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活在当下
季老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他的人生态度是——时刻活在当下。不去想过去的纷扰,也不问未来的复杂,每一天都认真地对待,用自己的全部去生活。有的人并不懂得这个道理,时常让自己陷在对过去的回忆中,总也无法摆脱过去,他们为过去的过错而后悔自责,为过去的成功沾沾自喜,放纵自己沉湎于回忆中不正视现实。这样的人心态衰老,缺乏活力,不积极主动地面对生活,以至于到头来一事无成。活在当下,活得是一种人生态度,是对自己生命负责的一种态度,对于这个道理,季老从年轻时就深有体会。高中毕业后,他在济南报考了邮务生,结果未能考中,这对于一向品学兼优的他来说无疑是一次打击。然而,他没有过多地感慨这次失利,而是马上投身于参加北大和清华的考试中,并且连中双元,被两个学校同时录取。后来在从德国留学回来后,由于条件缺乏,他不能继续进行梵文的研究工作,对此,他虽有遗憾,但并没有因此就怨天尤人,而是转而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从头做起,终于做出了声势,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在文革中,他被分配当门房,这对从事脑力工作的他来说无异于精神的扼杀。但是他仍然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而是想起了古人的两句话“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想来想去,他决定翻译《罗摩衍那》这部史诗,当时这部闻名于世的印度史诗在我国翻译史上仍然是个空白,如果没有这种巧合,他是无论如何不会想到翻译这部书的。经历了五年多的时间,这部书被翻译了出来,出版后,迅速受到关注,并为中国翻译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建立了一座丰碑。当风浪过后,他逐渐步入老年,这也是他的境况日渐安稳、成就卓著时期,但是他并不在意身前身后的名誉地位,而是继续做好手边的工作,不为无谓之事徒增烦忧。季老就是这样一个人,努力过好人生的每一天,活得坦然而充实。“活在当下”原是一句佛语,在佛家有这样一个故事:会元和尚师徒二人走在路上,在一条小河边遇到一位想要过河的女子,当时河里既无船又无桥,老和尚二话没说就背上这女子渡过河去。过河后,师徒二人继续赶路,一路无话,待回到寺庙,小和尚终于忍不住问师父:“不是说出家人不可以接近女色吗,师父您为何还要背那女子过河呢?”老和尚看了看小和尚,只说了句:“你是说刚才那位女子吗?我早就放下了,你怎么还背着?”可见,活在当下也意味着要放下思想的包袱,放下过去的羁绊,做该做之事,不在无谓的事情上多做纠缠。还有的人更愿意畅想未来,经常会说“我想要”“我一定会”“我希望”这样的话语,寄希望于未来能比现在过得更好。但是很少有人会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去完成目标,而是一生都处在盲目的追求之中,到最后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追求些什么,更不知道得到了什么。有希望是好的,但希望是要通过实践和努力去实现的,否则就成了幻想。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年老的盲人琴师带着他同样失明的少年徒弟四处流浪,以弹唱说书为生。老说书人的师傅临终前给了他一张药方,告诉他说如果能够弹断1000根琴弦就可以拿着药方去医好眼睛。老说书人一直心怀这个希望,日子过得虽然清苦,但他却安之若素,每弹断一根琴弦就能高兴上好一阵子。终于弹断了第1000根琴弦的时候,他兴冲冲地跑到药铺,结果却被告知药方上一个字都没有!他顿时像被击中一样呆住了,一直以来支撑他的人生意义顷刻间化为空虚。当他终于醒悟,明白过来当年师傅的用心良苦时,才懂得人生中最大的快乐是能够充实地过好人生中的每一天,如果每一天都能过得满足喜乐,那么何必要苦寻什么光明呢?当他彻底醒悟过来后,他的生命也即将走到尽头,这时,他把药方交到徒弟手中,并告诉他要弹断1200根弦才可以去抓药方。他用自己一生的领悟给徒弟留有一个美好的寄托,希望他能够在追求这份希望的过程中过好生命中的每一个今天。的确,如果不想此生虚度,那么就不要错过今生的每一天,只有珍惜这无数个今天,才有资格去总结过去,设计未来。我们首先要意识到,过去的已经过去,逝者不可追,过去的事情无法挽回,未来的事情无法把握,如果一味地忙着去追求和回忆,就会忽略身边简单的快乐,在这说短不短、说长不长的一辈子中,我们能够把握的只有现在。比如对于理想,不论理想多么远大,它仅仅只是个想象,只有在当下的每一天都努力前进一小步,才能距离这个理想越来越近,没有不经过努力而实现的理想。又比如爱情,每个人都向往和谐美好的爱情,当人们相爱时,会向对方倾吐誓言,殊不知,誓言并不是爱情的全部,爱情是要在生活的点滴中维系的,那些“在天在地”,不管说得多么浪漫美好,都不如实实在在地爱在今生。如果不愿错过自己的一生,那么就不要错过生活中的每一天。在一个个平凡的日子里,把每天都过得充满激情、饱满充实,这样,每天都会有所不同。
一寸光阴不可轻
