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常识一本通
3684800000034

第34章 经营与管理(5)

当我们在考察社会上的这“热”那“热”时,你会发现,只要某种东西为大众所喜爱、所收藏,那么就可以在社会上轻易掀起销售的风暴。从集邮、书画、钱币到股票,只要它能受到大家的欢迎,那么它就会有极强的生命力。深一步地探究就会发现,这些深受欢迎的东西都带有一圈神圣的光环。走进礼品店的消费者,他们所选购的也多是包装精美、价格偏高的物品。这样的礼品会产生一种晕轮效应,让人们认为价格偏高、包装精美的物品肯定会里外一样。中国不少质量很好的商品,在被境外商家低价买走以后,改变一下产品的商标与包装,售价马上就会高出几倍。这些都是晕轮效应在起作用。

经济学家们曾经下过这样一个结论:消费者对各种商品的晕轮效应既无意识又非常固执。正是因为消费者的固执,商家们才有利用的价值。当然,晕轮效应不仅局限于商业这一个方面,在工作和生活中,人们会常常陷入晕轮效应的误区。

现在,大部分的企业中都流行绩效考核。一个员工的绩效好坏,对他在这个企业里的前途有重要的影响。不过,在绩效考核时,同样要注意避免晕轮效应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况,一旦被考核员工的某一绩效内容得到了较高的评价,晕轮效应往往会让领导对这位员工产生很好的印象,进而对这位员工的其他绩效内容也给予较高的评价。反之,如果对被考核员工的某一绩效内容的评价较差,则会导致领导对这个人所有的其他绩效要素也评价较差。这种“以偏概全”的心理弊病,常常会造成“一好百好,一差百差”,直接导致最后的评估偏误。特别是在被考核的员工与考核者之间的关系特别友好或者非常冷漠时,最容易发生晕轮效应。正是由于在工作和生活中,晕轮效应会造成种种偏颇,所以,我们应当尽量避免晕轮效应的影响,如此才能客观地对某人或者某种现象做出评价。

要点回顾

“晕轮效应”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偏概全、以点概面,陷入片面的主观认识。在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注意避免陷入晕轮效应,才能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得到良好的、长远的发展。

破窗效应:一块臭肉毁了一锅汤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一家玩具店的窗户玻璃碎了一点,老板的工作很忙碌,见它也没什么大的问题,就没有管它。一天傍晚,老板在收拾东西准备下班时听到有什么响动,跑去一看,原来街上一个调皮的孩子冲着窗户破碎的地方砸了一下,窗户的破洞大了一些。老板反应过来要追的时候,小孩早跑得无影无踪了。老板看着那个破洞,决定明天把窗户换成一块完整的。由于节日临近,老板的生意很忙,一点空闲时间也没有,就没有去及时买块新玻璃换掉旧的。有一天,老板忙了一天准备歇息时又听到更大的一声巨响,他的那扇玻璃窗户这下被砸得粉碎。老板愤怒地出去看,只见一个拿弹弓的小孩冲他吐了一下舌头就不见了。老板这次就连夜买回了一块新玻璃换上。玻璃被砸的阴影还在,这个老板在忙碌的时候也不忘注意他的门外有什么动静。让他不解的是,过了很久,他的玻璃依然好好地镶在窗户上,丝毫无损。

这个例子反映了一个道理:如果某个物品受到破坏,而这个破坏处没有被立即修复,那么它会传递出一种纵容的信号,诱使一些人继续破坏它。长此以往,这个被破坏的东西就会给人一种无人重视、毫无次序的感觉,于是该事物就会遭到越来越多的破坏。这就是很有名的破窗效应,由政治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共同提出。

这种破窗效应很普遍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如果一个房门打开的屋子里放着一个装满钱物的盒子,而盒子也开着口,那么它很可能诱使本来不想作案的人盗窃或抢劫。如果一个公司的某个规定遭到破坏,而相关的部门并没有对此做出反应,员工也没有意识,那么这种破坏行为将在接下来的工作里频繁发生;在工作中有员工有浪费资源的行为,相关部门并没有采取任何惩罚措施,那么公司的浪费现象将日益加重。在城市里,我们常看到,如果街道某个墙上被人画了一些乌七八糟的图案而没有被及时擦掉,那面墙上很快就会有更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被涂抹出来。更值得思考的是,如果在一个洁净的地方,大家会不好意思第一个扔下垃圾,而这个地方将一直十分洁净,如果有人扔下一个果皮,那么地上会接二连三地开始出现垃圾。在乘坐公交车的时候,大家都自觉地排队,那些想插队的人也会老实地和大家一样站队。而如果在一个你拥我挤的等车队伍里,那些想排队的人也不得不去拼命挤了。这些都可以称为破窗效应表现。

