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杨子荣传记
3738400000004

第4章 参加八路

1945年9月——1945年11月

杨子荣参军的队伍是胶东军区海军支队。1944年11月,驻胶东刘公岛、龙须岛的汪(精卫)伪海军600余人,杀死日伪官兵,光荣起义,并驾舰带人在文登酒馆登陆,投奔八路军。经上级批准,编为胶东军区海军支队。

1945年9月,杨子荣和500多名新兵加人了这支队伍。在莱西县水沟头村,村里村外一片喜庆气氛。几百名新兵被分成几拨,静静地立在村边的几块空地上。在村南的一块空地上,五中队的领导正对着花名册在分兵。当叫到“杨子荣”时,随着一声响亮的“到”,跨出队列的是一位中等身材的壮汉。只见他长条脸,连鬓胡,厚嘴唇,蒜头鼻子里伸着长长的鼻毛,两道浓眉透着英气,两只大眼炯炯有神,仿佛一眼就能看到人心里去。

中队长和指导员看着杨子荣,交换了一下眼色。指导员指着花名册上的年龄,笑着对中队长说:“都29了,比你我的年龄都大。”中队长也笑着说:“那就上炊事班吧。”

杨子荣被炊事班的战友欢天喜地接到班里,热情的给他铺床倒水;感动得杨子荣直谢大家,为首的炊事员笑着说:“你谢啥呀,咱这是人民军队,同志平等,新同志来的时候都是这样。”

杨子荣听后不住的点头。他在家里参加民兵活动时,虽对八路军的生活作风略有所闻,但毕竟是听听而已。现在,当刚刚走进这支队伍时,就强烈的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兄弟般的情谊。他下定决心要在革命队伍里好好干。在炊事班里,他坚决服从班长的安排,洗菜、挑水、烧火、样样活计抢着干。大家都对这个新来的胡子新兵印象很好。

只有当他挑着开水送到训练场上时,看着别人生龙活虎般地投弹刺杀、瞄准射击时,他的心里隐隐约约生出一丝羡慕和遗憾。当他看到也是从牟平来的同乡、通讯员小张背着的小马抢,心里痒的要命,抽空就要下来,端起来试试,小老乡也热情的教他如何掌握射击要领。

杨子荣羡慕地说:“什么时候俺也有一支枪就好了。”小张安慰他说:“会有的,一定会有的。”部队在水沟头进行的是军事、政治全面整训。中队的刘指导员是个老八路,给大家讲解我军的性质,宗旨,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杨子荣念过几年书,人也伶俐,指导员一点就透,他明白了八路军和老百姓的鱼水关系,明白了八路军能打胜仗的道理。他暗暗庆幸自己进这门是进对了。

一次,中队举行新老兵联欢会,老兵、新兵对半出节目。当老兵们唱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后,杨子荣给新兵这边出招唱一首家乡小调。老兵们看到杨子荣不同寻常,嚷嚷着让杨子荣单独出个节目。杨子荣看推不过去了,笑了笑,抓抓脑袋,沉着的站了起来,笑着向大家说:“俺就说一段‘三国’吧!”说着走到场院中间,拉开架势就说开了。

“话说曹兵追到长板桥,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长矛,立在马上,便都扎住阵脚,不敢近前。曹操闻报,急来观看。张飞看见,索性大喊:‘张飞在此,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听了,吓得簌簌发抖,曹操也暗暗胆怯。张飞又大喝:‘战又不战,退又不退,是何道理!’这一声喝犹如晴天打了个霹雳,竟把曹操身边部将夏侯杰吓得肝胆破裂,倒栽马下。曹军奔逃,一时人如潮涌,马如山崩,自相践踏,死伤无数。这便是猛张飞独立长板桥,一声喝吓退曹操十万追兵。”

杨子荣话音刚落,场上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比赛结果,新兵获胜,指导员欣喜的看着杨子荣,他为中队得到这么一位既有一定文化,又极富组织能力的人才感到高兴。他鼓励杨子荣以后在联欢会上、行军路上,给大家多来几段,做鼓动工作,杨子荣高兴地答应了。

1945年10月,队伍离开水沟头,一直往北开拔。一路上,杨子荣经常说书、讲古,配合指导员做大家鼓动工作。中队干部们感慨地说,这样的兵要是多几个就好了。

杨子荣特别注意群众纪律,每次接过老乡东西,都是杨子荣负责归还。一次,他归还东西时,发现一个大海碗裂了一条纹,他急出一头汗,急忙敲开一家杂货铺的门,买了一个相同的,随同破碗一起还给老乡。把那家大娘感动的直说:“孩子,都是一家人,那里用得着这样。”杨子荣再三解释说,这是部队的纪律,损坏东西一定要陪。大娘只好收下了。以后逢人便讲,这真是天下少有的好队伍。

