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要有气度 做事要有尺度
3690400000029

第29章 下篇:进退有据,把握行事的尺度(10)

《幽默的人生》是美国作家赫伯·特鲁写的一本书,他在书中把自我解嘲定义为最高层次的一种幽默。如果一个人能根据具体的交际场合和语言环境,把自己的难堪巧妙地融进话题并引出富有教育启迪意义的幽默,那更是妙不可言。

不管什么时候,自嘲自己的长相,抑或自嘲事情做得不漂亮,会使这个人变得更豁达,并给他人带去一种亲近和蔼的感觉。自嘲是人际关系的黏合剂,还能增加人情味。

在各种层次的社交场合中,自嘲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灵丹妙药,掌握了这一味药,会让你的交际之路走得更顺畅。

该低头时且低头

俗话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在某些权势面前,或者实力不如别人的时候,只得低头妥协让步。但对于这种情况,不同的人对其认知则不同,进而采取的态度也不同。立志进取的人,将此视为磨炼自己的机会,借此取得休养生息的时间,寻找机会以图东山再起,而不会消沉乃至堕落;而那些经不起困难和挫折的人,则将此看做是事业的终点,从此畏缩不前,不愿正视眼前的障碍,只是一副怨天尤人的态度,完全被击倒,不再站起来继续拼搏了。

在中国历史上,政治斗争、军事战争,抑或是争权夺利的斗争屡见不鲜,错综复杂。忍受暂时的屈辱,磨炼自己的意志,找到合适的突破口,是一个想成大事者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所谓“尺蠖之曲,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求存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事实上,这只是一个低层次的境界,高层次的境界是主动地、有意识地消隐一段时期,借这一时期来掌握各方面的情况,以达到消除各方面隐患的目的,为将来的大举行动做好铺垫。

隋朝的时候,在隋炀帝的暴政统治下,各地农民起义接二连三,甚至当时的很多官员也纷纷倒戈,转向支持农民起义军。鉴于此,隋炀帝的疑心重重,对朝中的各个大臣,尤其是手握军权的外藩重臣更是不放心。

唐国公李渊(即唐太祖)曾既担任朝臣又出任地方官,所到之处,广罗人才,悉心结交当地英雄豪杰,多方树立美名,故而声望颇高,很多人都慕名而来归附。这样,大家都替他捏一把汗,怕遭到猜忌心理很重的隋炀帝的打击。

有一次,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去他的行宫去拜见他,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就在心里埋下了猜疑的种子。当时,隋炀帝有一位妃子王氏是李渊的外甥女,隋炀帝向她询问李渊未前来的原因,王氏如实回答是因为生病的缘故,隋炀帝紧接着又问道:“会死吗?”

王氏将此事告知了李渊,李渊更加谨慎起来。他知道隋炀帝迟早会对自己下杀手,但过早起事又因为时机不成熟没有胜算的把握,只能隐忍等待。于是,他改变了做法,开始广收贿赂,以此来败坏自己的声誉,又表现出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且人也变得放荡起来。这些消息被传到隋炀帝的耳朵里后,他果然放松了对李渊的戒备心。不久之后,李渊成了唐朝的开国皇帝。

适时的隐忍低头让李渊最终成就了一番伟业。历史中懂得藏锋敛拙的人还有很多。

张居正是明朝的重臣,尤其是在中国最传奇的朝代中把持大权多年,但没有走到台前的他,也是不动声色地在暗中广结人缘,蓄积力量才登上相位的。在高拱还没有做首辅宰相之前,张居正就看清了形势,尽心与他维系关系,两人互相欣赏,时常彼此称赞对方的才能。等高拱开始担任宰相之后,张居正又紧紧追随他。高拱为人直爽而倨傲,有些官员因受不了他的脾气而离开了,唯独张居正始终低调隐忍,卑辞以事,自始至终没有离开过。

另一方面,冯保是当时的内宫太监,为人奸诈狡黠,可与张居正的关系却很要好。按当时的晋升制度本应升冯保为司礼太监,但因高拱推荐了其他人而未能升任,因此一直对高拱怀恨在心。后来明穆宗驾崩,遗诏封高拱等人为顾命大臣,但冯保利用职务之便篡改了诏书,内容就变成高拱、张居正、冯保等人一同为顾命大臣,共同辅佐新君。高拱无法接受与冯保等人长期共事,就上书历数太监专权的各种弊端,并自以为胜券在握做了其他准备,想着能把冯保一行人驱逐出朝。

高拱把一切准备情况都告诉了张居正,希望他也能从中周旋支持自己,却不知张居正竟把这些情况告知给了冯保。冯保在局势尚未变化之前找到皇太后哭泣,列举高拱专权的罪状,太后随即拟旨,罢免了高拱官职。

