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不懂财务的皇帝朱元璋就不知道这些。洪武八年,朱元璋突然发现了这个公开的秘密,他勃然大怒,下令严惩所有他认为有干系的地方官吏。据统计,朱元璋一共杀了一千三百多个官员,甚至当时有名的官员方克勤也被牵连在内处死。方克勤是著名才子方孝孺的父亲,他为官清廉,一件布袍穿了十几年,每天三顿饭中的两餐是以一盘素菜下饭。当地的百姓在他在任期间生活富足,当他要调离的时候,百姓们都不愿他离去,唱歌挽留:“使君勿去,我民父母。”但是,就这么一个好官,也被朱元璋玉石不分地杀掉了。
郭桓案是怎么回事
洪武十八年间,又发生了一桩惊动天下的大案——“郭桓案”。郭桓是谁?他是当时的户部侍郎,也就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副部长,他盗卖官粮,把仓库里的粮食据为己有,并和地方官勾结舞弊,涉及的贪污数额非常大,范围非常广。朱元璋下一重手,以郭桓为首,全国所有窝赃的人都遭受惩处,许多人家因此而破产。
郭桓一案,朱元璋从中央到地方追赃捉赃,从州到府、到县,一层层追查,一直查到有钱的富户和粮长,杀掉三万多人,受刑的官民数不尽数。大明往常的中产以上家庭破产了一半,朝廷官员几乎是一扫而空。
据朱元璋编的《大浩》中记载,郭桓和他的同党一共贪污了两千四百多万石粮食,相当于大明王朝一年的粮食产量,这对于平民出身的朱元璋来说,自然是无法忍受。
郭桓案最终还是了结了,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最后被杀的人却是此案的主审法官,也就是杀掉无数官员的右审刑吴庸。
蓝玉案是怎么回事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又出了一场大案——“蓝玉案”,又称“蓝党之狱”,此案被杀人数达到两万多人。蓝玉,是明朝的开国元勋,官拜大将军,封凉国公。
蓝玉,开国公常遇春的妻弟,在常遇春手下当兵,作战骁勇,屡立战功,朱元璋对这个猛将非常宠爱。但蓝玉却恃宠而骄,曾经放纵家奴侵占民田,御史对其行为进行质问,他就驱逐御史。他还私占元朝皇帝的妃子,致使元妃羞愧自杀。在军中,他也恣意妄为,擅自升降将校。他这些暴戾的行为传到朱元璋耳中,令其开始对蓝玉引发不满。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瓛(huán)揭发蓝玉造反。朱元璋就将蓝玉族诛,被连坐的人称为“蓝党”,杀了一万零五百多人。
蓝玉是手握重兵的大将,为什么就这样轻易地被杀掉了呢?其实,朱元璋早已为这次杀戮做足了准备。朱元璋对权臣的防范由来已久,但蓝玉案爆发前还有一个重要的导火线。也就是年仅三十九岁的太子朱标之死。朱元璋要除掉有功之臣为子孙除患。朱标死后,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更是软弱,蓝玉这样的猛将始终是朱元璋心中的大患。因此,为了孙子朱允炆,不管蓝玉是反还是不反,朱元璋都要杀。
诛杀三万人的“胡惟庸案”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以“谋不轨罪”将当时的宰相胡惟庸株连九族,同时杀死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朱元璋还以此为借口,要追究与胡惟庸关系相好的人,包括开国第一功臣韩国公李善长等也都受到株连,牵连致死三万多人。
胡惟庸是安徽定远人,早年随朱元璋出兵,颇受其宠信。开始的时候,他的职位非常低。在洪武六年七月,他被任命为右丞相,大约做了十年的丞相。胡惟庸位居百官之首,随着权势的不断增大,他日益骄横跋扈,有时候发生一些事情也不向皇上报告,还任意提拔和处罚人,当时还有很多人在他的门下奔走,送他的金银珠宝不计其数。朱元璋最恨的就是有人和他争权夺利,所以下定决心把胡惟庸铲除掉。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洪武十三年的正月,胡惟庸旧宅里涌出醴泉,他认为这是祥瑞,就邀请朱元璋前来观赏。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太监云奇紧拉住缰绳,拼命指向胡家。朱元璋感觉事情不妙,他立即返回,登上宫城时,发现胡惟庸家上空尘土飞扬,好像藏有士兵。他立即大怒,当天就处死胡惟庸、陈宁等人。
