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要有气度 做事要有尺度
3690400000030

第30章 下篇:进退有据,把握行事的尺度(11)

古人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人高于众,众必非之。”处于名利场这个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有时需要糊涂处事,才能暂时处于安全状态,为日后立于不败之地打下基础。如果总是高调行事,计较眼前的利益得失,就容易把自己推向风口浪尖,成为众矢之的,落得个可悲的下场。

就拿唐初的谋臣刘文静来说,如果他能在皇帝面前适当地糊涂一下,肯定能度过一个安详的晚年,并享尽荣华富贵。可是,因为他不放过眼前大大小小的利益,李渊在位时也总喜欢发牢骚,那么没有好日子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说刘文静是唐朝的开国元老并不为过,当时他是李世民起兵反隋时的主要谋臣之一,并在后来的多次战役中战功卓越。与刘文静相比,裴寂的资历则要浅一些。裴寂是在刘文静的游说之下加入反隋队伍中的,不过他善于搞好和李渊的关系,甚至将隋炀帝的宫女奉献给李渊,能和李渊在酒桌上以兄弟互称,二人是十足的酒肉朋友。

李渊称帝后,对裴寂的宠爱众人也都看在眼里,不仅授予他右丞相的职位,并且每次上朝还能与他同登御座,退朝后还允许他一起相携入宫,对他言听计从,赏赐更是不计其数。而刘文静却变得不招待见了,官职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尚书。这时他的心里非常不平衡,每次上朝,只要有裴寂的建议,他就故意唱反调,日子一长,两个好朋友成了死对头。

有一次,裴寂在上朝时,把刘文静狠狠地奚落了一番。刘文静回到家中仍然怒火中烧,并以刀击柱,发誓说:“我一定要杀掉裴寂这个王八蛋。”谁知家贼、小人难防,刘文静这句气话被他的一个失宠的小妄听到了,还将此事上告了朝廷。

朝廷审问刘文静时,他不假思索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当初起兵时,我的地位在裴寂之上,如今裴寂被授予高官,而我的官职比他小了许多,所以心怀不满,酒醉之后说些过头的话也是人之常情。”李渊听完刘文静的辩诉后更生气了,并推测他有谋逆之心,遂决定定他死罪。朝中许多大臣一起替刘文静说好话,据理力争。然而,李渊认为刘文静已与自己关系疏远,心中总是放心不下,也想正好趁着这个机会除掉刘文静。裴寂读懂了李渊的心思,继续添油加醋地说:“刘文静的确立过大功,无奈他已经有了反心,如今天下还不太平,若是赦免了他,肯定会成为后患。”

这话正好给了李渊下令的台阶,李渊随即宣布定刘文静死罪。刘文静临刑前,仰天长叹:“古人说,飞鸟尽,良弓藏,真是这么一回事啊!”

总是计较眼前的利益,不仅不会得到想要的,反而会失去更多。有时候,低调做人,糊涂处事才是自保的良策。

避免清高,明哲保身

《后汉书·班超传》中有一句话:“今君性严急,水清无大鱼。”意思是说太清的水中,是不会有鱼的。这是经历人事沧桑的前辈给后人总结的一条经验。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

明成祖时,一次,广东布政使徐奇奉命进京拜见皇上,顺便备了一些岭南的藤席作为礼品准备赠送给朝廷中的一些官员。谁承想,京城的巡逻官将这些藤席查获并没收了,还将徐奇准备送礼的人员名单也报呈给了明成祖。

明成祖拿过名单仔细地看了几遍,发现名单上偏偏没有太博杨士奇的名字,觉得事有蹊跷,一定要问个究竟,立即召杨士奇进宫问话。杨士奇解释说:“当初徐奇受命赴广东任布政使,临行前众官员都作诗为他送别,所以徐奇这次回京特用藤席回赠。那一次臣正好有病在身,没有赠诗给徐奇,不然的话,我这次也在馈赠之列。今天众官员的名字虽然都在礼单上,但他们不一定会接受徐奇的礼物,再说藤席乃岭南特产,徐奇馈赠藤席只是为了表达谢意,不会有别的目的。”