第二天,上朝之际,宣读两宫及皇上诏书,高拱心想自己的计谋实现了,谁知听到的诏书是自己从天而降的罪状,还解除了自己的一切官职。高拱又惊又怒,既害怕又悲伤地趴在地上未能起身。张居正连忙去把他扶起,又雇了一辆驴车将他送回家。

冯保还在盘算着如何搜罗罪名置高拱于死地,这时又是张居正从中左右斡旋,暂且保住高拱。在高拱去世后,张居正等人又向朝廷上书,请求恢复他的官职和荣誉。后来待神宗亲政之时,重新审理高拱一案,封他太师头衔,并追加文襄名号。如此这般,张居正在朝内朝外,先朝今朝,都游刃有余,一路稳当地升官。

一时的隐忍,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为了将来取得更大的成功。深谙此道的人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这一事实。

看清形势隐身自保

虽然现在很多时候都需要去争取机会,需要将自己的好吆喝出去,让别人知道。不过,凡事都有一个时机的问题,如果时机不合适,因某一言一事不慎,引发的状况就很难处理。因此,糊涂学中提出一个隐的策略,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要学会自保。

唐高宗执政时期,高宗欲废王皇后而改立武则天为后,向群臣征求意见。

老臣长孙无忌等反对态度坚决,可许敬宗很支持,他说:“田舍翁多收十石麦,尚欲更故妇,况天子呢?”

高宗又向李责询问。李责是三朝元老,德高望重,从他的角度出发,他既不想得罪众同僚,更需要讨好高宗及武则天,于是动起了心思。他既不明确表示赞成态度,也没有反对意见,只说了一句:“此乃陛下的家务事,何必问外人?”

高宗听后,心中顾虑全无,便大大方方地立武则天为皇后了。李责也基于这种隐术,一直未受到排挤,并一直受到重用和尊重。

宋代的种放也深得此中奥秘,虽然追求名利之心甚切,想要出人头地,但其采取的曲线策略,即更有效的仕途之道,竟是先当起了隐士。北宋初年,种放宣称自己放弃科举仕进之途,这样超凡脱俗的表现,达到了隐身而显名的效果。

结果,从宋太宗时期开始就陆续有人上书推荐种放,皇帝也颁下诏书令他进京为官做事。到真宗咸平五年,当真宗赐钱10万、绢帛百匹,再派遣使者前去邀请他时,他才应邀来到京城开封,被授予的官职是昭文馆直学士、左谏议大夫。真宗还赐给他昭庆坊甲第一所,银器500两,钱30万。这之后,种放的府中,各类来访者络绎不绝,他也开始游刃有余地经营官场,对一张张陌生的面孔逢场作戏,颇有乐在其中的意思。

在适当的时候装糊涂,隐身自保,是为了将来有更大的发展。这一策略能使人获得想要的财富和地位。

然而有时候,富贵和权势带来的不全是美好的结果,如果认清了形势,隐身求得自保也是一个良策。

晋朝张翰看见齐王炯道德败坏,民心尽失,索性辞去大司马府的高级官员职务,并对同僚顾荣说:“天下纷乱不安,拥有盛名的人,想要退隐都很艰难。我本来就是乡野之人,性好闲适,早已不求一时的名望。你要好好以你的聪明防患于未然,以你的智慧预留后路。”不久之后,张翰和家人一起驾车返回故乡过自己的生活。没过多久,齐王炯败亡,后来人们都说张翰有先见之明。

以上的几个事件,以隐为策,一舍一得之间,是糊涂学的最佳活用范例。

识时务者为俊杰

古语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一说,凡雄才大略者必能顺应时势而成就一番事业,永远走在时代的前沿。兵书有言,战法应该“与时迁移,随物变化”,这也形象地阐述了“造势”的积极作用。能够掌握时机的人,是智慧的人,是具有政治家专长的人。在什么时间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又在什么时间用欲擒故纵的手段,这些都需要极大的智慧。

郑庄公当政时,同父异母的兄弟共叔段蓄谋篡位,庄公一直表现得很平静,像是无动于衷的样子,但在暗地里密切地掌控着共叔段的所有动向。当他得知共叔段已准备妥当伺机动手时,认为诛灭共叔段的时机已到,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是羁押武姜氏,接着将共叔段一伙全部诛灭。

由此可见,想要把事情做得无懈可击,掌握时机是重中之重,也是英雄创业的基本素质。“圣人之所以能永垂不朽,就是能把握时机的变化。”这是鬼谷子在《逸文》中说到的。因此,不管是在行动上,还是在计划上,如果不考虑时代变迁的影响,不顺应时代变迁的步伐,不讲究适应环境的方法,而只是凭着一己之见,那么失败是迟早的事情。