破窗效应同样出现在学校里。例如老师说哪些同学太不守纪律,哪些同学学习反应太迟钝,而这些人经常教育也改不了。于是不守纪律的学生更加肆无忌惮,有些迟钝的孩子学习更加倒退。

其实,老师一旦给学生贴上标签,那些学生就会按老师的鉴定发展自己,笨孩子觉得自己成绩差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爱搞破坏的学生觉得自己不守纪律也是人所共知的,那就继续吧。这就是所谓的破窗效应的后果。因此,建议老师们不要把不好的标签随便贴给学生,而是要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去。

人们还有对新得到的东西倍加爱惜的心理习惯。比如小张家里新买了一把多功能拖把,用起来十分舒服,楼下的小李见了也想借来试试,即使是小张碍于面子勉强借出去,也会在脸上带几分不悦。等过了一段日子,这种拖把几乎家家都有了,小张家的那把也用旧了,于是顺手给了一个收废品的人。这也是破窗效应的表现。

破窗效应被广泛地运用在企业里。在企业中,如果领导层对员工的小错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么就会不幸地出现破窗效应,由此诱导更坏的结果出现。这就要求领导者不要忽视任何一件小事,从细节抓起,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以防长堤毁于蚁穴。

德国有家公司,以它规模大小来说只能算是家中等企业,但是它却以很少辞退员工而声名在外。一次,公司的老员工德克在工作台上工作完,觉得那块防护板太热了,就把它取下来散一会儿热。他原本打算只是散一会儿热就放回去,但是后来他发现,没有这块板子,尽管有出现危险的可能,但是他操作起来却更加方便,于是他干脆把这块防护板放在了一边。这样一来,德克的工作进程就加快了很多,原来需要一天完成的工作,他在中午就几乎完成了。德克正在扬扬得意,他的举动却被来巡视的上司看到了。

上司十分恼怒,不仅让德克立即把那块防护板安放到原来的位置上,还教训了德克很长时间并且决定扣掉他一整天的工资。更惨的事情接着发生了。在第二天刚到公司时,德克就被老板叫去了,老板用遗憾的语调对他说:“你是在公司干了多年的资深员工,你非常了解对我们来说什么最重要,那就是安全。即使你在有那块安全防护板时工作效率没那么高,可是公司不会说什么,我们还有时间来继续做,但是如果你因缺失安全防范设施出现了危险,那我们就无法用什么来补偿了。”

德克被公司炒了鱿鱼。他走的时候十分悲伤,这么多年来在工作岗位上,他遇到过困难,也遭遇过失败,可是公司并未由此辞退他,而是让他一点点进步。但是这次,他知道事情再也无法挽回了,因为他越过了公司的底线。

在维护治安的时候,很多安保人员也经常使用“破窗效应”。世界上最乱的地方大概可以排上纽约的地铁站。对于犯罪事件的不断增加,确实让交通安保部门十分头疼。后来警察们想出了一个有效的办法,他们不从侦破刑事案件着手,而是认真地抓起了逃票者。后来人们终于明白了这种做法的道理,原来在逃票的人中,超过14%的人是被通缉的犯罪嫌疑人,还有5%的人随身带有作案凶器。只从抓逃票的人开始,地铁站的安全状况被极大地改善,犯罪率比以前也减小了很多。纽约警察们的行为告诉我们,大的犯罪行为常常由小罪恶发展而来。逃票看似是小事,却是治安问题的破窗,警察们从杜绝这件小事做起,无疑修补了刑事犯罪的破窗,从而减少了大的犯罪事件的出现。

在管理过程中,千万不要忽视那些看似微乎其微的小事,相反,管理者应该从严管制以防大事发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只有在窗户出现一个小洞的时候就开始修补,才能防止整块玻璃完全碎掉,要想防止事情进一步恶化带来的严重后果,就要从重视开始出现的小事情做起。

要点回顾

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就如刘备的那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4+2法则:管理实践与业绩无关

