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人情世故
3687600000005

第5章 踏入社会,要懂点人情世故(4)

如果你感觉现在工作的并不快乐,而且觉得上司或老板无视你的辛苦,问题很可能在于你不够精明。你努力工作了,并不代表为公司创造效益了。如果你仅仅是在职场上做一个“苦力”,那么你加薪和升职的可能性就太小了。一个聪明人不仅要努力工作,还要把能力体现在明处,这样才能让自己在职场中行走自如。

事实证明,别人越是关注你,你成功的机会就越大。当然,我们所说的优势并不仅指“硬件”上的优势。学历、技能固然是一种本事,可是它也不能成为唯一被人关注的焦点,比起社交中的其他方面,学历等硬件有时甚至是微不足道的。

比如在聚会中,谈吐文雅和风趣幽默的人远比学历高的人被他人关注,善于交际的人远比空有技能的人拥有好人缘和成功的本钱。最现实的例子就是许多高学历、高能力的人却脱不开打工者的身份,而很多当老板的人则可能只有小学文化,所以说学识渊博或者能言善辩并不一定就是“资本”,它也不一定会让你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这些所谓的“资本”都只是硬件而已,我们所说的资本是能为自己带来好处的资本。

在人际交往中,他人喜欢或者憎厌你的感情,是由你的品位、社交水平和为人处世的方法所决定的,同时它也能决定你事业的成败。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想拥有被人关注的资本,就要陶冶和约束个人的品性与修养。这样才能有效地赢得别人的好感,避免惹人生厌。

比如,谦虚、自律、不争强好胜就是一种吸引别人的方法。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往往盛气凌人。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快,富有开拓创新精神,这的确是一种难得的优势。可是如果把这种优势当成资本,误作为追求名利、哗众取宠、恃才傲物的资本,就很容易走入狂妄自大、争强好胜的误区。这种高估自己,不可一世的态度是非常惹人厌的。

在社交场合,不管你的知识多么丰富,口才多么犀利,都应该时刻以谦恭的态度严格约束自己,这样个人的威信和形象不但不会受到影响,反而会让你拥有好人缘。

当然你要清楚自己的资本究竟有多少筹码,与换来的关注成不成正比。如果经过再三衡量,你根本没有吸引他人的“资本”,却受到别人的尊重和关注,也要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受到尊重和重视,别人对你的关注和看重极有可能是冲着你父母的面子和地位。所以,此时还是要以提升自己的“资本”为主,以免落得个狐假虎威的名声。

让别人感受到你的善意

不管是初涉世的年轻人,还是已经进入社会一段时间的人,往往都觉得人际关系难处,处处都要小心翼翼。其实,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周围并非都是同龄人的缘故。因为年龄与文化背景等都不同,大家要在一起共事多多少少都会存在问题——可以说这是一种社会代沟。想改变这种现状其实并不难。

小敏毕业两年,工作稳定,收入也不错。但是她最苦恼的就是身边没有朋友,没有可以交流的人。小敏的男朋友在外地工作,父母也不在身边,她的生活每天就只有上班和下班,每当她回到自己的房子时,心中都被无边的孤独感包围。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小敏有些内向。在单位除了工作她很少和别人聊天,下班后大家有什么聚会之类的娱乐活动也都不怎么找她。有时即使找她,她也是一副没兴趣的样子,其实对那些所谓的娱乐活动,虽然她不讨厌,但也说不上喜欢。回到家后,她除了看电视,就是上网、看书,遇到邻居也很少打招呼,她感觉自己都要患抑郁症了。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小敏开始刻意调整自己。她开始观察周围的社交老手都是怎么做的。她发现,那些受人欢迎的人给人的感觉非常好,让人莫名地想亲近他们。后来她想明白了,这就是所谓的“亲和力”,这些人时时能让人感受到他们的善意。毕竟,谁都想和一个于自己无害又有亲和力的人在一起。后来,小敏试着照她观察的人们那样做,她开始对不太熟悉的人微笑,开始主动和人打招呼,开始融入同事和朋友的娱乐中,而不再表现出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这样一来,不仅她整个人有活力了,而且人际关系也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已经进入速食时代的社会,有多少人会在日常生活中顾及对他人是否怀有善意?又有多少人会刻意让人感受到自己的善意?现实中,我们经常见到人和人在交往过程中因为彼此之间的戒备和警惕使得本不太熟的人变成“敌人”,本来的朋友成了陌生人。人们都不愿看到人与人之间相处是冷冰冰的,这种关系让人感觉不到人和人之间的友情,也感觉不到社会的温暖。人们是需要爱的,这种爱让人们彼此都能怀着善意的心,它让人们彼此消除隔膜,能够友好相处。当你把自己的善意表达出来,并让别人感受到时,你便成了受欢迎的人,这样于人于己都是有好处的。