杨士奇的这个回答得体自然,明成祖先前的疑问也找到了答案,并原谅了徐奇,下令将名单烧了,从此不再过问此事。

在封建社会,皇权不容他人有丝毫触犯,是至高无上的,“君疑臣必死”。如果杨士奇面对皇上的质疑,只是单纯地利用这个机会炫耀自己的清廉,那么结果必定是既得不到赞赏,还会加重明成祖对他的疑心。

杨士奇有意把自己也牵扯进来,一方面说明自己与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这样赢得了明成祖对他的信任;另一方面,也是妙处所在,杨士奇此举不仅挽救了自己,也使徐奇从祸事中解脱出来。

东汉明帝的堂侄刘睦,是一位好学上进且喜交有学问名儒的人,后来被封为北海敬王。他不仅忠孝仁慈,还能够礼贤下士,在百姓当中的声望极高。

有一年临近岁末,刘睦派手下的一名官员前往都城洛阳进贺。临行前刘睦问:“如果皇上问起我现在的情况,你想怎样回答呢?”

官员毫不犹豫地回答:“您德高望重,忠心耿耿,是百姓的再生父母。下员虽然愚鲁,但此区区小事定能向皇上禀报清楚。”

刘睦听完,只是一个劲儿地摇头:“你若这样说,就把我给害了!”见官员疑惑的样子,刘睦继续补充道:“你见到皇上之后,就说我自承袭王爵以来,意志衰退,行动懒散,每日只知吃喝玩乐,对正业毫不用心。”

刘睦善于守拙,不让皇上知道他实际上是一个既精明又受群众爱戴的人。

因为在当时,但凡志向高远的皇室成员,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朝廷的猜忌,一不小心就引来杀身之祸。刘睦这么做,不失为明哲保身的妙计。

不可恃才傲物

一个人有才华,这是他成就事业、创造辉煌的基础,当然对他的帮助也是正面的。可是一旦自己任其膨胀,并不加以控制,则会成为自己职业生涯的障碍甚至是拖累,就像“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一样,它也可能会毁掉一个人的事业。职场中不乏聪明干练的才子佳人,也有一朝得意,换来大失败的人,总结下来,其中最致命的因素是恃才傲物。这些人往往张扬霸道,没有亲和力,所以前进的阻力很大。也因此,成功对他们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时常听人说“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句话的主角就是这类人。他们本身具备的优势能使他们突显地立于整个群体之中,但却因此而打破了整体的平静,形成“鹤立鸡群”的尴尬局面。这样一来,受到孤立是不可避免的,更严重的时候,甚至还可能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李冰毕业于北京某名牌大学,现就职于一家策划公司。李冰是个能力很强的人,也是公司的顶梁柱,他负责策划的几套企业方案给公司带来了很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后来很多中小企业经常请他帮忙做他们公司的形象策划,而且付给他的报酬也很丰厚。按一般情况而言,李冰的资历和能力应该提升了,而且做到部门主管也是没问题的了,可时间过去这么久他还是普通职员一个。在他的评价体系当中,公司里的同事都是些无能之辈,同事甲、同事乙都成了他评论的对象,同事丙、同事丁都不是他的对手,而且公司的老板也入不了他的法眼。他在公司每天都是一副得意洋洋、高高在上的姿态,但鉴于他超强的工作能力,公司领导考虑到该提拔他时,一经考核,同事们反映的都是他不好共事,并明确表示不愿在他负责的团队里工作。就这样,时间一长,李冰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而领导们说起他时,也只能无可奈何地叹息说:“他就是恃才傲物,个性太强了。”

如果在工作上的表现得到肯定时,一定要保持低姿态,要谨记不要恃才傲物,否则人际关系出现障碍,工作也无法顺利开展。

然而,生活中就是有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当不适应工作环境时,他们往往不是先找自己的原因,而是肆无忌惮地发牢骚,一会儿说领导是平庸之辈,一会儿说公司平台太差、环境不好,还会找借口把自己工作中的失误推给同事,怪罪自己这些“无能”的同事没有和自己好好地配合,每次都要打击遍周围所有的人才肯罢休。最后领导也不会继续信任他,认为他没有真才实学,缺乏团队意识,不会再委以重任;同事们会觉得他觉得他不好相处,索性如同躲避瘟疫一样躲着他。试想一下,这样长期下去,他的上升空间在什么地方?发展机会在哪里?

