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钱明星.论我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1):28—37,157.
[186]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的经济学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0,(3):74—85.
[187]秋风.中国土地改革正在“临界点”[J].中国新闻周刊,2007,(48):24—45.
[188]任保平,洪银兴.新型工业化与城乡二元工业化的协调发展[J].当代财经,2004,(3):82-86.
[189]沈琴琴.当前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理论学刊,2004,(7):47-51.
[190]石丽娟.浅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6):140-141.
[191]宋振湖,黄征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分析[J].中国发展观察,2005,(3):17-19.
[192]苏星.土地改革后我国农村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路线的斗争[J].经济研究,1965,(7):14.
[193]孙宪忠.物权法基本范畴及其主要制度的反思(上)[J].中国法学,1999,(5):53—63;孙宪忠.物权法基本范畴及其主要制度的反思(下)[J].中国法学,1999,(6):54—63.
[194]谭秋成.集体农业解体和土地所有权重建:中国与中东欧的比较[J].中国农村观察,2001,(3):2—12,80.
[195]田华.党的八大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历史功绩[J].河北法学,1997,(3):42-43.
[196]田荣山.对八大正确路线中断的再认识[J].中共党史研究,1996,(4):32-36.
[197]田要武,徐宏伟.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评价[J].理论视野,2007,(8):40—42.
[198]王艾青,安立仁.激励机制、制度变迁与增长效应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38-45.
[199]王埃亮.论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71-74.
[200]王环.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策略[J].农业经济问题,2005,(7):53—56.
[201]王平.地根政治[J].中国改革,2005,(7):16-17.
[202]文贯中.让土地制度更有效率[J].农业经济导刊,2002,(7):91—94.
[203]王小映.土地制度变迁与土地承包权物化[J].中国农村经济,2000,(1):46—52.
[204]吴赋光.毛泽东的两大理论失误与八大工作重心转移的失败[J].求实,2000,(3):14-17.
[205]夏永祥,鞠春燕.“三农”问题与利益集团博弈[J].生产力研究,2007,(8):23-25.
[206]晓亮.我国所有制结构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经济经纬,1997,(6):16-18.
[207]谢迪斌.20世纪以来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演变特征与启示[J].学术研究,2005,(5):28—35.
[208]谢东梅.土地保障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33-37.
[209]新中国历次五年计划简介(一)[J].机械职业教育,2001,(4):37.
[210]徐广义.现阶段“社会保障型”农村土地制度的副作用[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5):49—50.
[211]杨灿明,胡洪曙,施惠玲.农民国民待遇与制度伦理分析—兼论“三农”问题的解决对策[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5):29-34,53,142.
[212]杨瑞龙.论制度供给[J].经济研究,1993,(8):23-27.
[213]杨遂.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J].农村经济,2005,(6):42—43.
[214]袁铖.二元结构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农地法律制度创新——一个产权的视角[J].法商研究,2007,(3):9-15.
[215]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物权法研究课题组.制定中国物权法的基本思路[J].法学研究,1995,(3):3—10;李晓峰.论用益物权在物权法中的地位——以土地用益物权为例[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4):100—104.;梁慧星.是制定物权法还是制定财产法[J].人大法律评论,2001年卷第二辑;谢哲胜.大陆物权法制的立法建议[J].人大法律评论,2001年卷第二辑.
[216]赵红梅.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政府、社会联动模式之构想[J].法商研究,2006,(2):27-34.
[217]赵文静.从“依法办事”到“依法治国”——董必武法律思想及现实指导意义[J].湖北社会科学,2004,(12):134-136.
[218]周鸿.八大为加强我国法制建设指明了方向[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5):9-11.
[219]周继红,田伟.从利益集团视角求解“三农”问题[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20-123.
三、电子文献
[220]陈前金.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及对策[EB/OL],浙江在线新闻网站(www.3nzj.cn),2005-12-19.
[221]成涛林.我国农地制度的演变及私有化改革探析[EB/OL].经济学家.(www.jjxj.com.cn),2003—12—15.
[222]沈延生.中国乡治的回顾与展望[EB/OL].中国农村研究网http://www.ccrs.org.cn.
[223]水星.户籍制度发生学[EB/OL].万科周刊论坛(http://www.vankeweekly.com),2006—01—19.
[224]小产权房泛滥调查:个别城市近半房屋为小产权[EB/OL],新浪网(http://www.sina.com.cn),2008-1-5.
[225]世界经济发展宣言[EB/OL],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2003-9-16.
[226]张德元.实行土地国有化赋予农民永佃权[EB/OL].中国农村研究(http://www.ccrs.org.cn),2003—12—5.
[227]张曙光.农地政策和农地的转用政策未来关键[EB/OL].新浪财经(http://www.sina.com.cn),2007—07—29.
[228]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超七成经合组织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EB/OL],中金在线(www.cnfol.com),2005-9-21.
四、学位论文、报纸、年鉴、法规
[229]罗夫永.产权组合—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构建[D].新疆.新疆大学.2007.
[230]任庆恩.中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4.
[231]廖德凯.换个思路解决“小产权房”问题[N].大众日报,2007-6-27.
[232]谢炜.全国清理70%开发区温家宝要求调查19件土地案[N].新京报.2004-7-1.
[233]王立诚.关于我国农业合作化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报告[R].北京: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1996:15.
[234]由《中国统计年鉴》1985年中的统计数字计算而得.
[235]这里的政策先导性指关于农地使用制度是政策先于法律.
[236]不仅如此,分工的深化还不断产生出节省交易成本的市场组织创新。交易是有成本的,而分工的深化为解决交易成本问题提供了持续的机制。(1)分工一经完全确立,交易就日渐频繁和常规化,这使得人们可以接受某种公允的物品作为流通中介,局部范围的交易活动就可以此为基础组织起来。(2)随着冶炼和金属加工的专业化和交易范围的扩大,金银适合于充当货币的自然属性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从而不同区域的货币逐渐统一,进而交易规则、度量衡与货币单位也日益统一。(3)随着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交易规模更加扩大,需求在地域上集中化,允许有一部分人愿意暂时买进和贮存商品,然后再转售出去,这是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一步。(4)商人们建立起的或紧或松的组织,使得仅仅地域意义上的市场成为制度意义上的市场;并且商人集团会对政府施加影响,要求制定保护财产和契约的法律制度,从而交易得到明确,交易制度也达到较为完善的形态。(见邹薇,庄子银.分工、交易与经济增长[A].见:段文斌.产权、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前沿专题[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297.)
[237]2006年2月24日温家宝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38]2007年6月20日,星期三,22:00.
[239]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