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品悟季羡林做人的哲学
3692500000030

第30章 勤于耕耘,自有收获(2)

拓宽生命的广度

季老是北大“未名四老”之一,另三位分别是金克木、邓广铭和张中行。在北大,季老的长寿是出了名的。我们都知道生命的长度是不可以延伸的,但是却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拓展生命的广度。季老的一生是充实的,他的经历非常丰富,这一生中,他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在他小的时候就离开了母亲,对寄人篱下的感觉深有体会,然而他也拥有和珍惜浓浓的亲情;他被强加以无爱的婚姻,却也有一生中至爱的人;他拥有过安稳充实的学习时期,也经历过想做学问而不可得的动荡年代;他曾遭受过众人排斥,被认为是“不可接触者”,也有过被追捧的辉煌;中年时曾有过自杀的念头,晚年在阅尽人世沧桑后也倍加珍惜生命……他一生的际遇可谓跌宕起伏,正是这些经历成了他一生的财富,让他懂得了生命要注重质量,对人生的体悟也异常深刻。如何才能在这有限的生命中拓宽人生的宽度呢?应该多读书,每个人都应该尽可能多地掌握丰富的知识,这是一种捷径,通过借鉴别人的经验以丰富自己,从而增加阅历,体悟世情,亲身去经历人生中的酸甜苦辣。季老就曾经告诫过年轻人,要不断增加人生阅历,因为年轻人的社会经历太少,对很多事情都缺少分辨心,年轻人应当通过多读书,拿书本做镜子,从中了解时代的进步、古今的差异,从而拓展文化水平和知识的宽度,只有对社会的认识深刻了,对生活的体会才会随之更深刻全面。托马斯说过:“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无法预知生命的外延,却可以丰富它的内涵;无法把握生命的量,却可以提升它的质。”在当代社会的商业领域里,王春斗就是这样一个努力拓宽生命广度的人。王春斗现任马来西亚砂罗越古田公会主席、马来西亚大满冷藏工业有限公司董事经理,他出生于马来西亚的一个华人家庭,在他的身上,完美融合了商人、社团领袖及艺术家等多重身份,并且把每个角色都演绎得有声有色。王春斗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帮助哥哥照料小型鸡农场,从这时起,他逐渐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1986年,他创办了大满冷藏工业有限公司,事业从养殖家禽发展到家禽冷藏加工和销售。20世纪90年代初,他设立了古田菇场有限公司,并使之逐渐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栽菇场,一些他培植的菇菌,更是被马来西亚邮政局印制成邮票发行。他自己也被誉为独家研究培植灵芝菌成功的农业专家和“大马菇王”。90年代中期,中国国企下岗工人日渐增多,王春斗又一次从中看到了机遇,开始拓展新的领域,他创办了东方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将中国劳工输出到马来西亚,从而成为中国劳工在砂州的代理人。2001年,他发明了一种“可燃气体产生系统与焚化炉”,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无烟无味,这一发明为当地环保业做出了贡献。2004年,他创办了霹雳火能源制造有限公司,进行生物气体炉制造业的尝试,同年又创立了火海龙有限公司,积极参与从事垃圾焚化炉制造业。2009年,王春斗进行第二代环保有机资源试验,将垃圾加工烘干,成功地研制出生活垃圾循环再生有机肥料粒。王春斗并不是专业人士,却凭着进取和钻研精神将垃圾变废为宝,积极投身于环保事业中,在做生意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从家禽饲养到冷藏销售,从人力资源到环保处理系统的发明,王春斗凭着不自满,不放弃的精神,依靠长远的眼光、睿智的头脑、创业家的胆识,敢于向高难度挑战,在生意场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另外,他热爱绘画书法,曾经举办过画展、书法展,还精通雕刻艺术,同时,他还是一位文物收藏家。他说,在他的人生旅途中,只要是感兴趣的艺术文化作品,他都会去尝试、去体验、去追求、去了解,以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的奋斗人生。他用自己的行动不断地拓展生命的深度和广度,并乐此不疲地实践着这一人生观念。每个人都有追求快乐和幸福的权利,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事实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积极拓宽生命的深度和广度,让这仅有一次的生命丰富而又饱满。在人的一生中,如果没有斗志、信心和目标,再长的人生都将是空虚的。正如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人可以不美丽,但要健康;人可以不伟大,但要快乐;人可以不完美,但要追求。”人生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却能很美丽,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美,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去发现和体会,每个人都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如此的人生才会精彩不断。在生活中,需要有活力和激情,有的人不管年龄多大,总是永远有颗年轻的心;有的人不管遭受多少挫折,总是不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因为他们知道,虽然不能预知明天,但却可以过好每一个今天。