1945年10月24日,队伍开到了黄县龙口镇,这里是渤海之滨的一个小港。许世友司令员,袁仲贤副司令员接见了田松副支队长、李伟副政委。杨子荣虽然不知道上级把队伍拉到这里的意图,但从他当年多次闯关东的经验来看,这里应该是到东北最好的出发地。

队伍住到一个大院里后。宣布了一条纪律:只准进,不准出。晚上,中队干部开会回来传达,队伍要到东北去。去占领日本鬼子投降后留下的地盘。这些地方,蒋介石已经在调兵遣将,准备尽快占领。

经过动员讨论,大家统一了认识,认识到上级的决策是英明的。共产党辛辛苦苦打下来的东北地盘哪能叫蒋介石再抢回去?

第二天,部队轻装动员,留下部分枪支给地方武装,军装一律上交,每人发一套黑夹袄。为的是在海上万一碰到美国军舰,不要让美国佬看出真相。

炊事班跟着司务长到街上买牛肉,每人半斤回来包饺子,这就是胶东送行的习惯。

正当杨子荣挑着牛肉在街上走时,却碰到在军区司令部当兵的妹夫王明惠。王明惠知道了他们要过海到东北的事,把他叫到一边说:“哥,你留在胶东不行吗?你娘都60多岁了,万亮嫂子又没有孩子,我认识这里的首长,我去给你说说,让你留下吧。”

杨子荣默默地掏出旱烟袋,吧嗒吧嗒抽着,过了好一阵子,才慢慢的说:“兄弟,说心里话,我也舍不得离开家。可是咱这队伍,哪能想干啥就干啥。要我估计,

不想去闯关东的人不在少数。要都找人留下,那队伍不就散了。”

杨子荣看着妹夫含着泪花的眼睛,心里也不觉一阵发酸。但他强笑了笑。和妹夫道声别,挑着牛肉回驻地去了。走出老远,他回过头来,看到妹夫还是站在原地,呆呆地看着他。

当天下午5点,各中队驻地忙忙碌碌,大家都在吃牛肉饺子。动作快的已经下了锅,动作慢的还在包。正在这时,突然响起了紧急集合的号音。大家也顾不上吃饺子了,紧急集合起来,来到码头边上。支队首长站在高墩子上,挥动着手臂,号召官兵在经即将到来的解放东北老百姓的斗争中立功当英雄。

10条大木船和三艘渔轮在码头上一字排开。各中队分头上了船,各船排成一字纵队,向着渤海深处驶去。杨子荣所在的五中队的三排和连部、炊事班坐在一条船上。在船舱里,应大家的要求,杨子荣给大家讲述了东北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什么“东北三大怪”呀,“东北三件宝”呀,听得大家如醉如痴。杨子荣还笑着说:“你们到东北老百姓家里吃饭,小媳妇就守在你旁边,吃完一碗,立马给你添上一勺,也不盛满,吃完再添。你可不要不好意思吃呀,添了就吃,要不好意思吃的话,那可就要饿肚子喽,到时可不要埋怨我这个伙头军呀!”说得大家又“嗡”的一声笑起来了。

船队驶过长岛,海上的风力逐渐大了起来,有人开始晕船呕吐。杨子荣没有吐,他船头船尾的跑,把大家吐得秽物收拾干净了。经过一昼夜的航行,已经看得见北边的海岸线了。海面上只有四、五中队的两只船走在前面,其他的船还不见踪影。正在这时,一艘巡逻艇开了过来,大家以为是遇上美国军舰了,不由得紧张了起来。巡逻艇靠上船队后,先把四中队的船拴上,几个碧眼金发的军人跳上船来开始搜查,一边叽里咕噜地说话,一边把搜出的枪支弹药通通扔到海里。接着,又靠上了五中队的船,杨子荣听到他们的说话声,探出头来看了看,对指导员说:“我听他们的讲话,他们不是美国佬,是苏联人,大鼻子。”

三排长张继尧会说几句俄国话,中队长就派张继尧出去和苏联军人答话。张继尧向他们解释,说到“列宁、布尔什维克”,苏联军人像是听懂了,停止了搜索,细细地打量着他。原来他们是解放东北的苏联红军海军巡逻队。张继尧说到“毛主席”苏联人伸出大拇指;说到“蒋介石”苏联人伸出小指头。但他们还是十分谨慎,把两只船都拉到小平岛上,人员也关到一个马圈里。中队领导带着张继尧出面向他们交涉,解释自己是八路军海军支队,奉命挺进东北,协助苏联红军作战,因怕出意外,这才让部队换上便衣。驻岛苏军经过向上级请示,了解到情况属实,这才在第二天早晨放行。当他们了解到队伍要到庄河去,还赠送了了许多黑面包和花生米作为路上的食物。