在4个首要管理实践,即战略、执行力、文化和组织结构上要做到个个优秀;而从4个次要管理实践,即人才、创新、领导力和兼并合作中选取两项做好,就能长期拥有良好的企业业绩。

大多数管理实践与业绩无关,企业只要在战略、文化、执行力、组织架构这4个首要管理实践上表现卓越,并做好人才、领导力、创新、兼并与合作这4个次要管理实践中的任意两个,就能成功在握,基业长青。威廉·乔伊斯、尼汀·诺瑞亚和布鲁斯·罗伯森是管理咨询方面的佼佼者,堪称专家级人物,他们合伙启动了一个“常青树项目”。调查研究的对象是160家企业,研究内容是从分析这些企业使用的管理工具中找到有价值的企业管理经验。通过研究,他们发现很大一部分管理的工具与管理方法技巧和这个企业业绩之间不存在很大的因果联系,那些非基本的经营元素反而成为企业成功的核心内容。

从这些调查成果里,他们提出可以使企业取得成功的黄金法则——4+2法则。在研究过程中,他们把160家单位分开,成立40个小组,每一组含有4家单位,它们又分别由成功的企业、失败的企业、攀升的企业、滑坡的企业组成。由4种不同状况的企业来对比阐明一个事实:奉行4+2法则的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很大的成功或者即将走向成功;而那些不奉行该法则的企业,则处于失败的地位或者正在走下坡路。另外在分析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他们还研究出了下面的结论。

(1)在企业战略方面:制定和保持界定明确、沟通充分、重点突出的战略是非常重要的。

(2)在执行方面:弄清楚如何执行,比执行什么更重要。

(3)在企业文化方面:创造一个鼓励高绩效、高标准的氛围,比营造一个快乐的工作环境更重要。

(4)在组织结构方面:不管按何种形式来架构组织,关键是要能够精简工作、减少官僚主义。

他们还指出,那4个不是很主要的管理实践告诉我们:成功的企业不仅能设法留住人才,而且还能创造环境培养人才;领先的企业对那些能够推动行业变革的突破性创新始终抱以孜孜以求的态度,以及企业的领导者是否能和员工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否能及时地发现市场机遇和企业存在的问题,这些都和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另外,不管并购的动机是什么,成功的企业都不会贸然地进入和自己的核心业务相去甚远的领域,它们会通过一套高效的运作体系来发展优势互补的新业务,从而有效地推动企业快速成长。

能坚持使用4+2法则的企业,往往能在与同行的竞争中获得胜利。而如果企业坚持这个法则,就有90%的把握去保持自己良好的业绩。所以,当管理者们的头脑被各种各样的管理工具弄得混乱时,就应该去使用4+2法则,它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分清什么管理实践更重要,而什么管理实践是无足轻重的。

很多人坚信,那些一直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肯定有很多足以成功的秘诀。所以,很多企业的老板把那些专家们的建议与经验当做金科玉律,时刻不忘去读一读,再去细细品味其中的道理。我们不可否认有不少的成功企业家为其他人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建议,可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特殊的情况,那些专家或过来人的经验是很好,但不一定适用于各个企业。所以有些企业在学习经验后不能立刻直接搬来套用。当今经济界有很多经营管理理念:团队式管理、目标管理、巅峰效能、矩阵管理、流程再造、学习型组织等,尽管它们在某个特定时刻十分有效,但是不能说明它们长期具有效能。

那么我们就要探讨什么才是高效的方法。

假设企业是一辆正在飞驰的火车,那么企业所设定的战略就是这辆火车的方向盘,它能为企业发展选择方向,即企业坚定不移往前走的目标,而掌握方向盘就相当于企业的执行,它是企业中最核心的环节,如果没有司机踏实地守在方向盘前执行火车的行驶任务,那火车就不可能按时到达目的地。火车上的乘警、乘务员以及铁道上的工作人员就是一个集团,大家齐心协力才能保证火车的顺利前行,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错,火车就会出现大问题。车长的管理能力和处理临时突发事件的能力也关系了整个火车的命运,如果火车上起火大家一起慌乱,会出现生命危险和重大事故,而车长从容淡定地处理会让危险一步步解除。

要点回顾

要想使企业得到长久的繁荣发展,需要企业管理者彻底理解4+2法则的价值和意义,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运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