萧何是刘邦打天下的一个大功臣,在汉高祖奠定西汉王朝的宏图伟业中,萧何忠贞不二,唯刘邦马首是瞻:在丰沛起义中担任沛丞,刘邦屈就汉王时担任汉丞,西汉建国之后,担任汉皇朝的一朝丞相,并特许其“带剑上殿,入朝不趋”这一特权。在近三年的反秦战争中,他运筹帷幄,筹备粮草军需,打下咸阳进入汉中,每一步都有他的攻劳。

在历时四年的楚汉之争中,萧何在后方尽心尽力,不仅解决了兵源和军需的后顾之忧,而且在危难关头,他也曾多次力挽狂澜,每每使刘邦在绝处中迎来曙光。萧何以他高超的智慧,宽大的胸襟,为西汉王朝的创建和稳固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西汉建国之后,刘邦的江山变得稳定了,而萧何的功劳实在太大,谁在他面前都要让三分,刘邦对他也开始产生猜忌和怀疑。汉十二年初,萧何知道长安周围人多地少这一情况后,随即请求刘邦将上林苑中的部分空闲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原本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小事,不料触怒刘邦龙颜,用一个受人钱财的理由,将萧何送进大牢。莫名不得其解的老丞相,出了大牢才意识到自己是犯了“自媚于民”的错误。

淮南王英布造反,刘邦率军亲征,萧何留守京城。战争中,刘邦不断派臣子回来,每个回来的人都一定会去拜见萧何,问候萧何。萧何的幕僚提醒他:“君灭族不远矣。”萧何听后,顿时如五雷轰顶,才回过味儿来,明白自己现在已有功高盖主之嫌,再继续做些能够收揽民心的事情,引起皇帝的疑心是必然的,被杀头就是迟早的事情。于是他开始借助权势用极低的价格强买民田、民宅,从而广泛激起民怨。这下刘邦眼里的萧何成了一个为子孙谋利、胸无大志的人。刘邦回到京城,看见百姓告萧何的各类状子,也就收起了对萧何的疑心。

萧何正是因为看准了形势,把握住了时机,适时地做出改变,迷惑了皇帝,才得以自保的。“识时务者为俊杰”,无论古今中外,欲成大事者必须掌握这一原则。

以平庸的面貌示人

古人曰:“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建造房屋时用到的木材,大多是选择砍伐树干挺直的树木;水井先干涸的也是涌出甘甜井水那一口。有一些才华横溢,可是气焰过胜的人,虽然容易让别人看到他的能力和成绩,也会受到重用和提拔,但长远来看,他也容易遭人暗算。所以,大智慧的人从不轻易炫耀自己的才能。

上古时候有一种擅长鼓动翅膀的鸟,它与其他的鸟没有什么不同。其他的鸟飞,它则跟着飞;傍晚其他的鸟回巢,它也跟着归巢;整个鸟的队伍前进时它从来不争先,后退时也不会落在最后面;吃东西时不会与其他鸟抢食,因此很少受到攻击。从它的行为方式来看,这是很保守的方法,但是仔细想来,这样做却是最科学的。凡事先想想退路,也先给自己留条退路,不过分显耀自己的才能,这样的人通常不会做出大错的事情。这个也是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看起来平庸无奇,但却是保全自己,能按自己的意愿生存的一种方式。

春秋时,公孙仪担任鲁国的宰相一职,他个人很喜欢吃鱼,“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大臣和百姓们都争着买鱼献给他,公孙仪从来都不接受。他的弟弟不解地问他:“你既喜欢吃鱼,为什么又不要呢?”公孙仪告诉他:“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接受别人送的鱼。如果因为喜欢吃就接受了他们送来的鱼,必然要按别人的意愿办事,那就可能失去原则,更有甚者也许会触犯法律。触犯法律,就有被免去宰相官职的可能。免去宰相的官职,再喜欢吃鱼可还会有谁送给你吗?不接受鱼而保留宰相的职务,这样,虽然没有接受他们送来的鱼,但却能一直自己买鱼吃。”

公孙仪在他身居宰相高位时也保持了十分清醒的头脑。他能客观地看待别人送鱼的事情,也能总结出只有不吃别人送的鱼,才能真正长久地、安全地一直吃自己喜欢的鱼。

然而,世上有太多人没有公孙仪这份清醒。在一个小利面前,就被自己的贪心俘虏,结果被行贿之人牵住了鼻子,开始不断地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最终很有可能不得善终。

不过分炫耀自己的才能,做事低调、内敛,看似平庸,实则是成事必备的基础。

为人切莫计较眼前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