代“公务员”。宋代的“公务员”的工资和福利都相当高。每个月除了固定工资外,还有一份减免赋税的职田。他们的工资内容丰富,从衣食住行到家眷从人的开销。他们的职田按官品高下给田40顷至1顷不等,且大部分是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