一天,王先生一家到一家餐厅用餐。由于是周末,来餐厅用餐的人非常多,菜上的也相对慢很多,王先生一家人点的餐到别人都要吃完了时还没有送来。王先生的妻子让他去催一下,但王先生并没那么做,因为人确实很多,王先生觉得一定是因为餐厅没忙过来,而不是忘记了他们的存在。后来,又等了十多分钟,王先生向服务员确定了一下是否忘记给他们上菜了。没过一会儿,老板亲自带着大厨来向王先生道歉。此时,王先生并没有因为自己点的餐一直没有送来而责备和为难老板,而是表示谅解餐厅现在忙的情况。

在王先生一家吃完饭结账的时候,老板因为王先生的客气不但给他们的餐费打了7折,而且还免费送给王先生一张贵宾卡,这样的结果是谁都没有想到的。

这个故事如果放到你身上,你能做到自己点的餐迟迟不上,还能理解商家的难处吗?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因为上餐太迟而向服务员发难,而老板则会以各种理由为自己上餐迟开脱,而不是亲自道歉。这都是因为大家对彼此缺少了宽容,缺少了体谅,缺少了善待别人的心。在上面这个故事中,双方都是善意的,而且都让对方感受到了善意。不用多说,王先生一定会是这家店的忠实客户,而王先生也一定能在下次光顾时得到优待。

永远不要等到别人微笑才开始面带善意,假如我们对待别人多一份善意,多一份宽容,那么我们将收到的不仅仅是对方给予自己的善意,也许还能收获到许多自己意料之外的东西。当然,我们在付出善意的时候,不该期望着让别人回报自己什么,我们的善意换来的回报终会为我们带来“意外惊喜”。

那么,该如何让他人感受到我们的善意呢?

1.理解和沟通

假如不理解别人的行为,也拒绝与人沟通,那么即使我们本是善意的,我们所表现出来的善意也未必合对方的胃口,别人不仅可能感受不到,还有可能弄巧成拙。所以假如我们想让人感受到善意,就应细心观察体会对方的言行,平时多了解他人的情况,了解越多就越能理解对方,知道其需要的是哪种善意。

2.心态平和,与人为善

微笑是表达善意的不贰法宝,即使在表达中出现不同见解,也应该求同存异,不能因为小事而争得面红耳赤。

3.尊重前辈,关注后来者

一般来说,社会中的老字辈可以用自己的经验来关心指导初来乍到的人,帮你尽快熟悉环境,融入团队中去。但是在接受过帮助之后不要忘了,面对后来者你也是老江湖,也应该用同样的方法对待后辈。

4.不要拿豆包不当干粮

鸡鸣狗盗之徒尚有助人成功的先例,所以我们的善意不该因人而异,不要因为看着谁貌似实力淡薄就不予理睬。

学会接受“人情债”

年轻人初入社会,常用“钱债好还,人情债难还”、“人情紧过债”勉励自己,以让自己清者自清,怕在心理上欠了他人的人情比欠钱的负担还要重。的确,因为欠钱好算也好还,但是欠人情不好算,也不好还。可是也不能因为这样就与所有人断了来往,断了接受帮助或者帮助他人的想法,这样做只会让自己偏离社会。

俗话说:“孤掌难鸣。”一个涉足社会生活的人,一定会有寻求他人帮助的时候,也有借他人之力方便自己的时候。一个没有多少能耐的人必须这样,一个有能耐的人也必须这样。不过,如果对方大多都是不太熟悉的人、关系很一般的人,他们大多都不能实际地帮助你。“他人”中只有一种人能够实际地帮助你,这种人都是与你感情上有牵扯的人,也就是你的人脉网。