在杀了李善长之后,朱元璋宣布废除丞相制度。朱元璋不仅不允许他的权力被丞相分割,也不愿意子孙的权力被丞相分割。所以,他还把撤消丞相制度这件事写到《祖训》里,规定子孙后代永远不许立丞相,若有人建议立丞相,就要严惩他。
“南北榜案”是怎么回事
洪武三十年的暮春,天下会试发榜。榜上一共录取52名贡生,全部是来自江南的考生。北方的举子们非常不满,他们群起大闹礼部。朱元璋就亲自处理这件事,下令将刘三吾、白信蹈两位主副考官停职罢官,并授意新主考官张信主持复查。
在封闭查卷后,张信认为考试并没有问题。朱元璋就觉得张信和刘三吾串通一气欺君,立即安排刑部调查案情。刑部先将刘三吾、白信蹈、张信三人抓进监狱,严刑逼供,又抓了三人的家人几百人,在严刑逼供下造出了一个六百多人徇私舞弊的证词,上报朱元璋。
朱元璋朱笔御批:刘三吾、白信蹈是蓝党,张信是胡党,将白信蹈、张信以及同科的试官二十多人全部凌迟处死。因为刘三吾年事已高,就将其充军,所选贡生全部罢黜,其中名列榜首的考生陈某也以有行贿的嫌疑问斩。5月初,朱元璋亲自阅卷评点出61名贡生,贡生中没有南方举子一人,这次案件才算了结。
南北榜案是当年会试后的一件大事,一件奇事,也是一件丑事。大的是,它只是一群北方落第举子的骚乱,最后却演变成一场南北方人对抗的政治运动,朱元璋亲自出马才搞定;奇的是开始上榜的是清一色的南方人,后来朱亲自阅卷却是清一色的北方人;丑的是,朱元璋施展的手段太残酷,这件案件太血腥,很多没有关联的家人也被牵扯进去。
其实,不论是刘三吾,还是张信,他们都是以文章的优劣评卷的,因为当时南方在文化方面还是相对发达的。朱元璋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他要插手此事,就是想要几十个人的脑袋换取北方的人心,换取政局的稳定。不过,这件事件过去后,倒开了明朝分南北取士之先例,至洪熙以后遂成定制。
打击豪强的“徙富民”措施
朱元璋在青少年时代深深体会到官僚豪绅鱼肉百姓的苦楚。所以他在建立政权的过程中,一方面为了得到富庶者的支持,极力安抚他们;另一方面为了让贫者安乐生活,也对一些作恶多端的富民进行镇压,防止他们犯上作乱。
朱元璋在平定张士诚之后,就立即下令苏州的富民都迁徙到安徽濠州(今蚌埠东)。洪武三年八月,朱元璋又觉得地方上富民的衣食住行和公卿贵族一样,担忧权力和财富都被下边夺走,就效仿汉高祖刘邦徙天下富豪到关中的做法,首先强令富豪搬迁到首都附近。
洪武初年,朱元璋下令江南十四万富户迁徙到他的老家凤阳,其中不少是地主;洪武二十四年,他又强迫江南五千三百富户迁入南京城内,来充实南京城;洪武三十年,又有一万四十三百户迁入南京。江南的地主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失去了原有的土地和奴仆,政府还不让他们私自回去,他们自然十分不满。于是他们就伪装成乞丐,以逃荒为名到家乡扫墓探亲。年代久了,竟然成为习惯。朱元璋还通过严刑来消灭一些“奸顽富豪之家”,江南一带的富豪在几年间或死或迁,几乎没有一家幸存。
朱元璋的这些措施加强了他的统治,但对于老百姓的生活没有多大的好处,当那些富豪、地主没有了土地之后,土地到了官员手里,百姓租种那些土地比地主的租金还高,他们的生活更加艰难。
文化教育事业的兴盛
朱元璋在打江山的过程中,认识到元朝灭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整个社会缺乏教化。因此,一旦登山皇位,他便采取了一系列的强制措施,兴办教育,选拔官员,并把“教育工作”作为衡量地方官政绩的重要指标。
朱元璋毕竟是一个封建社会的皇帝,他的专制情结自始至终是非常浓厚的。为了选拔听从于皇帝的官吏,他就规定科举考试的内容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以内,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观点。答卷的文体,也必须分为八个部分,“八股文”也是在此时产生。
除了政府要员要大力抓教育外,朱元璋还要求那些“老师”们必须负起责任。洪武十五年四月,朱元璋任吴颙为国子监祭酒。当时的“国立大学”里面都是公侯以及功臣子弟,还有一部分是从全国选拔出来的有才华的年轻人。所以,对这些人的教育责任就更重大。朱元璋要求吴颙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他的学生。结果,这个吴老先生在职不到一年,就因为放纵一些弟子而被朱元璋罢免了。
朱元璋还认为,教育不单是博古通今,从事教育的人还要关心国家大事,他觉得那些圣贤之道就是用来济世安民的,若是那些“教师们”连民情都不知道,天天还教什么呢?所以那些不懂得时事的“教师”都被他实施了处罚措施。