关于珍惜时间的话题可谓老生常谈,“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更是连小学生都懂的道理。然而真正做到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则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在这方面,季老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众所周知,季老是个珍惜时间的人,他到了晚年生病住院期间也仍然坚持每天都要写字,在他看来,生和死是我们不能掌握的,但是我们能够掌握生命的质量,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尽可能地丰富它、充实它,是我们自身要考虑的问题,他认为,人生在世须臾短,一寸光阴不可轻。季老从小就是个知道如何与时间赛跑的人。在小学时,他喜欢《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书,这些在现在看来是著名的古典名著,而在当时却被认为是“闲书”,家里人不准看,他就在放学后到假山背后津津有味地读,时常会因为看得痴迷而忘记了时间,等到天黑下来才想起忘记了吃饭,这才匆匆跑回家。在德国留学期间,他选择了4门外语,当时他在校外租了房子,于是每天往返于家和研究所之间。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放在了攻读这4门外语上,生活就是这两点一线,看似乏味,但是他却乐在其中。文革期间,他被分派去做门房,这是一个清闲得不能再清闲的工作,但是他却如坐针毡,眼看着时光就要被虚度过去,他决定为自己找点事做,于是他开始翻译《罗摩衍那》。到了六十多岁的时候,季老的生活开始进入稳定期,人生却开始进入了晚年,然而,他对年龄丝毫不以为意,开始着手搜集资料进行学术研究。从1978年起,他撰写的论文有二百多篇,出版著作达十几部,这还不包括他晚年的散文随笔。谁都会惊讶于他的勤奋,然而他却并以为意,他认为,人生在世,一寸光阴不可轻,要趁身体还健康时,多写出点儿东西为后辈留下些什么,至于那些虚名,对他来说并不重要。他说自己的学术冲刺起点是在80岁以后,这正是一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人生状态。越到晚年,他就越加认识到时光转瞬即逝,一去不复返。他每天早上四点半起床,五点吃完早餐之后就立即工作,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已经写了上千万字,然而他并不认为自己的工作就一定要起到多大的社会作用,只是希望让人读了能够受到一些启示,得到一些收获而已。他时常对自己说:“人的一生是短暂的,绝不能白白把生命浪费掉。如果我有一天工作没有收获,晚上躺在床上就疚愧难安,认为是慢性自杀。”类似的话鲁迅先生也曾经说过,他说:“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鲁迅先生也是个异常珍惜时间的人。鲁讯小的时候,父亲生病,他在每天负责抓药和照料父亲之余也从不耽误看书学习。成年之后,他也依然保持着每天看书写字的习惯。鲁迅先生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但每天都要写作到深夜才肯罢休,有时已经到了凌晨,只有他的窗子里还透出微光,他就是这样孤独而勤奋地耕耘着。到了后期他的病情日重,为了能有更多的时间工作,他放弃了出国疗养的机会,也并不过多地在乎自己的病情,在他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他是在同时间赛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不忘自己的工作,最终因操劳过度而过早地离开了我们。聪明的人都知道要珍惜有限的生命,尽可能地多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哪怕这些事情与自己想要追求的结果相去甚远,而仅仅是为了增添一点生活的历练而已。永平寺里,有一位八十多岁驼着背的老禅师,头顶烈日在做着一件让众弟子十分不解的事——晒香菇,寺里的住持道元禅师看了半天,终于忍不住说:“长老!您年纪这么大了,为什么还要吃力劳苦做这种事呢?请您不必这么辛苦!我可以替您来做啊!”老禅师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别人并不是我!”道元说:“话是不错!可是要做也不必挑这种大太阳的时候呀!”老禅师说:“这种天气对晒香菇来说是极为难得的,难道此时不晒,非要等阴天或雨天再来晒吗?”道元禅师是一寺之主,指导万方,可是遇到这位老禅师,终于承认自己还需要潜心修行,相比之下,他跟老禅师相差得太多了。禅者的生活,无论什么,都不假手他人,也不等到明天,“别人不是我”“现在不做,要待何时?”这是现代人应该深思的问题。人们常说:“生容易,活容易,而生活不容易。”如何在这有限的生命中活出意义来,才是我们最应该思考的问题。陶渊明有首著名的诗曰:“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时光是最无情的,无论你怎样挽留或者苦苦哀求,它都不会为你作任何停留。很多人会在蓦然回首的时候,去感慨时光过得太快,很多东西都还没有来得及抓住,它却已经永久地消失了。然而真是这样的吗?时光虽然残酷,但却很公平,对每个人来说,生命的长度都是一定的,只有懂得珍惜和抓牢它,它才会是人最可信赖的伙伴。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说还有属于永恒的东西,那么就是时间,每一个瞬间都是一种永恒,只要它对你来说有特殊的意义。亲人会离去,爱情会褪色,名利地位不能经常保有,只有时间会在你的有生之年同你如影随形。虽然时间多是转瞬即逝,如流星般一闪即过,但如果你是生活的有心人,则可以把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不同凡响。如果能够知道时间的重要性,那么你也就同样获得了时间的重视。可一旦你虚度了光阴,那么也将会被光阴所遗弃。珍惜时间,绝不仅仅是一句动听的口号,能否真正做到不浪费时光,只有自己心里才清楚。当你开始珍惜时光,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美好,在生活中珍惜时间的人会发现原来美无处不在,从而更加懂得享受生活,努力创造出更适合自己的生活;在爱情中珍惜时间的人会发现山盟海誓并不遥远,能够从彼此的关爱和依赖中得到更多的欣慰和满足。只有珍惜时间的人才更加懂得欣赏生活,也更能正视自身的人生意义。如果说时间是一座无穷无尽的宝藏,而开启宝藏的钥匙就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能否掌握自己的幸福,完全要依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