有人问:“一只年老的蜘蛛和一只年老青蛙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年老的蜘蛛能舒舒服服地趴在网上,有东西撞上来时可以饱餐一顿,而年老的青蛙则因腿脚不灵便,没办法再像从前一样跳着捉虫子。可怜的青蛙因为仅发挥了个人的力量,所以生活得艰辛;而蜘蛛除了发挥个人的力量之外,更懂得用外延力量,所以生活轻松。假如不能像蜘蛛一样有一张庞大结实的人脉关系网,一旦你要找人帮忙时,极有可能发现自己是孤家寡人。如果你的人脉网够大,哪怕朋友帮不上忙,朋友的朋友或许也会帮你的忙。

记住,在社会中你不可能做到万事不求人,求人与被求是交际的常态。假如本着不求别人也不帮别人的想法对人,是很难在社会中生存下去的。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接受“感情债”,不管我们是施者还是受者。

其实,在社会中的难题归根结底就是和人打交道。人情的投资就是人脉的建立,人脉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如果在人情方面投资得多,那么这个人一定给人讲义气、够朋友的感觉。如果他把金钱或利益看得比一切都重要的话,别人对他的印象也只能停留在唯利是图的层面上。在很多人眼中,这样的人只和钱关系好,眼里只认得金钱和利益。试想,谁愿意和这样的人做朋友呢?即使和他打交道,也只是表面上的往来。

人情投资其实比利益更重要。人情投资,才是江湖中人的命脉所在。朋友有困难的时候,帮忙非常必要,即使这个朋友和你的关系不是很近,只要有能力还是要帮一把,在人落难时帮助别人无疑是人情投资的最佳时刻。人情投资做得好,社会关系自然就很顺了。如果我们选择目光短浅地只看眼前的利益,不会做人情投资,那么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自然也不会有人对我们“投资”了。

马明因为家里有事,急需用钱。他在半夜里打电话给朋友说他想借1万元急用。结果他一连给四五个朋友打了电话,都没有把钱借到。事实上,马明清楚这些朋友并不是手头没有闲钱,只是嘴上说钱都借给别人了。他在感叹人情薄如纸的时候,也为自己以前的行为感到后悔了。

其实,一个人在危难的关头,没有人肯出手相助,并不真的都是因为世态炎凉,也可能是这个人本身有问题。实际上马明是个非常理智、聪明的人,他认为和朋友们牵扯过多会让朋友沾自己的光,他不愿意白白帮助别人。当然,他也从不接受朋友善意的帮助,认为这样会欠人家情,怕朋友以后以“人情债”找他帮忙。

有一次,一个朋友家中接到拆迁的通知。这个人家里四口人挤在一间不足4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按照规定,一旦拆迁,就能住到80多平方米的新房里。负责这个房产项目的人正巧是马明的熟人,于是朋友就托马明帮忙,看能不能提前交上些钱,换一所面积大点的房子。

马明听了朋友的想法以后,满口答应朋友说一定会帮这个忙的。可是,他自己在心里一合计,觉得现在的房价非常高,帮这样的忙自己划不来。毕竟自己和这个朋友之间没有过多的来往,现在更没有必要再花代价去欠这个人情。况且,自己跟熟人去说,岂不是欠了人家更多的“债”?于是,马明又以各种理由回绝了朋友。

现在,马明有急事了。在求助无门之后,他听说这个朋友现在赚钱了,无奈之下就想找他借些钱。于是他打电话约这位朋友吃饭。朋友当然也知道马明家里有急事,并且找其他朋友借钱未果,于是立刻借钱给他。马明对这个朋友非常感激,并且对自己以前的行为充满歉意。

事实上,很多人都曾因为不肯帮助别人而在求助于人时吃了闭门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走下坡路。做人何必如此,能帮人时且帮人岂不更好?就如同马明的朋友,下次如果他再落难求助于马明时,马明怎么可能不帮?所以无论是施与受,帮助别人都不会吃亏。有些年轻人认为社会是个利益场,在没有利益关系的时候,人情的投资是没必要的,但事实往往告诉人们并非如此。

“人情债”既然是债,我们自然不能忘记。比如不要把别人曾经的帮助抛之脑后,否则会落得“白眼狼”的称谓。在生活中,我们要树立这种观念:“有能力时多帮助别人,需要帮助时就求助,但至少不能随便接受他人的帮助。”以这种态度与别人交往,我们的心中才能坦荡、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