应尽便须尽,何必独多虑

季老在十年浩劫之后,成了陶渊明的志同道合者,并十分推崇他的诗句:“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说:“我一定做一些对别人有益的事,绝不想成为行尸走肉。”在他的理解中,应尽便须尽是针对个人来说,如果还有用武之地,就应该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不要有太多顾虑,只要能对他人有帮助,就要尽力去做。它的另一种理解是放手做想做的事情,当然这里所谓想做的事情是要不违背道义原则的。生命是有限的,能够在有限的生命里尽可能地完成自己的梦想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季老曾经想撰写一部《印度佛教史》,他也尽力去做着。提到宗教,人们总会把对宗教的研究与信仰相提并论,其实这完全是两码事,而当时就有人问他难道研究佛教是想出家吗?季老回答说:“我从来没有信过任何宗教,对佛教也不例外。而且我还有一条经验:对世界上的任何宗教,只要认真地用科学方法加以探讨,则会发现它的教义与仪轨都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都有其产生的根源,都是人制造成的,都是破绽百出、自相矛盾的,有的简直是非常可笑的。因此研究越深入,则信仰越淡薄。如果一个研究者竟然相信一种宗教,这件事情本身就说明,他的研究不实事求是,不够深入,自欺欺人。佛教当然也是如此。”因此,他认为,宗教是一种能够长久存在的事物,它的历史甚至要比阶级和国家还要长,它值得人们去关注,去深入研究,而我们对于印度文化、印度佛教的研究却在世界上处于非常落后的地位,因此,他觉得十分有必要着手进行相关的研究,而这一切又都与信仰无关,仅此而已。当十分想做一件事时,只要信心足够坚定,理由足够合情合理,至于它在外人眼中会是什么样子,又有什么可在意的呢?很多事情的成功,往往就在于一份坚持。季老能够产生这种“应尽便须尽”的想法也是有一个时间过程的,起初并没有完全达到这种旷达的境界。他早年喜欢苏东坡的词,苏词的很多篇章他都能够背诵,并还曾针对苏东坡的词:“谁道人生无再少?”回答说:“我道人生有再少。”这时的他心中自有一种喷薄欲发的英气,不甘于受命运的摆弄,希望通过恢弘大气的东坡词找寻人生的支撑点。而从80岁开始,他逐渐自命为陶渊明的同路人,开始信奉“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的原则。这时的他已经摆脱了几年来的焦虑,恢复了乐观淡然的心态,这也是他精神上的一次自我超越。但是,做到“无复独多虑”要比“应尽便须尽”困难得多,人生中的很多困境都是不期然的,让人没有心理准备。季老曾感慨说:“在别人眼里,我现在活得真是非常非常惬意了……然而,实际情况却并不完全是这样惬意……我时不时地总会碰到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让我心情半天难以平静。即使在春风得意中,我也有自己的苦恼。”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会经常用喜欢的一句话来安慰自己——“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能够因为理想和目标而坚持不懈地努力,当遇到困难险阻时也能够寻求内心的平衡,积极寻找支撑点使内心趋于平和冲淡。要知道,在人生过程中,患得患失是最不可取的,如果经常计较可以得到多少回报,就不能够坦然客观地做事,只有把利益得失看得很淡,仅从内在的角度反观自身做这件事是否正确,才能拥有宽和轻松的心态。有师徒两位僧人,从很远的地方去灵山朝圣,临行前,他们发愿要在佛诞日那天赶到灵山。对修行的僧侣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虔诚、诚信、不妄语,何况这还是对佛陀发下的誓愿!一路上,两人除了乞食和赶路之外,日夜兼程,不敢在任何一个地方多加停留。但在一片沙漠中,弟子却生了一场大病,病情来得又急又猛,他连起床下地都很困难,更别说赶路了。这时距离佛诞日的期限已经很近了,而他们距灵山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于是,师父不敢耽搁,咬咬牙带上徒弟继续赶路,开始时搀扶着弟子走,后来背着他。如此一来,行进的速度就慢了许多,原来一天能走完的路如今要用上三天。到了第五天,弟子的气息已经很微弱,几乎奄奄一息了,他流着泪央求师父:“师父啊,弟子罪孽深重,无法在佛诞日到达灵山了,也不能实现向佛陀发下的誓愿了,这都是弟子自身修为不够,弟子不怨,但是却还要连累您,弟子实在不能这么自私,您快些独自上路吧,不要再管弟子了,如果加快脚力,您是可以按时到达的……”师父怜爱地看着弟子,又将他扶到背上,一边继续赶路,一边对他说道:“徒儿啊,朝圣是我们的誓愿,灵山是我们的目标。既然我们已经在路上,已经在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了,那么灵山就在我们心中,佛陀就在我们眼前。何必执著于虚无的形式呢?佛陀是不会责怪虔诚的人的,就让我们能走多远走多远吧……”套用一句佛语来说,“心即是佛”,又何必考虑那么多外在的因素呢?就像季老所说的:“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既然我们能左右的只有我们自身,那么就按照心中的想法去做吧,抛弃顾虑和杂念,做一个洒脱的、积极的、快乐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