明朝“福布斯”第一名:沈万三
沈万三,元末明初人,在元大德十年春天出生。他本名并不叫沈万三,这只是他的一种社会称呼。他本名沈富,字仲荣,在当时都称他为“沈万三秀”。
洪武初年,民户服役编册,分人为等:哥、畸、郎、官、秀,秀为最上等。每等之中又有一二三等,每家颁布发给“户由”(相当于今日的户口本)一纸,巨富者为万户,沈万三秀,所以说他为秀中的第三等。
沈万三的确是一个“富可敌国”的人物,究竟他富到什么程度呢?在《明史》中有记载,他的私塾老师写一篇文章就被奖励二十两白银。沈万山家里酿酒用的水,就需要用田数十顷。当朱元璋实施筑城计划的时候,沈万三便一人负责从洪武门到水西门十多公里长的城墙,占了整个工程的三分之一。朱元璋准备犒赏三军,沈万三说他愿意为其出赏银。朱元璋有意刁难,说他有百万军兵,你能一个个都犒赏吗?谁知沈万三豪爽应答:“愿为每个士兵奖励一两银子。”可见,沈万三的富有。
那么沈万三是如何致富的呢?据史料记载,沈万三的祖籍是浙江湖州,后来迁往周庄。他应当是由躬耕起家,然后通过经商致富的。沈万三的父亲很勤劳,充分开发了当时大片被抛荒的肥沃土地。由于经营得法,他们的田地越来越多,后来沈家就开始成为招集佃户、出租田地、雇佣长短工和发放高利贷的大地主,到沈万三兄弟主持家业时,就已经拥有地跨数县的良田。
沈万三积累了一定的资财之后,又开始从事商业,便一跃成为巨富。元朝的时候海运很发达,来往中国的外国人不少,另外江南经济一向发达。沈万三起初是将自家的稻米转到北方销售,通过这些资本的积累,他又开始进行“对外贸易”,将当地的纺织品、瓷器等运往亚非各国,而回船进口大量的珍宝、香料和药材,从一去一回中赚取巨额差价。
明代十三布政使司
明朝建立以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就改元朝的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十三司,俗称十三省,也就是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布政使司只主管民政,然后还设有提刑按察使司以及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刑狱,都指挥使司掌管军政,合称都、布、按三司,遇到事情都是由三司商议。
为了防止布政使司长官专权,每一布政使司还设有左、右布政使各一名。明朝时,布政使司的职权虽然和元朝的行省有差异,但是作为行政区划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所以,还在习惯上称为省,俗称为藩司,代称为薇垣;布政使则俗称为方伯。除了那十三个布政使司以外,京师称为北直隶,南京称为南直隶,所以还俗称为“十五省”。
明朝的布政使司是元朝行省制的进一步发展,它奠定了清代以来内地省级行政区划的基础。布政使司下面还有府、州、县和土府州县及部分土司。明布政使司虽为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但是从明朝中期以后,各地遍设总督、巡抚,布政使司就受到限制,他们的地位就开始下降。
棉纺织技术的发达
明朝曾有一部小说,名为《杜骗新书》,是以一个个小故事描述了晚明社会形形色色的骗局。不过在这部小说中,有很多故事涉及到偷布的情景,还涉及到了许多布的产地和品种。这部小说中提到的“布”,绝大多数是指棉布,可见在明朝棉花的种植非常广泛,棉纺织技术也非常发达。
元朝时棉花的种植面积就日渐扩大,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又大力提倡种植棉花。所以栽培棉遍及全国,棉纺织业也相当发达。棉纺织比起蚕丝制品有它的优点,也就是成本比较低,虽然外观不够美,但更便于广大民众穿着。
明朝的棉纺织品不但产量大,而且品种也多样。《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松江府部·物产考》等文献记载,这些棉织品有荣斑布、中机、小布、三梭布、龙墩布、云布、飞花布、浆纱布、标布、扣布、稀布、番布等。其中的三梭布,是明朝最上等的棉布,布幅有一米多长,细密如绸,结实耐用。朱元璋的御衣就是三梭布制作的。而且据记载,三梭布的价格非常高,成化年间,每匹值二两白银,一般粗阔棉布仅值三四钱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