在适当的时机,证明自己的价值是必要的,然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势虽然很潇洒,但是踏踏实实做工作才是处事的根本。作为员工,先是要知道自己的实力在哪里,其次了解自己的特长,并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不能自以为是,不能认为自己是最强的,在工作中,要先融入到公司的团体当中再以团体利益为重,从底层做起,从小事做起,时间久了,自己也会惊讶于自己具备的能力。

不可回避的一点是,自我表现自古就是人类具备的天性。不过,凡事都有个度,如果是刻意的自我表现,那么热忱即变得虚伪,自然也变得做作,最终的效果还比不上不表现,只会适得其反。

真正有教养与才华的自我表现是值得肯定的,刻意表现就是愚蠢了。卡耐基曾说过:“如果我们只是要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使别人对我们感兴趣,我们将永远不会有许多真实而诚挚的朋友。”恃才傲物的人不仅会失去朋友,他们的职场之路也会走得很艰难。

不耻下问的智慧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别人身上总会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东西。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有些人虽然地位和年龄比不上你,但是在某些方面确实知道的比你多,只有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才能获得进步。反之,不懂装懂、对别人嗤之以鼻的人只会把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拉大,最终受损失的只会是自己。

京剧大师梅兰芳虽然在京剧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但是他并不因此而自傲,他常会谦虚地向别人请教。

他有一次在演出京剧《杀惜》时,在众多喝彩声中听到有个老年观众说“不好”。梅兰芳来不及卸装,就用专车把这位老人接到家中,恭恭敬敬地对老人说:“说我不好的人就是我的老师。先生说我不好,必有高见,定请赐教,学生决心亡羊补牢。”老人指出:“阎惜姣上楼和下楼的台步,按梨园规定,应是上七下八,博士为何八上八下?”梅兰芳恍然大悟,连声称谢。以后梅兰芳经常请这位老先生观看自己演戏,并请他指正,称他“老师”。

为人谦虚者才能有所成就,人贵在处于顶峰之时旁观四周、淡然处之。须知,一个人骄纵自满的时候也就是失败的开始。

唯有有自知之明的人才可以不断成功。而对于不耻下问之人,别人都会非常尊重。

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有很多,凭什么单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听了微笑说:“孔圉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地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听到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

求学好知,就应当做到虚心求教、不耻下问。聪明的人都是有自知之明的人,因为自知而谦虚好学。

清朝有个武官叫张曜,因苦战有功,被提拔为河南布政史。他自幼失学,没有文化,常受朝官的歧视,御史刘敏楠也曾说他“目不识丁”。张曜从此立志要好好读书,使自己能文能武。

张曜想到自己的妻子很有文化,就要求妻子教他念书。妻子说:“要教是可以的,不过有一个条件,就是要行拜师之礼,恭恭敬敬地学。”张曜一口应承,马上穿起朝服,让妻子坐在孔子的牌位前,对她行三跪九叩之礼。从此以后,凡公余时间都由妻子教他读经史。每当妻子一摆老师的架子,他就躬身肃立听训,不敢稍有不敬。与此同时,他还请人刻了一方“目不识丁”的印章,经常佩戴在身上以为自警。由于妻子认真教,张曜发愤学,几年后,他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后来,他在山东做巡抚时,又有人参他“目不识丁”,他就上书请皇上面试,面试成绩使皇上和许多大臣都大为惊奇。因为他勤奋好学,死后皇帝谥他为“勤果”。张曜因为不耻下问、虚心求学终于走向了成功,得到别人的认同和尊敬。

有智慧的人不在于学问有多高,而在于有求知好学的态度。古往今来,凡是有成就的人都是具备这种求学好知、不耻下问的美德的。李时珍不耻下问求教老农而终著《本草纲目》;白居易不耻下问请教老婆婆写下的诗歌老少皆懂;唐太宗不耻下问、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

第五节 平和处事,遇事要耐住寂寞

拥有一颗平和之心,不仅是处事的一种态度,同样也是做人的一种美德。平和的深刻内涵是冷静。平和的人,其真正的玄机在于一个“静”字,也就是冷静做人,理智处事,将自己身放闲处,心在静中,做到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平和既是一种自身的修养,又是一种良好的工作方法。

有了答案也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